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武当拳功之理论体系

武当武功是中华武术的瑰宝,如少林武术一样同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拳)及其他武当各门派拳种、器械、导引气功等是武当拳系的代表,其“轻松均备”、“刚柔相济”、“技进于道”、“技通于神”的特征独树一帜,成为与“少林体系”相对应的“武当体系”。研究武当拳系的理论基础,辨析“少林体系”与“武当体系”哲学思想的异同,有助于认识中华武术的本质和全貌,对揭示这一武术奇葩的文化特色,发展其全方位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当拳法理论体系根植于千年华夏文化的沃土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之奥秘,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涵两大部分:

理论渊源:是多元的,吸收了道家、儒家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主,涵摄了传统医学、诸种兵法内核,形成了对武当拳法概括、提炼、总结的多种学说理论和见解。

诸种理论及原则:在守内、崇实、尚礼、自娱、修性、保身的理论观念指导下,运和太极说、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武当拳功的拳理、拳技、原则和战略,形成了“养生健身起源说”、“拳法自然本体说”、“圆弧运动轨迹说”、“拳法阴阳技击论”、“后发先至战术论”、“守柔处雌战略论”、“化恶扬善道德论”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研究武当拳功理论体系的思想方式和方法应该是辩证的,既承认“渊源”与“自身体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又是互感、互渗、互融的。武当拳功的诸种论说原则上是构成武当拳功理论体系的主体,是研究的重点,对二者采取比较学的观点、方法和原则,从整体上去把握区别、分析领会其深刻的实质和内涵。

本编仅就已掌握的材料,对其自身理论体系的诸多问题作初步探讨,以此抛砖引玉。

(一)武当拳功理论体系的分析

1.养生健身起源说

(1)武当拳功适应道教养生健身需要而产生。我们知道,武术一般来讲是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与野兽搏斗、与人搏斗的需要。然而武当拳功起源却与道教的人生观密切相关,产生于道教养生健身成仙需要。道教对于人生最执著的现实主义态度,极为重视人的今生,强调现世报和立地报,追求福禄寿喜,追求长生不老。因此,道教把世界二重化,它在人间之上构造了一个神仙境界。神仙们餐玉饮露,腾云驾雾,逍遥自在,永享福贵,这与充满痛苦的人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道教认为凡人也能成为这样的神仙,而且成仙不是死了之后,而是在生前,在今世的人生,人生只要通过精神的、肉体的修炼,即可达到长生久视,得道飞升,成为神仙的目的。

修炼成仙、得道飞升,葛洪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炼得神药金丹服食,即借外物(外丹)而养生,使人身心不朽;另一方面,就是导引行气,炼成内丹。他认为肉欲和外因,是使人不能长生的“六害”,解决的办法是“导引行气,还精补脑”,这里的“精”,是“精气”。因为“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万物,无不通气以生”,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因此,要“气”养好,使“精气”永远存在于身体之中;同时又要“养身”,使形体也永远不坏。要成仙,必须“宝精爱气”,气是“人”与“仙”之间的桥梁,这种“气”就是“内丹”,所以,炼武当拳功的目的就在于要炼出这种“内丹”来。炼“内丹”就是用身体内的阴阳二气为原料,在自身中“烧炼”,所谓“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人体就是丹鼎,炼出的“丹”称为“圣胎”,体内有了这种“圣胎”(或叫“真元”),那么精、气、形、神就可以凝聚不散,因此人也可以长生不老,以至“飞升成仙”了。道教认为,既然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也能产生这种“圣胎”,问题在于锻炼,怎么炼法,这就涉及到武当拳功的起因。道教教徒们为了成仙,为了长生久视,就必须练气,练气需要导引行气,于是便产生了练拳的需要。在练气的时候,引入了武术动作,而练拳的过程中,又渗入了练气的目的,因此拳术的技击价值观念开始受到气功的养生价值观念的冲击,并逐步走向融合,从而形成了“内功外拳”、“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内功动功机制。同时,这一内功动功机制在形成过程中,又不断吸收兵家的理论精华和少林等外家武功的优点,从而形成了完备的武当拳功体系。

