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企业创新与转型研究
- 卢锐
- 3074字
- 2021-03-27 17:55:10
2.4 国际分工理论
传统的贸易方式主要以最终产品贸易为主,经典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研究也主要以最终产品为对象。20世纪60年代,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即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大幅度上升,这无疑对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分工理论提出了新挑战。Vanek(1963)较早地使用两阶段生产模型研究一种工业制成品成为其他行业投入品的条件下,两个产业间商品流动的连动关系,这成为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型的雏形。此后,Balassa(1965)、Corden(1966)的模型中都使用了垂直两阶段生产模型来研究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Helleiner(1973)和Finger(1975)分别从纵向一体化国际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和海外组装运作的产品内国际分工早期形态出发,对产品内国际分工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Frobel、Heirichs 和Kreye(1980)提出了新国际分工论(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所造成的低工资因素正在推动制造性活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Grossman(1982)运用垂直两阶段生产模型,研究了在分散化生产条件下,如何有效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在此基础上,Dixit和Grossman(1982)建立了生产区段模型,将以往的两阶段生产模型扩展为多阶段生产(Mufti-Stage Production)模型,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说服力。Krugman(1994)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现象描述为分割价值链(Slicing up the Value Chain),并分析了在全球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下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冲击后得出结论:产品区段全球分工生产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南方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并不会危及北方国家的经济利益。Krugman(1995)又重新审视了全球化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并指出全球贸易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产品贸易的迅速扩张,对全球范围进行的产品内分区段生产持肯定态度。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同样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视角来审视一些国际贸易问题。
Bhagwati和Dehejia(1994)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定义产品内国际分工,综合考虑了北方国家将产品的低区段放在南方国家后,北方国家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率各自受到的影响。Feenstra(1998)等使用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和贸易一体化(Integration of Trade)的概念来表述产品内国际分工盛行的现代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的特点,并且在此框架下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扩张的现实和原因、生产全球化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和工资率的影响及现实状况下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政策的调整。
Jones和Kierzkowiski(1990)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片段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他们的研究揭示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根本动因:服务成本随规模增大而减少,因此推动了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从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过程来看:一方面,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对生产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将会带来中间产品的运输、产品质量的控制等额外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各国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上的生产成本之和比原来的一站式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事实上,也只有生产成本的节约超过额外增加的交易成本,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才有可能在各国开展。随后, Deardoff(1998)在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生条件时,运用图形分析使我们得以非常直观地理解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问题——垂直专业化分工在各国的开展取决于专业化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与额外资源使用成本之间的权衡。
Hummel、Rapoport和Kei Mu Yi(1998)利用投入产出法度量了垂直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程度,得出20世纪90年代全球贸易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垂直分工贸易(Vertical-specialization-based Trade),并指出随着贸易壁垒的下降、交通的便利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垂直分工贸易将成为21世纪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Hummel、Ishii和Kei Mu Yi(2001)针对前期研究成果的不足,重新利用投入产出表,采用10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分工的贸易出口占到这些国家总出口量的21%,1970~1990年20年间,垂直分工贸易增长了30%,垂直分工贸易出口的增长占到了这些国家出口总量增长的30%。随后,Kei Mu Yi(2003)又通过建立模型并进行数据模拟的方法,从纵向国际分工角度解释了当代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Hanson和Slaughter(2004)利用美国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层面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跨国公司的垂直生产网络(Vertical Production Network)中影响子公司进口中间投入品用于生产加工再出口的因素,他们发现产品内贸易与贸易成本、低技术工人的工资、东道国的收入税率呈负相关的关系,说明跨国公司的垂直生产网络主要通过垂直FDI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差异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贸易与投资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这与水平FDI以投资代替贸易正好相反。
Grossman和Helpman(2002)研究了在假设外包优于生产一体化的条件下外包区位的选择,讨论了封闭经济条件下生产一体化和外包的相对优势,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在给定条件下(在一个只有一种投入品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内),权衡FDI和外包的生产方式选择。Antras和Helpman(2003)的研究遵循了以上的模型体系,这种体系被称之为GH模型,该模型试图建立完整的跨国公司理论,把FDI贸易、外包等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之内。在这个体系中最近研究还包括Melitz(2003),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3), Antras(2003), Grossman和Helpman(2004)等。
在国内,一些学者,梁能(1999)和张辉(2004)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金芳(2003)对国际分工深化进行了研究,文嫮(2004)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庄尚文(2002)对产业模块化生产网络问题进行了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并丰富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相关内容。卢锋(2004)系统地讨论了产品内分工的成因、特点和利益源泉,从而引起了更多的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的关注。田文(2006)对产品内国际分工所带来的产品内贸易的成因、内在机理和效应都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金芳(2006)突破以往从贸易、投资或管理理论单一视角予以分析的传统范式,运用空间区位、所有权、交易机制的三维框架,分析当代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形成机理,从而极大地推进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入理解。按照卢锋(2004)的定义,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显然,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垂直专业化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当垂直专业化的关系跨越国界,上下游企业位于不同国家时,就形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上游企业供应给下游企业的中间投入品就成为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内容。
产业间分工(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和产业内分工(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是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和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相联系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两类基本贸易类型,前者通常由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原理来解释,后者主要由规模经济因素来说明。国际分工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分工和贸易之间的对称关系看,两种标准贸易形态背后实际上暗含了两种分工形态:产业间分工是由要素结构和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则主要是由偏好多样性和规模经济派生的国际分工。产业内贸易是国际分工进入产业内部的结果,也是产业内部分工的表现形式。产业内分工有两种基本形式(Spence,1976; Dixit and Stiglitz,1977; Krugman,1979; Lancaster,1980):水平专业化(Horizontal Speciali-zation)产业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产业内分工。水平专业化分工就是产品从附加值和技术水平来看,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基于产品的品牌、设计、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其存在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中包括对产品多样化的偏好。垂直性产品专业化分工是基于产品在附加值和技术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分工。简言之,产品内国际分工既可以通过产业间分工方式来建构,也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扩展方式来实现,因而包含了产业内和产业间分工两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