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一、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极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提供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在体内既不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甚微,但不可缺少,一旦缺乏,物质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疾病,此类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维生素有多种命名方法,一般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字母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也有根据维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进行命名,如维生素B1是含硫的胺类故又称硫胺素;也有根据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进行命名,如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病维生素等。

(二)分类

按溶解性质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B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维生素B6、泛酸、生物素、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三、维生素的缺乏与中毒

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维生素摄入量不足

食物中供给的维生素不足或因储存、烹调方法不当,造成维生素大量破坏与流失。如淘米过度、煮稀饭加碱、米面加工过细均可使维生素B1大量丢失破坏。

(二)机体吸收利用率低

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长期腹泻、消化道梗阻及胆道疾患,常伴有维生素吸收障碍。

(三)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加

生长期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以及长期高烧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而供应量未增加。

(四)某些药物引起的维生素缺乏

长期服用抗生素,使肠道正常菌丛的生长受到抑制,可引起某些由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K、维生素B6、叶酸等。

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时,多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体外,不易引起机体中毒,但非生理性大量摄入,有可能干扰其他营养素的代谢。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储存于肝和脂肪组织,短期缺乏不会引起缺乏病,若长期大量摄入,可导致体内积存过多而出现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