值得强调的是,道教气功与武术动功的结合,是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其一,气功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加以阐释,为气功的普及提供便利;其二,丰富了武术的价值取向,使一部分武术把养生健身作为其首要价值;其三,不仅武当拳功,就是外家少林也十分注意气功的修炼。如清代民间流传的《少林宗法》,开篇就谈《气功探微》,认为拳术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可见,道教气功和动功的结合,是武术发展史上又一次大的飞跃。

(2)养生健身是武当拳功的主要宗旨和社会功能。道家的思想方法是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的特征,掌握其特征目的是为了深刻理解其事物的本质,这是武当武术文化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武当拳功中的形意、太极、八卦及诸多拳种中的招式、攻防、进退,是可以传授、观摩和学习的。然而,武当拳功各类拳种的不同意境、神韵、内在的气质和遒劲,则必须先意会,用直觉去领悟,然后在反复的实践琢磨中去亲身感受和加深理解,即有法——无法——无穷无尽变化,而贯穿全过程中的是苦学、深研、覃思、精熟。认为“尽其妙者”,非经日积月累长期精心体验不可,同时,进入意境,这是悟出精微、玄妙之真谛的关键。这种重悟性理解、实践的途径,正反映了武当拳功对人体、精神、思想、伦理道德影响的深刻性。同时也全面的展示了其功能效果和养生修性的社会宗旨。

武当拳功的形成作为内功动功的统一,与其他武术流派一样含有技击自卫御敌的社会功能。这里强调的是,这种功能的手段、方式具有创造性,较之外家技击功能有着质的飞跃。古今中外技击,无不讲力量、速度、强度、大胜小、快胜慢、强胜弱,而独武当拳功反之,以其辨证的观点看待对抗中的大小、快慢、强弱,主张“四两拨千斤”的巧斗劲,拳理和拳技中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制快,以力小胜力大的运动方式和虚实变化的手段,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东西方技击的理论和实践,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武当拳功的这种“攻其所必救”, “攻其所不守”、“攻其所不攻”的战略特点及其所展示的社会效能,是直接与其养生健身的社会宗旨相吻合的,这也是武当拳功高出其他武术流派的根本所在,也是养生健身功能扩展的根本动因。

武当武功理论中极端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认为“精”是根本,是构成人体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气”是“精”的载体,“精”、“气”的形式流布全身,不断补给人体生理活动的能量,“神”是“气”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源源不断的“气”的作用,使人的思维、意识及其他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武当拳功将这种医学中的精气神学说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在这种原则指导下,进而产生了“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内三合”、“外三合”,“阴阳变换”、“圆弧扭丝”、“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柔中有刚”、“刚而不僵”、“细长深匀,气沉丹田”等各种练功要求,建立了“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这种动功内修程序一方面可挖掘人体防身御敌的潜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人体攻防动作和御敌形式去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使武术攻防训练与养生修身有机结合,实现还精补脑,从而增强生命活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养生健身说的理论体系,成为人类强烈的生存欲望和享乐欲望相互“整合”的产物。

2.拳法自然本体说

(1)效法自然。道家以老子“道”的本体说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万事万物皆生于“道”,认为人、天、地、道的关系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则是顺乎自然规律而自成法规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武当拳功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亦强调自然,且强调“效法自然”。也就是说武当拳功视效法自然与否作为区别其他拳派的本质特征之一,“效法自然”作为筑建武当拳功理论和技术体系的根基主要表现为:返璞归真、太极图式、五行变化等。

武当拳功的每一进程,都与模仿生物、非生物的结构、形态、性情、能力发生着密切关系。远在战国时期,以“摇筋骨”、“动肢体”和调节呼吸来锻炼身体的导引术,就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模仿鸟兽动作而达到延年益寿功效的。东汉末年华佗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的前扑、鹿的伸颈、熊的卧身、猿的纵跃、鸟的飞翔等形象编成的;六朝、唐时,导引气功有了重大发展,一些文人、道徒根据前人经验又创造了“八段锦”、“十二段锦”,从武当武功的导引术-五禽戏-易经筋-八段锦-内功图说-太极拳的整个体系来看,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特点的仿效是发挥其健身效能的奥妙。

