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欧盟、美国、俄罗斯争夺中东欧

“新欧洲”之说是美国分裂欧洲的策略

对于新、老欧洲的划分,目前基本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老欧洲与新欧洲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迟早欧洲会“融为一体”,成为“大欧洲”;另一种则认为新老欧洲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差别具有长期性,美国鼓吹的“新欧洲”已呈现轮廓,会为它的全球战略服务。我持前一种观点。

“新欧洲”是美国的策略手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年代形成的美苏两极世界不再存在。美国的霸权政策和单边主义进入巅峰状态。

近十几年来,美国不仅把它标榜的所谓“民主政体”和“自由市场经济”移植到东欧,而且采取“先发制人”的战争行动打击它认为的所谓“无赖国家”或“独裁制度”。不仅如此,它还对自己的欧洲盟国实行“分而治之”,图谋牵制和破坏欧洲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在波黑和平、科索沃危机和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美国已经意识到欧洲的软弱无力,它称霸世界的帝国思想无限膨胀。

在这次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前后,布什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不惜激怒欧洲老盟友法、德等国,转而要求中东欧国家敞开国门,为美国提供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支持。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迫于美国的诱惑和压力,不顾国内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欧盟老成员国法德的劝告,公开和半公开地站到了亲美立场上。这样,伊战前夕,美国宣布有30个国家支持它的侵略行动,其中主要包括原东欧国家、波罗的海国家和一些中亚国家。

正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与欧洲出现分歧和裂痕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制造什么“老欧洲”和“新欧洲”这一模糊概念,试图重新祭起冷战年代的“铁幕”论,瓦解欧盟的内部团结,削弱欧盟制定共同外交政策和防务政策的努力。

美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要分裂欧洲。它支持中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和欧盟,让它们充当“特洛伊木马”,在欧洲遏制法德的影响,形成一股抗衡欧盟老成员国的力量。美国认为,中东欧是“新兴民主国家”,走的是美国式“新自由主义”道路,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盟友”,会在各方面唯美国马首是瞻。而法德等国则“保守无能”,代表“老欧洲”,欲在国际体系中“独树一帜”,成了美国扩张主义的绊脚石。因此,美国要设法制止在古老大陆出现不利于它主宰世界的力量。“新欧洲”之说就是它的一个策略手段。

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新鲜。现在越来越多的材料披露,美国早在2001年“9·11”之前就制定了称霸世界的蓝图。为此,美国不仅要除掉国际恐怖主义,而且要阻止发达的工业国家挑战它的领导地位。根据这一逻辑,美国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前卫的经济和军事技术,建立一支能在短期内迅速部署到地球任何角落的快速部队,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也就是说,不是由联合国安理会,而是由白宫来决定谁是危险的敌人,什么时候给予军事打击。只要有需要,美国就会制造任何一个借口或一种理论,来干涉别国的内政。它们可以是“新欧洲”“新北约”,也可以是“新联合国”。显然,这种帝国政策遭到美国盟友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反对。

“新欧洲”论并不能帮美国多大忙。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美国为了减少军队伤亡和洗刷战争责任,要求更多的国际维和部队与国际援助。但是,法、德等国都不愿向美国伸出援助之手。唯有中东欧新加入北约和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答应滥竽充数。波兰、捷克和匈牙利,还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国派出了少量后勤和医疗部队,但很难有什么作为。“新欧洲”国家的作用有限,难以达到美国当初的目的。即便这样,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支持也高度赞赏并给予了及时的回报。

“回归欧洲”是中东欧各国的既定目标

目前看来,美国首先把波兰推到前台,让这只东欧剧变的“领头羊”成为“新欧洲”的代表,并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让波兰获得1/5的份额。然而,波兰领导人一再表示,该国加入北约和欧盟并不是为了站在德国或美国一边,促使两方对峙,而是要实现“回归欧洲”的既定目标。

波兰的态度也反映了其他中东欧国家的立场,因为北约和欧盟的扩大,才是这些国家的最终归宿。而且,它们要求早日加入欧盟的心情更加迫切。从这些国家的全民公决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许多中东欧国家的左翼对加入北约持保留态度,但对进入欧盟左右翼的观点却基本一致。所以,各国入盟的支持率一般都高于入约的支持率。显然,东扩对中东欧诸国是一次重新塑造国内制度和实现全面“欧化”的历史契机。

当然,“回归”的道路很不平坦。十多年来,它们仍然处于两股势力的阴影之中:要么亲西方,要么亲俄罗斯。这些国家左右翼势力轮番上台执政,基本上都并不怎么困难地选择了亲西方,彻底摆脱了“社会主义大家庭”时期的“主仆”关系。但是,它们在西欧和美国之间要明确作出决断却不那么容易,受到多方掣肘。

