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765—839),字中立,唐代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数度出镇,五度拜相,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裴度,字中立,唐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三月三日,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唐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视察行营诸军;还朝后,与武元衡一同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伤首;裴度遂代武元衡为相,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裴度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元和十三年(818)淮西平定,拜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开成四年(839),裴度卒,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加赠太师,并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的家族是河东著姓裴氏。河东裴氏源出有熊氏,风姓。传至非子,被封为秦之“附庸”,号曰“秦嬴”。非子之支孙封于乡(今山西闻喜县裴城)。从此,非子的后代就以“<;非邑>;”为氏。到周僖王时(前681—前677),非子六世孙陵被封为解邑君。始“去邑从衣”,而得裴姓。此后,裴氏子孙繁盛。至东汉安帝、顺帝之际,裴氏支分派别,主要分为三眷五房,裴度为东眷裴氏第十八世。裴度虽出身河东著姓,但家世并不显赫。裴度的祖父裴有邻,是唐代的濮阳令;父亲裴溆,曾任唐渑池丞。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二十五岁的裴度进士及第。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代,实属难得。之后,他又连中制举中的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第。数科连中,荣耀至极,即使在整个唐代也是罕见的。一时间,裴度名动京华。
裴度科举高中后,通过吏部铨选,贞元六年(790)被授予河阴县尉。河阴的治所在今天河南郑州市西北,与当时的东京洛阳毗邻。朝廷百官犹在,可谓天子脚下。裴度到任后,尽职尽责,考课优秀,以至声闻朝廷。贞元八年(792),他就被越级提拔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始置于隋朝,至唐代则是御史台察院的六位御史之一,其职司为纠察百官,巡察郡县,检视刑狱,整肃朝仪,品秩低但权限广。裴度一心竭诚报效,不避权贵,秉公办案,语言直率,了无隐晦。一次,他上疏皇帝,揭发权宦宠臣的奸蠹不法,结果语言过于激切,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河南府功曹参军。
元和二年(807),蜀地叛乱初定,高崇文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十月,因为不通地方吏治,高崇文丑声闻于朝廷,朝廷只好以武元衡检校户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来接替高崇文,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感到重任在肩,需要配备一个精明强干的僚属班底,就上表荐裴度为掌节度府书记,辟杨嗣复、柳公绰均为幕僚。
武元衡一到蜀地,就与裴度等人商量如何恢复蜀地吏治和经济。他认为,蜀地“百废待兴,诸事节约,务在便民”。果然,在他的治理下,蜀地民殷府富,当地的少数民族也纷纷归附。在蜀地,武元衡效法先贤,曾偕裴度等人瞻仰了诸葛武侯祠。他见祠庙颓圮,破败不堪,便重修了诸葛亮祠,并命裴度撰写了《蜀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铭(并序)》。序文开篇处,裴度称颂诸葛亮兼具开国之才、治人之术、事君之节和立身之道,是千古罕有的政治家。裴度赞扬诸葛亮革除汉末弊政,执法公允,任人唯贤,治戎讲武。他盛赞,经诸葛亮的苦心治理,僻陋的蜀汉政令划一,道德风行,一跃而为殷富之国,并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该碑以裴度华章、柳公绰书法以及石匠鲁建精湛的镌刻工艺被称为“三绝碑”。
不久,柳公绰奉召入京,出任吏部郎中,裴度写了《送柳公绰诗》:“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捧紫泥”相赠,且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日后相见,恐怕柳兄已出将入相了。”柳公绰说:“彼此彼此。”柳公绰回朝后,很快就向宪宗皇帝推荐了裴度。
过了不久,皇帝顾念裴度大材小用,起用他为起居舍人。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侍从皇帝,虽品秩较低,但需文才出众者才能胜任。此时的裴度在宦海中已历练了数年,可谓得心应手。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裴度又迁官司封员外郎,代皇帝起草诏令。唐代诏令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德音等,不仅是传达皇帝旨意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整肃朝纲,对臣下恩威兼施、笼络人心的主要手段,非大手笔难以胜任。裴度以他的睿智与文采,行之游刃有余,这令皇帝不得不重新考虑他的任用。不久,裴度晋升为司封郎中,并很快进位正职。
