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文化政策实验基地观察报告(2014)
- 傅才武主编
- 4734字
- 2022-06-02 17:08:51
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现状剖析
——以重庆市文化建设为例
杨梅[1]
摘要:
大农村、大城市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重庆市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特点。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剖析重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实践更具代表性。本文试图从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厘清思路,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城镇化 文化建设 现状 对策 重庆
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提速阶段,新一轮城镇化规划正在制定之中,是未来十年国家建设的大战略,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延和内涵中,文化建设均要摆在重要的位置。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以群众文化建设为重点,考察其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失衡的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三个失衡”
重庆大农村、大城市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此剖析重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实践具有典型意义。在深入调研和现有资料、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产生了突出的失衡现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投入与整体经济建设规模失衡
一方面,“十一五”以来,重庆市文化事业坚持加强设施建设,强化作用发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迎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的骨架正在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已进入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全市各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建成915个,达标率94.4%。率先在全国启动了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均建有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189个,实现全覆盖,达标率82.1%;建成村文化室8967个,村文化活动室设置率100%,社区文化室设置率82.7%。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增幅大,但总量少。2010年,全市共投入文化事业费7.73亿元,较上年增长51%,但总量在全国4个直辖市中仍居最末位,居西部地区中游水平。其中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相对较少,投入力度偏弱,甚至缺少必要的经费预算,对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缺少长效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日常运行经费、设备维护费、活动开办费缺乏。
据重庆市政府发布数据,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从31%上升到55%,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5%。与此相对应的是城镇文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足,有巨大的缺口,文化建设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短板,实质上阻碍了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可能性。文化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不够紧密成为普遍态势,这种内在失衡的城镇化建设是一种伪城镇化建设,因此必须大力推行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建设理念,从制度、政策等根本层面扭转这种失衡的现状。
(二)城市化与城镇化之间区域失衡
城镇化的具体体现就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包括农村人口直接转移为城市居民和城镇居民。以重庆市为例,调查数据和《重庆统计年鉴(2012)》显示,当前,整个城镇化的投入大头还是在主城区,城镇化成了重城市化。文化建设的各方面投入更是如此,在乡镇和主城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文化服务产品的质量、免费服务的规范以及产品供给的总量都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基层文化服务供给力较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单一。根据“马太效应”,这种区域之间的不均衡若不及时调整,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更不利于小城镇化的各方面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更潜在地削弱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注重的普及惠民性和同质均等性。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该是统筹城乡。
(三)新的文化需求与公共供给失衡
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实现了身份的转变,随着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转变为城镇居民的群众被激发出新的、巨大的文化需求,而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内容生产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文化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还比较传统单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群众参与度不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公共文化供给的服务理念滞后,造成文化供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供给与文化需求不相匹配。
另一方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府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活动功能的失位,致使一些落后、庸俗、低级的文化现象抬头、泛滥,如丧事大操大办、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频繁等,若不尽快发挥乡镇公共文化体系的功能,让先进文化占领基层阵地,那这些低级、庸俗的文化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此外,公共文化设施缺乏、公共文化形式落后、公共文化体制不完善促使农民越来越转向私人文化空间,这种趋势又加重了民俗、传统等公共文化空间的萎缩。
新型城镇化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实质上是经济和文化同步城镇化的过程。但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土地的城镇化快于文化城镇化的现象,这一事实已经不容忽视,一味发展经济而后才进行文化建设,是导致种种失衡现象的内在原因。绝对化地强调经济基础对文化建设的决定作用,不仅是一种误区,更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盲目、短视行为,必须立即纠正,刻不容缓。
二 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人才和机制的问题
(一)人才队伍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不相适应
一是编制不足,文化建设缺乏人才支撑。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编制较少,缺少正常运转的必要人员保障;文化馆、公共图书馆还未按辖区服务人口和设施面积核定编制数,相当部分区县文化馆在编人员还不到10人;部分区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街道文化中心人员编制3~5名没有落实到位;大部分村(居)文化室无专兼职人员。二是大部分基层乡镇由于条件有限、工作待遇不高,难以招聘或留住优秀人才、紧缺人才,人才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三是文化人才队伍构建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的需求还不完全相适应。文化人才培养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具有很大的滞后性。根据2012年专项调研,公共文化服务直接面向广大市民,对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要求较高。而大部分区县文化馆由于条件有限、工作待遇不高,难以招聘或留住优秀人才、紧缺人才,还存在着人才队伍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专业人才配备严重不足的问题。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既缺乏一般人才,更缺乏“排头兵、领头雁”。
