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结构主义

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向非西方的不发达国家推行“西方化”模式,并实施了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的联合国“两个发展十年”计划。然而,在经历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模式取得的阶段成效之后,拉丁美洲各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恶化、国际债务危机加深、国民经济畸形化,饱尝了“现代化”的恶果。在现代化研究中,拉丁美洲常被作为反面的例子。普雷维什和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ECLA)的社会学家从理论的高度对这一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形成了拉美学派,即拉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一 结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拉丁美洲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过经济增长,但其经济社会结构却变化迟缓或没什么变化,拉美各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时间拖得太久了。拉美结构主义旨在为这种近于停滞的现代化进程寻求解释和解决之道。

(一)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

结构主义的分析建立在“中心—外围”的分析模型上,来分析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在这种结构中各自的状态。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最早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一批经济学家。总的来说,结构主义发展观的主要特征有两点。

(1)强调发展中国家结构改造的重要性。新古典主义照搬发达国家的情况,强调一般“市场—价格”的配置作用,认为由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去配置社会资源就可以实现均衡。结构主义则不同,他们强调不发达国家存在市场短缺和结构短缺的情况,认为必须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结构的改造才能做到“自我均衡”或“经济宽化”。拉美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是在竞争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对国家的地位至关重要,进而引起了一系列包括土地改革在内的改革。但这一战略的平稳发展阶段已经过去,投资资金和国际交换的缺乏造成了国内经济的停滞。对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国家的地位和功能更加凸显。基于这一点,许多拉美国家进行了政治改革,选择了政治稳定战略,政府集中力量解决经济问题,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2)主张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发展。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使得这些国家不具备自我均衡的机制。一般的不均衡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许多国家都存在持续性的不平衡发展。不同的地域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的环节之间、不同的企业之间,结构刚性问题都存在。经济增长不可能自由地、自动地、根本地扩散到整个社会。分配也不可能均衡,经济发展上的不均等必定要造成分配上的不均等,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出现“马太效应”。

基于这一点,拉美国家纷纷采取了不均衡增长战略,优先发展少数企业和部门,然后带动其他产业和经济部门的发展。同时,采取先增长、后分配的分配模式,造成了国内贫富悬殊,社会两极分化,这样在国内也形成了“中心—外围”结构,产生了“内生殖民”的现象。

(二)结构主义有代表性的理论

结构主义从20世纪40年代提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不仅是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也为发展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做出了贡献。

(1)“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正式提出了“二元结构论”,费景汉和拉力斯做了修正,乔根森做了发展,形成了二元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论点是,在一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两个基本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资本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而工业部门资本的积累和扩大的源泉,是农业剩余劳动向工业(资本)部门的转移。这是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国民经济中两个最主要部门结构变革的思路。(彭刚、黄卫平,2007)

(2)“中心—边缘”理论。普雷维什的功绩之一就是提出了“中心—边缘”理论。他认为:在世界的“经济星座”之中,存在着一种不均衡、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结构,即“中心”国和“外围”国的关系。一边是中心国,即少数几个发达的工业国家联合起来,通过各种国际组织或地区经济组织,垄断性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甚至搞霸权主义。另一边是不发达的边缘国家,都是分散的,他们只能出口一些初级产品,从发达国家获得外汇,取得经济联系,以谋求技术与资金。这是一种不对称的非等价的交换关系。发达国家利用他们跨国化的国际体系(例如七国集团)和他们先进的生产力,在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从对边缘国的贸易中获得超额利润。而不发达的边缘国家由于分散不构成集团,为了多出口相互竞争杀价而使本来就是低生产率的初级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落。这样,生产率提高的成果绝大部分都被中心国所享有了,结果是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贸易条件日趋恶化。