武当拳功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远取诸生,近取诸物,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这种对生物、非生物从动作、器械、名称、方法、特点等全方位的仿效,正是返璞归真的和谐现象,是武当拳功对道家“天人合一”观念的运用,天指自然,“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活动只是顺乎自然,顺乎自然之运行规律才能生存和发展,练习生物和非生物得以延伸的合理动作,求得与自然的同步和谐统一,使人这个因子,溶于大宇宙众多因子的运行之中,才能获得永恒的存在;仿生返璞是武当武功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在模仿和改造中又创造了人类极大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了人类适应自然界的办法和技巧,反过来能动的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这种主动性的力量,只有人的智慧可以实现。

太极拳“拳名为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而合也”。中国的《易传》把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称为太极,太极即是宇宙的本根,天地万物的根源。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提出:“自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太极的一动一静而产生了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式。拳名太极,就是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所谓“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即拳为道,道在拳中,练拳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求和谐统一的过程。

形意拳以“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的自然统一观为基本理论。以三体式为功,五行为法,十二形为拳。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式,也称三才,即天、地、人,视人体的上中下、头手足而言,即融贯天、地、人为一体。五行拳法即以劈、崩、钻、炮、横五拳按自然界的五种属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劈拳之形似斧,性属金;钻拳之形似电,性属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属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属火;横拳之形似弹,性属土。”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来说明拳法变化,以拳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

(2)拳术整体。武当武功之奥妙,在于重视身心合修之练拳效果,这是“宇宙整体”观在拳术整体中的具体运用。

武当武功极重净化精神,认为先以心使身,而再身从心。练拳功首先要心灵净化,排除杂念,具有超脱世俗纷争的意境,这叫做收心,也叫入静,只有收心、入静,才能在练拳中精神贯注、意识集中,从形体活动中去贯勤肢体和改变气质、充实心腑,达到端庄品格操行、增强体质的效果。

太极、形意、八卦等诸种拳套更强调“内功外修”,认为人体是武功的载体,武功的强弱与武功载体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载体又分内外两方面,外部强壮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却是内部强壮——内壮。内功外修的实质,就是要达到内壮并从而达到整体强壮的目的。

武当各家各派对于气的理解,赋予的涵义及如何练气,虽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练气是达到身心合修的基本条件。拳家们认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盛则生命力强。气亏则生命力弱。要健身养性,必须修炼人的生命根源基础——气,以增强生命力,这是最根本的。这种从内到外,再又从外到内的往返,从而达到完善人体这个小宇宙,进而体认宇宙万物的本根——元气的生命价值,促进精神、肢体、脏腑符合生命的自由运动。

拳术整体还表现在构建武当武功技术的各种要素和环节上。从动作看,均需丹田带动,由腰而胸、而背、肩、臂、手,武当武功形体运动中的伸缩、起伏、翻转、俯仰、回环的变换方法,可以说是以腰为轴的运动方法,腰是上下肢的总枢纽,身体依据技击特点变化时,固然要以动作的技击要求来动形体,但不管千变万化到何种程度,总是以“大轴带劲”,以髋、胸、头、四肢为表现来完成的,这是武当拳功饱满流畅、自然协调、完整合一的基础。

武当武功既强调形体活动的程序性,亦重视韵律的合理性,韵律不同于武术动作的节奏,但又寓在其中,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武当武功动作中含在神里形间,神的韵味,形的格律,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韵”实质为内在感情,“形”指身体运动的规律,“无韵则僵化”, “少律则无准则”;如果我们把韵比作血液的话,律比作躯体,血液停止流动,躯体就僵化了。具体来讲,律是针对动作的起伏、幅度、范围、时间及相互关系而言的,像诗词的“平、仄”一样。如逢开必合、动中有势、拧中寓倾、转体留身、动中求静、身法迂回及塑形有线的规律等等都是律的体现,违背了这些规律就失去拳术整体性。

“韵”是实现“律”的内在感情,就是意念活动,是“律”的先导。没有对动作实体实质的深刻理解,要使念动的感觉准确无误是不可能的。例如刺剑、劈刀的动作,都应有触到实物的实感。“刺者伸,劈者够”, “伸”、“够”就是身体触到实物的要求,这种触物感就是意境,武当武功的动作均带有攻防含义,要使攻防含义在形体练习中体现,首先要在内在情感上下功夫,这也就是常说的要有两感:即理解技击性体会实感,理解力学顺劲体会节奏感,只有从韵律上下功夫,才能做到内景和外象的整齐划一。

