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封神演义》疑案解读(2)

在民间,哪吒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哪吒脑海了。话说哪吒七岁那年,不知是何缘故,当时天旱地裂,民不聊生,而东海龙王却见死不救,滴水不降,不但如此,还变本加厉,命令手下的夜叉去海边强行抢夺童男童女,以供自己奴役。哪吒听说这件事情之后,见义勇为,愤愤不平,盛怒之下,直接用乾坤圈把前来行凶的夜叉给打死。

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给自己扫清障碍。

可惜年幼的哪吒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杀死个夜叉本来算不上啥,但后来哪吒又杀了前来增援的敖丙,完全没有给对方留出退路。要问这敖丙为何人?他的来历可不简单,他乃是地位显赫的东海龙王之子。眼见自己爱子一命呜呼,东海龙王痛不欲生,发誓要为自己的儿子报仇。不料在去天宫告状的途中,龙王又被哪吒打得死去活来。

遭受如此奇耻大辱之后,东海龙王觉得颜面无存,发誓一定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报仇。但由于自己武功有限,根本不是哪吒的对手,迫于无奈,东海龙王只好请来了自己的三位兄弟,也就是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和北海龙王,兄弟四个一起商议,共同想办法要为死去的敖丙报仇。

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虾兵蟹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上演了一出“水淹陈塘关”的好戏,这和《新白娘子传奇》中的“水漫金山”颇有几分相似。四海龙王逼迫李靖交出哪吒,否则绝不善罢甘休,至少不肯收兵。哪吒听说敌人已经欺负到自己家门口来了,给他老爸李靖说想要来一把绝地反击,却没想到遭到了李靖当头棒喝和肆意阻拦,而且还收去了哪吒的两件随身法宝。这使哪吒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

眼看着潮水一步步上涨,哪吒思前虑后,最后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哪吒挺身而出,悲愤自刎,演绎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壮举。后来,太乙真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借鲜藕与莲花为料,重新塑造了一个身躯,借用自己的法力,使得哪吒还魂再世。死后重生的哪吒本领变得更加广大,只见他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不但大闹龙宫,直捣四海龙王的老巢,而且还以一己之力战败了龙王,为民除害,得到陈塘庄当地百姓的一片赞许。

然而果真如此吗?

据考证,哪吒这一艺术形象,至少在唐代笔记小说中就已经出现了。唐代文人郑还古的《开天传记》中记载哪吒:“毗沙门天王子也。”毗沙门天是佛教北方护法天王,所以民间称哪吒是托塔天王的儿子。在宋代笔记小说中也有关于哪吒的故事,宋朝洪迈所著的《夷坚志·程法师事》中载:“值黑物如钟,从林间出。知为石精,遂持哪吒火球咒,俄而见火球自身出,与黑块相击。”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载: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磐石,手持法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军吒,次木吒,帅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脚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而生之……

从古代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哪吒是从佛教神转变为道教神的。关于这一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刘文刚也曾指出:“哪吒是印度佛教的三头六臂的夜叉神,护法神。佛教传入中国,哪吒神也进行着中国化的演变。大概在南宋时期,随着李靖演化为毗沙门天王,而演为李靖之子,实现中国化……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完全道教化的英雄神,但还是有佛教因子。”(刘文刚:《哪吒神形象演化考论》,见《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哪吒最早被写作“那吒”,是印度梵文的简译,全称是“那吒俱伐罗”或“那罗鸠婆”,也译作“那拿”。从哪吒借莲花托生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哪吒其实是源自于佛教。在佛家看来,莲花是至洁、至妙、至神、至圣之物,是为万人所尊奉的,就连佛祖菩萨都是莲花化身,所以莲花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圣洁。既然莲花本是佛教世界的圣物,民间传说和《封神演义》中能把哪吒塑造为以莲花为身,正意味着哪吒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从凡人到天神,从世俗到神圣的身份转换,彻底脱凡去俗,走向永生,走向纯洁,走向神圣。