出于安全考虑,中欧的波、捷、匈已于1999年参加了北约,中东欧其他七国也将于2004年加入这个组织。显然,如果没有美国这把“保护伞”的首肯,这些国家进入不了北约;同样,为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东欧国家需要加入欧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法、德等国的同意和支持也是不可能的。

这样,处于进退两难中的中东欧国家,明智的做法自然是奉行左右逢源的政策。在多数情况下,它们希望按照欧洲模式改造自己的国家,推行欧洲优先政策。例如,近年来中东欧国家大都抛弃了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接受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马克和欧元在中东欧的影响早就超过了美元;欧盟国家在中东欧诸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均占70%左右,其投资也多于美国。尽管中东欧国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跟欧盟的差距很大,但它们指望在老成员国的帮助下,逐渐改变面貌,实现全面“回归”。应该说,中东欧的利益与西欧国家更接近,经贸关系更密切。

当然,新成员国融入欧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法律上规范,体制上接轨,经济上提升,外交上磨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像共同农业政策、预算分配方案、地区发展和人员流动等领域,新老成员国之间都会存在激烈的争论。新老成员国之间完全有可能存在种种矛盾,有些甚至是暂时还难以克服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会使它们彼此对立,或发生分裂。这种矛盾只是欧盟内部的矛盾。

因此,新成员国绝不可能在美国的扶植和煽动下,像过去以苏联为首那样抱团,形成一个“新东欧集团”,或者像美国期待的那样出现一个“新欧洲”。

一些“新欧洲主义者”也越来越意识到,原东欧国家未来的安全,也像它们未来的经济繁荣一样,都跟欧盟密不可分。回归欧洲的道路是通过布鲁塞尔,而不是经过华盛顿。有的中东欧学者形象地说,欧盟此次东扩更多的是像一对养育了多个子女而离异了40多年的夫妇,现在宣布“复婚”。新老成员国的结合不是“初恋”,而是真心诚意地“重归于好”。

基于这种认识和立场,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常常把西欧同美国的关系比喻为父母间的关系。他们说,欧盟像一位慈母,帮助自己的子女走上过“殷实”生活的道路;而美国却像一个严厉的继父,怂恿自己的儿女充当他的“打手”。子女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父亲或母亲视为“背叛”。所以,子女谁也得罪不起,盼望父母和好,不要吵架。除波兰积极支持美国,想依赖美国的力量来遏制德国向东扩张外,其他中东欧国家,像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领导人都表示,愿通过北约和欧盟这两个组织起协调作用,在欧美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这两个老盟友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弥合欧美裂痕的努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现在还是个问号。

统一的欧洲是大势所趋

对于欧洲来说,历史和现实都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欧洲,而不是带有创伤的“新欧洲”和“老欧洲”。

欧洲在过去的50年中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从1951年的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和今日的欧洲联盟,欧洲通过物资、资本和服务的自由交流以及单一货币,正日益走向一体化和形成统一的市场。欧洲是文明和繁荣的象征,在民主传统和遵守国际法方面,尤其是在接纳新成员国方面,表现得比好斗的美国更加宽容、理智。

近一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说明,欧洲在加速联合,东西欧融合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年,欧盟东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根据2002年12月的哥本哈根欧盟首脑会议精神,2003年4月在雅典欧盟15个成员国与10个候选国的领导人签署了10国加入欧盟条约。它们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入盟。而且,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将于2007年被接纳入盟(克罗地亚亦在积极争取同时入盟)。2002年初,欧元顺利进入流通领域,在欧元区十二国首先实现了货币“一统天下”,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东西欧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加强了合作。2003年,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公布了宪法草案。这一年欧盟在马其顿和即将在波黑派出取代北约的“协和”部队,欧盟还计划建立独立的防御部队。这样,随着欧盟的扩大,东西欧的政治体制互动和更新会出现新的前景。东西欧的融合必将打破“冷战”时期东西欧的分界。欧盟作为一个超级国家共同体,将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并力求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欧洲正满怀信心地走向联合和统一。这次伊拉克战争一方面使欧洲本身产生了分裂,冒出了一个所谓的“新欧洲”,它们被迫支持美国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政策;另一方面,这个事件再次推动和加速了欧洲的联合。伊拉克战争使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加快实现欧盟东扩和欧洲的统一,欧洲才能有效影响和抵制美国的世界霸权主义。

同时,争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信任和支持,同美国争夺这个缓冲地带,这也是欧盟同美国较量的一张牌。因此,欧盟会坚定地推行东扩政策,并通过制度扩张来实施全面制度改革和促使一体化深化。

