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史记》疑案解读(2)
- 一口气读懂十大名著悬疑
- 钟厚涛 仇爱丽
- 4862字
- 2017-12-07 11:20:08
在史籍里,没有过多的关于项羽政治理念的记述,但他的实际做法表现了其所追求的政治理念就是“霸业”。在鸿门宴之前,他就已经初露端倪。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破釜沉舟”,大破秦军,取得巨鹿之役的胜利,成为上将军,齐、燕、赵等诸侯“无不人人惴恐”,见他时“入辕门,无不膝行向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其后他又封秦军降将章邯为“雍王”,这些行为初步显露出他欲建立“霸业”的野心,成为实际上的诸侯总盟主。鸿门宴之时,项羽率齐、燕、赵等诸侯之师四十万,“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气势汹汹,前来找刘邦问罪,诸侯都成为他的臣属,俨然就是一副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派头。
与项羽不同的是,刘邦选择了“帝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念与追求,并积极地践行努力。首先要做的是消灭竞争对手。在“帝业”体制内,是不允许威胁皇权的势力存在的,因此,拥有强大武装的项羽集团就成了首要消灭对象。公元前206年八月,也就是项羽霸业建立8个月之后,刘邦就乘项羽与田荣交战之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占据关中地区,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刘邦多次失利,但在成皋之战后形势发生了逆转。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遭受垓下之围,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下兵败乌江,自刎而死,他的“霸业”至此彻底垮台。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所谓“思路决定出路”,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相遇当初选择“帝业”而非“霸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或许就没有了后来的汉高祖。
几千年后,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曾写道: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好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如果在天有灵的话,看到这句话时,不知是否会泪流满面?
第四节 黄石老人赠张良:人生态度还是兵法奇书?
“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熟悉,但这句话是赞扬谁的,估计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或者会有人误以为是赞扬诸葛亮的。其实,这句话是汉高祖刘邦夸赞自己名将张良的。
张良据传很有计谋,任何事情都考虑得很细致、很周密。他帮助刘邦打了许多胜仗,建立了汉王朝。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他的祖父与父亲均在韩国朝廷任远相,先后辅佐韩国五代君王。张良年少,未及做官报效朝廷,韩国便被秦国灭掉了。而这恰恰也就为他凭借自己的才华智慧,成就一生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么,张良为何能有如此神机妙算的本领呢?是先天聪慧过人,还是后天得到高人指点?
张良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一座石桥上遇到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当张良走到他跟前的时候,老人一甩脚,把一只鞋子甩到桥下去了。老人向张良望了一眼,大模大样地说:“小伙子,替我去把鞋子捡回来!”
张良心里很不痛快,心想哪有这样随便支使人的。但是转念一想,这是个老人,身体也不好,应该帮助他,就忍住气,不声不响地走到桥下把鞋子捡回来,递给老人。哪想到老人又伸出脚来,命令道:“给我穿上。”
“我既然把鞋给你拿回来了,就索性替你穿上吧!”张良想着,就蹲下身去,捧住老人的脚,给他穿上了鞋。
张良看着老人的背影,心里非常奇怪,觉得这个老人有点儿不寻常,就跟在后面走着。老人走了一里多路,才回过头来说:“你这个年轻人倒还不错,我可以教教你。好吧,从今天算起,到第五天天明的时候,你在刚才那座桥上等我。”张良想老人一定有些来历,就恭敬地答应了。
到第五天,张良一清早就来到桥上,谁知老人早已站在那里了,一见他来,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自然应该先来等着,怎么可以迟到呢?你过五天再来吧!”说完就走了。
又过了五天,窗户上刚有些发亮,张良赶紧起床,急忙赶到桥边去,可是那老人又已经在那儿等他了。老人责备张良道:“你又来迟了,回去吧。再过五天,早点来。”