(二)公共文化机构管理体制亟待加强
一是随着城镇化的提速、城镇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张,相应要求完善固有的文化机构,以适应新的形势,承担新的职责。同时由于旧的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局限性,文化工作职能被虚化。尤其是刚城镇化后的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缺乏系统的制度保证、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及具体可执行的考核措施。大多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职责不明确等问题。二是公共文化机构功能的发挥及服务效率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因为缺少相应的有效机制,加之乡镇当前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理念,乡镇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处于边缘化状态,乡镇文化站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职能部门,但文化站工作人员被抽调服务于政府工作现象普遍。乡镇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若现行的文化体制不改革,想构建一个完整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执政层面出发,只有强化乡镇公共文化机构管理体制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文化机构的作用和职能。
三 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整合资金投入来源
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渠道。其一,政府的财政支出与补贴;其二,农村村民集体的收入,包括土地和企业的税收以及其他创收;其三,社会力量及个人的捐助。就目前的实际而言,融资的能力毕竟有限,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公益捐助体制,所以,从目前乡镇公共文化建设的需求看,这些渠道所提供的资金远远不够,做好乡镇基层文化建设需要更多、更广的社会资金来扶持。
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完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制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政府采购、税收减免、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定向资助等多种形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资金利用率。建立公共文化活动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估机制,优化投入结构。另一方面,着眼于通过政府对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引导性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并广泛整合民间资源,调动民间文艺人才的积极性,把民间公益力量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中。探索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鼓励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投资新模式。此外,依据当前的现状,把大量的资金抽调出来投入基层文化建设,也是不太现实的。为此,应当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关键的环节中,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效用,真正发挥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避免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二)拓展体现时代特征的公共文化系列活动
文化建设应坚持开展公益色彩突出的文化系列活动,加强传统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加强对统筹城乡、城乡互动类文化品牌活动的重点扶持,进一步深化紧扣时代脉搏并形式多样的文化创建活动,如网络故事大赛,戏剧现场表演、示范、讲评等,提高城镇文化服务平台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借助这种“平台”开展广泛的科技教育、知识讲座、新风教育等,以便实现政府意志与最广大农民的连接,这些品牌活动不仅传播了文化知识,也向广大农民输送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方式不断得到优化。城镇化不仅是一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一场重塑我国民族精神的历程。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城镇化转变中的社区居民虽失去了土地,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短时间内没有根本改变,身份的转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没有同步,不具备现代市民、公民的意识,更没有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一方面传统文化衰落,另一方面新兴文化没有得到发展,激发的新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城镇化转变中的居民精神生活处于空巢状态,社区生活必需的公共意识更是严重缺乏。为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亟待培育文明新风,加强人文素质和文明道德水平建设,大力弘扬新时代美德,这也是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的基本途径。
(四)引导扶持群众广泛、自主开展文化活动
一是逐步从过去的“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居民自办文化,注重“全民性”,即全民的参与、全民的推进、全民的活动、全民的提升。通过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居民组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文化活动,通过支持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创办自己的网站,举办读书节,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的发展等各项积极措施丰富乡镇基层的文化氛围,使城镇居民也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二是扶持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城镇化进程中,乡土的消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破坏,甚至这种破坏是难以恢复的。优秀民族的民间文化父传子承,世代相袭,流传下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优质资源,也是培养、建设新文化的母体。因此,要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源头的梳理,进一步挖掘民间文化活动的深刻文化内涵,培育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挽救传统文化,开拓新兴文化,把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参考文献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编《重庆市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汪俊、陈澍主编《重庆市文化文物广播电视业2011年度发展报告》,重庆出版社,2012。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小城镇建设》2012年第10期。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2011年12月23日。
[1] 杨梅,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馆员,现任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研究编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