的确,新老欧洲的结合既会给双方带来好处,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几乎所有的欧盟问题专家在阐述积极和消极因素时都一致认为:欧盟的老成员国或新成员国都会从扩大中获益,引起制度互动和改革,这是一件双赢的事。这样看来,“新欧洲人”并不相信他们会形成“新欧洲”,而“老欧洲人”对此也反应平淡。他们相信会维护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而不相信入盟候选国会背道而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看到,欧盟的一体化进程会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老欧洲的区别将逐步缩小。未来的欧洲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崭新的统一的大欧洲。

(原载《欧亚所年刊文集2003》)

美国在巴尔干加紧修建军事基地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在欧亚两洲调整它的国外驻军。美军从西欧的德国基地移师中东欧,把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建立新的军事基地作为美军在欧洲战略转移的第一步和实验地。

2004年美国便开始同罗、保两国接触,要求修复和扩建几个基地。美国的理由很简单,罗、保已于2004年加入了北约,为了北约的“共同利益”,也为了罗、保的“国防安全”,在这两个国家建基地,有利于美军省时省钱地快速抵达中东和中亚一些潜在的“热点”地区。

美国认为,罗、保两国的地理位置对北约和欧盟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往东是黑海和里海,有多事的高加索和车臣;向西是前南斯拉夫麻烦不断的地区;东北方向是美国一直要推行民主化的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东南边则是与美国利益攸关的中东。显然,美国在巴尔干修建军事基地的真实意图不是为了反恐,也不是为了巴尔干的民主化和稳定,而是为了争夺和控制里海和中亚的石油能源,并最大限度地挤压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

对于罗、保两国来说,能够向美军提供军事基地是求之不得的机遇,借此可以巩固执政的地位和进一步投靠美国。苏东剧变以后,中东欧国家比西欧国家对美国更加忠诚坚定。它们不仅牢记美国在推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关键作用,而且感激美国在帮助它们参加北约和加入欧盟时的积极态度。所以,它们不顾一切地追随五角大楼攻打伊拉克,支持美国在全球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政策。至于美国要在它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它们更是鼎力相助。最近,在保议会辩论美保军事合作条约时,有的议员称,建立军事基地等于是把美国军校“搬到了”保加利亚,应为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签订协议而高兴。一些右派议员甚至狂呼:“美国人来了,俄国人就别想再来!”

2005年1月,美国派遣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詹姆斯·琼斯将军访问保罗,受到两国领导人和军方的热情接待,并考察了两国推荐的六七个基地。琼斯表示,这些基地“在水路和空中方面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非常接近于完美的驻扎基地”。这些军事基地大都是苏联帮助修建的,基础设施较好,战略地位重要。其实,早在1999年北约发动入侵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就曾利用两国的空中走廊,并提出利用水路和陆路打击南斯拉夫。其后,美军启用过两国机场向阿富汗运送物资。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时,美军的运输机也在两国的空军基地和海军港口起落过。据报刊的资料,日前罗保两国分别有860名和450名士兵驻扎在伊拉克,协助美军守城驻地,或提供训练、医疗、运输等服务。来自欧盟委员会的报告说,在美国秘密转移恐怖嫌疑人的“黑狱”事件中,美国军用飞机也到过罗马尼亚。

美国对保、罗两国支持美军行动的坚定态度感到满意。美国国会很快就批准了五角大楼在上述两国建立几个军事基地的计划及其拨款。为了尽快落实基地建设,美国于2005年7月派出近1500名士兵分别同保罗军队在候选基地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美国驻保大使詹姆斯·帕迪尤在军演记者招待会上称,美国在保军演“会为资金短缺的当地政府带来上百万美元的好处”。

在罗马尼亚建立军事基地的进展非常迅速。罗中右政府在谈判中积极主动,志在加速入盟步伐。2005年12月6日,美罗在布加勒斯特签署了建立4个军事基地的协议,罗率先成为允许美军驻扎的前“华约”国家。其中,康斯坦察附近的“米哈伊尔”机场和巴格达附近的军事训练场就紧靠黑海,成为观察俄海军从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岗哨”。

美在保加利亚领土上有3个军事基地:“贝兹梅尔”和“伊格纳蒂耶沃公爵”两个空军基地;斯利文附近的“新村”靶场和爱托斯的军用仓库。3个基地集作战、运输和训练演习功能为一体,被视为理想的“战略轰炸机和空中加油的基地”。3个基地将常驻2500—3000名美军,每半年轮换一次。在轮换期最多可容纳5000人。

