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智库观点:影响全球决策的声音(No.1)
- 张斌 张宇燕 何帆
- 2981字
- 2020-08-29 02:51:24
导读
随着中国的崛起,很多观察人士认为东亚国家应该视其为最大的威胁,并积极站队到美国的平衡联盟中,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指出美国应该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避免单纯从战略层面来看待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美国是否在倾听其东亚同盟的声音?
尽管最近美国、中国和东亚国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引起了很多关注,但该地区的权力动态平衡尚未发生太多改变。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坚定自信,这令许多人以为东亚国家将涌往美国一边。但事实并非如此,休·怀特在其充满深思且出言大胆的新书《中国抉择:为什么美国必须分享权力》中给出了一些解释。怀特认为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无法“在争夺主导地位的竞争中完全获胜,因此对两个国家来说,妥协都是最好的选择”。他总结说美国和中国应该同意平等相待,并创建各自明确的势力范围,这样确立的“亚洲协调”才是最好的政策。怀特认为美国的平衡战略在亚洲无法成功的看法或许是对的——但在东亚国家看来,画有两个明确势力范围的“亚洲协调”可能很眼熟。东亚国家一直在寻找道路以避免站队,因此对美国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它们实现这一目标。
怀特的中心论点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创建一个平衡联盟的企图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写道:“亚洲的战略结盟在今后的几十年内要比简单的‘赞同我们还是反对我们’复杂得多……(东亚国家)不会牺牲它们在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利益以及同中国的良好关系,来支持美国的主导地位——除非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中国在该地区取得支配地位。”如果针对中国崛起的平衡联盟已经发端且不可避免,那美国很可能获得除中国之外的大多数东亚国家的支持并维持其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但是,如果有一些国家认为遏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的话,那么美国想要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或者建立这种平衡联盟的企图就有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
几乎从20年前开始,东亚国家就开始争论是否要制衡中国,争论持续至今。该地区的所有国家都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国崛起的力量和野心,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开始积极实施制衡中国的战略。中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其财富、军事和外交影响急剧增长。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力量增长到了什么程度或许还不甚明朗,但今天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强大的国家了。因此有理由说如果东亚国家打算制衡中国,那么它们现在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
海事纠纷正变得越来越严重,与过去相比,中国现在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在国力不强的时候隐藏了自己的意图,而当它变得强大后就暴露了霸权野心。然而,如果只有当中国与邻国之间已然存在巨大差距且变得比现在更大时,中国的真实意图才会变得清楚,那么相较于对中国进行周详的分析,“耐心等待”平衡的到来更像是一种猜测,而且对了解东亚国家当前所做的决定也没有什么帮助。如果中国的邻居们相信中国未来不可避免会变得更加危险,那它们可能现在就已经在为此做准备了。
但是正如怀特所指出的:“对(美国的盟友们)来说,美国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内在价值。过去的40年中他们欢迎并支持美国主导只不过因为这是亚洲和平与稳定的基础。如果情况不变,他们还会继续欢迎和支持美国主导,反之就不会。”实际上,这些话也是东亚的很多最认真、最深思熟虑的领导人一直在告诉美国的。新加坡外交部部长尚穆根在2012年2月解释说,美国国内的压力和选举的需要在美国的国内辩论中引发了很多反华言论……美国人不应低估这样的言辞可能引起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在东亚地区产生新的和出人意料的现实。这样的言辞在很多层面上都是错误的……这个世界和亚洲都足够大,足以同时容纳崛起的中国与元气恢复的美国。
类似的,印尼外交部部长马蒂·纳塔莱加瓦对美国同意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岛驻军提出质疑,“我不愿意看到的是这些行动挑起的反应和相应的反抗,从而导致产生紧张局势和猜疑的恶性循环”。这些领导人并非持亲华观点的边缘因素——他们的国家与美国和中国都有着深厚关系,他们都是受人尊敬的、头脑清醒的领导人。
澳大利亚——通常被看作美国在该地区最亲密的盟友之一——目前正在深入讨论在这个支点中究竟应该和美国抱得多紧。在2002~2008年担任澳大利亚陆军司令的彼得·莱希最近说:“显著加强与美国关系的做法有可能不恰当地使自己与中国的关系复杂化……作为主权国家,澳大利亚应该保有对美国说‘不’和不参与美国行动的能力。”澳大利亚前外长陆克文呼吁创立“太平洋主导模式”(Pax Pacifica),承认中国的正当愿望;而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写道:“亚洲稳定的未来不能由一个非亚洲国家来打造——尤其不可能靠美国军事力量来打造……亚洲稳定的关键在于促进战略合作。”
甚至日本——美国亚洲战略中的长期关键因素,也在发出混杂的信号。有些人认为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重新爆发的领土争端是日本在国际关系中恢复活力的信号,同样,也有很多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了(日本的)犹疑、国内的困难与妥协。
美国的传统智慧预期东亚国家恐惧中国力量而欢迎美国力量。东亚国家不愿意明确地如此行事令美国的观察人士感到失望;这解释了美国很轻易地把日本和韩国关于历史和领土的争端称作“放纵的争吵”,宣布“吵得够了,该适可而止了”,并且催促这些盟友去关注美国人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恳求日本和韩国的领导人“透过现实政治的镜头来重新审视他们的双边关系”,因为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这些国家认为有些事比对付显而易见的中国威胁更紧迫是无法理解的。私底下,美国的领导人承认这种张力,但在关于亚洲支点的公开讨论中,一个主导性主题是强调美国的军事行动,并倾向于把该地区关系看作一种零和博弈。
虽然美国对东亚的重新重视受到了欢迎,但重要的是美国的亚洲“再平衡”不能被制定为或视作一个“非此即彼”的命题:强迫该地区的国家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美国应该像关注军事问题那样关注商业和外交问题,避免单纯从战略层面来看待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东亚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清楚地告诉我们,尽管他们和美国一样对中国有所担心,但他们也有其他严重关切的事情——例如持续的经济增长;边境的移民控制、海盗和非法交易;地区性机构建设和一体化;以及未解决的领土和历史争端。
考虑到美国几乎不容置疑地必须在“前线领导”以及美国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怀特的论点在美国注定是不受欢迎的。不过,正如怀特指出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取得主导或者领导地位这个目标本身,而在于取得主导地位之后将为什么目标服务。美国仍将是一个富有而强大的国家,拥有清晰的价值观,在世界各地广受钦慕——这并不会改变。美国是否必须领导一个针对中国的平衡联盟则是另一个问题。
也许很快大多数东亚国家就会做出明确的选择并公开要求美国主导亚洲,开始直接制衡中国。中国和美国也可能把该地区分成两大阵营。但这些都尚未发生,在这些情况实际发生之前,美国的观察人士和政策制定者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实施战略以解决关键问题,避免迫使该地区国家站队,以此保持我们在东亚的影响力。东亚地区似乎仍然认为避免在怀特建议和制衡中国之间做出选择是最佳的——而且显然也是可以实现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选择都是警钟,但是从现在向前走,如何决策非常重要——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原题名为“Is America listening to its East Asian Allies? ”。本文作者为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和商务教授。本文于2012年10月刊于CSIS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