(3)发展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1902~1987)所创立的发展极理论,内容并不复杂,影响却很大。所谓“发展极”是指世界、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大的地区,其经济发展并不是平衡推进的,总是首先由具有“支配地位”和“创新”特征与能力的企业或部门在某些地区或城市聚焦,形成经济中心,这个中心有着多种功能的“磁场极”,能产生辐射作用和吸引作用,不仅自身能有强劲的发展,而且能带动其他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与部门的经济增长。这个中心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的机制,就没有强劲的自我发展能力。

(4)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缪尔达尔补充了“发展极”理论的不足,并把刘易斯的部门二元结构理论引申到了地区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上来,创立了“地理上的二元理论”。根据缪尔达尔的理论,在一个国家或者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存在着一种二元结构,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既有“扩散效应”又有“回波效应”。扩散效应是指产业的空间关联性引起的带动作用或诱导作用。回波效应是指由于两地区经济起点不平等,产生不平等交换,造成落后地区的资源、劳力、智力向发达地区回流。这种回波效应,呈积累性的循环状态,使发达地区发展得更快,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得相对较慢,使得地区间差距愈来愈大。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先是“回波效应”或者说是以“回波效应”为主,然后才是“扩散效应”或者说是以“扩散效应”为主,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划分的。缪尔达尔认为,为了防止这种差距的拉大,决不应采取新古典主义的“均衡主义”,听任其自由发展,势必造成地区的二元不断扩大。

(三)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主要政策工具

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

(1)拉美经济委员会出于将国内问题看做结构性的基本观点,提出了投资规划与协调的主要政策工具。通过投资规划进行国家干预不是要替代私营部门的发展,而是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其目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使各部门和经济全面发展所需的投资要求基本达到协调一致;将计划的投资需求与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协调;避免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

(2)关于如何在初级产品出口和进口替代的工业部门之间进行投资分配的取舍标准问题,其提出的建议原则是:对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投资不能超出一个界限,那就是其产品的边际收入与为国内市场生产的投资边际回报相等。使投资的边际回报达到平衡,其原则是要在进口替代工业的各个行业门类间进行投资分配。

(3)区域一体化。拉美经济委员会赞同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区域工业一体化,将其视为缓解有效生产所需规模与国内市场狭小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途径。他们甚至认为,区域一体化可以实现向中心国家出口工业品的目标。

(4)国际金融。ELCA建议债务国更多地依赖公众,特别是依赖多边资金来源,因为这些资金比私人资金条件更优惠。除此以外,拉美经济委员会还建议在国际金融安排上应补偿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和边缘国家外汇的反向波动。

(5)国内政策。他们提出改变税收结构和进行土地改革的建议。同时提出提高整个储蓄水平的财政政策,指出政府应该在促进整个经济领域的技术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 对结构主义理论的评析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的兴起标志着非西方不发达国家自身理论研究的崛起,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学者开始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探讨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不是坐等着别人给药方。其理论的可取之处在于其认识到,通过现代化理论的诱惑,一个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以不合理的国际贸易分工为基础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日益成为广大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障碍。这种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独立的同时经济上仍然受到剥削,是前殖民地国家长期停留在不发达状态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点上来说,与现代化理论所坚持的内因论完全不同。同时结构主义认识到国际和国内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强调结构改革,认识到非西方国家发展的道路和前景可以与经典的现代化模式不同。

同时,批评家们认为,结构主义发展观的不足之处在于:

(1)过分强调了“计划”的作用,对市场的培育不够。认为“计划化”可以不考虑市场成熟的因素,就可以完美化、完善化。市场保护导致国内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反而影响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2)过高地估计了政府的能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存在着素质不高、行为规范性差等问题。政府的贪污腐败问题加剧了社会矛盾,也阻碍了经济发展。

(3)过度强调“进口替代”,忽略农业和一些基础产业的发展,给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困难。

(4)企望建立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理论体系,这是很不现实的。

另外,有一些批评家认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假设和理论依据都显而易见地存在问题。普雷维什实证数据是1870~1940年英国贸易的有关数据,其基础是出口的离岸价和进口的到岸价。这一时期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持其所有假设。另外,工业的技术进步比农业更为显著的假设也存在大量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