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曾国藩做人准则:孝悌是大义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 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 翟建辉
- 6950字
- 2018-09-10 14:54:10
【曾国藩箴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箴言解读】
孝顺和友爱是一个家庭的祥和的瑞兆。人们常说的因果报应,在其他事上或许并不能全部得到应验,但唯独在孝顺和友爱上做得到则能够立刻获得吉祥欢庆,做不到的则会立刻有灾祸降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不应验的。
一、对父母都没有孝心,还何谈其他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孝在礼仪中固不可少。古人对孝非常重视,百善孝为先。百姓以孝治家,君主则以孝治天下。地方大臣举荐人才时也以孝悌作为人才的标准之一。不孝在封建社会也是一项很重的罪名,如果父母把子孙告到公堂说他们不孝顺,那么轻则这些子孙会受到皮肉之苦,重则被斩首示众。
而在当今社会,孝顺也是获得别人尊重和敬仰的首要条件之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尊敬爱护的人会真心爱谁。“乌鸦反哺”,“狐死首丘”,甚至连动物都知道回报生养恩情,那么人作为高级动物更应该孝顺父母。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舜,是黄帝的后裔。他的父亲又聋又瞎,因而性情非常暴躁。
而他的母亲则十分贤淑,舜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幼年的生活过得相当美满。但是,后来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久就离开人世,只剩下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然而,自从他的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性情变得越来越坏。再后来,父亲娶了继室,生下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从此,他的父亲对这位继母更加宠爱。然而,他的继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觉得舜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常常看他不顺眼,就常在丈夫面前说舜的坏话,而舜的父亲信以为真,便常常责打舜。
而舜的弟弟为人傲慢,对舜也很仇视。即使如此,孝顺的舜没有因此而心生怨恨,仍然百般孝顺,对弟弟也很友爱。
可继母和弟弟还是怕他会分去大半家业,想把舜除掉,一次又一次设计陷害他,而舜每次都设法避开祸害,而且从不介意。还承担了全家的劳动工作,在历山耕种。据说当他20岁那年,他的孝行传遍千里,连上天都感动了。天子尧通过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并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舜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的义务,并照顾弟弟,不能因为出身高贵而破坏家庭的规矩。他还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他们,使他们为人更家敦厚谨慎。最终,舜的孝行和品德感动了继母和弟弟,并使他父亲也感到悔恨,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和和睦睦的生活。因为舜的品德和能力,尧最后禅让给舜。国家在舜的治理下一片太平。
就如曾国藩所说,孝顺和友爱做到了会立即得到回报。上面舜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曾国藩本人也非常重视孝悌。他对长辈非常孝顺,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还反复告诫家人说,如今人们都将“学”字看错了,如果细读“贤贤易也”一章,则会发现绝大多数学问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于“孝悌”这两个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到十分便是十分“学”;所以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应当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日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他的意思大概是学问是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在家庭中,应当在孝顺和友爱两方面下工夫。做到了使长辈没有一时不安乐,没有一日不顺适了,而后做到使兄弟妻儿都感受到和睦和恩爱,这样家庭才会秩序井然,彼此和睦相处。
