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防后宫乱政,嫔妃殉葬
朱元璋为防止后宫出现像武则天那样的人物夺取自己子孙的皇位,因此死后实行嫔妃殉葬。这确实从根本上铲除了后宫乱政之祸,有利于朱氏家族的皇位世袭。但是,这也是朱元璋统治能力有限的另一个证明。同时,还说明朱元璋残忍至极。
中国的殉葬制度大约是从原始氏族制度形成的时候开始的,延至春秋、战国时代,渐渐地就不盛行了。到了秦始皇时期,又一度“人殉”。汉以后,就基本取消了。
不料,过了千数百年之后,朱元璋又沉滓泛起,玩起“人殉”的把戏来。《明史·后妃传》载:“初,太祖崩,宫人都从死者……”殉葬的嫔妃,被指定站到一个小木床上,上面早悬有一个结好的绳套,套上颈项,抽去立足的小木床,殉葬的嫔妃就被凌空吊起。等不及死透了,就忙着卸下来,依次埋入孝陵中指定的位置。不等人死透,是因恐吊久了,舌头吐出口外,怕“皇帝”不高兴,会“看”得腻味儿。半死不活就入土埋掉,可保存各自的玉貌朱颜,去阴间陪“皇帝”取乐。这是何等的残酷!
殉葬的妃嫔,皆被赐封一个统一的称号为“朝天女”。这些可怜的“朝天女”,生前、死后均须献身于朱皇帝。也许是为冲淡点悲伤,朝廷会拨些钱去安抚一下她们的亲属,以示恩宠。史称这样的人家为:“太祖朝天女户”。朱元璋死后殉葬了多少嫔妃、宫人,史书上语焉不详,只是笼统一笔带过。
然而在明孝陵的享殿中,除了供奉朱皇帝和马皇后的神位灵牌之外,殿之两庑中,旁列有四十六个“妃嫔龛”,这是给那些殉葬的妃嫔们供奉的香案,从而间接地透露了殉葬的人数。光嫔妃就四十六个!那些够不上级别的宫女又有多少呢?
朱元璋为何要嫔妃陪葬?其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子孙后代的皇帝之位,怕后宫出现像武则天那样的人物夺取自己子孙的皇位,所以他要嫔妃陪葬,以绝后宫之患,让他的子孙们太太平平。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人的性命自然算不上什么,自朱元璋开始,其后的几代皇帝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实行殉葬制度,使无数无辜的生命走向了死亡。
13.言传身教,培养家族接班人
即便皇帝有许多子女,但如果教育不好,也很难守住江山,家族的统治就不会长久。因此,许多皇帝都特别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例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朱元璋为了朱氏家族的统治能够长久,也特别注重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人素来是重视子女教育的。《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苟不教,性乃迁”的话。这些是说,对于子女若不进行适时教育,他们就会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所以,要经常教育子女,要适时地对其指导,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正道,少走弯路。
朱元璋妃嫔众多,她们共生育了26个儿子、16个女儿,其中两子两女早殇,共有38个孩子长大成人。朱元璋认为他的儿子们“将有天下国家之责”,从小就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而且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朱元璋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们要艰苦创业。内宫建成以后,朱元璋令人将古人行孝和他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画在殿壁上。他对儿子们说:“我本是农民出身,祖父辈积德行善,以致荫及于我。现在绘成这个画面,就是要使你们知道创业的艰难,多多磨砺自己。”他立下两条规矩:一是子孙除办公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睡藤床;二是出城远游,不光骑马,还要步行。他还要求子孙后代“戒骄侈”“恤民情”“用仁义”“安百姓”,以此来守业。他对太子说:“你了解农家的辛劳吗?农家勤四体,种五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得休息,而国家经费都来自百姓。所以,你要常想到农家的不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荒,才算尽到了为君之道。”
朱元璋在很多活动中都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吴元年(1367年)八月,朱元璋出城祭祀山川毕,即将回宫,对随行诸子说:“人处富贵,则必骄奢;身处安逸,则忘辛劳。现在国家刚刚安定,百姓稍得喘息,你们知道他们的劳苦吗?能够熟悉世事人情,就不易流于骄奢怠惰。今天士兵们半夜即起,扈从至此,还未吃饭。你们都要步行回去,亲身体会劳苦,将来不至于骄奢怠惰。”
