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从明末至清末的科技翻译

1580年(明万历八年)意大利人罗明坚(Michael Ruggieri, 1543—1607)到广东肇庆传教。1582年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来到中国,1601年获准在北京开堂礼拜。此后欧洲各国教士相继来华,其中知名者多达70名以上。在他们撰写的300多种书籍中,有关科技方面的占120种左右,光利玛窦、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德国人)、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比利时人)和罗雅各(Giacomo Rho, 1593—1638,意大利人)的译著就达75部之多,学科范围涉及到天文学、数学、物理学、采矿冶金、军事技术、生理解剖学、生物学、地图学等。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从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侵入中国。在军阀官僚掀起的洋务运动中,各地先后办起了学习外语的同文馆、广方言馆和翻译馆,介绍出版了大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许多来华的西方人士,如伟烈亚力、傅兰雅、丁韪良和金楷理等,也参与了译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