张良两次都碰了钉子,决心下一次一定要比老人早到桥上。等到第五天,他半夜就起来了,早早地站在桥头上等着。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他看见张良,高兴地笑道:“好,好,今天你来得很早。”说着,拿出一部书来,交给张良,并且嘱咐说:“你把这部书拿回去,好好地学习,将来你是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的。”考入说完,掉头就走,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原来张良遇到的是黄石老人,得到的是一部名叫《太公兵法》的兵书。张良回到家里,日夜攻读,把书上的兵法研究得十分透彻,终于成了一个很有智谋的军事家,成为了一代“奇士”。用学者马云山的话来说,则是“如果说萧何是豪杰,那么张良就是奇士。虽然陈平曾对刘邦自称是奇士,但是张良之奇,显然更在陈平之上。奇士之奇,首先有奇异、奇特、特异、神奇、非同寻常的意思。张良的事迹笼罩着一股浓厚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张良的行踪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神出鬼没”。(《群文天地》2011年第19期)
成功只给有准备的人。
现在看来,黄石老人赐予给张良的不仅仅是一部兵法,而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哲学。黄石老人在不断的“有意刁难”中,磨砺了张良的意志,增长了张良的智慧,关于这一点,宋代著名大文豪苏轼在其《留侯论》(留侯即张良——引者按)中也有明确的说明:“夫子房受书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这里的“警戒之义”显然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最终张良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坚定的毅力,为刘氏江山的创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被赞誉为“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之一。司马迁在他的《史记·留侯世家》中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此留侯(即张良——引者按)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由此可见,在汉高祖面临绝境,即将功亏一篑的时候,是张良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挽狂澜,这才有了大汉帝国以后的兴旺发达。
或许,用“秦汉风云的幕后总导演”这句话来形容张良的功绩,也并不为过。
而这一切都与他在黄石老人那里受益到的人生态度,有着密切关联。
第五节 冯唐易老:是靠年龄出名还是靠计谋出名?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冯唐列传》中才会感慨万分地说:“冯唐易老”,但有意思的是,冯唐能够一夜成名,凭借的恰恰就是自己的“老龄”。
冯唐的出名,在很多人看来,一点道理都没有。
冯唐的爷爷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在今天大概是河北邯郸一带),到冯唐爸爸这一代,他们举家移居到了代地(大概是河北蔚县一带),汉朝建立之后,他们家又搬迁到安陵(陕西咸阳一带)。他们就这样迁去迁来,在哪里似乎都不能久居。
汉朝提倡的是以孝治国,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他就有可能被推荐到朝廷里面去做官,于是,平白无故地,天下多了大量的孝子。冯唐本人呢,虽然乏善可陈,但在大家眼里,他是个孝顺孩子,以孝行著称于当时。既然这样,后来他就被举荐,而且还做了中郎署长,直接侍奉汉文帝。中郎是什么职务呀,是皇帝的侍从人员,中郎署长呢,不用说则是中郎的长官,这个官职位置不高,层次较低,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科长、股长这一类。
冯唐在那里一直尽心地工作,很多年一晃也就过去了,冯唐转眼已是两鬓飘霜。汉文帝很亲民,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一次,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时,汉文帝看到垂垂老矣的冯唐,就非常好奇地问:“你的老家在哪里?老人家怎么还在做科长?”冯唐作了回答,而且是规规矩矩地,说是“代”。
这个地名引起了皇帝的兴趣。为啥呢?因为汉文帝早年曾被封到了代国,在那里生活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来虽然自己做了皇帝,但代国无论怎么说是都他长期生活的地方,文帝乍一听人提起,禁不住脑子中回忆起了从前的一切。“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之后,汉文帝不禁来了较高的兴致。
就这样,汉文帝提了起来一个人名:“李齐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当年在代地的时候,我屡次听人说起过这个人,说他如何如何出类拔萃,如何如何有才干,在钜鹿之战的时候,表现得又是如何如何神勇……这么多年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个人名我至今依然念念不忘,不时地在我脑海里飘来荡去,他几乎变成了我思念代地这个地方的一个信物。您的老家也在代地,老人家,您听说过这个名字吗?”