在谈判中,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和“阿塔卡”右翼激进参政党的强烈反对,保加利亚中左政府除与美签订军事合作协议主要文件外,还签署了包括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几个附加协议。2006年4月28日,保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伊·卡尔菲和美国务卿赖斯在北约外长索非亚会晤时正式签字。保议会已于5月26日以150票赞成、20票反对和2票弃权批准了该条约。

条约规定,美军的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安理会和北约的决定以及保加利亚宪法和法律,基地不得部署核武器,也不能针对第三国。年底或年初,美军可进驻基地。美国出资修建所有军事基地及其基础设施,美军撤走时这些设施都归保所有。美国对基地不付租金。一旦需要,北约成员国军队也可使用这些现代化设施。多个附加协定还就保公司参加修扩建基地和仓库工作、美军装备和供应物资的关税、外汇兑换、雷达使用和邮政服务等问题作出了规定。保美两国军事合作条约有效期为10年,保议会有权就美军在保基地做出延长或关闭的决定。外界舆论认为,保美条约跟罗美条约相比,美方对保的立场表现出了更大的“尊重”。

对于保、罗两国向美军“慷慨”提供军事基地,各方反应不一。欧盟和北约表示欢迎,并允诺给予保、罗两国各几千万欧元的“机场改造费”。俄罗斯对基地的用途产生疑虑,认为对它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反对北约违背承诺在“新成员国部署强大的军事力量”,称俄不会对此“熟视无睹”。美国和保、罗当局认为,这是双边关系中的“重大突破”,称基地条约是“历史性文件”。

但是,不管美国和保、罗如何掩饰和声称,军事基地仍然留下诸多疑问与思考。

第一,既然基地不针对第三国,也不用来反对罗、保“政府和当权者”,那么它们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体现在哪里?它们会不会成为永久性军事基地?

第二,保、罗历史上从未允许过外国军事基地在本国的存在(“华约”时期亦如此),这次破天荒讨好美国,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须知,保加利亚也是一个拥有12%—15%穆斯林人口的国家,从这里发起向中东穆斯林国家和其他地区进攻,其风险如何评估?

第三,军事合作条约是签订了,但还有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尚未解决,或者说还有一些隐患,如对美军犯罪士兵的法律诉讼、基地指挥控制权、武器的种类和数量、基地悬挂国旗问题等等。

第四,保、罗急于向美军提供基地会获得经济上的好处,带动其他“产业”,并借助美国支持争取2007年按时入盟。在保、罗的带动下,其他中东欧国家,特别是西巴尔干渴望加盟入约的国家(如阿尔巴尼亚),都企盼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竞相充当美国利益在该地区的传播者。所以,美国在中东欧的军事存在才刚刚开始。

第五,对于美国在中东欧国家“说一不二”的影响和该地区领导人对美国唯命是从的状况,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对中东欧新入盟国和加盟入约候选国的阳奉阴违态度,我们应加强调研,认真分析,做到未雨绸缪。

(原载《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6年第25期)

中东欧欲寻找新的天然气供应渠道

2005年底2006年初的一场严寒使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出现了冻死人的现象。近两年中右势力在中东欧地区纷纷抬头,不断向俄罗斯叫板。这使俄开始调整和改变它对该地区的能源政策。

俄对亲西方的中东欧国家政治上已无回天之力,但希望通过经济上,特别是在能源上施加影响。俄主张按“市场关系”供应能源,要求用现汇购买天然气,并且减少了对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天然气供应量。而对其地缘政治地区,其影响力比美国和欧盟较大的地区,则实行较优惠的能源政策,如提供投资、给予补贴、易货贸易等。

中东欧国家对俄天然气和石油的依赖程度历来十分严重,长期以来这些国家69%—100%的天然气消费来自俄。这种能源结构和供需关系是社会主义年代形成的,短期内难以解决。当时俄的过境石油天然气管道也都修建在这些国家的领土上,而这些国家核电站的核燃料也几乎都从俄进口。同时,过去这些国家同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都没有直接的管线联系,也没有建立足够的储备油气库,所以油气都得靠俄供应。

多数中东欧国家受到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之争的影响和警示,纷纷采取措施寻找新的能源渠道。

1.各国号召节约能源。其主要措施有: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或用代用品,加强储备,以防不测。匈牙利“莫尔”能源集团劝说大客户临时改用其他的能源。匈政府通过国家政策与投资大力扶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波兰政府批准开始建立新的天然气管道和战略储备天然气库。保加利亚将加速改造和新建核电站,甚至实行按户按房间供给暖气。