元和七年(812)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虽然年幼,却在众悍将的鼓动、怂恿之下,上表请求继任;不等朝命,便自立为留后。朝廷不允许,准备任命左龙武大将军薛平为郑滑节度使。八月二十五日,宪宗召众宰相商议此事,多数朝臣主张兴兵讨伐。而李绛力排众议,说服皇帝“宜静观其变”,用和平手段解决。十月初十,魏博兵将果然杀死田家家奴蒋士则,赶走了田怀谏,拥立颇有威望的小将田兴(又名田弘正)做留后,暂时代理军政事务。十月十九日,朝廷任命田兴为魏博节度使。为了进一步稳住人心,十一月初六,宪宗派裴度以知制诰的身份去魏博慰问,犒劳军士,朝廷拿出一百五十万贯钱,重赏魏博将士。同时,朝廷还免除了魏博六州百姓一年的赋税徭役。从此,魏博六州成为朝廷在河北的桥头堡,像一把插入藩镇心腹的尖刀。裴度完成使命,皇帝很是赞赏。因他在朝献策拟旨,出使不辱使命,朝廷便特进封裴度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是皇帝倚重的近臣,历来有“内相”之称,即是不出面的宰相了。
元和九年(814)十月,裴度升任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朝廷重臣,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还掌管图书秘籍;外督各部刺史,监察地方行政。御史中丞本是辅佐御使大夫的副职,但唐代御史大夫往往缺位,御史中丞也就成了实际的正职。
裴度为人正直,而且能言善辩,尤其善于把握施政要领,凡是他陈情讲述的事,总能打动人心。裴度奉命宣慰魏博,宣达朝廷旨意,让宪宗很是赞许、看重。元和十年(815),裴度奉旨再次宣慰蔡州,视察行营诸军,并向宪宗预言李光颜可立功。不日,李光颜克敌制胜。由此,宪宗对裴度更是看重,遂令其任刑部侍郎。
当时,淮蔡周边是朝廷平藩的前线,唐宪宗讨伐淮西已有四年,但迟迟未能平叛。关于是否用兵蔡州,朝廷内明显分为主战和罢兵两派。元和十年(815)六月,王承宗、李师道派遣刺客刺杀主战的宰相武元衡和裴度。武元衡遇刺身亡,裴度受伤。事隔仅三日,宪宗就下诏委任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将朝廷的军国大事托付给了裴度。此前一日,宪宗对裴度说:“不用去宣政殿点卯,直接到延英殿来应对。”裴度进殿应对,宪宗对他安抚告慰备至。当时,京城内盗寇起,朝野一片惊恐。待到委任裴度为宰相的制诰下达,人心方才安定,认为他必定能消灭盗寇。从此,除盗灭贼的计策日日都有进献,朝廷调兵遣将也愈益紧急。
元和十二年(817)六月,蔡州行营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兵败铁城,内外震惊忧虑,议和之声又甚嚣尘上。裴度认为,根本的祸患不及时除掉,终将酿成大祸;淮西腹心之患不除,两河的寇贼也将效法淮西逆贼,与朝廷一争高下。于是,他坚持请求讨伐。宪宗便下诏,让裴度以宰相的身份充淮西宣慰处置,前往淮西前线督战。裴度亲赴淮西督战,才解除了宪宗的心病,宪宗称赞裴度“坚明纳忠”“才谋老成”“智略有定”,“备知四方之事”,认为“付以兵要,必得万人之心”。他对裴度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感励连营,荡平多垒,招怀孤疾,字(治)抚夷伤”。八月初三,裴度奔赴淮西,宪宗诏令神策军派三百名骑士随从护卫,并亲至通化门慰问勉励送行。裴度在城楼下含泪辞别,宪宗赐给他御用的犀牛皮玉带。
裴度名义上虽是宣抚使,实际上行使着元帅职权,仍以郾城为行营所在地。裴度到淮西前线后,慰劳将士,罢去监军,整肃军法,严明号令。从此,唐军在淮西前线捷报频传。淮西平定后,横海程权上表,“请举族入朝”,其他藩镇也纷纷上表,称要归顺朝廷。元和十三年(818)二月,裴度被封为晋国公,册封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勋上柱国,食邑三千户,复知政事。
不料,平静中再起波澜。李师道一再违背朝廷命令,宪宗下诏调集宣武、义成、武宁、横海四个节度使的军队与田弘正会师讨伐。田弘正奏请取道黎阳渡过黄河,会同李光颜等队伍一齐进军。宪宗在延英殿召集宰辅大臣商议此事,其他宰臣认为:“统兵在外的事,由大将裁决。”而裴度审时度势,认为黎阳渡河不可取。于是,宪宗诏令田弘正按裴度建议取道杨刘渡河。果然,当田弘正渡河南进,距离郓州四十里处构筑营垒时,贼军威势果然顿减。元和十四年(819)二月,朝廷用兵七个月,就诛灭了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此后,成德等藩镇也自请归朝。
然而,高处不胜寒。宪宗总以为裴度私结朋党。一次,宪宗和裴度谈起朋党问题,含沙射影地说:“人臣应当努力为国家谋划,为什么竟有人好立朋党。朕十分厌恶。”裴度说:“《周易》有言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无论君子小人,志趣相投的,势必合群。君子召集同志,可以说是同德之人;小人聚为徒众,才是所谓的朋党。此二类,外观虽相似,其内里却相差悬殊。至于说,我们这些人谁是朋党,孰为同德,全在圣主您的明辨邪正了。”宪宗默然。
裴度为人执着,忠心侍奉皇帝。朝政凡有失误,他无不极力谏言,因此遭到皇甫镈等人忌恨、排挤,致使宪宗对裴度也是心生不悦。元和十四年,裴度出任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宪宗晚年,生性暴虐,动不动就鞭笞处死身边的宦官,从而引起怨愤。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暴崩,据传为宦官所杀。闰正月,宦官梁守谦、王守澄等扶立李恒即位,是为穆宗。
穆宗即位后,荒唐乖戾,辅政的宰相才能平庸,治国无方,致使藩镇再度作乱。长庆元年(821)秋,张弘靖被幽州军囚禁,田弘正(本名田兴)在镇州遇害,朱克融、王廷凑又在河朔作乱。李光颜、乌重胤等名将率领十余万军队攻打逆贼,毫无成效,局势愈发恶化,穆宗更是无力再振朝纲。为此,穆宗诏令裴度以本官担任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十月,裴度带兵出承天关,征讨王廷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