汉文帝虽然说得非常兴趣盎然,冯唐的回答,却是平淡至极:“据我所知,唉,您说的这个李齐啊,根本没有传说的那么厉害,和李牧、廉颇等人比起来,他只能算是个小不点,无足挂齿的。”自己的偶像被眼前这个老头贬得一文不值,看到这一点,汉文帝非常惊讶地说:“证据!证据!凭什么这样说呢?”
冯唐不紧不慢地接着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曾经担任过职务,统率士兵,和当时的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也做过代相,和当时的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我呢,就知道他们的为人。”听完冯唐的述说,汉文帝非常高兴,喃喃自语道:“可惜找李牧、廉颇这样的人做将领,我偏偏得不到,如果我有了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会再继续忧虑匈奴吗?”冯唐的回答让文帝意外,也更加出人意外:“陛下您即使得到廉颇、李牧,恕我直言,我想您也不会任用他们的。”
汉文帝再亲民,也终于受不了了:和你这个糟老头聊天,我已经屈尊了,目的只是为了让史官没事的时候,写写花边新闻用的,你他妈倒好,反而不给我面子,让我下不了台,当众教育起我来了,给你四两颜色,你居然就想直接去开染坊啊!汉文帝愤然回宫,大怒。
过了不久,也该冯唐这个老头儿走运,匈奴人开始大举侵犯,而且势不可挡,局势非常令人忧虑。一念之间,病急乱投医,汉文帝突然想起了冯唐,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或许有用。所以就派人把他叫来追问:“能给我个理由吗?当初你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李牧、廉颇那样的高水平将领呢?”终于抓住了说话的大好机会,冯唐没有轻易放过,对答如流,这可是冯唐早就已经考虑得非常好的问题。
听完冯唐的话后,汉文帝大为高兴,因为终于有人指出了对付匈奴的办法,当天索性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大将魏尚,让他重新担任云中郡郡守,并任命冯唐做车骑都尉,掌管各郡国的和中尉车战之士。
由此可见,冯唐之所以能够出名,能够取得高官爵位,与他的运气和计谋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就他的能力而言,则相对一般,否则的话,不会直至即将退休了,才被提拔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左思在《咏史》中所作的感叹:“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或许是夸大了冯唐的能力。
汉景帝后来即位,冯唐被外放到了下面边缘的楚国做丞相,而且不久就被免职了,也许是水平不高的缘故吧。
但无论如何,冯唐还是靠此成名了,就连唐代著名大诗人王勃都喜欢以冯唐为例,来抒发自己青春易逝,生不逢时。
由此,就出现了《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的千古名句:“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第六节 窦太后:信奉黄老学说却又为何权欲熏心?
几年前,有一部名为《美人心计》的电视剧,风行全国。里面由林心如饰演的窦太后,也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这个窦太后是如何起家的?她的思想世界又是怎样的?
故事还得先从另外一个强势女人吕雉说起。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吕雉在丈夫刘邦死后,干了不少坏事:像残害戚氏,毒死赵王如意,滥封吕氏子侄等等。但同时也有过很多功绩,做了几件“好事”,如让薄氏离开暗无天日的后官,前去代国,与儿子刘恒(时任代王,后为汉文帝)团聚;放宫女出宫等等。阴差阳错的命运把这两件“好事”串连起来,在吕雉死后使汉朝的刘氏天下出现了“文景之治”。
吕雉当时放宫女们出宫,可不是给她们自由,而是把她们作为礼物赏赐给刘姓诸王,每位王爷分得五名宫女,以此拉拢、抚慰诸王。于是,这些宫女分批上路,去见她们的新主人。在由长安到代北(今山西雁门关一带)的路上,车辆颠簸,风沙漫天,护送的士兵听到车里不时传出一个女子的伤心哭声。他们纳闷,她哭什么呢?她叫什么名字呢?
她是一名普通的宫女,普通到连名字都被人忘记了。后来她地位显赫,成为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太后,可是仍然没有把名字留在史书上。她姓窦,为了叙述方便,就叫她窦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