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哭泣
豆豆今年4岁,身体比较瘦弱。为了让孩子长高、长胖,豆豆妈妈每次吃饭时都会催促他多吃点。“妈妈,您别再说了行吗?”每次妈妈一催促,豆豆就会哭着哀求。刚入园时,豆豆非常讨厌别人说他吃饭慢。后来,只要谁在豆豆面前提到吃饭,他就会哭着大喊“我的耳朵关门了,听不见”。此时,豆豆妈妈才意识到,吃饭这件小事竟然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除了吃饭外,对孩子而言,还有很多琐事都会对他们造成深刻的影响,比如睡觉、起床、阅读、游戏等。韩国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博士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压力:(1)活动受限制。很多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明显不足。(2)与同伴交往时间或机会不足。很多孩子缺乏与小伙伴接触或玩游戏的时间。(3)课外学习任务过重。孩子每天的学习任务并不轻松,既有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又有参加的各种培训班布置的任务,还有父母对孩子的额外要求。(4)父母过冷或过热的态度。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关注都有可能给其造成压力。
当孩子感到有压力时,心里就会觉得委屈。受限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孩子并不能很好地自我排解压力。另外,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无法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因而无法获得成人的安慰和帮助。所以,当孩子感到压力太大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他们就会通过哭泣的方式进行疏解。
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理智地表达情绪,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直面压力的勇气。
1.主动和孩子沟通
当孩子哭泣时,父母应在安慰他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主动地把内心的压力说出来。父母可以这样说:“看得出来,你很紧张、很不安,不知该如何做。让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好吗?”父母要主动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父母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后,就可用建议性的语言,帮助他看清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比如:“你认为……不过,我怎么觉得……”“你说别人认为你做得不对,你却认为自己做得非常正确,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原因在哪里呢?”父母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真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才能给予他信心和力量,帮助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2.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
对那些年龄偏大,但仍然很爱哭泣的孩子,父母有必要让他们懂得动不动就哭泣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教孩子遇到问题时,应自己动脑想办法去解决。比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向父母或老师求助,而哭泣则是最无效的沟通方式。
3.注意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对孩子说“不要哭”“别哭”时,他反而哭得更大声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父母在孩子面前经常唠叨“不要哭”之类的话,等于在强化他的哭泣行为。这在心理学里叫“负性强化法”,这样做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压力。所以,根据这个原理,为了避免孩子产生压力性哭泣,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使他感到有压力的事情,而应代之以其他轻松的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换种排解压力的方式
当孩子因压力哭泣时,父母可以通过演示、游戏、故事等形式,逐步教孩子识别各种压力,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让孩子用涂鸦的方式画出心中的不满,甚至摔打枕头释放内心情绪,等等。
5.为孩子找一个伙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也会带来压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会感到孤独。因此,父母不妨在小区周围或亲朋好友中为孩子寻找一个伙伴,邀请其他小朋友与孩子一同学习,也可带孩子登门求教。当孩子有一两个能说说话、谈谈心的“学伴”时,心理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自身不能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在给孩子定目标时应该从他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