总之,腰为轴心,韵律合理,进一步体现了武当武功的内外、上下、攻防、整体合一、“法自然”的特点。

3.圆弧运动轨迹说

武当武功以圆弧运动作为其武功动作要求和运行轨迹。这是对“道”运行规律的哲学思想的扩展和延伸。

“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源。万物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地万物的演变发展、变化越是伸展,就离“道”越远,而最后仍要返回于“道”。我们从“曰道”、“曰大”、“曰逝”、“曰远”、“曰返”来看,道似乎在说明世界是一个顺进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最终又仍然要回到它的起点——道,也就是说,道的运行规律是一个圆圈。

有与无、阴与阳的转化过程所形成的轨迹也是一个圆圈。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而且“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補之。”(《道德经》)因此就又形成了一个有无虚盈转化的圆圈。太极图也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圆圈,既然天地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个互相转化的圆圈,“道”的运动轨迹也是一个圆圈,那么按照“道”的运动轨迹的圆圈运动,就是万物“生生不息,永不穷殆”的最佳图式。武当武功要达到养生健身的效果,自然也要选择这一具有生命力的优化模式,这也正是武当拳功重视圆圈运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基于练拳宗旨和效果的追求,武当拳功各类拳种在排列组合动作及运行轨迹上极重视“圆”、“弧”的模型,譬如:八卦掌以圆为法,运行轨迹是大圆套小圆,小圆练成无圆,即使是无圆,也是外无圆而内有圆——意念中的圆,无论是走转趟泥,还是运掌翻飞,无论是起腿、走步、摆足、扣步,还是运用意念练气,都离不开一个圆(或弧线),故有人称八卦掌谓圆圈连环掌。

《周易大传·系辞上》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并指出“生生之谓易”。就是说易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衍生变化,于是得出了一个生衍过程。从低级的胚胎到双鱼形的新生命,从阴阳对称到八卦推演,实质是一幅宇宙发生图——太极图,武当拳功的创造者,将太极图应用于拳技,太极图也成了太极拳的图徽,在这个图徽模型的指导下,使太极拳的运动方式和路线也成为曲线、弧线和圆线。形意拳中有三圆歌诀云:“胸膊要圆气下沉,脊背要圆是猴形,虎口要圆如三角,三圆齐出是真形。”背圆、胸圆、虎口撑圆是形意拳基本桩式三体式的规范要求,说明圆之重要。谈到“三扣”、“三抱”、“三月”的弧形现象,更不胜枚举。

太极、形意、八卦以圆弧为本,不仅表现在外观形体运动路线和定势姿态上,也反映在身体运动的特点上。可以说,以腰为轴心的轮动,无一不贯穿着圆、弧的运动。随着动作的变化形成了“大弧带小弧”, “大圆套小圆”,或者平圆、立圆、八字圆等各种圆弧的运动。有人说形意、太极、八卦的身法都是“圈儿”,这是有道理的。

武当武功的各种拳种在功力的蓄放上,也皆与圆弧相关,太极是螺旋抽丝劲,形意拳是旋拧的钻劲,八卦掌是缠绕的挒劲;这些遒劲使力量浑厚充实,是以柔克刚的特殊要求。

从技击上讲,进攻时旋转前进,使力量更稳重,而且不易被对方擒抓住,防守中的接触化解,弧形(或环形、圆形)化力及消卸牵引等都是运用圆、弧的形式进行的,这样可以使受力面积增大,延长力的作用时间,恰到好处地升华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总之武当拳功从拳到械,从形到法,均是以圆弧运动轨迹作为基础而表现的。

4.“拳法阴阳”的技击论

武当武功深受道教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道教把世界看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这种对立统一的现象,《易经》用“阴阳”二字来概括。《八卦图》还用“一”、“一一”,分别代表阴阳。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于是产生了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化,八八六十四卦就是阴阳变化的表述。

武当武功从理论和技术上都极力推崇阴阳,从拳技上讲,武当拳功的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根本的。“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 “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八卦转掌歌》); “鹰雄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三源”(《心意两仪歌》);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太极拳论》)。王培生则说得更为明白:“任何法则的精髓,千变万化,也决不会离开阴阳。例如行拳中的前进后退是阴阳;重心转移时,虚实又是阴阳;往复折叠的法则,更是离不开阴阳。”就是说,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武当拳功的每一个动作,是开是合、是动是静、是刚是柔、是隐是显、是虚是实、是缓是急,都是基于阴阳这一根本法则而变化的,因此,“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太极拳精选》),不懂阴阳,就无法习拳。