2.加强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地区能源协调和合作。1月25日,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罗马尼亚八国在布达佩斯开会,讨论一旦俄罗斯因政治和技术原因削减天然气供应时,如何确保“天然气互助”,以共同解决能源问题。会上专门通过了一项共同计划,预计建立共同的天然气储备库;加速实施“纳布科”天然气管道方案,将里海地区的天然气输往欧盟;铺设地区性小型管线,在克罗地亚和波兰建立两个终端液化气站;等等。

3.希望欧盟推行更积极的能源政策,制定共同的能源政策,向中东欧国家提供财政援助,以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存度。中东欧国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担心在能源方面越来越受俄的制约,故不愿就天然气问题直接同俄罗斯谈判或妥协,转而要求欧盟同俄举行谈判,以保障俄的天然气稳定供应。最近,波兰甚至主张建立一个不包括俄罗斯的欧洲—大西洋能源安全组织,以采取行动避免其成员的能源供应危机。这个组织既向欧盟成员国也向美国和土耳其等北约国家开放。欧盟领导人在2006年3月的布鲁塞尔峰会上,同意制定25个成员国的统一能源政策,在投资、科研和经济合作等方面共同努力。但欧盟认识到其能源安全取决于同俄罗斯的良好合作,因此拒绝了波兰的“能源北约”建议。欧盟一半的天然气靠俄提供。它已错过了2004年在同俄谈判加入世贸组织时获取能源优惠的机会,现在不得不慎重处理同俄的能源关系。

4.欧盟和中东欧国家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修建“纳布科”(NABUKO)天然气管线上。这是欧洲最昂贵、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道,需投资45亿—50亿欧元。管道将里海地区和伊朗的天然气经过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5国输送到中欧和西欧。管线长约3300公里,每年输送能力为255亿—310亿立方米。2003年提出方案后,2005年已基本落实财政、技术、销售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努力争取2007年开始施工,2010年建成。预计2012年起每年可通过该管道供应80亿—100亿立方米天然气。铺设这条管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甚至可以用较合理的竞争价格选择天然气供应渠道。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近年俄罗斯仍将在欧盟新老成员国天然气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中欧和东南欧任何一个能源方案几乎都离不开俄罗斯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其实,中东欧国家这种间接寻求俄天然气供应的办法,在经济上遭受的损失更大,受益的将是欧盟的大型能源公司。例如,德国作为俄能源的最大消费国,它35%的原油和40%的天然气从俄进口。但它通过与俄合作,不仅解决了本国的能源需要,而且利用中东欧私有化和市场开放的机会正在逐步垄断俄输往原东欧国家的天然气和电力。除筹划修建连接俄德的北欧天然气管道外,德国的最大能源康采恩EONAG将于2006年4月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协议,在俄南部天然气开采区投资10亿欧元,占24.5%的股份。预计可开采约70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德国今后使用10年。另外该公司还将俄天然气转卖给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以及瑞士、奥地利和荷兰等国。

另外,有的中东欧国家在同俄罗斯谈判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问题时,采取了较为明智的态度,也同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保加利亚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保从俄进口商品的93%是能源,其中俄天然气占保需要的75%。保同俄的外贸逆差高达26亿美元,也主要是能源造成的。

保加利亚虽是一个小国,但它是俄向其他巴尔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转运站。早在1998年保俄两国就签订了到2010年的协定。到今年,每年从保过境的俄天然气约170亿立方米,主要输往土耳其、希腊和马其顿。每年向保提供约30亿立方米,其中14亿立方米作为过境费补偿。按每立方米63美元的低价计算,其余保还可以用商品和建筑业劳务偿还一部分债务。根据2006年2月保俄达成的协议,俄将继续履行原来的协议,不变更天然气价格和供应数量;保则承诺不给俄的过境天然气制造麻烦,同意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参与保天然气公司的私有化,并参加保核电站和热力公司的改建和私有化过程。应该说这是双赢的结果。所以,保加利亚没有出席1月25日的布达佩斯会议,对俄说三道四。

(原载《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6年第16期)

巴尔干油气管道之争

巴尔干能源之战紧锣密鼓

巴尔干国家既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又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但是,它们扼守着中亚里海油气通往地中海的咽喉,是美国、欧盟和俄罗斯能源战中的重要运输走廊。近10年来,美欧俄在巴尔干就兴建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管线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折射出大国能源争夺的新态势。巴尔干国家也积极配合。于是出现了多条管线方案,竞相成为把中亚里海地区油气输送到西欧和美国的新路线。这些管线竣工投产后,将为欧美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和稳定化作出贡献。

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利益之争,也是政治利益之争。对美国和欧盟来说,石油和天然气不是简单的能源贸易,而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尽管它们声称“俄罗斯的油气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但巴尔干的任何一个能源方案几乎都离不开俄的参与,这是它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美欧千方百计要渗入和控制中亚里海地区,其目的之一是要争夺该地区的油气资源,极力削弱和排挤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宰地位。美俄在里海一带追逐油气勘探开采权和垄断油气运输权,必然把“战场”延伸到巴尔干地区。

