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传统经营者与创业者的新盈利模式
- 林军政
- 5266字
- 2021-03-29 14:17:46
1.3 要么在转型,要么就是在转型的路上
中国接入互联网虽然不过短短的20年,但互联网总是以超乎想象的成长速度扩张着它的发展范围。特别是最近10年,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创业者们,颠覆了众多的传统产业和行业,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引擎。
实际上,每个企业都想安安稳稳地赚钱,但市场竞争、产业革命不断驱使着企业进行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一些传统行业倍感压力。面对时代的转变,创新成为主旋律,如何改变,怎么改变,是目前所有传统行业和经营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需要勇气的。
由于长期的固有思维,导致很多传统企业不容易接受互联网思维,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经营者习惯于只抓眼前看得着摸得见的事物,怕麻烦,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尝试,而更愿意从以往的经验中去预测结果。这其实是一种惰性的体现,但也不难理解,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对于一个人也是一样的,人们往往习惯从以往的经历中去寻求成功的经验。著名投资人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带锤子的人”的理论,意为“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像是钉子”,指的就是,过往的经历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沿着一条路从一座山的山脚走到了山腰,那么你就会认为这条路是正确的,因为这条路带领你走到了山腰,而此时有人告诉你,这条路不能走了,它通不到山顶,你便会产生疑虑,因为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去判断未来,尤其是以往成功的经验。
所以,如果使用一种模式赚到了钱,惯性思维便驱使我们习惯性地复制此法,乐此不疲,如果反复获得成功,经验便成为了准则,进而成为认知上的定式,很难改变。
但在商业社会中往往是背离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一招鲜吃遍天,只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不断的迭代创新,自我否定,才是屹立于商海不倒的法则。一个企业是否能顺应时代的转换,在于这个企业对危机的意识和变革的决心。
我曾经在对一个传统零售企业做互联网升级和转型时,所面对的创始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也愿意接受互联网,但在听完我所讲的一系列运用互联网进行改革重构的措施后,他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表示很难进行,因为这会把他固有的很多模式都改变,而这也是他能把企业做到现有规模的成功经验,“这样是把我十几年的经验都否定掉啊”、“不行,太麻烦了,现有的员工都要重新培训”、“短期见不到效果,我们的损失会很大”,当然,这位企业家所说的没有错,他所阐述的观点也是所有传统经营者都会感到焦躁和矛盾的问题。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向互联网转型意味着组织架构、经营战略等方方面面的革新。浪潮集团副总裁王虹莉曾表示:“面对互联网,首先其信息化部门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不仅要建设ERP、CRM等内部系统,重构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更要建设面向互联网的公开互动和商务平台,升级对外用户的服务。”这些革新将彻底改变过去的基础架构,重新构架一套符合互联网应用需求下的体系。
具有传统行业背景的企业家在做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容易受到现有资源和过往价值观的束缚,往往舍不得、放不下,怕触动多年打拼下来的盈利模式,但实际上,面对时代的变迁,只有将原有的价值链条打破进行重新分配,才有可能获得重生,才有可能实现空中加油再次高飞。
互联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很适合目前传统经营者,面临互联网的矛盾心理。
猴子想变成人,它知道要变成人要砍掉尾巴,猴子决定砍掉尾巴。动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
① 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改变是有一定痛苦的)?
② 砍了尾巴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灵活性(改变会有一定风险)?
③ 活了这么久,一直以来就和它在一起,跟了很多年,真不忍心抛弃它(改变,在情感上一定会难受)。
所以,今天的猴子也没有变成人。
要成就一些事就必须舍弃另一些事!
舍不得你所拥有的,就得不到更好的!
改变,也许会痛苦一阵子!
不改变,就可能痛苦一辈子!