而他也真的做到了,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家中长子长孙,并且为官最高,权势最重而骄傲自满,责骂他人。相反,他从不以辈分和身份压人,而是把自己看作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与父母亲族、兄弟姐妹相处和睦,处处以宽厚行事,以身作则,使得曾氏家族跳出了“富不过三代”的历史怪圈,成为了百年而不衰之家族。根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有名望之人才240余人,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物出现,而没有出过一个纨绔子弟。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其长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承荫出仕,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外交家。清代末年,在与沙俄谈判中,凭着其坚强的斗志和谈判艺术,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其次子曾纪鸿是著名的数学家,还精通天文、地理,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并且计算出了第100位的圆周率。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是当时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其曾孙辈则多出国留学,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各有专长。
父母是一个人的源头和根基,不孝顺父母无异于舍本逐末,截源断流。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不伟大的子女,而没有不伟大的父母。我们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爱,用我们的一生来回报他们。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语有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不只孝顺他自己的亲属长辈,不只教导自己的子孙。而是大恩于人,大怀揽天,最能包容和爱民,不仅孝养自己的长辈而且同样孝养别人的长辈,不仅抚养自己的后代也善待别人的后代。
曾国藩一生以孝悌为先,在家庭内部以身作则。一部《曾国藩家书》就是现代最好的家教教材。在家庭外部,曾国藩也尽可能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尽可能帮助那些向他求助的贫困的族亲。从下面摘录自他的一封家书的几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他的两个弟弟不同意他资助族戚之后,他劝说自家兄弟的苦口婆心。
致温弟沅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初十日
“……所寄银两,以四百为馈赠族戚之用。”
“……兄己亥年至外家,见大舅陶穴而居,种菜而食,为恻然者久之。通十舅送我,谓曰:‘外甥做外官,则阿舅来作烧火夫也。’南五舅送至长沙,握手曰:‘明年送外甥妇来京。’余曰:‘京城苦,舅勿来。’舅曰:‘然。然吾终寻汝任所也。’言已泣下。兄念母舅皆已年高,饥寒之况可想。而十舅且死矣,及今不一援手,则大舅、五舅者又能沾我辈之余润乎?十舅虽死,兄意犹当恤其妻子;且从俗为之延僧,如所谓道场者,以慰逝者之魂而尽吾不忍死其舅之心。我弟我弟,以为可乎?”
“兰姊、蕙妹家运皆舛。兄好为识微之妄谈,谓姊犹可支撑,蕙妹再过数年则不能自存活矣。同胞之爱,纵彼无觖望,吾能不视如一家一身乎?”
“欧阳沧溟先生夙债甚多,其家之苦况,又有非吾家可比者。故其母丧,不能稍隆厥礼。岳母送余时,亦涕泣而道。兄赠之独丰,则犹徇世俗之见也。”
“楚善叔为债主逼迫,抢地无门。二伯祖母尝为余泣言之。又泣告子植曰:‘八儿夜来泪注地,湿围径五尺也。’而田货于我家,价既不昂,事又多磨。尝贻书于我,备陈吞声饮泣之状。此子植所亲见,兄弟尝欷久之。”
“……六弟、九弟之岳家皆寡妇孤儿,槁饿无策。我家不拯之,则孰拯之者?我家少八两,未必遂为债户逼取;渠得八两,则举室回春。贤弟试设身处地而知其如救水火也。……”
可见,曾国藩的家人当时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俗话说,皇帝还有几门子穷亲戚。曾国藩也是农家子弟出生,虽然他后来入朝为官,使家人可以不愁衣食,但他的那些农村的穷苦族亲还是挺多的。而曾又是非常注重孝悌之人,为人方面也非常热忱。因而看到那些不如自家的,甚至有的当面向其哭泣的族亲时,肯定也是非常伤心的。所以愿竭尽所能周济他们。
在现在社会,“穷亲戚”可以说是一个贬义词。一个人被别人称为是穷亲戚,肯定会觉得非常没有尊严。而那些祖祖辈辈在农村的人一旦走出农村,走进城市里面以后,很多都开始看不起来自老家的那些“穷亲戚”,觉得他们很麻烦。其实他们哪里就变得很高贵了呢,最多是钱多了一点。当然绝大多数人在进入城市之后还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原来的乡土亲友的,对他们来说这是在回报乡土的养育之情。这些人是会感恩的人,他们并没有因为身份或者金钱上的变化就使心灵变得扭曲。
三、孝悌还包括兄弟友爱
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之一。“孝悌”本身包含两层意思:“孝”和“悌”,即善事父母和尊敬兄长。孝与悌是相互联系的,是为了适应古代的家庭宗法制度而由孔子提出的关于如何管理好家庭的思想。儒家将“孝悌”视为“仁”的根本,从而提出了一个与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这个在外国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理论,在我们看来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单位,唯有家庭关系安定和睦了,社会才会健康和谐发展,国家也才会长治和久安。孟子也说过:“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曾国藩家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他对“悌”的重视。“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写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家庭和睦了自然就会带来福气。如果一家之中,对兄长的话弟弟没有不答应的,对弟弟的请求兄长没有不回应的,如此和气蒸蒸而家庭不兴旺的,从未见过;与此相反的做法而家庭不衰败的,也从未见过。