把哪吒写作哪吒,大约是《封神演义》开始的。该书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说,哪吒是陈塘关总兵官李靖之子,生而灵异;以下又用了两回叙说他的神通。恰巧天津有陈塘庄,又有通海的海河,因而哪吒闹海的故事很容易被天津人接受。何况哪吒又是个神通广大、活泼可爱的英俊少年,有他做同乡当然要引以为荣了。但陈塘关在何处,书中并未交代。

所以,如果要追问哪吒的“家乡籍贯”,估计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得上来。

好在哪吒本来是神话中的人物,说他是哪里人其实都无所谓,实际上也没必要那么认真了。当然,如果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答案的话,我们可以断定,在其文化渊源上,哪吒是来自印度,是印度神话中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不过被传播介绍到中国后,这一形象也就被“中国化”了。

第四节 土行孙娶亲:阴差阳错还是两情相悦?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

人与人之间的相恋相守,据说是上天早已预定好了的事情,至少上面席慕容的诗句中是这样认为的。在《封神演义》中,土行孙与邓婵玉的婚姻,姜子牙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封神演义》中,是土行孙是一位擅长“土遁”绝技也叫“地行术”的侏儒。土行孙身高不过四尺,非常灵活,只要碰着一点点土,他就可以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马上钻入地下,在地下快速潜行而不被人发觉,就像鱼儿游进大海一样。他是玉虚十二仙之一俱留孙的大弟子,因而有较高的本领,没有人可以破解。

土行孙在《封神演义》中一开始被石矶所利用,想尽各种办法对付姜子牙和周军。但后来土行孙终于看清了石矶以及申公豹的种种劣行和险恶用心,所以转而投靠西岐,并且在姜子牙的撮合之下,与邓婵玉最终结为百年之好,实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梦想。但是土行孙结婚之后,仍然比较好色,所以他并不像《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那么招人喜欢。

说起土行孙与邓婵玉的姻缘,就不得不提起土行孙的种种风流往事。《封神演义》里写道,土行孙为了能够早日迎娶邓婵玉,就在别人的怂恿鼓舞下,趁夜潜入到西岐的营房,准备行刺武王和姜子牙。在茫茫黑夜当中,土行孙割掉了正处于酣睡中的“武王”的头,心中窃喜,自以为已经大功告成,马上就能见到如花似玉的邓婵玉。却殊不知这个“武王”并不是真的武王,而是杨戬利用自己的法术变化的。后来杨戬又施展同样的法术,把自己变成娇娇怯怯,千娇百媚的武王妃子。土行孙是个好色之徒,见到此种美人,顿时色心骤起,心生歹意,竟欲强奸。杨戬趁机活捉了光着全身的土行孙,但终究被他利用自己的遁地术给逃脱。

尽管如此,历尽千辛万难,土行孙还是成功地将邓玉婵给“拿下”。《封神演义》花了不少的笔墨来描写土行孙强逼婵玉入洞房的场景,这在整部书中都算是少见的。我们现在很难知道,当这位美艳如花、娇滴滴的婵玉被土行孙这个长得奇丑无比的侏儒霸占之后,内心充满了怎样的反抗和挣扎。她是否愿意就这么心甘情愿地与土行孙长相厮守,白头到老?所有的答案,我们都将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倒是完全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婵玉的婚姻不由她做主,她一生都无法与自己相爱的人共同度过,那怕仅仅只是一天。

这或许就是古代女子的悲哀吧!

土行孙和邓婵玉的婚姻到底算是幸抑或不幸,或许只有婵玉自己知道了。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土行孙绝对是个好色鬼,说好听一点就是登徒子。不但人品有问题,长相上面实在也难以说的过去,而且还是个侏儒,如果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个已经被人用得很俗的比喻来说的话,婵玉在嫁给土行孙的那天,她的命运仿佛就是天鹅不幸在落地的时候被癞蛤蟆给一口咬住了一样。更为可恨的是姜子牙,表面是是打着上天的名义,其实有可能是为了留住和利用土行孙,活生生从中作梗将邓婵玉这朵鲜花给插到了牛粪上。