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无论强大到什么程度,不能和趋势对着干,反之就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柯达是最先发明数码相机的企业,但因为怕影响其胶卷业务没有进一步发展,结果倒闭了;索尼因为沉浸在特丽珑的辉煌中,导致液晶时代的溃败;微软不得不接受残酷现实,因为往日依靠操作系统称霸行业的黄金岁月已一去不返,人们的注意力已从大屏幕的PC转移到小屏幕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有谁在2007年前诺基亚最辉煌时,想到6年后它会被收购呢?这就犹如现在我们来设想苹果手机6年后会不会破产一样不可思议,但现实就是如此,即使是曾经强大的摩托罗拉、爱立信、柯达等国际级企业巨头,认不清趋势也会纷纷走向末路。
而与之相反的是,腾讯微信之所以能够打败传统通信运营商,并非他本身厉害,而是因为腾讯不满足于QQ的成绩,敢于革自己的命。所以,企业一定要走出惯性思维,不能因循守旧,过去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有时会阻碍接受新事物,只有拥有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更新升级的能力,才是在这个大变革时代中的生存法则。
传统企业家们,在饱受PC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又遭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围剿之后,往往会出现多种极端的反应,要么把整个公司彻底变革,翻个底朝天,一上来就大干快上,搞个大跃进,恨不得明天就成为谷歌一般的高大上互联网企业。要么就是追求“处女座完美主义”,总是想把转型的每一步都做得尽善尽美、完美极致,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其结果就是,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犹犹豫豫不敢迈出第一步,错过了良机。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转型的必要性,但一方面怕不转型等死,怕其他竞争者转型成功后夺走市场;一方面怕转型转死,在仍然搞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抛弃原有体系,造成混乱,在这种思维的作用下,形成了被动转型和主动转型两种趋势。
被动转型的例子就如通信领域的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家运营商,本来还在深耕挖掘原有的短信赢利模式,突然发现天上掉下来个微信,发信息不收费,发图片不收费,还可以免费通话,结果原有业务直线下降,前期大量投入变得一文不值。说它们完全没有预见吗,我想也不完全是,微信再牛也要用流量,通信巨头们不是没有想到过,只是在躺着就能赚钱的日子里,谁会想着立刻改变呢?改是想改,先等等,等再赚点再说,其结果就是经过了不到两年断崖式的下跌,曾经风光无限的短信业务,现在基本已沦为各类验证码的收件箱。
很多运营商当初不承认微信有多大威胁,认为:你们是互联网公司,没有我们运营商搭路,哪有你们跑的车?此话不假,但运营商没有发现,当用户不再用你的短信了,不再用你的彩信了,不再用你的语音了,他们使用的都是微信的服务,他们将本属于运营商的用户,转变成了微信的用户。用户才不关心路是谁修的,运营商作为修路的,固然还会存在,但如果你没有了用户,或者用户无法感知到你的存在时,那你的商业价值已经非常有限了。这正是,明明是运行在电信网之上的互联网,却首先革了电信传统业务的命。
所以,经过一系列的痛苦之后,运营商开始被动转型,中国联通与腾讯联合发布“微信沃卡”,首开运营商与OTT的破冰之旅。之后,中国电信与网易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并发布“易信”,在创新合作的背后,是运营商正在竭力避免完全“管道化”的危机感。尽管被动式转型是痛苦的,但如果能感觉到痛苦,那就证明还没有死,还有机会。
实际上对于很多传统企业,不是没预见,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未雨绸缪。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是波浪式发展,曲线式上升的,在获利丰厚的时候就应该警惕是否到了顶峰,就应该思考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靠什么才能再创新高,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果说被动转型被称为“从头再来”,那么主动转型就应该被称为“华丽转身”了。
例如,保险行业中的泰康人寿,积极选择拥抱互联网,在互联网保险平台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以及数据应用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早在2000年9月,“泰康在线”就全面开通,这是由泰康人寿投资建设,业内首家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随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泰康人寿相继入驻淘宝、京东、支付宝,以及微信等多个电商平台,通过网销渠道,以及互联网社会化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实惠的保险产品。在完成了平台创新的同时,利用互联网解决了人寿行业销售成本高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渠道低成本。
除此之外,各类政府机构也主动拥抱互联网。2014年多家法院入驻淘宝网进行司法拍卖,不仅简化了拍卖程序,也不再需要竞标拍卖公司,减少了拍卖的中间环节,省下了付给拍卖公司的费用,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目前全国共有200余家法院入驻淘宝,进行互联网拍卖。
其实,不论是已经转型,还是正在转型的企业,商业的本质是满足需求,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要先了解消费者。
互联网有着高速发展的属性,因而也让商业的行为跟着加速起来,在2013年5月10日“淘宝十周年晚会”中,马云讲道:“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还有人没搞清楚PC,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又来了,而变化的时代就是年轻人的时代。”
