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考入名校 日惹求学

1980年,佐科从梭罗六中毕业,总成绩全校排名第一。他参加国立大学入学考试,顺利通过,以优异的成绩被日惹的卡查玛达大学录取,终于实现了心中存在已久的梦想。

因为受母亲一方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佐科打小就有将来进军木材业的打算。所以,他坚定地选择了卡查玛达大学林业学院的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他上大学的目标一点也不含糊,就是盯着家族经营的行业,即认真学习与木材家具业相关的那些方面,将来学以致用在这一行中大展身手。

儿子能够成功进入名校深造,本来是一件大喜事。然而,对于只是一个木工的佐科父亲来说,却又是另一回事。由于家庭经济的拮据,对于儿子的学业成就,诺托·米哈尔佐可谓悲喜交加。

喜的是儿子有出息,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谁人不对他诺托·米哈尔佐投来羡慕的目光?谁个不对他竖起大拇指,对他另眼相待?而且,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结果呀。让儿子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是他这个做父亲的早就定下的目标。可当这一刻到来时,他又感到手足无措。他经营的小生意,时好时坏,没有保障。他的收入,仅够一家人勉强过日子,哪来的余钱供儿子读大学呢?

喜的是儿子有出息,悲的是自家的经济状况。上大学需要额外增加一大笔开销,以佐科家当时的情况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我上大学时,家庭经济不光是有限,而是拮据。”佐科回忆道。

尽管生活拮据,开销不足,但这位坚强的父亲并没有丧失信心。他更加拼命地工作,争取让他四个孩子都能完成学业。为此,佐科的姥爷,甚至将牛卖掉,筹钱给外孙上大学。其他亲戚,也纷纷解囊相助,伸出援手。佐科从这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情谊的可贵。

而佐科也非常争气,他在高考前就反复考虑过,一定要考入国立大学,国立大学最省钱,家里东拼西凑,也许还有希望。若要上私立大学,昂贵的学习费用,他们家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

由于家境贫寒,他上大学的一切费用都得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一点也不含糊。在日惹上学期间,他选择了寄宿,为了给家里省钱,他选择住最便宜的宿舍。因此,他总是在搬家,大学四年多,最少搬过五次家。他每周或者每月回家一次,所选的交通工具是大巴。

他不想再增加家里的负担,这样他就得尽快地完成学业,不能留级。他对于木业很有感情,因为姥爷家世代以此为生,佐科的父亲也加入了这一行,佐科对该行业也十分喜欢。所以,他学习起来非常上心,他甚至对各种木材产品的文化和价值都非常敏感。

在大学校园里,除了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佐科的批判精神还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升。在校园里,谈论大学生的行动变成日常最时髦的事情。大学生学报在学生中秘密流传着,佐科也有自己的渠道,能搞到这些学报,并热衷于去拜读它,那些文章和消息揭露了社会上的许多秘密,令他眼界大开,明白了许多事情。当然,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

佐科也经常跟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找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一道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当时,一些大学同学无端被逮捕,一些被认为危险的大学生组织被当局取缔,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作为一个年轻人,佐科认为不让学生讲真话是不行的。但他当时并没有具体的行动,更多时候是他作为一个观察者去审视那些敏感的问题。

在那个时代大学校园的氛围中,佐科意识到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要具有批判精神。他清楚地观察着对人民公平的问题,他自觉地学习这些。从大学生关于平民百姓平等问题的讨论中,佐科学到了“民主精神”,以及如何去关注和帮助那些没有获得公正对待的地区和群体。民主应当是创造美好的,而不是扩大不公平。这些当时佐科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但讨论为他的思想打开了思路,并扩大了他的视野,想当年大学生们所批判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大学里,佐科的批判精神得到充分培养。他非常热衷于政治事件的探索。

此外,他也喜欢听音乐和爬山。佐科喜欢音乐的兴趣在大学里进一步得到加强,而野外爬山的兴趣也是在大学时代培养起来的。除了爪哇岛的高山,苏门答腊岛的科林吉山,也被佐科及同伴们一块征服过。

20世纪的80年代,卡查玛达大学看起来像平民学校,学生们都表现得十分简朴。那些富有的学生,也跟着简朴的学生一块装简朴,虽然他们肯定感到不自在。简朴也成了那个年代卡查玛达学生的突出特点,但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求知精神让人钦佩。

当年,开着车到校园的学生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是骑自行车或者成群结队走路去上学的。学生们从各个寄宿点,穿过弯曲的小巷子走出来。那些寄宿点有的非常简陋。很多寄宿学生是不吃早点的,因为吃早点被认为太奢侈了。大家都空着肚子,说笑着一块热热闹闹地上学去。

那时,很多同学在一起寄宿,十几个人围着一个收录机欣赏音乐,或者十几个人轮流玩一把吉他都是常有的事,在那些寂寞的苦读日子里,这是他们的乐趣。很少有学生能够买齐教材和讲义,许多人的教材都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复印教材的生意十分兴隆。很多学生一日只吃两顿。现实生活有点苦,但同学们很有苦读精神和求知欲望,大学时光简直是天堂。

年轻的佐科心中坚信:不管现实生活怎么贫困,那也是人生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可以点燃人们的希望之光,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那年复一年、背井离乡、经济拮据的求学日子,不会是白过的,将来必有回报。

一般来说,在印尼社会,人们对卡查玛达大学的毕业生是高看一筹的。这是一所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大学,在印尼众多高校中,历史最为悠久,底蕴最为深厚,学科门类也最为齐全。在世界高校的排名中,在印尼各高校中名列第一位,比在首都雅加达的印尼大学还有名气。若要从政,该校的毕业生就好像是进入了快车道,升官速度也常令人刮目相看。印尼政府的很多高官,都出自该大学。

然而,佐科对“升官晋爵”却看得很淡,他在卡查玛达大学就读之时,对学生会等权力部门一点也不感兴趣,反而对兴趣和才华的发展更有感觉。他认为,与其当学校那些活动的积极分子,还不如去选择爬山、野营、打篮球等活动。这位梭罗市提尔托约梭111国立小学的毕业生,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也有成为政治家的资本。在大学就读时,也从来没有过做政治家的美梦。政治,似乎离出身草根的他太过遥远。

佐科在大学本科的成绩很优秀,是所学专业五名最快获得本科文凭的优秀学生之一,历时仅四年半,他便获得了林业工程师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