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园区:规划·开发·运营
- 王宏新
- 1496字
- 2021-03-27 18:31:35
4.2 环境保护与公共服务
物流园区对社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
1.环境保护
物流活动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对城市居民生活和消费也提供了便利,但它对环境却带来一定的破坏,影响社会公众的福利。例如,运输是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然而运输工具消耗的燃油会产生空气污染、运输工具在行驶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又如,在物流系统中起到中转、储藏和管理作用的仓储,可能会因有毒有害物质或危险物品储存意外泄漏或爆炸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再如,因包装、装卸、搬运活动产生垃圾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物流园区通过对分散的物流企业和物流节点进行空间上的重新布局和功能上的重新组合,减少了交通线路、货站以及相关物流设施在城市市区的占地;通过联合运输,变分散、各自为政的零散运输为统筹的集中运输,减少车辆出行次数,提高运输工具装载率,集中进行车辆清洁、维修和处理,从而减少噪声、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通过统一规划和调度,又可避免生产、零售、加工过程中的重复包装等现象,也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减轻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压力。
2.公共服务
物流园区除了获取经济效益外,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发挥着一定的公共服务作用。首先,物流园区的公共属性是由城市物流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决定的。物流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物流需要服务于城市内外部的生产制造、流通与消费等领域,处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从属地位。这就决定了物流必须提供一个能够支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的平台。物流园区通过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提供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及技术手段提供运输、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业务服务,还将银行、电信、保险、会计等专业类的服务及将工商、财税等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聚集在同一平台上,充分满足了园区内外企业的需要,促进政策协调、节约行政资源,实现物流园区的高效管理和服务。
物流园区的物流系统平台承载了众多物流需求主体和物流企业,是吸纳这些物流量的重要结点;同时,物流园区搭建的信息网络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各项活动所依托的平台,具有天然的公共属性。
其次,作为流通业务聚集的物流园区,通过将仓库、运输服务、流通中心或配送中心等相关产业聚集在特定区域内,有利于管理和调控城市物流供需、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缓解交通压力、减轻能源压力、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是城市居民的公共需求,也是政府的公共责任,物流园区的建设则是满足这些公共需求的一种物流系统基础设施。
再次,物流园区还有利于城市的布局和形象提升。很多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已不能满足城市集约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进程需要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划分和集约利用。物流企业在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压力下,“退城进园”,聚集于交通节点、具有区位优势的交通地段。物流园区对住房、道路、桥梁、管网、游园等建设,履行城市化进程中对其赋予新的区域功能;还极大提升了城市品位,为城市的美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物流园区为工业聚集区等其他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园区能发挥集群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工业的聚集与发展必将推动物流活动的聚集与发展。工业园区内部要进行统筹安排,发展一定体量的物流园区,最终达到工业园区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人员、货物有序流动。而现代物流园区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加工制造等用地,同时还囊括了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物流园区越来越外化成一个小型的工业园区,兼有经济开发功能。各地蓬勃兴起的工业园区发展需要物流园区的支撑,这对于培植产业基础、打造现代专业市场、优化提升传统商业、培育特色商业也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