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互联网为何而来
互联网冲着供应和需求的背离而来。如果这个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互联网是人类的福音。
互联网将在何种意义上改变这个世界?我认为互联网会改变产业组织方式。产业组织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产业再生产循环的组织方式。同时,互联网也会改变企业的组织方式。企业的组织方式可以理解为企业再生产循环的组织方式(姑且不论企业组织方式问题)。
产业组织方式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可以把人与人直接连接起来,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网络化关系体系,对产业社会来讲,就是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说白了,即供应者和需求者可以直接联系起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随时随地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智能手机就是每个人的一个“器官”,每个人可以凭借这个“器官”,与别人结成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们完全可以依靠这种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来完成供求者之间的劳动互换和利益互换;没有必要像过去那个时代,必须通过产品或借助于商品,来完成供求者之间的劳动互换和利益互换;也没有必要像过去那个时代那样,从分工入手,经过严密的组织,去生产产品或物质财富。事情可能倒过来了,从组织开始,从构建一体化关系体系入手,反向组织生产,组织供应链的生产。
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互联网是上帝给人类的一种恩赐,尤其是对中国人的一种恩赐。作为上帝的一种恩赐,它绝不是为了某些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一己私利,而是为了解决以往产业社会造成的一种恶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供求背离的问题。供求背离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威胁到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这是大事,这是天道,这是互联网创新真正的方向。
互联网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构建社区农业,也就是在农户和城市居民之间建立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具言之,利用现有的微信,让一部分城镇居民家庭与一部分农户结成社区关系,形成稳定而直接的供求一体化关系。
我去过山东的冠县,那里有36万亩梨树,其中有3000棵是百年以上的梨树。把这些梨树承包给农户,每户人家只需要10棵梨树就够了。每棵梨树能够结500斤梨,每斤梨可以卖10~20元,一棵梨树的收成是5000元,10棵梨树就是5万元(以上),足以养活一家人。
起步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只需要把3000棵百年以上的梨树承包给农户,同时建立农协组织,加以协调和管理,最重要的是推广,帮助梨农进入城镇居民家庭。
冠县有80万人口,至少有20万城镇居民。如果有农协组织的推广,以及当地县政府的支持,那么可以使供求者直接见面,在县级城市的层面上,形成一定规模的供求一体化关系。
冠县还有20万人在外务工。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通过这些在外务工人员,帮助农户和城镇居民家庭建立联系。
这样做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我们可以说这不是新的发明,日本的很多农户早就这么做了。日本的很多农户与城镇居民家庭建立了直接联系,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专门为这些家庭种地,主要提供大米。城镇居民需要什么样的大米,农户就为他们种植什么样的大米。
现在日本的大米越种越好,在糯性、弹性、颗粒感、香气、甜度上,都是世界一流的,价格也越卖越贵,变成了贵重物品。Akomeya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把米店开到了爱马仕店的隔壁,生意还很好。日本人把这叫作精细农业,这种直接的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可以命名为社区农业,或者利益共同体。
在欧美,这种社区农业也是由来已久。很多农户或小农场主,十几年如一日,专门为自己的关系户,也就是城镇居民家庭生产农副产品。彼此的关系非常稳定,形成了专供、直供或特供关系。
在中国,这几年形成了很多圈子,中国本来就有圈子文化这一说,现在圈子越来越多。圈子就是社区,就是共同体。很多好的东西都是不出圈的,比如,好茶不出圈,好酒不出圈,好的农副产品也不出圈。尤其在使用农药、化肥、地膜、转基因种子的情况下,好东西不出圈会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城镇很多家庭的一种选择。
农业产业化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一些地方为了提高农业的效能,所谓高效农业,过多使用化肥和农药,毒化了不少土地、河流与湖泊,进而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还有一个不良后果。现在都是产业化的职工,真正的农民已经很少了。农民是干什么的?不是向田地要产量的,不是田地成果的掠夺者,而是种地的,他们从事的事情就是种地。没有耕耘,哪来收获?田地靠谁种,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情。田地的有机质含量降低,是会死亡的,会板结的。
社区农业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回家种地,把田地种好。现在的茶农都富起来了,过去他们纷纷外出务工,或者开茶叶店,现在他们纷纷回家种地,把茶树种好,把茶制作好,专门供给那些关系户,那些喝茶爱好者。好茶不出朋友圈。
那些喝茶爱好者很讲究,喝出了品位和境界,喝到了哪个坑,哪块岩,哪棵古茶树。居然有人买断了其中一些古茶树。据说,最古老的古茶树有3600年。
这些茶客愿意为无污染、绿色、有机、好品位的茶买单,愿意为茶农的辛勤劳动买单。他们愿意与那些茶农结成亲朋好友关系。那些茶农也愿意为他们喝到一口好茶付出辛勤劳动,把地种好,把树养护好,把茶叶制作好。
中国的农民是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一群人,他们能用地道战和地雷战把日本兵打趴下,对他们进行行政性管理是不适用的。只有与他们结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结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利益共同体,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关系户做贡献。这会减少很多管理上的麻烦。
很多人真的不知道互联网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以为连接就是一切。殊不知,光有技术/经济层面上的连接是不够的,还需要人心上的连接,社会关系上的连接,需要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连接。
我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太深,即便是互联网公司,也有传统思维,强调规模经济,强调做大,强调外延扩张,不注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连接。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
人们真正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物品,而不是便宜货,便宜没好货。然而高校花大力气培养的一些高科技人才,居然也参与到了制假贩假的行列之中,让人心痛。
互联网经济本质上是熟人之间的供求,而不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更不是靠广告、宣传、促销和炒作完成交易。
市场交易的本质是信用,通过熟人之间的一来二往,并借助于互联网手段进行沟通和交流,供求者之间相互尊重,建立相互依存的诚信关系,从而靠诚实劳动获取合法收益,所谓走正道也能挣钱,挣到长久的钱,过着心安理得的体面生活,彻底放弃一锤子买卖的销售策略手段,以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蒙骗他人的企图心。
何谓销售?何谓市场交易?就是实现商品与货币的转换。转换能否顺利,能否持续,取决于供求者双方的信用。需求者的信用是用货币来表达的,货币的信用是由国家提供的。这方面没有问题。
供应者的信用,是靠货真价实的商品提供的。互联网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使彼此之间成为熟人。供应者只需要专心把商品做好就可以了,可以省掉很多中间环节,还有广告宣传的费用。这叫互联网经济,这是经济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这种熟人之间的社区经济必将成为趋势。
包政
2018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