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战术。武当武功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取、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对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以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 ‘走’;我顺人背谓之 ‘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明白了阴阳变化之理,才会有粘走应敌之法,在对敌中,就能因势利导,得心应手,变化自如。或“避实就虚”,或“引进落空”,或“随曲就伸”,或“后发先至”,或“先蓄势而后发出以击敌,蓄于内以击外,蓄于上而击下,蓄于前而击后”(《曹氏八卦掌谱》)。

总之,明于阴阳变化,就可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使犯者应手即仆。武当淮河派传人程定远说:“凡是用阴阳为主,静以制动,掌握对方进攻的方向、径路,然后乘虚回击的掌法都属于内家拳的范畴。”

5.“后发制人”的战术论

武当武功以“后发制人”作为其战术原则,这是与道家“无为”、“无事”、“无欲”、“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相袭同的。

老子提出了少私寡欲的思想,认为治理国家的办法,应该是使老百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意思是说:要使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任何欲望、志向,只要让他们吃饱肚子,身体健壮就行了。老子还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樸”(《道德经》)。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要有爱心,要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爱护老百姓;“俭”就是无奢恋,清心寡欲,淡泊自守;“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虚祥和,“不敢进寸而进尺”。

在上述思想影响下,在武当拳功战术上,强调“后发制人”,倘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谓“后人发先人至是也”(《太极拳经详注》)。“太极拳以不发先动为主,遇敌来击,先以化劲化之,待其不稳,从而击之,则用发劲”(《太极拳浅说》)。“八卦掌法不挡架,手欲弃取顺中成,手出要择途径近,后发先至呈技能”(《八卦掌四十八法诀》)。“打手之时,彼不动,则我亦不动,以静待之;彼若微动,且动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随其方向而先动,则彼必跌出矣。”所有这些论述,都是强调“后发先至”,后发之所以能先至,其前提为避实就虚,引进落空。狄兆龙在其《八卦掌的特点》一文中作了精辟的总结:“它的战略思想,一、不强调主观,要尊重客观,自己的一切活动,都为了适应对方而动的;二、要争取主动权,尤其是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其战术思想,是不挡不架,引进落空,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避实就虚,战而胜之。”

6.“守柔处雌”战略论

武当武功以“反者道之动”为原则,吸取诸家兵法的合理内核,形成了“守柔处雌”的战略理论。

哲学家认为,事物不仅是对立的、统一的,而且是运动的、发展的,向其相反的方向变化的。“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老子认为,正阵可以转化为奇阵,善良可以转化为妖孽,祸中伴随着福的征兆,福里潜伏着祸的根苗。根据这一转化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的观点,意思是说,事物是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有意造成事物的强大,是违反道的原则的,因为这会促进它早日结束它的生命。“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三十章》),认为最好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不必转为坚强,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向死亡的结局。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八章》);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又说:“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老子·二十八章》),老子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守雌柔,虽深知什么是光荣,却安于处卑辱。这种贵柔崇雌,崇弱尚小的思想对武当拳功的拳理拳法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构成了对武当武功“尚意不尚力,贵化不贵抗,尚走不尚顶”等守柔处雌的显著特点。

(1)贵柔化。武当武功在技击上专讲柔人,不以气力胜人,故在修炼上,也纯以养气为主,所谓气沉丹田,也是利用动作的轻松和谐而自然形成的,绝对不用强制方法。练拳时,最忌用力,务使全身松开,气血贯注,日久自然练成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退敌时,不含抵抗性,能随敌劲以为伸缩,所谓柔中而有弹性,“太极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太极式事解》)。

