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学术回顾和研究思路

或许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远离省级政治经济中心,明清以来,赣闽粤边区似乎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盲点”。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动农民暴动,掀起苏区革命,创建革命政权,边区一度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时至今日,它自然成为学界尤其是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关于该地区的研究,形成了三支各有研究旨趣和学术传统的研究队伍。

一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队伍。进入21世纪以前,这支队伍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发生发展史、革命斗争史、土地革命史、革命人物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代表作有:吉水革命斗争史编纂委员会编:《吉水革命斗争史》,1959年印;中共于都县委革命斗争史编辑委员会编:《于都人民革命斗争史》(三修稿),1960年印;龙岩地区党史研究分会等:《闽西革命史论文资料》,1981年编印;马齐彬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孔永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夏道汉、陈立明:《江西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温锐:《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蒋伯英主编:《福建革命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刘勉玉:《中央苏区三年游击战争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另外,闽西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编撰了以县市为单位的人民革命史,如《长汀人民革命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赣南在稍后也开始了这一工作,如《宁都人民革命史》(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赣南人民革命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等。;跨入新世纪前后,前述内容在继续为部分学者拓展的同时,中央苏区的经济史、社会史、新闻史、妇女史、思想文化史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代表作有:孔永松、邱松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许毅主编:《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严帆:《中央革命根据地新闻出版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年版;余伯流:《中央苏区经济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刘云主编:《中央苏区文化艺术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孙家骅、刘云主编:《江西苏区文化研究》,2001年印;谢一彪:《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杨会清:《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革命动员模式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张雪英:《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钟俊昆:《中央苏区文艺研究:以歌谣和戏剧为重点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舒龙、谢一彪:《中央苏区贸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何朝银:《革命与血缘、地缘:由纠葛到消解——以江西石城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宏卿:《农民性格与中共的乡村动员模式——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凸显了学者们研究视野越来越宽广的特点。总体说来,研究者的主要问题意识是:“中央苏区的革命何以发生?”“中央苏区的革命何以成功?”换言之,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梳理清楚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探求和说明革命的合法性,研究重心自然落在党的发展史、斗争史、建设史和贡献史等上面。

在一段时间内,赣闽边区的国共斗争史或中共发展史,也曾是台湾地区部分学者的关注热点代表作有: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江西时期》,香港中文图书供应社1974—1975年出版;曹伯一:《江西苏维埃之建立及其崩溃(1931—1934)》,“国立”政治大学高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其问题意识除和大陆相同(“中央苏区的革命何以发生?”)外,更主要的是探讨和说明:“中央苏区的革命何以崩溃或失败?”在基本史实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当然也存在屏蔽或忽视相关史实的情况),由于长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党史姓“党”,海峡两岸革命叙事的风格非常突出,研究结论自然带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和时代烙印。相对说来,大陆党史学界研究课题陈旧,重复现象普遍;研究视角偏窄,思维相对单一。1999年4月,《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举行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过去的党史研究中,存在着研究领域窄、研究课题陈旧、重复的现象”;1998年6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盖军、张静如、金春明、杨奎松、郭雄等均表达了类似观点。虽然他们是就整个党史研究现状而言,但具体到中央苏区革命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党史专家发表上述观点一晃又过去<br/>了十多年,中共党史研究的“炒现饭”现状虽然有所改观,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参见《锲而不舍 永创一流》,《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3期;《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摘要》,《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4期。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革命叙事风格和“炒现饭”现象并未根本改变(主流仍是如此),但已有所改观。一些研究者或运用新方法,或采用新思维,对中央苏区进行了多维探究,提出了若干新观点。代表作有:温锐:《苏维埃时期中共工商业政策的再探讨——简论敌人、朋友、同盟者的转换与劳动者、公民、主人的定位》,《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4期;温锐、杨丽琼:《中央苏区平分土地政策与农民权益保障的再认识》,《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5期;王才友:《土地革命的地方因应:以东固根据地分田运动为中心》,《开放时代》2011年第8期;何友良:《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另外,黄道炫有系列中央苏区研究论文在《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史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后均收录于其专著中,见黄道炫《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二是客家学研究队伍。其开创者为民国时期的罗香林罗香林撰写的《客家研究导论》,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客家文化的专著。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希山书藏1933年版。。作为客家主要聚集地的赣闽粤边区,20世纪80年代,出于对地方历史寻根尤其是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需要,客家学研究蔚然兴起。其主要成员为边区的地方文化人士,以及赣闽粤等省的高校教师。客家学研究以嘉应大学为研究重镇,以其主编的《客家研究集刊》为主要阵地,采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辅之以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理论,注重探讨客家的源流、民俗、民居、族谱、家世、迁移史、方言、俗语、山歌、民谣、名人名作及文化教育等。多年以来,客家学研究虽然有所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果代表作有: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黄钰钊主编:《客从何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赣南客家联谊会、赣南日报社编:《客家与赣南——研究论文选辑》,2000年印;钟德标、苏钟生:《闽西近代客家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谢重光:《客家形成发展史纲》,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房学嘉:《围不住的围龙屋——粤东古镇松口的社会变迁》、肖文评:《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民俗文化与地方社会》、宋德剑:《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丰顺县族群关系研究》、周建新:《民间文化与乡土社会——粤东五大墟镇考察研究》,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另外,法国远东学院教授劳格文主编了《客家传统社会丛书》,出版了20多册,主要包括:房学嘉的《梅州地区的庙会与宗族》(1996),杨彦杰的《闽西客家宗族社会研究》(1996),杨彦杰主编的《闽西的城乡庙会与村落文化》(1997)、《汀州府的宗族庙会与经济》(1998)、《长汀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2002),罗勇与劳格文合编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1997),罗勇和林晓平合编的《赣南庙会与民俗》(1998),刘劲峰的《赣南宗族社会与道教文化研究》(2000)等。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先后出版了两辑多册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其第二辑8册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华侨与侨乡社会变迁——清末民国时期广东梅州个案研究》(2011)、《客家妇女社会与文化》(2012)、《多元视角下的客家地域文化》(2012)、《多重视角下的客家传统社会与聚落文化》(2012)、《客家河源》(2012)、《客家商人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研究》(2012)、《张弼士为商之道研究》(2012)、《多元一体的客家》(2012)。,但似乎并未进入学界的“正堂”,这一窘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参与客家学研讨的一位学界前辈,于2006年初在一次客家学研讨会余,向笔者这样形容客家学研究现状:“恳亲大会热热闹闹,学术讨论冷冷清清。”这无疑是他多年的感触。笔者认为,客家学最具争议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客”,这不仅关乎客家的源流和定位,而且几乎影响到客家其他所有问题的讨论。一般说来,“客”是土著对外来者的称呼,是先来者对后来者的称呼。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客”是相对的、模糊的、难以确指的,客家自然难以界定。20世纪90年代,有些学者提出所谓“新客”“老客”的概念,以此界定历史上的客家群体。这一提法曾经引起了小小的讨论热潮,但不久就烟消云散,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提这一概念了。这也许可以看作是学术史上的一个笑料。真正的学者,当于中国人的“共性”中去讨论客家人的“特性”,或者在客家人的“特性”中看到中国人的“共性”,而不应被客家的“特性”眩晕了智慧的眼睛,或者折断了自由思考之翅膀。近年正在改变。