俄罗斯自身油气资源丰富,对里海沿岸国家的油气开采和运输有一定优先权,陆路运输线路只需扩建和延长,就能扩大它的油气出口。它在巴尔干地区有传统的影响和优势,是巴尔干国家油气主要供应国。它的天然气通过保加利亚输往其他巴尔干国家。所以,俄在加大开发中亚里海油气能源力度的同时,又努力推动其各大公司在巴尔干地区的能源投资与合作,尽量参股这些国家的能源项目。

巴尔干国家积极参与正在设计和兴建的油气管线,是认为管线所到之处能修建和改善它们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岗位,获得可观的过境税收,有利于能源安全。在诸多方案中,土耳其处于最有利的地理和战略位置。无论里海油气走陆路还是过水路出口,都离不开土耳其。同时,它跟中亚国家的人种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它还是北约成员国,并同欧盟启动了入盟谈判。它是西方在该地区的重要盟友。土耳其在争建油气管线中拔得头筹,坐收其利,理所当然。希腊作为巴尔干地区目前唯一的北约欧盟成员国,拥有发达的航运业,它对从海上和陆路获得原油天然气充满自信,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

在巴尔干地区,经过美俄欧盟10年来的竞争,有的油气管线计划被搁置,有的方案得到了实施,有的工程将破土动工,还有的蓝图在设计之中。美国主导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BTC)输油线已捷足先登;“阿马保”(AMBO)输油线紧随其后;欧盟筹划的“纳布科”(NABUKO)天然气管道蓄势待发;俄罗斯支持的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石油管道欲后来居上。

横跨巴尔干半岛的几条管线的轮廓已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无疑会给欧洲的能源安全战略注入一剂强心针。然而,供销双方在这条油气运输道上走得不会太顺利,竞争、挑战、问题、困难无处不在。其一,美国、欧盟和俄罗斯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它们对油气线路的走向和控股各有自己的打算,需要同过境国反复讨论谈判才能确定。其二,资金严重匮乏。国际银行和财团及油气公司怀疑巴尔干国家的投资环境和信任度,行动迟缓。其三,欧洲能源安全系于俄罗斯,俄同欧盟的能源政策至关重要。其四,巴尔干各国能源供销自成封闭体系,未能形成地区的或全球的开放系统,国与国之间协调起来相当困难。其五,管道途经国有一些组织借口保护生态环境、旅游、健康和安全等原因,阻挠管线方案的实施。

巴—杰线(BTC)先发制人

为了控制里海和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并跟俄罗斯和中国争夺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美国竭力倡导兴建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经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到土耳其地中海沿岸城市杰伊汉的石油管道。该线全长1768公里,地下埋深1米,整个造价40亿美元,年输油量可达5000万吨。美国和欧盟都认为,这条管线具有重要的经济、地缘和战略意义。这是第一条直接从里海到地中海的石油管道。它可以减少西方对俄罗斯和中东石油的依赖,确保能源供给,还可以缓解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拥堵和污染,并刺激管线经过地区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外国投资。

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该管线1992年开始酝酿,1999年签署协议,2002年9月奠基建设。2006年7月13日,在杰伊汉举行了巴—杰线正式开通典礼。30个国家的1200名来宾出席,仪式非常隆重。里海的第一批原油途经阿、格、土输送到世界其他地区。预计,近几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线将连接到巴—杰线,哈已同巴库签订了这方面协议。一旦哈加入进来,该管线的输送能力还有可能提高,油源也更有保障。

美国对在里海能源之战中巴—杰线拔得头筹十分得意。布什总统在致典礼的贺信中称:“美国坚定不移地支持管线工程,因为我们深信,该工程能够更可靠地确保能源安全,能够促进各参加国能源的多样化,能够加强地区合作和扩大国际投资。”美国许诺保卫管线的安全,防止恐怖袭击。如果需要,美国将动用其在巴尔干保、罗等国基地的军事力量和驻阿塞拜疆的“临时机动部队”。

据欧盟透露的材料,目前欧盟每昼夜从俄罗斯进口约400万桶石油,一部分运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以2004年为例,俄石油占了法国进口石油的15%,意大利20%,西班牙12%,希腊27%。英国石油公司(BP)控制巴—杰线30.1%的股份。这条管线的竣工显然使美、欧受益。所以,外电认为,这是“强权政治和石油地缘政治的杰作”,21世纪的“能源大博弈”已经开场。

