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长环境
- 米志鹃 陈刚 张秀花
- 3199字
- 2020-08-26 16:20:23
任务三 植物的逆境生理
【学习重点】
◆理解:果实的成熟生理和植物的逆境生理的影响。
◆掌握: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等知识。
【学习难点】
◆植物的逆境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逆境生理的特点。
一、植物的逆境生理概述
凡是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环境因子总称为逆境。也就是在自然界中,植物所需要的某种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环境因子发生亏缺或过剩(超越植物所需的正常水平),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伤害效应的环境因子,都称为逆境。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避逆性,二是耐逆性。不良的环境条件对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可造成各种危害,轻则生育不良,重则死亡。
二、植物的抗旱性
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它是全球性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灾害。
(一)干旱的类型
主要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生理干旱三种。
(二)干旱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蒸腾失水超过根系吸水时,水分平衡失调,细胞失去紧张度,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萎蔫。萎蔫分为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两种。
干旱对植物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原生质胶体发生变化、体内各部位间水分重新分配、破坏了正常的物质代谢过程、呼吸作用增强等方面。
(三)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1.作物的抗旱性
植物抗旱的特点有下列几个方面的表现。
(1)抗旱植物的形态特征 一般抗旱性较强的作物根系发达、根冠比较大。叶片的细胞体积小,可以减少细胞膨缩时产生的细胞损伤。叶片上的气孔多,蒸腾的加强有利于吸水。叶脉较密,即输导组织较发达;茸毛多、角质化程度高或蜡质厚,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对水分的储藏与供应,同时,水分通过表皮损失的阻力也较大。
(2)生理特征 主要因为原生质有较大的弹性与黏性、生理机能与抗旱等。
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
主要有干旱锻炼、补充矿质营养等。
(四)干热风的危害及防治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
1.干热风对作物的影响
干热风对作物的影响,首先是作物体内的水分迅速丧失而引起缺水,从而使一系列代谢失调,致使产量明显下降。表现在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对根系生理活动的影响、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2.提高植物抵抗干热风能力的途径
主要有干热风前灌水、药剂处理增强抗干热风能力、选用抗干热风良种、营造防护林带、防护林网,改造农田小气候等途径。
三、植物的抗寒性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情况可分为冻害(零下低温)和冷害(零上低温)两种。
(一)冻害与抗冻性
1.冻害的类型
冰点以下低温引起植物体内结冰,而使植物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叫冻害。表现在细胞间结冰和细胞内结冰。
2.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
(1)抗冻锻炼 当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气温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植物的抗冻能力,这种逐步形成抗冻能力的过程叫“抗冻锻炼”。其生理生化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作用减弱、植株含水量下降、保护物质增多。
(2)农业措施 防止冻害发生的具体措施如下:及时播种、培土、控肥、通气,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防止徒长、提高幼苗质量以提高抗冻能力;寒流霜冻来临前实行冬灌、熏烟、盖草,以抵御强寒流袭击;实行合理施肥、厩肥与绿肥压青能提高越冬或早春作物抗御严寒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钾肥比例也有提高抗冻的效益;早春育秧,采用薄膜苗床或地膜覆盖,对防止冻害都有明显的效果;选育抗冻性强的优良品种。
(二)冷害与抗冷性
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喜温植物,在生长发育中遇到0~10℃低温即受到伤害。这种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的危害称冷害。植物对零度以上低温的适应能力称抗冷性。
1.冷害机理
冷害的机理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互相联系的。据近代研究所知,主要原因有膜上脂类固化相变,膜上酶与膜分离;膜透性破坏,原生质体破损;光合作用降低。
2.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
主要有低温锻炼和化学药剂处理两方面。
四、植物的盐害及抗盐性
土壤中盐分过多而危害植物正常生长称为盐害。
(一)土壤盐分过多对作物的危害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盐分过多,使作物吸水困难;盐分过高的不良反应;生理代谢紊乱。
(二)植物抗盐性的生理基础
植物在系统发育中产生了对盐碱的适应,形成各种抗盐类型的植物。根据植物抗盐碱的能力,可分为以下几种。
1.聚盐植物
这些植物细胞内具有特殊原生质,能将根吸收的盐排入液泡,并抑制外出。这一方面可减轻毒害;另一方面由于液泡内积累了大量盐分,提高了细胞浓度,降低了细胞水势,促进了细胞吸水。因此能在盐碱土上生长,如盐角草、碱蓬等。
2.泌盐植物
这些植物的茎、叶表面有盐腺,能将根吸收的盐通过盐腺分泌到体外,可被风吹落或雨淋洗,因此不易受害,如梭柳、匙叶草等。
3.稀盐植物
生长在盐渍土壤上的这类植物,代谢旺盛、生长快,根系吸水也快。植物组织含水量高,能将根系吸收的盐分稀释,从而降低细胞内盐浓度以减轻危害。
4.拒盐植物
这些植物的细胞原生质选择透性强,“拒绝”一部分离子进入细胞;能稳定地保持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三)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水利改良、生物脱盐法、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提高作物抗盐性、培育抗盐性高的作物品种。
五、植物的涝害及抗涝性
土壤积水或土壤过湿对植物的伤害称为涝害。植物对积水或土壤过湿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叫植物的抗涝性。
水分过多对植物之所以有害,并不在于水分本身,而是由于水分过多引起缺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一)水涝对植物的危害
1.湿害
一般大田作物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情况下,就发生湿害。湿害常常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根系生长受抑,甚至腐烂死亡;地上部分叶片萎蔫。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壤中缺乏氧气,使土壤中好气性细菌(如氨化细菌)的正常活动受阻,影响矿质营养的供应。
(2)由于土壤全部空隙充满了水,造成了缺氧环境,使根系有氧呼吸受到了抑制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阻碍了根系吸水和吸肥。
(3)在土壤中氧气含量显著减少的同时,厌氧微生物的活动加强;如下激细菌活跃,增大了土壤的酸度,影响根系代谢。
(4)由于缺氧导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使土壤产生还原型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氧化亚铁等就会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
2.涝害
陆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如果全部或局部被水淹没,即发生涝害。涝害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淹水而缺氧,抑制有氧呼吸,致使无氧呼吸代替有氧呼吸,使储藏物质大量消耗,并同时积累酒精;无氧呼吸使根系缺乏能量,从而降低根系对水分和矿质的吸收,使正常新陈代谢不能进行。
(二)植物的抗涝性
从生理特点看,抗涝植物在淹水时不发生酒精发酵,而是通过其他呼吸途径,如形成苹果酸、草酸,从而避免根细胞中毒。
六、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一)空气污染与农业
1.有害气体对农作物的危害方式
农作物受空气污染的危害,可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隐性危害三种。
2.有害气体种类
主要有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煤烟粉尘等。
3.大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是改善和保护城市与农业环境的重要环节,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企业的科技管理;绿化环境,提高农业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污染;种植防污染植物。
(二)灌溉水污染与防治
1.污水灌田的危害物
主要有酚类化合物、氰化物、三氯乙醛、甲醛、含病菌污水等。
2.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措施
(1)减少污染源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并降低其废水浓度,妥善处理废水。
(2)加强对水体污染源监测和科学管理,是防治水体污染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1.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土壤的外来污染源主要是工业的“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以及化肥、农药等。
2.土壤污染的治理
主要有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合理施用化肥;改种和利用生物吸收土壤污染物质,可通过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来净化土壤;客土深翻等方法。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植物的逆境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地位和作用。
2.简述植物的逆境生理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