有趣的是,客家学和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队伍之间有不少“客串”者,他们或讴歌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的客家志士,或颂扬参与中央苏区革命的客家先驱,或探讨客家文化与苏区革命的相互影响。代表作有:房学嘉:《客籍志士与辛亥革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谢一彪:《客家人在赣闽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赣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董承耕、钟晋兰:《试论客家对我国革命事业的贡献》,《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黄保华:《赣南客家人对苏维埃革命的贡献》,《南方文物》2005年第1期;谢重光:《土地革命时期闽粤赣苏区的客家妇女生活》,《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1期;胡军华、唐莲英:《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对革命的贡献》,《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张雪英:《闽西苏区客家妇女积极投身革命的原因》,《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付进林:《浅谈汀州客家人对苏维埃革命的历史贡献》,《福建党史月刊》2012年第24期。客家的大名、革命的小酒,抑或是革命的大名、客家的小酒,在学术研究的平台上得以“交相辉映”。这或许是客家学难以真正进入学界“正堂”的原因之一吧。

三是区域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研究队伍。该研究队伍的开创者为厦门大学的傅衣凌,其研究重心为区域社会经济史。他们以厦门大学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主要阵地,对明清时期福建(闽西)和赣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展开探讨。代表作有: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版;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1986年第2期;王业键、陈春声:《十八世纪福建的粮食供需与粮价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叶显恩、陈春声:《论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队伍以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为研究重镇,在坚守传统研究重心的同时,出现了区域社会史所谓“社会史”研究,学界对于其概念和研究内容争论比较大,笔者比较认同周晓虹的观点,即“社会史以人类历史上的社会,或者说以人类历史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既力求描绘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影响,也着眼于说明人们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对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建构和推动作用”。参见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71页。研究的新趋势。他们在“国家与社会”的理论框架下,采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基层社会制度、生态环境、文化资源、乡村权力网络、宗族、地方自治、民间宗教与信仰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代表作有:邵鸿:《明清江西农村社区中的会——以乐安县流坑村为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戴一峰:《闽西:土地与移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英文版;谢庐明:《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温锐:《清末民初赣闽边区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村社会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唐立宗:《在“盗区”与“政区”之间——明代闽粤赣湘交界的秩序变动与地方行政演化》,《台大文史丛刊》第118期,“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2002年版;唐立宗:《一个县城的近代发展:以赣州的城区建设与市容变迁为例(1912—1945)》,《近代中国》第153期;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饶伟新:《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农村的社会矛盾》,《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刘永华:《墟市、宗族与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国时期闽西四保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刘永华:《道教传统、士大夫文化与地方社会:宋明以来闽西四保邹公崇拜研究》,《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郑振满:《清代闽西客家的乡族自治传统—— 〈培田吴氏族谱〉研究》,《学术月刊》2012年第4期。,既注重细部研究和比较研究,也注重实地调查和民间文献的使用,形成了以“华南学派”为品牌的颇具特色的研究队伍和新传统。

