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超越欧洲中心主义文学

以欧洲为中心并深刻影响亚洲多年的世界文学框架正在逐渐解体。究其原因,首先是欧洲文学再也不能强烈吸引全世界读者的目光,而更为重要的是,欧洲以外的地区,尤其在亚洲地区,陆续出现了新的、富有魅力的文学作品。过去作为世界文学的范本而名噪一时的欧洲文学,不再是世界文学的中心,只是世界文学中的欧洲地区文学而已。让欧洲文学回归到欧洲,正是当今世界众多文学人士在主客观两方面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在“世界文学”这一术语诞生之际的19世纪初,欧洲文学并不是世界文学的中心。它成为世界文学的中心,恰恰是欧洲中心主义风靡全球的19世纪中叶以后。告诉我们很多关于欧洲中心主义亚洲观的爱德华·萨义德,把欧洲中心主义的兴起时间定格在19世纪中叶以前(即近代),不能不说有失客观史实的真实性。欧洲中心主义融入欧洲人的思维模式,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把欧洲文学置于世界文学之中心,并将其视为经典规范的观念也随之产生。在此之前,直到19世纪初,欧洲的知识分子和文学家并没有产生过上述念头,相反,把欧洲文学视为世界文学一部分的观点随处可见。从最早使用“世界文学”这一术语的歌德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确认这一点。

多拉与歌德共进了晚餐。“没有和你会面的这几天,我读了几种书,其中包括中国小说。虽然还没读完,但我觉得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您说是中国小说吗?恐怕是非常难以接近的作品吧?”“不,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生疏。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以及情感,其实跟我们大同小异。你会觉得自己跟他们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相对来说更加明朗、纯粹,还富有道德感。在他们的小说里所有的东西都非常理性化和市民化,激情澎湃或诗意盎然并不多见。所以,可以说跟我的《赫尔曼和多罗泰》或英国小说家理查德森的作品非常相似。不过有一点不同,在他们的作品里,外界的大自然和人物的形象相互结合得非常融洽。荷塘里金鱼嬉戏的声音不绝于耳,树梢上的莺歌燕语总是那么地动听。不仅如此,白天总是阳光明媚,夜空依然是晴朗无暇。有关月亮的故事不止一次地出现,但不会因月亮的圆缺而出现情景的变化,月光给人的印象也是如白昼一般明亮。屋里的情景如同他们的绘画作品一样简洁而高雅。比如说‘传来了可爱的少女们欢快的笑声。转身寻觅,发现她们坐在漂亮的藤椅上。’这样的句子。单从场景来看,会使人倍感温馨,因为藤椅本身是非常轻快优雅的意象。还有无数的传说出现在故事情节里头,如同谚语一般被使用着。举个例子,有个身体非常轻盈的少女,她站在花蕊上都不会让花枝折断。更有一个品行刚正、勇敢无畏的小伙子,在他三十岁就觐见皇帝的故事也是一段传说。还有很多关于恋人的传说。有对恋人,她们交往很久却守身如玉,有一天晚上共度了良宵却绝不吃禁果,只是以谈笑风生度过了漫漫长夜。有这么多的传说,却一致强调严格的节制,恐怕是中国这个国度能够维持数千年的缘故吧。估计未来也会如此。(中略)当然,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能跳出禁锢我们的藩篱,不具备高瞻远瞩的视野,就很容易陷入如此玄而又玄的妄想之中。所以,我经常以借鉴其他民族来认清自己,并奉劝其他人也要效仿。时至今日,民族文学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世界文学的大时代已经到来了。”约翰·P.埃克尔曼:《与歌德对话》, Park young-gu译,绿色丛林出版社,2000,第253~255页。

从把中国小说放在与自己的作品同一个层面上加以思考的歌德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的知识分子和文学家所共有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再看歌德读完波斯诗人哈菲兹的德译本诗集后,深受感动而随即刊行《东西诗集》的举措,我们不得不说在当时的欧洲,其实找不到任何一个形态的欧洲中心主义之端倪。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把欧洲地区的文学置于其他地区文学同等层面上进行解读,正是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