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乐山大佛

一、工程的基本介绍

在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依凌云山栖霞峰峭壁雕凿着著名的乐山大佛,又称作凌云大佛。

乐山大佛是一座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造型大气庄重,尤以巧妙的排水设施设计而为世人称赞。乐山大佛建于唐代,从公元713年到公元803年,历时近九十年才最终完成。大佛的修建寄托了百姓希望减少水质灾害的美好愿望。

乐山大佛依山而建,与周围的景观浑然一体,因此享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乐山大佛不仅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乐山大佛列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

二、工程的结构布局

乐山大佛所在的山体,其砂岩属于红砂岩。这种砂岩具有硬度低、质地松软的特点,可以广泛地用作雕刻材料。

乐山大佛的建造格局属于“一佛二天王”。“一佛”指的是乐山大佛,“二天王”指的是分别雕凿在大佛左右两端的崖壁上的高约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居于中央的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双足踏江,整个佛像的高度共计71米。其中,头部的高度14.7米,宽10米,耳长6.7米,鼻、眉长5.6米,嘴、眼长3.3米,发髻1051个。此外,大佛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小腿长28米,脚背宽9米。整个大佛体积庞大,器宇不凡。

在主体建造格局之外,还分散着数目众多的雕刻,构成了规模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此外,乐山大佛的左侧是直通大佛脚底的凌云栈道,建于近代,全长约500米;大佛右侧是可到达大佛头部的九曲栈道,主要用于早期修建大佛和后期开展宗教活动。

在乐山大佛完工之后,为了对大佛进行保护,曾在佛像外围,修建楼阁进行覆盖,以免大佛遭受日晒雨淋,并称之为“大佛阁”。但因年代久远,以及一些历史原因,这座外围楼阁早已损毁,只剩下乐山大佛岿然屹立不倒。但至今仍然可以从残存于大佛的臂、胸、膝、腿、脚背上的桩洞以及大佛两端山崖上方的空洞中,找寻曾经楼阁建设安置的痕迹。

三、工程的设计特点

(一)石块发髻

远远望去,黑色的发髻与大佛头部浑然一体,很难分辨出来。实际上每个发髻独立成形,并依据一定顺序逐个镶嵌在大佛的头部。乐山大佛的头部发髻的总数为1051个,每个发髻高0.78米,下方直径0.31米,上方直径0.24米。发髻的形状呈螺状,又称为螺髻。发髻为石质,内部主要为石灰,并在表面抹灰两层。整个发髻的镶嵌没有使用任何砂浆等黏合剂,为人工拼嵌,可在其根部看到施工的痕迹。

(二)木质耳鼻

从外观上看,大佛的双耳以及鼻子均为石质,实际则不然。为了增加二者的牢固程度,古代的工匠们首先使用木柱搭建耳朵和鼻子的框架,然后用原岩等石质材料略作填充,最后在外层施以灰质作装饰。拼接时,可利用耳鼻内部的梁柱与大佛的头部很好地衔接起来。

(三)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可以屹立千年不倒,与其独特的排水系统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而整个排水系统设计的巧妙之处,除了科学、全部的布局之外,更在于其隐而不见。使得排水系统在发挥自身功用的前提下,保持了乐山大佛外观的整体性。

乐山大佛的排水系统主要位于大佛头部的发髻、双耳、头颅后方;大佛的胸部、背部、手臂;衣领和衣纹皱褶处。乐山大佛的发髻共有18层,分别在其中的第4、9、18层设有横向排水沟,并用灰质进行粉饰,作隐性化处理。大佛双耳的耳背处,各有一条3.38米高、9.15米长、1.26米宽的洞穴。两个洞穴左右相同,大大增强了大佛耳部的排水能力。大佛胸部的前端有排水沟与手臂后端的排水沟相连。在大佛的背部、两侧分别筑有大型洞穴,但未将二者贯通。其中,左洞高1.1米、长8.1米、宽0.95米;右洞高1.35米、长16.5米、宽0.95米。

对于乐山大佛而言,这些由水沟和洞穴组成的排水系统,具有十分科学严密的结构布局,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使得大佛免遭雨水的灾害。整个排水系统在发挥排除多余水分功能的同时,也发挥着通风、隔离湿气的作用,有效减少了乐山大佛遭受风化侵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