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 井玲
- 7字
- 2020-06-25 22:20:39
第四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摆脱虚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九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当人的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造成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长期的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也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与健康的身体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
《中国心理学百科全书》提出: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具有同等的含义,作为纯名词来说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作为动名词则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原则和措施。
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哪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社会学家W. W.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报告《心理健康:新的理解,新的希望》中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情感和社会的幸福感,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能对付生活中正常的紧张,能创造性地或卓有成效地工作,能对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做出贡献。”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发现,由于有文化差异和个性差异以及心理健康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总体来说,心理健康在广义上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这就涉及到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在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但由于心理健康本身的复杂性,加上不同心理学流派关于心理健康的见解不一和所遵循的依据、方法的不同,致使标准难以确定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以下列出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心理健康标准,供大家参考。
(一)国外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提出10条比较经典的标准:①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评估;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不脱离现实环境;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⑨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
2.奥尔波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现代个性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也是特质理论的始创者——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提出了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①力争自我成长;②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人生观的统一;④具有与别人建立亲慕关系的能力;⑤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⑥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爱。
3.哈威哥斯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哈威哥斯特(Havingurst)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①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②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③自尊感;④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⑤个人的成熟;⑥人格的统整;⑦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⑧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⑨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4.斯考特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斯考特(Scott)提出多达10类共75条心理健康标准:①一般的适应能力:灵活性,把握环境的能力,适应和对付变化多端的世界的能力,阐明目的并完成目的的能力,成功的行为,顺利地改变行为的能力;②自我满足的能力:生殖欲(获得性高潮的能力),适度满足个人需要,对日常生活感到乐趣,行为的自然性,放松片刻的感觉;③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完成个人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一致,社会关系适应,行为受社会的赞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切合实际的帮助,托付他人,社会责任,稳定的职业,工作和爱的能力;④智慧能力:知觉的准确性,心理功能的有效性,认知的适当、机智、合理性,接触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对人类经验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⑤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利他主义,关心他人,信任、喜欢他人,待人热情,与人亲密的能力,情感移入;⑥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⑦自主性:情感的独立性、同一性,自力更生,一定的超然;⑧完全成熟:自我实现、个人成长、人生哲学的形成,在相反力量之间得以平衡,成熟的而不自相矛盾的动机,自我利用,具有把握冲动、能量和冲突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性,完整的复杂层次,成熟;⑨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控制感,任务完成的满足,自我接受,自我认可,自尊,面对困难、充满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的自我形象,自由和自决感,摆脱了自卑感,幸福感;⑩情绪与动机的控制:对挫折的耐受性,把握焦虑的能力,道德,勇气,自制力,对紧张的抵抗,道义,良心,自我的力量、诚实、率直。
5.美国学者坎布斯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观;②恰当地认同他人;③面对和接受现实;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二)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②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③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④正确认识周围环境;⑤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⑥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
2.我国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王希永等(1988)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①智力正常,思维方式正确,能辩证地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看待一切事物;②具有高尚的情感体验,能控制自己的情绪;③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苛求环境,不推卸责任,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毅力,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顺利时不骄傲自满;④需要是合理的,动机是可行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社会责任感,精神生活充实;⑤具有自觉的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所赞许的道德品质,能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⑥经常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出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可以及时地、成功地进行调整。
(2)王效道(1990)提出,正常心理应具备8条标准:①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②心理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④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⑤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⑥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景相适应;⑦不背离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动机,并结合主要生理要求得到满足;⑧自我要求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3)王登峰、张伯源(1992)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以下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4)刘协和(1993)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①没有心理异常;②正常发育的智力;③健全的人格;④充沛的精力;⑤丰富的情感生活等。
(5)季浏(1995)提出了以下4条标准:①智力正常;②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③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④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樊富珉(1997)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①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④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7)李百珍(1997)提出7条标准:①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②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③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④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⑤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⑥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⑦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8)李雪平(2004)通过对中外学者所提标准的分析,认为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涉及的范围更广,特别是更为关注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国内的心理健康标准基本还是按照知、情、意的框架结构来制定,较为注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提出了在考察和探讨心理健康结构维度时,应遵循能够反映较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
李雪平(2004)对各理论学派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描述进行分析后提出有7个共同特征:①情绪的成熟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忍受生活的不幸和挫折,能面对现实,保持冷静和自信;②道德感。道德的自律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现,并使人获得幸福感;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人能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并清楚地知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④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和挑战。心理健康的人强调紧张的重要性,而不贪图安静和稳定,富有创造性;⑤独立性和自主性。心理健康的人一切行动依赖于自己的价值和感情,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把握自己而不受他人支配;⑥有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一种强烈的沉醉于事业的喜悦状态,处于这种情绪之中,人会体验到强烈的自信心和力量;⑦人际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人既承认自己,又尊重别人,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和睦相处。
(三)其他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该大会在1946年具体指出了心理健康的4个标准: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能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②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③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苦难达到目的;④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均正常;⑤养成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⑥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一般而言,判断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主要源于4个方面:
(1)经验标准。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重在关注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由于个体先天的遗传及后天的环境不同,经验标准更强调其个别差异。同样的生活事件,当事双方由于自我认知不同,自我体验不同,自我评价也不尽相同。
(2)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其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例如,大学生根据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独立生活与处理生活中面临的事务的能力,而如果有的大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便需要引起重视。
(3)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这个标准更多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一般而言,我们都要将个体的心理测验结果与常模对照,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4)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在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不现实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把握标准呢?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人生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惑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的心理困惑属于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比如多重压力之于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期望、职业抱负、学业期待引发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都需要应付。有些心理问题具有阶段性,当个体心理成熟后会自愈。
从以上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尽管各个标准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既为人们提出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也为人们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明了道路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