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委笔记: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四部曲)
- 梁衡
- 1659字
- 2020-08-30 04:08:51
版图效应与秤砣效应
1991年10月底在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爆出一条有关新闻的新闻:三十多位评委发出公开信,向全国同人呼吁一件极平常、过去又不知讲过多少遍的事,就是希望把稿子写得短一些(见《新闻出版报》10月28日)。这确是一句大白话,但这种大白话要全体评委用公开信的方式来郑重呼吁,说明这事之难非要来个“全民动员”不可了。
解决这个难题要从分析读者心理和记者心理入手。读者读报的心理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新最重要的信息,最好扫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观一叶而知秋,而不会对着整片秋林欣赏个没完(那是文学不是新闻)。记者写稿的心理是希望人一打开报纸就先注意到自己的稿子,读后进而记住自己的名字。最简单的办法是多占地盘。就像地图上大版图的国家和地区,这叫“版图效应”。这两种心理有点错位,不能吻合。
应该说,追求版图效应是一种较蠢的办法。大并不一定最强最好。版图再大都是沙漠又有何用?世界上版图小却强而富,大却贫而弱的国家有的是。现代社会的进步倒常表现出小就好。要两万吨普通炸药才可得到的威力,有十几公斤核燃料的原子弹就可达到。计算机刚研制成时,一台要摆几个房间,现在可以置于一个桌面上。过去一个报社的排字房要一层楼,现在一台激光照排机就解决问题。以大为荣,靠稿子在版面上占地盘取胜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应彻底更新。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稿不在长,有信息则灵,有新信息、重要的信息更灵。当然稿子短了,信息容易有限,但是稿子长了,报上的消息条数就少,信息总量更少。就一篇稿来说,你想写长点,多说几句,读者反而不看,信息等于零。过去当记者时总编劝我们写短稿,他说:我每天上班看报总是拣短消息看,碰到长文章就想有空再看吧,先将报纸放到一边。明天来了新报,又是这样,长文章压多了,最后一起扔掉。这是读者心理。我们写文章时总想多占“版图”,读文章时又想拣短的读。记者要想抓住读者,要多发有重要信息的短消息。不要靠占地盘,要靠稿子自身的分量,秤砣虽小压千斤,要求“秤砣效应”。所以说短的背后是一个“重”。要全力捕捉重大题材、重要信息,要有非重不写的大志。要用大眼网捕鱼,只捞大的;要守着水边买鱼,只要活的。用消息本身的重量去压版面,不靠稿子的身长体胖来争座位。
长和重不是一个范畴里的东西。长短是文章的形式,轻重是指文章的内容。我们要想文章好,稿子吸引人,这两方面都要努力。但是首先是内容。形式的东西可以为稿增色,但是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不能越俎代庖,诚如不能让男人生孩子。它不能增加稿子的含金量,不能满足读者追求信息的心理,也达不到作者的成名目的。当然不是说文章一长就再无出路,就要寻“短见”。形式另有一块天地,比如标题的制作、文字的加工、位置的选择等。长,对内容而言是隔靴搔痒,对形式来说也不是好的选择。
(1992年3月)
附4 三十六名复评委员发出呼吁 狠刹长风 提高新闻质量
本报讯 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于10月27日发出呼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呼吁书全文如下:
各新闻单位的总编辑、台长并同行们:
我们,首届“中国新闻奖”复评委员,在阅评了全部参评稿件以后,深感有必要向你们呼吁: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
我们一方面看到我国新闻事业在1990年有了长足进步,出现不少上乘之作;另一方面,也不安地注意到,在送评稿件中,消息较少,质量较差,通讯偏多,长风甚烈。
这是新闻主体观念薄弱,报纸“杂志化”、“通讯挤消息”、“长挤短”现象的一种反映。这种状况发展下去,将导致新闻载体信息量减少,新闻质量降低,势必影响宣传效果,脱离群众,不可能造就出好的新闻队伍,也难以完成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应承担的任务。
为此,我们呼吁:
一、总编辑、台长要花大力气抓消息,刻意经营短消息和现场短新闻,减少长通讯,狠刹长风,以此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单位应制订有利于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的各种措施与制度。
三、新闻界的各种会议、报刊大力倡导短消息;各种新闻评奖活动应采取鼓励短新闻作品的办法。
首届“中国新闻奖”36名复评委员
1991年10月27日于南京
(《新闻出版报》199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