但人的命运有时候也很难讲,当鲜花被插到牛粪上的时候,或许也会因祸得福,因为靠着肥沃的营养,说不定会比其他话开得更为娇艳。所以,土行孙后来为武周立下了汗马功劳,屡建奇功,被武王和姜子牙所赏识,当然也为后人称道。在那样一个讲究妻以夫贵的年代,邓婵玉的内心或许比别人更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谁又能知道呢?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无论是精卫还是土行孙,他们都属于神怪一类。这些神怪们大多性格突出、善恶分明、恩怨分明,他们都是以神话的方式,把老百姓心中所想所怨的复杂感情,给表现出来。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些故事的收场,多数都是悲剧。例如,《白娘子传奇》这个故事的结尾,就是可爱的白蛇,被法海和尚压在雷峰塔下,不能与自己相爱的人相见。原因就是人与精灵来自不同的世界,因而就不能长相厮守,这样的结局总是让现代人人感慨万千。

土行孙与邓婵玉的结局也同样如此,土行孙为西岐立下赫赫战功,不幸最后却被张奎所杀,他的老婆邓婵玉为了给土行孙报仇,也战死在沙场。在《封神演义》原著第“八十二回”中是这样描述的:

话说张奎一日来至渑池县,夫妻相见,将杀死土行孙一事说了一遍,夫妻大喜,随把土行孙的首级号令在城上。只见周营中探马见渑池县里号令出头来,近前看时,却是土行孙首级,忙报入中军:“启元帅:渑池县城上号令了土行孙首级,不知何故,请令定夺。”子牙曰:“他往夹龙山去了,不在行营,又未出阵,如何被害?”子牙掐指一算,拍案大呼曰:“土行孙死于无辜,是吾之过也!”子牙甚是伤感。不意帐后惊动了邓婵玉,闻知丈夫已死,哭上帐来,“愿与夫主报仇!”子牙曰:“你还斟酌,不可造次。”邓婵玉那里肯住,啼泣上马,来至城下,只叫:“张奎出来见我!”哨马报入城中:“有女将搦战。”高兰英曰:“这贱人!我正欲报一石之恨,今日合该死于此地!”高兰英上马提刀,先将一红葫芦执在手中,放出四十九根太阳神针,先在城里提出。邓婵玉只听得马响,二目被神针射住,观看不明,早被高兰英手起一刀,挥于马下,可怜!

可怜的不仅仅是邓婵玉,同样还有土行孙吧,一对历经千辛万难结成的欢喜冤家,就这样一同踏上了黄泉路。

由此可见,在土行孙与邓婵玉成婚之初,或许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真情实感,至少邓婵玉对土行孙抱有很多的不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日久生情,邓婵玉也就逐渐认可和接受了土行孙,并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直至最后听说土行孙战死疆场的时候,她也为土行孙殉情而死。

或许在邓婵玉看来,土行孙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但却是世界上对她最好的男人。

读完邓婵玉与土行孙的爱情故事后,我们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的一句经典名言: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五节 姜子牙:贫民百姓何以成为一代奇才?

说起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估计无人不知;

但说起这个歇后语背后的文化典故,估计就知者寥寥了。

这里的姜太公,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名望,一名尚,字子牙,东海人。生于商朝末年,生逢乱世,遭遇曲折,一生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相传姜子牙的祖先是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所以也称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到姜子牙的时候已经沦为贫民了。为了能够维持生计,姜子牙年轻的时候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亲自宰牛卖肉,后来生意不太好,又改行跑到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开始做起了卖酒的生意。虽然生活困顿、家境贫寒,但是姜子牙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凭着自己的胸怀大志,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在学习和探究古今政治演变和军事战争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加之他从上流社会沦落下来,饱尝民间疾苦,而且能屈能伸,凡人所能者,他自然不在话下,凡人所不能者,他也不在话下,久而久之,终于锤炼成满腹经纶的一代旷世奇才。

姜子牙晚年的时候,作为东方头号大国的殷商王朝,由于纣王的荒淫无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许多大臣离心离德,诸侯背叛亲离,士兵终日诚惶诚恐。

而与此同时,西部的周国在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积极倡行仁政的号召下,许多殷商的民众都举家搬迁了过来,随着人口的日益激增,周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当时姬昌推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也就是减少国库收入,增加老百姓收入,这样就极大地安定了人心,整个国家呈现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