可以肯定地说,未来的5~10年,商业逻辑的定义将由80、90后的消费者来制定。这个年龄层次集中在25~35岁,是一群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消费主力,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行为,完全不同于我们习惯的传统方式,这就使目前的传统企业家,观察世界的参照物和坐标发生了变化。
80、90后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张扬和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重视产品消费体验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灵、情感上的满足,他们更在乎商品或服务中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参与感。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权利、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商业环境。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80后大约有2亿人,如今,他们都已步入而立之年,人生进入工作、婚姻、养儿育女的阶段,而被称为“鼠标一代”的90后数量约有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7%左右。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青年群体,90后的价值观及在价值观引导下的理念和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命运和走向。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到来,商业逻辑将会发生四个巨大的变化。
① 一切商业活动都具有互联网属性。
② 一切产品品牌的定义将由社群经济掌控。
③ 一切时尚流行的元素都将城乡一体化。
④ 跨界组合让商品和服务的边界模糊化,企业的功能多样化。
用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地概括这近4亿的80、90后消费主体,那就是“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在90后的价值体系中,利他精神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体、寻求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他们推崇的是互惠互利,他们眼中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战,而是一种在当前社会下如何互相协调,彼此借鉴互补,将自己的优势和利益最大化,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届时,营销也将向两大趋势化发展。
① 娱乐化:包括病毒营销、口碑营销、文化营销、娱乐营销、植入营销、话题营销、体验营销等等,其特点是,体验、互动、传播。
② 精准化:包括社群营销、大数据营销、精准营销、直销、许可营销等,其特点是,将受众精确区分,定点渗透,实现大数据管理。
我们曾经说,人与人相差3岁就会产生代沟,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数字会因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缩短。
如果说90至95后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那么再看看现在00后的孩子,互联网是伴随着他们一起出生的,在他们吵闹时,家长塞上一部手机或iPad,只要打开一个应用,他们就会立刻安静下来。四五岁的孩子都知道微信红包、网上充值,而目前的很多传统经营者却还不知道如何使用手机支付,还不知道摇一摇、扫一扫,不与时俱进,未来你的生意还能怎么做呢?
海尔CEO张瑞敏曾说:“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
当消费者每天花在研究互联网各种应用的时间要远远比企业多时,这对于经营者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因为消费者总是知道在互联网上哪里有比你更划算、更好玩、更实惠、更方便的产品和服务,你就会发现,不论你怎么做,客户都在流失。
就比如现在很多传统的线下信贷公司,获取知识的速度还不如消费者快,一方面不了解P2P,另一方面还在疯狂地进行线下扩张,殊不知,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跑偏了”还浑然不知。
所以,对于每一个传统企业来说,必须加快互联网化的进程,在升级和转型时必须建立年轻一代的独立运营部门和培训中心,对互联网知识的掌握,必须要跑在消费者前面。同时,要对过往的思维方式进行全盘颠覆,不要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工具,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从战略布局、商业模式、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营销策略、团队架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进,只有将互联网思维贯穿整个转型过程中,才能吃透玩转互联网,赢得未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这个过程必将经历阵痛,企业不能有“鸵鸟心态”,要勇敢接受转型中所面临的五大挑战,即:
① 思维模式固化的挑战。
② 商业模式转换的挑战。
③ 战略制定不明的挑战。
④ 运营体系不全的挑战。
⑤ 运营团队打造的挑战。
在这个变革、重构、颠覆的时代,不要让你的对手逼你拥抱互联网,也不要让国家引导你拥抱互联网,要敢于否定自己、颠覆自己,主动去适应这个时代。
古语云: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正在全面转向“互联网+”时代,而这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