- 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
- 何友晖
- 2568字
- 2020-07-09 17:25:53
二 社会教化:从习俗到学问
所谓“社会教化”,指的是家长和社会如何教导和养育儿童。它是儿童被引进成人社会的过程,也是儿童吸收消化悠久历史与复杂文化,从而转化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最终长大成人的历程。在此历程中,个体与文化互相影响,个体将文化的精髓内化,文化亦在个体身上烙下印记。对了解“世道”、“人心”互相衔接的关系而言,此历程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教化历程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要理解中国的世道人心,必须去了解中国人的社会教化历程。
在今天,如何养育儿童早已被提升为一种专门学问:有儿童心理学的专家,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园教师,有各种各样有关如何“科学”地养育儿童的方案。在不少国家,还有一些育儿专家在报刊上开辟专栏,回答读者的问题。但是,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人们养育儿童所依据的并非某种学问,而是社会习俗,即沿用一套约定俗成的育儿方法,这种方法在老妪少妇间口耳相传,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规则,几乎从未受到非议。这套方法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带有很深的中国文化的烙印。在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文献中,在历代的蒙学书籍和家训中(例如《三字经》及《朱子家训》),都可以看到这套教养方法的痕迹。在本书中,我们称之为“中国传统的社会教化模式”。
图四 《三字经》、《朱子家训》都是经典蒙学读本。
在评说“模式”之前,我们还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人社会教化模式?所谓“中国人的社会教化模式”,是一个涵盖面甚广的概念。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地域纵横千万里,中国人口十几亿,真的会有一个统一的、跨越时空的社会教化模式吗?如果所有中国人都是同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那么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为什么千差万别呢?
诚然,中国历史数千年,其间的生产模式、社会制度、伦理哲学、民间思想不断在演化和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状况和主流思想有很强的延续性:数千年来中国仍是以农业主导经济,以儒家伦常观主导文化思潮。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人不论在哪里都深深地承继着中国的文化传统。表面上差异颇大的行为,事实上是受到同样的深层结构所支配,所以万变不离其宗。孙隆基(1985)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相当充分地阐明了这个观点。可是,说在中国历史中,就只出现过一个传统的社会教化模式,实在难以令人信服,难免有妄为传统文化盖棺定案,并将中华文化简单化定型之嫌。无可否认,自20世纪初,中国社会剧变频生;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里,社会教化模式的面貌差异颇大,加上海外华人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要概括出一个中国社会的社会教化模式,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此,我们必须申明:在以下的讨论中,“中国传统的社会教化模式”是一个假设性的构念。它是我们在回顾很多有关中国社会教化模式的文化遗产后,取其在这些文化遗产中不断重复的主题,推想出的构念原型。这个构念原型也许不能代表中国传统社会教化模式的全貌,但却能为社会科学家提供两种分析上的方便。首先,它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传统社会教化模式的一些较鲜明的主题上。同样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的起点和比较的依据,让我们借此评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教化的变化。因此,我们虽然以我们构思的传统社会教化模式为常局,但却没有忽视中国社会教化模式的变局。
总括来说,“中国传统社会教化模式”这个构念,并不排斥中国人社会教化历程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在下文中,当我们提到中国传统的社会教化模式时,读者应将之看成一种构念原型,而不是在中国必然会出现的模式。事实上,自20世纪40年代起,社会科学家们已开始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包括山东村民、云南市镇的居民、台南的土著和村民、香港的市民和村民、在美洲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美籍华人等。这些研究陆续刊登于社会科学文献中。在这些结果刊布之后,中国社会曾经历不少剧变。在后面,我们将讨论中国人社会教化模式的各种差异,包括地域差异、时代差异、阶层差异、教育程度的差异、种族差异等。我们将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教化模式,并进一步探讨这种模式在当今中国社会里,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又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和沿袭。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社会教化模式的传承与蜕变。
但话说回来,虽然我们提出的传统社会教化模式不能代表中国社会教化模式的全貌,但这构念原型也不是我们虚构出来的。它捕捉和集中了中国传统社会教化的特点,实践在世代相传、广泛流传的许多社会教化活动中,并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智发展,其作用类似于遗传基因。它虽然是社会科学家提出的构念原型,但却坚实地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生活中。因此,在谈论中国人的社会教化模式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千差万别中的共同性和千变万化中的连续性。
从丰富多彩的材料中,可以找出中国人社会教化模式的一些基本特征。在辨认传统社会教化的模式时,我们主要的根据是对经典文献、历史传说、古典小说(例如《红楼梦》)以及家训、蒙学书籍等材料所作的分析。在分析当代中国人的社会教化历程时,我们主要依据的是社会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们的实证研究。很多希望穷究世道人心的学人都研究了中国人的社会教化模式,他们当中有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还有政治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医学家。他们学科背景不同,理论取向各异,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也各有不同。而且,部分文献以中文发表,部分则用外文发表。因此,这方面的知识虽然丰富,却显得相当零碎紊乱。要将他们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无疑是很费力的事。作为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尝试,本书试图从众多的中外文文献中,理出一些基本线索,提供给读者参考。我们认为,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向社会大众推介,以帮助人们检讨中国社会在儿童教养方面的得失,增进人们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心理的了解。同时,这些研究结论中又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需要澄清。
从根本上说,社会教化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目前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和理论来总结或指导这种实践,但是书本与现实之间总是有不小的距离。因此,要了解中国人的社会教化历程,不仅要分析书本上的材料,更要观察人们的日常行为,即要将学问与习俗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同时注重这两方面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