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大宇之形
- (美)丘成桐 史蒂夫·纳迪斯
- 2909字
- 2021-03-28 09:29:25
预备知识——复流形
在讨论证明之前,我们得先介绍一下其中涉及的几个观念。卡拉比猜想所讨论的是复流形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复流形是一种曲面或空间,但和我们熟悉的二维曲面不同的是,这些“曲面”并不仅限于二维,而可以是任何偶数维度。(只有复流形才有偶数维度的限制,一般的流形可以是任何维度,不论奇偶。)根据定义,流形在小规模或局部的尺度时,和欧氏空间很相像,但在大尺度或所谓的整体尺度时则可能极为不同。举例来说,圆是一维流形,在圆上任意选择一点,它的“邻近区域”看起来都像是线段。但如果整体来看,圆和直线就完全不同了。再往上一个维度,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球面)是一个二维流形,尽管我们深知地球表面整体是弯曲的,和欧氏平面完全不同,但是如果你只看地表上一片够小的面积,却像是完全平坦的,看起来就像平面的一部分或圆盘。我们得要看到大很多的区域,与欧氏空间的差别才会明显呈现出来,此时就得用曲率加以校正。
流形的一项重要性质是“光滑性”(smoothness),这是依照流形定义本来就具备的。如果某一空间的任何一小块局部区域看起来都像欧氏空间,那么它整体就必须是光滑的。不过,即使一个空间在某些点出现奇怪的现象,局部上不像欧氏空间,但有时几何学家仍会推而广之,称之为光滑的流形。例如,一个线状形体如果局部上出现两线相交的情况,那无论你围着相交点圈出的邻近区域再怎么小,两线相交所形成的十字永远都存在。这样的点永远没办法真正变得光滑,因此我们称之为“拓扑奇点”(topological singularity)。同理,在二维时,你也可以想象奇点长得像两平面相交于一线的情形。
这种情形在黎曼几何是司空见惯的。假设从一个已知如何处理的光滑形体开始,当我们逐渐往极限的状况推进时,例如把一个形体捏得愈来愈尖,或是把一道弯痕折得愈来愈锐利,就会产生奇点。几何学家并不是顽固保守的人,即使一个空间有无穷多个奇点,在我们眼中有时仍然可以算是一种流形,称为奇点空间或奇点流形,这些空间经常出现在正常光滑流形的极限情况。
以上是流形的简单说明,接下来我们要解释复空间的“复”是怎么回事。所谓复流形是以复数表示的曲面或空间。复数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 b为实数;i是虚数单位,定义为-1的平方根。就像写成(x, y)的数对可以画在有x, y两坐标轴的平面上,写成a+bi的复数也可以画在有实轴和虚轴的平面上。
复数是一种很有用的数。原因之一是有时候需要对负数开平方。一旦有了复数,二次方程式ax2+bx+c=0,不管a, b, c值为何,都必定有解。利用中学学过的公式,可以得到:
如果允许有复数,当遇到b2-4 ac为负数时,你就不会束手无策,方程式仍然可解。在解多项式方程式(也就是涉及一个或多个变数和常数的方程式)的时候,复数不但很重要,有时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许多问题的目标是求方程式的根,也就是找出多项式等于零的点。如果没有复数,有些求根问题就没有解,最简单的例子是x2+1=0,这个方程式没有实数解。只有在允许复数时,我们才能得到x=i和x=-i这两个解。
复数对于理解波动行为,尤其是波的相位时十分重要。两个振幅和频率相同的波,可以是同相的,此时波形叠合,波的振幅会加大,产生建设性干涉;或者当两个波是异相时,振幅会部分或全部抵消,因此产生破坏性干涉。而当把波表成复数时,我们只要把这些复数相加或相乘,就可以看到干涉时相位和振幅所发生的变化。(当然不用复数也仍然能做计算,但是会麻烦很多。这就像以地球为中心来计算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虽然可以计算,但如果以太阳作为参考系的中心,式子不但大幅简化,而且优美多了。)因此,复数能够描述波的价值,使得它在物理学中十分重要。在量子力学里,自然界的粒子都可以被描述成波,而量子论本身又是任何量子引力论(一种试图包纳一切的万有理论)的基本构成要素。对于这样的目标,以复数来描述波的做法显然大有裨益。