当然,土耳其也是这条管线的获利者。该管道有1076公里贯穿土耳其境内,估计每年运输过境税可达2亿—3亿美元。所以,土称巴—杰线是“世纪工程”,是“21世纪的土耳其丝绸之路”。为了在巴尔干油气运输中占据上风,土耳其建议沿巴—杰线铺设一条巴库—第比利斯—埃尔佐鲁姆天然气管道,将阿塞拜疆里海边“沙赫德尼兹”的天然气经土耳其输往欧洲。这一倡议受到欧洲重视,已着手勘探论证。一旦巴—埃天然气管道方案实现,杰伊汉将成为一个能源中心,土耳其将成为向欧盟提供天然气的四大主干线之一。

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线快马加鞭

早在1993年就有人提出了修建一条从保加利亚黑海港口城市布尔加斯到希腊爱琴海港口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石油管线问题。后来这个计划一直停留在学者的设想和政府官员的讨论之中。

直到最近两三年受到巴—杰线进度加快的影响,这个方案才有了意向性结果。2004年,希腊、保加利亚和俄罗斯三国负责能源和电力部门的专家和部长进行会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就实施方案的各种经济和司法问题举行会谈,并制定了建设管线的共同方案和备忘录。2006年9月4日三国正式达成政治协议。该输油管道长285—312公里。它的最大优点是管道将绕道土耳其严密控制的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把俄罗斯的原油从新俄罗西斯克用油轮经黑海运到布尔加斯港,然后输往希腊和地中海。预计第一期工程竣工后每年运输能力为1500万吨,第二期2400万吨,最终年输送3500万—5000万吨石油。管道总投资约7亿美元。最终确定由秋明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THK-BP)等公司参股。

对俄罗斯来说,修建布—亚线既经济又实惠,是地缘政治上的胜利。希腊和保加利亚都是东正教国家。海上运输避开了土耳其的黑海海峡,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希保两国海关对俄罗斯的设备和物资征收低关税,其管线的建设成本还可以节省许多。俄罗斯想把布—亚线作为本国石油管线系统的延伸线,由国营的石油运输公司来实施原油运输。俄方表示,除了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外,其他石油公司的石油不得通过该管道,以保障设施的安全和俄公司的多数股份原则。布—亚线的建设也为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多渠道和开展多边经济合作开辟了新前景。所以,俄认为这条管道是“目前讨论过的、绕道黑海海峡几个方案中最能接受的一个方案”。

预计,未来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对布—亚线也会表现出兴趣。

希腊和保加利亚对建造布—亚线积极主动,认为这会对“国内石油产品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两国对该线避开土耳其的监控感到满意。它们觉得,从战略上考虑,这是最佳选择。从经济效益上看,有利于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并促进管道通过地区的发展。该线建成后,将降低进口原油的价格,并提高本国石油公司的竞争力。所以,两国努力促成此线早日达成协议。

对布—亚线方案最不满意的是土耳其。对扼守黑海海峡咽喉的土耳其来说,它希望最大限度地参与途经其境内的石油天然气管线,垄断油气运输市场,获取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好处。为此,还在策划布—亚线的过程中,土耳其就抛出了两条管线方案,诱使俄罗斯放弃布—亚线计划。第一个方案是从格鲁吉亚的苏普萨到杰伊汉的石油管道,全长约580公里。第二个方案是修建一条与黑海海峡平行的油管,从克尔科伊到伊布里克巴巴,长193公里。尽管这两个方案得到美国的支持,但俄罗斯兴趣不大,都难以实现。

目前,布—亚线正在落实之中。俄、保、希三国政府计划在2006年底2007年初签订协议。早期的勘探和投资论证等活动已经结束,三方关于投资和股份问题仍在继续谈判,尚未最终达成一致。俄罗斯要求51%乃至60%以上的股份,希、保两国如果是49%,它们之间是否各占24.5%,也未最后谈妥。另外,保加利亚觉得,每年1吨石油收1美元过境费太少,要求增加过境费和管道保养维修费。

布尔加斯—发罗拉线(AMBO)任重道远

布—发线于2000年开始筹划。2004年12月,保加利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三国政府签署修建一条横跨巴尔干半岛输油管道的备忘录,并发表了一项政治声明,就该管道穿过三国的过境税,选择美国公司作为投资、修建和管理公司,如何落实和实施方案等问题取得原则性共识。三国均表示支持和担保项目的实施。为此,三国决定成立巴尔干运输委员会,协调方案的谈判和制定未来的协定。同时,还确立了美国公司与三国各相关机构的合作机制。该管线因途经阿、马、保三国故又称“阿马保”(“AM-BO”)线。

