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焦主业务,务实为本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情,即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德鲁克这句话不是感慨可用之才太少,而是在提醒企业要聚焦主业务,做具有竞争力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故事。

 

两个人挖井取水,其中一个人平时兴趣广泛,爱好很多,另一个平时老老实实,做事兢兢业业,总喜欢琢磨同样的事情。开始挖井后,平时兴趣广泛的那个人挖了第一口井,挖了不久发现还没见水,就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可结果还是跟挖第一口井一样;第二个人却不同,他挖第一口井后,就一直挖,中途并没有因为没水而重新换一个地方,他相信下面肯定有水,不久,他真的挖到了水。天黑的时候,第一个人已经口干舌燥了,等他上来,看到第二个人在那一口很深的井边喝着甘甜可口的井水,转过身后,看看自己身后那些很浅的坑,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很多企业和管理者都容易犯下不能集中优势资源在主业务上的错误,他们总喜欢朝三暮四,然后浅尝辄止,结果当然令人失望。这个故事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市场竞争中最有利的武器是集中所有的精力在一个点上,即企业擅长的主业务上,这样往往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任正非在创立华为的初期,连自己都承认选择通信业是幼稚的行为,发展前景可谓一片灰暗。但他在选定通信业后,只认准通信业这一单一目标,坚持不懈地投入技术资金,经过长达10多年的发展,华为成为了国际化企业。这时候,国内外的投资机会很多,包括地产、股票等比通信业获利更加丰厚的行业,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所以,很多跟华为一样刚刚在市场上站住脚的企业放弃自己的特长,转向其他的业务。当深圳正经历着房地产和股票这两个泡沫时代时,很多企业都选择涉足这两个利润“肥得流油”的行业,想在这两个领域中分一杯羹,但华为没有。

1998年,任正非发表了《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讲话,决心把华为的目标定位成一个设备供应商,认认真真搞技术,将自己的主业务定格在通信行业。虽然开始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最终还是被确定下来。

任正非认为,华为需要像凸透镜一样,将太阳的能量聚焦成一个点,这样就不仅仅只是一束光的能量了。如果华为能够坚持通信业这一核心领域的开发,认认真真地搞技术,用专业化提高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在世界五百强企业中,还有很多企业像华为一样聚焦主业务,以务实为本,将优势力量投入到企业的核心领域。例如,以汉堡为主的肯德基,专长饮料的可口可乐,在国内,也有专门经营家电产品的海尔等。

华为为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采取了“调整业务体系,剥离非核心业务,建立核心竞争能力”的竞争战略,这样就能够将大部分精力、资源都从非核心的业务中抽离出来。就如,1999年年底华为仅有一家合作单位,虽然2003年已经发展到200多家,但基本上都是通信工程公司或华为员工内部创业的公司。华为将产品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等非核心任务交给这些合作单位,自己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主业务上来。

可是,企业管理中,不仅企业要将战略目标聚焦在主业务上,管理者也是如此。作为管理者,每天都承担着繁重的经营管理任务,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然而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管理者不能聚焦于本职工作,就不可能长期地保持工作的激情,这样对企业来说必定会造成损失。

聚焦主业务要求管理者对工作专注、关注与偏执,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正如任正非所言:“我们要求干部要聚焦在工作上,这是一句十分沉重的话。”任正非的这句话需要华为的干部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感悟。

在华为,不仅管理者,连员工都被要求聚焦主业务。任正非要求针对员工的考试不要太多,不要让员工把精力聚焦在考试上,要有时间做更多的贡献。任正非认为,如果公司总是要求员工考试,那些擅长考试而不擅长工作的人就会占到便宜,而那些擅长工作而并不擅长考试的人就可能吃亏,甚至不及格,这样他们就不能够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面来。

华为有一个习惯,只要员工工作到晚上9点就可以免费吃夜宵,因此有些员工就会开玩笑说:“每天晚上老板请我夜宵。”于是别人就很疑惑:“老板怎么会每天请你们吃夜宵呢?”原来,华为的员工只要“熬”到晚上9点,不管是不是真的在加班,就有7块钱的夜宵吃。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员工的负担,而且让他们没法有更多的时间聚焦在主要工作上。对此,任正非在2010年的一次讲话中强调:我们不能形式主义,要让员工有更多的时间聚焦工作,要减少会议、减少考核。

如今,华为人就像一批狼一样,宁可放弃那些唾手可得的小猎物,也要集中所有队伍,捕捉身材庞大的驯鹿等猎物,这是狼群能够长时间享有猎物的奥秘,也是华为一直致力于通信业发展并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