可见,曾国藩把“孝悌”作为立家之本,非常重视并且也终身实践传统的家庭伦理文化意义上的“孝悌”观念。他甚至认为孝悌廉耻胜于功名,提出了先孝后忠的思想。他很孝顺父母和其他长辈,和其他几个兄弟都保持着极佳的关系。而他的这些做法同时也给子孙后代起到了垂范作用。他的言传身教使得曾家后代同样相处和睦,并且人才辈出。曾国藩的治家和教子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以实际行动表现了古人的智慧的成功,值得现代人学习和借鉴。也让我们明白了,兄弟妻子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在于宽容和忍让。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隋朝,有个人叫牛弘,为人忠厚且学识渊博。他有个弟弟叫牛弼,常常酗酒闹事。有一次牛弼酒后射死了牛弘的驾车之牛。牛弘回家后,他的妻子就告诉了他,言语之中非常气愤。牛弘听了之后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说把牛肉做成肉脯算了。他的妻子做完之后还是很不甘心,又向牛弘诉说杀牛一事,牛弘还是没问什么,只是说剩下的做成汤吧。过了一会儿,牛弘在看书的时候妻子又向他提起了这件事,他只是继续看书,头也不抬地说:“我已经知道了。”始终没有生气的样子。他的妻子见他这样大度,觉得惭愧,从此再也不提这事了。而由于哥哥嫂嫂的宽宏大量,弟弟牛弼也慢慢地收敛了很多。家中上下变得一派和气。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人处理家庭关系的立场,和对“悌”的运用。古人这种本着宽宏大量、亲善友爱的态度来处理家庭矛盾的做法值得现代人学习。
四、家庭责任不应成负担
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反复提到:“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这也是他一生为官的心理写照。他始终把居家放到做官之上,认为家才是一个人长久的安身之地,而为官只是一个人一生偶然为之的事情,这在他留给子孙的遗嘱上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一致的。他认为官场复杂险恶,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获罪,从而牵连全家。因此他并不要求子孙后代刻意求取功名。他在给次子纪鸿的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当他身在官场中沉浮时,也时时作上岸打算。
曾国藩对家人的管教是很严格的,从流传下来的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古代长兄如父,所以当他取得功名后,思考的就是要替父亲教育好子侄。
《曾国藩家书》时间跨度从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到同治十年(1871年)前后多达30年的翰林院和从武生涯,约有1500封。它们所涉及对象非常多,上至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内容也极为广泛,小至家庭琐事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大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经邦治国的道理的阐述。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从容镇定,在平平淡淡的文字间蕴涵着真知良言,感人至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是他一生主要的活动传记和他治家、治学、治国之主见的生动反映和真实表述。
曾国藩家书从很多侧面反映了曾国藩身为家中长子长孙对家庭的尽职尽责。也正因为他的谆谆教导,他的家庭也从未给他造成任何负担。他深知“富不过三”,家族的兴旺发达和舒适的生活极易使子孙后代丧失继续奋斗进取的激情和勇气。特别是官宦之家,如果不严格管教,家人就有可能仗势欺人。
曾国藩治家严格,严禁家人干预地方官员的事务。然而,毕竟不在家人身边,他的父亲及诸弟有时候也依仗权势,干预地方事物。特别是他的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尽管曾国藩家教极严,但其四弟则违教者多、听从者少,在乡最为跋扈,常借地方官员之手杀人。
同治年间,湖南哥老会兴起,特别是湘西地方。那些人多是原来参加湘军,被遣散返乡后,参与哥老会的。曾国潢在家乡,不但剿杀哥老会时卖力,而且地方有什么“憎恶”的人,他就捆送县府,请求杀掉。并且凡是他有所请,县官也不敢不服从。有时捆送五六十人,基本没有几个能生还的。当时的湘乡县令熊某,是个佛教徒,秉性慈善,常接到曾国潢的请求,不答应又拗不过他的权势,答应了又良心折磨太甚。所以每接到要他杀人的手令,总要躺着哭几天。友人问他哭什么,他回答说:“曾四爷又要借我的手杀人了!”有一年,湘乡县城新建一个码头,按惯例是杀猪宰羊,用“三牲”来祭祀,然而在曾国潢的主持下,却杀了16个人举祭。
曾国潢在乡间为人所恨,曾国藩是略有所知的。他常在家信中告诚诸弟:“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作衰时设想,总以不干预公事为第一义。”在倡导“八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家风中,对其弟特别强调“宝”字,即“人待人为无价之宝也”,居乡勿作恶事。咸丰年间曾国藩奔父丧在籍,听得曾国潢在乡间杀人太多,为人所怨,想要惩教其弟。一天,他趁弟弟躺在床上睡午觉,曾国藩计上心来,向夫人要了一个锥子,猛刺其弟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被褥。国潢对哥哥的这一举动,高声直呼:“残暴!残暴!痛死我了!”曾国藩闻声反问:“吾只用锥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耶!”