该石油运送管线东起保加利亚的黑海港口布尔加斯,西迄阿尔巴尼亚的亚得里亚海港口发罗拉,全长约913公里。里海地区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的原油可经此管道由黑海输往亚得里亚海,进入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当年预计总造价12亿美元,美国银行已允诺投资9亿美元。年运油能力为3500万吨。原计划2005年开工,2008年竣工。这是欧洲8号走廊的组成部分,具有“欧洲地区意义”。实际上,这是美国为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而在巴尔干半岛采取的又一项举措,旨在与由俄罗斯和欧盟出资的布—亚输油管线竞争。

但该方案同巴尔干任何其他方案一样,也离不开俄罗斯的石油供应。俄把力量集中在南北走向的布—亚线上,而对美国贯穿东西的布—发线犹豫不决。该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的政治意图和经济利益,也取决于俄石油公司的态度。同时,希腊也力劝俄首先保障布—亚线,然后再考虑布—发线。

眼看布—发线遭到冷遇,2005年4月美国公司提交了铺设布—发线的环境报告和社会效益评估报告。为节省经费,美公司建议:一是改变马其顿境内的路线,可比原设计方案缩短60—70公里;二是沿主干线增设一条并行的天然气管线,将天然气输送到意大利。

布—发线自然受到保、马、阿三国的欢迎。它们一致认为,管线“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长期就业问题,能推动沿线地区的工业发展”。保预测,管线过境费给它带来的年利润为7000万到1亿美元,阿每年可从管线获利6000万美元,马也可以获利2400万—3000万美元。

2006年9月,阿、马、保三国政府签订了AMBO线协定,规定了统一的环境保护标准、油管通过三国的共同税收条例,还初步确定了管道所有人的利润分成原则以及起点站布尔加斯一次性征收管道过境税,然后分给三国政府。文件明确了管道在三国的走向,要求保马和马阿落实边境交界处的管道衔接问题。该协定要三国议会批准,使之具有法律效力。随后,三国联合工作小组将提交铺设管道的技术报告和环保评估报告。2007年将开始实施AMBO线方案。

该管线的基本问题是:(1)如何落实资金。由于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涨价,该管线的造价已由原来的12亿美元升到15亿美元。美国和欧盟几家投资银行的名单还未确定和公布。(2)原油供应问题。美国公司承认,只有25%的原油可以从里海输送到该管线,在今后三四年通过谈判要力争确保50%的原油供给。而且,关键是要看俄罗斯的态度。(3)布尔加斯和发罗拉是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终始站的输油设施将污染环境,失掉大量的游客。保、阿两国的环保和旅游部门对修建该管线表示不满。

“纳布科”(NABUKO)天然气管线呼之欲出

2003年,欧洲议会提出一个能源方案,希望将里海和中东(主要指伊朗和未来的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经过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奥地利输送到中欧和西欧。为此,五国共同建立了一个叫作Nabuko Gas Pipeline International的国际公司,简称“纳布科”。

预计管线全长3300公里,最终每年输送能力为255亿—310亿立方米天然气。造价为50亿—58亿美元,不论流经每个国家管道的长短,都要求各出资10亿美元,每个国家拥有同等股份。终点总站设在奥地利,从那里将天然气输往法国、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初步估计,每个国家每年因天然气过境将有近亿美元的收入。

该方案规定,五国政府应通过法律,由私人公司筹资。即便是国营公司,也要作为私人公司自由进入市场。例如,罗马尼亚将应承担10亿美元的30%由国家预算支出,剩下的70%由外国银行贷款,国家担保。最终操作由罗马尼亚天然气运输公司下属私人控股公司完成。“纳布科”在罗境内长457公里。罗积极参与该工程,旨在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直接依赖,并以较合理的价格选择新的天然气供应渠道。同时,罗马尼亚还倡议铺设从罗黑海港口城市康斯坦察到意大利的里雅斯特输油管道。该线跨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进入意大利,全长1200多公里。美国欧盟支持,但克、斯国内都反对该管线穿过,方案很难实现。

欧盟期盼尽快落实和实施“纳布科”工程。2005年各方已就实施该方案的财政、技术、销售、法律、运输费用和过境税率等问题进行了协调,取得了一致。目前,欧洲开发与复兴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世界银行和国际财团已答应进行投资和贷款。2006年建设方案也已确定。期待2007—2008年全面开工,力争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到2015年该管线将每年向欧洲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5年,该管线能保障欧盟10%—15%的天然气需求量。所以,这条欧洲最昂贵、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对欧盟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当然,这条管线仍处于准备阶段。欧盟可以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样化,但在近期它无法摆脱对俄天然气的严重依赖,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

(原载《欧亚形势与展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