不久,他又派13岁的长子朱标和12岁的次子朱棱前往临濠谒祭陵墓,训谕说:“人们都说商高宗、周成王是贤明的君主,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商高宗曾亲身参加劳作,了解民间疾苦;周成王在周公的教导下,也深知稼穑之艰难,所以他们在位时勤劳节俭,不敢懈怠,成为商、周的好君主。你们生于富贵,不曾涉历艰难,习于安逸,必生骄惰。现在让你们去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到了祖宗陵墓所在,你们要访求父老,询问我起兵渡江时的事情,牢记于心,以知我创业之不易。”
朱元璋珍爱他的帝业,也更爱他的子女们。在众多的子女中,朱元璋最爱的还是他的长子朱标,因此尤其重视对他的教育。朱标未满6岁就开始读书,他的老师是著名学者宋濂。宋濂素以道德文章为人称道,又富有教学经验,对朱标要求很严格,一言一行皆以礼法规劝,朱标对他很是敬重。明朝建立后,朱标即被立为皇太子,辅佐教育制度更加系统完善。中国历代相传,太子所居之处称为东宫,设置专门官署。朱元璋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不为东宫设置专官,而以朝廷大臣兼任。兼任东宫官职的,既有李善长、徐达这样的功臣勋旧,也有刘基、章溢这样的饱学儒士。朱元璋曾向李善长等人解释他这样做的用意:“朕于东宫不设专职,而以卿等兼领,是考虑到战事未息,朕若出征巡狩,必以太子监国。如果设立东宫专官,卿等在内有事启闻,太子倘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会说是东宫官教的,难免生出嫌隙。”他还以周公教成王、召公教康王为例,叮嘱他们要用心辅导太子。朱元璋深知,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让太子在实践中磨炼成长。
洪武六年(1373年),朱标刚满20岁,朱元璋便下令:“今后日常事务启奏皇太子,重大事情才许直接奏报。”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又下令:“自今大小政事都先启奏皇太子处分,然后奏闻。”他还面谕太子:“自古以来,创业之君历经勤劳,通达人情物理,所以处理事情,少有不当。守成之君,生长于富贵,若平日不先练习,处理事情很少有不出差错的。所以我特意让你日临群臣,听断事务,以熟悉国政。我自获得天下以来,未曾享受闲暇生活,对于各种事情,总怕处理稍有不当,辜负了上天的付托。每天戴月上朝,半夜方睡,白天有什么事情未处理妥当,还睡不安稳,这些都是你亲眼见到的,你能体会我的心意,认真做事,是天下之福,如果你们都能认真做事,我也不用担忧了。”
总结朱元璋的教子之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讲究学问。朱元璋在宫中特建“大本堂”,贮藏大量古今书籍,征召四方名儒教育太子诸王,并挑选才俊青年伴读。师傅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大学士宋濂,前后十几年专负教育皇太子的责任。学习内容包括礼法、政史、经书等。
培养德性。朱元璋认识到学问要紧、德性尤其要紧的道理,除了请儒生经师外,他又选了一批有封建德行的端正人士,为皇子们谕德,将“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古往成败之迹,以及民意稼穑之事”,朝夕讲说。
实习政事。朱元璋知道:从古以来开基创业的君主,经历艰难,通达人情,明白事故,办事自然妥当。而守成的君主,生长于富贵,锦衣玉食,如非平时学习练达,办事怎能不出毛病?因此,他令皇子们经常与群臣见面,经常听断和批阅各种衙门报告,学习办事。
严加管教。朱元璋对诸子期望很大,管教甚严,从不姑息。二子秦王多过失,屡遭训责,幸亏皇太子多方解救才免遭废黜。秦王死后,朱元璋全然不惜父子之情,斥责“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并亲自为其定谥为“愍”(可悲之意);十子鲁王,服金石药以求长生,毒发伤目,朱元璋很不喜欢。鲁王死后被追谥为“荒”(意即浮夸不实,行为放荡,废物也)。
朱元璋的良苦用心却没有起到大的作用,以致后来的权力争斗引起了兄弟之间、父子之间的深刻矛盾和残酷斗争。但史实表明,朱元璋诸子中还是出了不少“干才”的。如在军事上,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以及其他随兄戍边的诸小王,都颇具军事指挥才能;在文学方面,五子周王好学且善词赋,著《元宫词》百章,又研究草类,选其可以救饥的四百多种,画为图谱,细加疏解,著成《救荒本草》一书,对植物学有所贡献;十七子宁王撰《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著作数十种,对音乐戏曲也很爱好;另外,八子潭王、十子鲁王、十一子蜀王、十六子庆王等都好学礼士,对文学也有兴趣。
与他的子孙们比起来,朱元璋在这一点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不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是很好的皇帝,不像后世那样,出现了文盲皇帝。不论对一个家族还是对一个国家来说,接班人的培养都是一件大事,家族统治要想长久,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