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皇家园林类精品工程

第一节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

一、工程的基本介绍

马耳他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仅有316平方千米,但却拥有着三处始于新石器时代和圣约翰骑士时代的世界性遗产。其中,最为珍贵的当数位于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南郊,名为哈尔·萨夫列尼的地下宫殿。

这座神奇的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修建于新石器时代,大约始建于公元前2500年。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宫殿虽然建造于地下,但结构布局甚至内部装饰与地上的建筑并无太大区别。地下宫殿的深度达12米,如此浩大的工程,其建造难度可想而知。

在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的内部,至今还保留着形成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2900年的巨型珊瑚石,主要起到支撑整体结构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古老的传动装置,主要用于传输修建地下宫殿时所使用的大型建筑材料。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马耳他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也是整个欧洲最早的石造建筑。因而享有“史前圣地”的称赞。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工程的结构布局

在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的地面衔接处,原本是一座古代庙宇。但因历史等原因,庙宇早已损毁殆尽,只留下散落的些许石块。如今,在原址之处建造了一个旋转楼梯,作为通往地下宫殿的主要通道。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整体上呈橄榄形,屋顶呈拱形。地下宫殿的最上端是天然形成的岩洞。岩洞彼此之间相互分散,主要用于进行古代祭祀活动。地下宫殿的下端是三层由人工修建的石砌建筑,深达12米,每一层分别设有厅堂和走廊。其中,在最底层还建有一排小厅,可以通过台阶进入。这些台阶较小,且按不规则的顺序排列,主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的面积达500平方米,共计38间石屋。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这些石屋分为粮食储存室、水源储存室、神谕室、殉葬室等。

地下宫殿所在的土质主要为石灰质,因而宫殿的主色调呈土黄色。在地下宫殿的墙壁和屋顶上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有圆形、曲形和螺旋形等。淡褐色的花纹图案绵延不断,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延续代表。

建造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使用的开凿工具主要是石器,种类以燧石和黑曜岩等为主,质地坚硬。此外,当时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所用工具为鹿角。

三、工程的主要石屋

在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地宫中央的礼拜室。礼拜室由石灰岩构成,整体呈方形,屋顶呈圆形。虽然整个礼拜室没有太多的内部装饰,但仍可以从室内的门梁以及柱子上所体现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特点,看出整个建筑的与众不同之处。进入礼拜室之后,随着进入的深入,房间也会变得越发的狭窄,光线也变得逐渐昏暗。

而最为神奇的当数位于神谕室墙壁上的用来传达圣谕的壁龛。倘若以低音对其说话,则可以在地下宫殿的地面洞门处以及各个石屋内听见其说话的声音。除此以外,在地下宫殿的一些石屋内还保留着陶器雕像,为赤土所制。

从本质上说,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地下室。虽然这座地下宫殿的设计初衷是建造一座神圣精美的宫殿。但从史前时期以来,这座地下建筑却开始以墓地的形式发挥着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