尽管三支研究队伍出现人员交叉、研究内容重叠的趋势,但是各学科的问题意识、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和内容还是有明显的差别。当然,无论哪一支研究队伍,其关于赣闽粤边区的研究成果,对于丰富赣闽粤边区的历史,增进人们对于边区的了解,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20世纪90年代中叶,笔者始叩开史学研究之门,有幸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队伍中的一名新兵。在温锐导师的指导下,协助他从事1994年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近百年来东南腹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出路——兼论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的攻关。笔者借此开始了对赣闽粤边区的了解和研究。

这个课题其实是温锐老师从中共党史研究转向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标志。他告诉笔者,在研究视角上,我们不再仅仅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角度去探讨中央苏区的革命,而应更多地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去探讨赣闽粤边区的现代变迁与转型。在研究时段上,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土地革命时期的赣闽粤边区,或1929年至1934年的中央苏区,而应着眼于近代以来至20世纪末赣闽粤边区的长时段发展。循着这一思路,花了几年时间,我们完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这一专著,作为课题的结项成果出版。参见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期间,笔者顺利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边区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

最初几年的研究经历,使得笔者不但了解了学界关于赣闽粤边区的研究动态,接触到并积累了众多相关的史料,更为重要的是逐渐认识到,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必须从区域的自然环境、区位、交通、人口(劳动力)、产业结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等基本构成入手,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区域社会经济史学者。尤其是在阅读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是温锐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之一。其中,《寻乌调查》又是重中之重。他极为推崇《寻乌调查》,多次和笔者提及:每次重读,感觉都有新意。笔者亦如是。时,明白了“市场”(包括交易制度、交易场所、运输方式、进出口商品和通道等)对于任何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研究者而言,“市场”是打开区域社会经济实况大门的一把钥匙,是研究和理解区域社会经济史的不二法门。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笔者早年研究经历的体悟,犹如一根无形的丝线,贯穿于本书讨论的前前后后。

近10年来,随着个人研习的深入,深感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关于赣闽粤边区史实的梳理,以及对历史事件、现象等前因后果的解读(这当然是历史学的基本任务),而少有对史实背后运行规则的思考,以及从宏观的视野和长时段的角度,去探究社会运行规则所体现的社会发展观。基于此,2005年,笔者完成了博士论文《重构与整合——1934—1937年赣南闽西社会重建研究》。该文以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的赣闽边区(原中央苏区)作为研究区域,以赣闽边区的重构与整合为研究主题,从社会发展观的角度,力究其背后所体现的现代化转型动力和长期稳定的社会运行规则。这一研究,不仅从内容上填补了传统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某些空白,而且从视角和观点上弥补了以往史学界的某些不足。这样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在毕业论文盲审时差点儿被“枪毙”,因为文中的主要观点为送审的福建地方党史专家所难认同。好在时间和后来的事实证明,文中所涉及的内容并不是政治和学术上的禁忌,文中所持主要观点(保护产权)所体现的社会发展观与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矛盾毕业以后,从博士学位论文中,笔者整理和修改出几篇文章,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近代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农史》《福建论坛》《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博士学位论文的核心观点最近在《近代史研究》上刊出,博士学位论文则于2008年公开出版。参见游海华《苏区革命后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研究》,《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3期;游海华《重构与整合——1934—1937年赣南闽西社会重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国共现代化发展道路可能只是殊途同归而已。这一主题还可以深入探讨温锐老师所主持的第二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直面探讨了赣闽边区80多年来的农地产权变革与制度演进,以及产权变革与边区经济发展之困、农地产权虚位对边区发展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而提出解放农民:从保护“小”与“私”做起。结论虽非石破天惊,但醒人耳目!参见温锐《农地产权变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八十多年来赣南闽西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本书继续了对这一主题的思考。

中央苏区革命与国共争战,虽然不是笔者研究的重心,但依然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笔者将之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宏观框架内,放在现代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中进行审视。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是16世纪以来(明末始)现代化趋势的继续,物质多样化、市场一体化(全球化)、思想与人性解放、政治民主化等都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尽管其中有逆流(例如康乾盛世的专制主义)和反复(例如17世纪的经济危机、康熙和道光时期的市场萧条、18世纪经世致用启蒙思潮的夭折等)。在这一趋势下,20世纪的国共两党,都面临着现代化发展和重新建构社会发展观的任务。中央苏区革命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底层民众演练制度创新和变革传统农村社会的伟大尝试与探索。在当时战时环境下,这一尝试与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需要总结的教训。本书的研究,既将之放在当时战时环境下进行考察,也用当前社会转型(现代化发展)的眼光予以评判。对抗战时期赣闽粤边区社会与经济的探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