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企业创新与转型研究
- 卢锐
- 1679字
- 2021-03-27 17:55:10
2.5 适宜技术理论
为什么一些国家那么富裕,而其他一些国家却如此贫穷?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国家不仅经历了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还同时获得了快速的技术进步,这使得众多学者自然而然地将现代技术和高的生活标准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它们不仅收入水平低下,而且技术水平也很落后。在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之余,人们认为对富裕国家来说最合适的技术,对贫穷国家来说也必定是最合适的。正是基于此,众多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它们期望通过大量引进工业化国家的最新技术来快速地工业化。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逐渐发现,这种预期中的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未能奇迹般地运转起来,而是引发了二元经济结构的普遍出现,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大量失业和乡城迁移。这显然有悖于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初衷,其原因究竟何在呢?Atkinson A.B.和Stiglitz J.E.(1969)则通过本地化干中学(Localized 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对技术的不适宜性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技术之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适宜性,原因在于企业(或经济)所使用的是一个特定的资本劳动组合,它们在技术空间上只具有有限的溢出效应,从而技术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本地化特征。
Grieve R.H.(2004)提出适宜技术的新古典处方(Neoclassical Prescription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y),认为企图通过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来实现工业化以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犯了一个大的战略错误。因为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贫乏而劳动力富足的话,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就应该使用那些资本节约而劳动密集的生产技术,这不仅能够有效吸收那些富余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能够减轻对国内稀缺资本的需求压力;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却与这一处方相反,它们所使用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对富足的劳动力资源的使用量少于它们应该使用的数量,结果自然是造成大量失业的存在。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技术选择中最有前途的道路在于采用那些既能维持比较优势又不扭曲要素价格的进口技术。如Todd D.和Simpson J.A.(1983)所指出的那样,判断技术抉择适宜性的最好标准是以发展的总目标为参照的……特别的、小规模的或劳动密集的技术不一定是适宜的,因为它们是小规模的或劳动密集的。技术是否适宜取决于它们对发展目标的贡献能力。
最近学术界对适宜发展中国家大规模产业所需技术的观点发生了大幅度的转变,人们的观点由对静态的技术选择问题的强调转变到动态的技术进步问题上,也就是转变到大家所说的技术能力建设上。什么是技术能力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认为,技术能力是指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与它们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相关的先进技术的吸收、模仿、应用和改造的能力(Lall, S.,199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发达国家的最佳实践技术转移过来,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使用,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模仿和技术创新,从而达到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目的。就技术转移的途径来说,它们包括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一个极端是依赖于完全由外商所有和管理的公司;另一极端是自己动手战略(Do It Yourself Strategy),而介于其间的方式包括不同程度的本地参与,如“交钥匙工程”(Turnkey Proj ects)、合资、许可证交易和合同安排等。比如,韩国在它的工业化过程中,就主要是通过进口海外的先进装备、致力于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和雇用国外专家服务等方式来发展它们的技术能力,但是它们很少依赖于FDI,而其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则主要是借助于FDI来实现技术转移(Dodgson M.,2000)。
技术能力的创造不是仅仅意味着获取和安装新的机器,它还包括人力资源的发展,而且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这个学习过程不仅本身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它同时还伴随着累积的技术能力升级。不仅如此,在这个技术能力升级的过程中,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主动地投身其中。如Rostow W.W.(1990)指出的那样,在成功的技术转移过程中所包括的东西不仅仅是指安置既有技术设备,而且还包括对这些技术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外围制度和服务的建设。Noland M.和Pack H.(2003)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强调了政府在技术能力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它们包括在初中级教育中的大规模投入、构建大规模且有效率的社会基础设施、对国际技术转移的许可(包括技术的许可证交易和FDI)和对公共技术研究机构的投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