经过曾国藩这一训诫,其四弟不仅居乡有所收敛,待百姓的态度亦有所好转。曾国藩治家的成功,使得他在官场上从来没有因为家人的事情而受到牵制,反而其家里人才辈出,各有所长,这可以说是后人为官持家都应当效仿的。
五、尊重他人,才能受人尊重
人人都有自尊,而且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无论何时都要尊重别人,即使他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即使是一个乞丐,他的尊严都是不容别人践踏和侵犯的。
尊重他人,首先照顾别人的面子。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不当面揭人家的短处,不背地里说人坏话,不说侮辱人的话,处处对人以礼相待,多理解别人,多关心别人,这样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就会尊重你。生活中对别人多一些尊重和关爱,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多一份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否则,受损失的一定是你自己。
曾国藩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特别是早年,曾国藩脾气很暴躁,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说话时也常常出口伤人,不顾及别人的脸面。一次他在家中为父亲祝寿,他的一个朋友也前来助兴。吃饭的时候,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冲突,结果曾国藩对着这位朋友破口大骂,几乎忘了场合和身份。当朋友走后,曾国藩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做得不对,非常惭愧。于是他写信向朋友道歉,并且以后非常注意控制自己情绪。后来曾国藩能够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无疑是与他注重修身养性、克制自己的脾气、待人宽容与尊重别人分不开的。
曾国藩常教导家人说:“仁者,即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并借用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教导子侄要尊重他人。曾国藩对同僚也非常友善,主张“说人长每长一分,说人短每短一分”。他所提拔的左宗棠常因政见不同而对曾国藩横加指责,而曾非但没有怨恨,反而非常欣赏左的才气和能力,写了一副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表示敬左虚己,而与左宗棠冰释前嫌。后来曾国藩的湘军也多靠左宗棠等人的协助才能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军队,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欲望和需求。如果你坚持别人先尊重你时,你才被动地去尊重别人,那么你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去尊重别人。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周处,他年少时,纵横乡里,从不尊重别人,还经常欺负别人,以至同乡人都很讨厌他,人们把他和乡里的二害合称为“三害”。一天,同乡人让他去杀乡中两害,实际上是让他和两害同归于尽。他杀了两害后,才知道乡里人的意思。于是从了军。改过自新,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并向乡里人道歉。最后,他得到了人们的原谅和尊重。成为了人所皆知的大将军。从周处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一个人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尊重别人后,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并获得成就。
俗话说:“欲取之,必予之”,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在尊重他人的时候,同时也在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如果换在你在那种情况下你将何思、何想、何做、何为,这样一想不通也会通,也就能理解人了。理解了别人,也就尊重了别人。
尊重别人,还要能够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胸怀。对生活中的琐事,不拘小节的人,可能会把这些事不当多大的事,但心胸狭窄的人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斤斤计较。有时还可能争得脸红脖子粗,从而导致失和,搞得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张。因此要想与别人的关系不至于失和,就要知道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学会尊重人,以真诚与热情的态度待人,真心给别人关爱,学会倾听。
尊重别人,应该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尊重人不是大话,也不是空话,要从细微处见真情。多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就尊重你。这样你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