(2)以柔克刚。武当武功守柔处雌并非终极目的,其终极目的是以柔克刚。“撺不与斗,贴跌更奇,彼来凶勇,圈插敌之;以柔克刚,以疾克迟,以静待动,以曲取直”(《武当拳法秘诀·练手之法》),武当武功的击法中,常以小力胜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胜刚为其主旨。制胜之理是“盖敌力须加吾身,方生效力,苟御制得道,趁其用刚发动之始,审机应变,采取擒获,使还制其身,则我虽弱,常常居制人地位;敌虽强,常居被制地位,难于自由发展,力虽巨奚益”(《太极拳经详注》)。以柔克刚的技艺境界对练拳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身法:要灵活,似游龙,如飞凤,轻快若轻风;手法:强调手要随心而动,击出似闪电,出手不见手;步法:足要随心踩步,步走奇正八方,罡步九宫,使对方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心理上:要求不怕近,不怕刚,不怕猛,顺乎自然,因势利导,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关节:要求颈、脊、腰、肩、肘、腕、膝、胯、踝等能灵活运转,达到不是转圈胜似转圈的程度,所谓“如珠走玉盆,九转还原”;内功:要求内练精、气、神三华聚顶,外练力、速、变,达到意动形起、神到敌绝的上乘功夫;发劲时似乎柔软如绵,实则坚硬如铁,能做到这样,则是内劲与外劲溶为一体了;迎战时要以变应变,随境而化,随意而变,随心所欲,似攻似守,似发似收,犹如水之无所不至,气之无所不入,迎敌则无所不适,克敌则无坚不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或以静制动的目的了。

7.化恶扬善的道德论

武当武功理论吸取了儒家的“仁学”、“礼义”的思想内核。拳术家们把它溶化在化恶扬善的道德观中。

师言:“内家入门,须明八字。”八字为“功、拳、药、械、法、地、侣、财。”功,不只是通常所指示的内功、外功、软功、硬功、轻功等,最主要的是功德。拳仅为行功之辅助手段,故丹鼎派大师葛洪视为“不急之末学”。道家标榜“三千功满,八百行圆”,功必须见之于行。相传吕纯阳得云房先生钟离传授以黄白之术(点石成金)时,吕问:“成后是否不变?”钟离答:“三千年(一说五百年)后还原。”吕告:“误三千年后人,不学。”钟离大加赞许,授以《灵宝毕法》。张紫阳将丹法所传非其人,竟三遭大难,是以道家有“误传不肖者祸延七祖”之说,故武当武功门有五不传:骨柔质钝者不传;心险者不传;好斗者不传;狂酒者不传;轻露者不传。

道家强调“为善”始能“保真”。人为万物之灵,只因后天习染,坠入恶趣,必耐心化度使复本。用之于拳术,故偶发而使对方不伤为上乘,化而使对方无所施其力为主要。武当还俗道人胡兴茂,在金顶堤坑从冯太瑞道长出家习武,练成金砂掌、拉气功及套拳“三回转”,遵师渝,不许出手,如被迫必须出手,亦应礼让三招,并声明:

不必争斗;我等都是武当弟子,不应自残;非伤即死,最好不打。是以习武当武功者,首先在变化人之气质道德为要旨。

(二)武当武功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待深入

武当武功理论体系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至少我们感觉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还须同仁们携手合作,共同研究。

第一,武当武功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文人出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直接介入下形成的。由于文人的阶级性,加之古典传统文化的时代局限性,武当武功理论体系也深深打上了历史的阶级烙印,存在着精华和糟粕,它既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同时也摆脱不了它时代的局限和理论缺陷。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反映在理论中的机械唯物主义,诸如,参阴阳,会造化,欲旋乾转坤,由后天返先天,保养真气,而使之登于寿域的健身功能说等等。因此在对武当拳功理论体系的研究时,必须融入历史的阶级观点,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武当武功理论,更主要的是需要我们以现代科学为指南,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为原则,扬传统武术理论之精华,弃之糟粕,构建科学的武当武功的理论大厦,这是武术同仁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武当武功理论是对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武当拳技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它自身的诸种论说是其主体内涵,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似乎觉得武当武功的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当然,不可否认,武当拳技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日趋成熟的,其理论自然也需要发展完善,从理论研究的现状看,同仁们尚在努力挖掘,我们不能因为武当武功理论还有待进一步提炼总结,而否定其理论独树一帜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完成理论体系系统化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

第三,武当武功理论产生于武当拳技,但又反作用于拳技,这种反作用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通过对拳技的总结,借助理论媒介,传播武当武术。另一方面技术的理论升华,为人们更深刻领悟武当拳技的奥秘提供理论依据,寻求技术深层理论的发展。不仅如此,武当拳技理论的“超前性”问题,在我们的研究中限于篇幅,未曾论及,从理论上探讨武当拳系发展的方向、趋势、特点,也是武当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注:该文载《武当拳之研究》一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