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晚期媒介生态与体制
- 张举玺等
- 794字
- 2021-04-02 11:45:06
结语
苏联共产党从1898年3月成立,到1991年8月解散,在其执政的74年历史中,经历了七任领袖,先后召开过28次苏联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不同时期的苏共纲领和党章等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并对整个苏联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列宁时期,1919年3月党的八大通过第二个党纲,提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在随后的74年发展过程中,党章在僵化的同时,虽然有所变革,但有一个趋势,就是逐渐脱离时代,对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不清。
从苏共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表述就可证明这一问题。马克思在创建共产党组织时,就强调了党内生活要贯彻民主的原则。1903年俄共《党章》第十条规定,党的组织“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到斯大林时期,实行了高度集权制,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生活没有民主,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权利。赫鲁晓夫继任后,未能对斯大林作出全面评价,未能找出错误的根源并吸取教训。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第三个党纲,提出了“全民国家”、“全民党”的观点,并且要“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85年11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新思维,开始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用人道主义替代科学社会主义,要求变革“30—40年代形成的延续至今的斯大林体制”,锋芒直指苏共的高层权力结构。1990年7月,苏共召开了二十八大,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性声明以及新党章,不再提党是“领导力量”和“核心”,放弃了苏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垄断地位。
苏联共产党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定改变。20世纪70—80年代,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使苏联共产党的发展呈现新的特点。80年代中后期,面对国内外的严峻局势,苏共的目标进行了一定调整,修改了之前的不切实际的发展任务和奋斗目标,开始看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修正这些错误。然而,戈尔巴乔夫上任后,对党纲进行修改,提出新思维、多元化等,苏共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