我们目前知道的第一个涉及复数的计算,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卡达诺(Girolamo Cardano)出版于1545年的著作中。但是直到三百年之后,复几何才成为一门重要的领域。真正把复几何推上舞台的是黎曼,他是最早认真检视复流形的数学家,而他所研究的复流形现在就被称为“黎曼面”。附带一提,在黎曼去世一个世纪后出现的弦论中,黎曼面变得很重要。当弦论的基本单位,一小圈的弦,在高维时空中移动时,它所扫过的就是黎曼面。在弦论的计算中黎曼面确实非常有用,因而成为现今理论物理学里研究得最透彻的曲面。而从物理得出的方程式又激发了数学的进展,因而黎曼面的理论本身,也从它和物理学的关系获益良多。
黎曼面和一般二维流形一样,也是光滑的,但因为它是能以复数描述的曲面(复数一维),所以还多了一些内在的结构。一个实曲面不见得有、但在黎曼面会自动出现的性质是,曲面的每一个小范围都会以特定方式和它的邻近区域相关。如果你取一小块弯曲的黎曼面把它投影到平坦面上,并且对邻近的小块曲面也做同样的投影,结果就是一幅地图,就如同用二维的世界地图来呈现地球表面一样。当制作出这幅黎曼面的地图时,地图上各点间的距离会被扭曲,但两线之间的夹角却可以维持不变。源自于16世纪的麦卡托投影地图,就是依据相同的想法,把地表看成是一个圆柱面,而非球面。这种维持角度不变的特征称为“保角映射”(conformal mapping),它能帮助船只维持在正确航线上,所以对数世纪前的航海非常重要。保角映射有助于简化黎曼面的计算,使得我们能够证明这些曲面的一些性质,而这是在一般实曲面上无法证明的。最后,黎曼面和一般曲面不同,一定是可赋向的,意思是不管在空间何处,测量方向的方式,亦即选择的参考坐标,都能保持方向的一致性。(这和莫比乌斯带的情形不同。莫比乌斯带是典型的不可赋向曲面,当你绕行一圈回到出发点时,方向会颠倒,上变成下或者左变成右;顺时针的方向变成逆时针的方向。)
图4.2 这些二维曲面,兔子、大卫雕像、公牛和马,都是黎曼面的例子。黎曼面在数学和弦论里都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把黑白网格套到这些曲面上,方法是取网格上任何一点的坐标,通过某个数学“函数”,映射到兔子身上(或其他曲面上)的一点。但是这种映射不可能是完美的,因为除非这个二维曲面是环面,否则在任何欧拉示性数不为零的曲面上,这样的映射都会有奇点存在,就像球面上的南、北极一样。
然而这个过程仍然是“保角”的,意思是在这样从黑白网格映射到另一曲面时,包括网格直角在内的所有角度关系,在映射后都会保持不变。虽然区域——例如黑白方格——的大小,在映射到曲面后会有所扭曲,但方格四个顶点的直角在映射后,仍然会保持90度。这种保持角度的性质是黎曼面的一个特色
当你在黎曼面上,任何一点只有在很小的邻近区域时才像是欧氏空间,因此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不可避免地必须变动所取的坐标系。但是这些小块区域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整合起来,才能使得移动时能保持角度不变。这正是这样的运动或者“变换”称为“保角”的原因。当然,复流形可以有更高的维度,黎曼面只是其中的复一维版本而已。但不管维度的多寡,流形上的各个小块区域仍然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拼接起来,才能符合复流形的条件。只是,对于高维的复流形,从一块区域移动到另一块区域,或是从一个坐标系移动到另一坐标系的时候,变换并不一定能保持角度。因此严格来说,这些变换并不是保角变换,但仍然是一维情形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