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业的变革
- 左晶
- 3949字
- 2021-03-23 21:45:24
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发展与改革
【摘要】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纸质图书似乎已近边缘化,但人们对纸质图书的争议却不断。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数字图书应该给予制止,因为它使中国人的阅读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纸质图书也受到了质疑,很多年轻人认为捧着一本书阅读的时代已经过去,因为电子设备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与快速。文章将探讨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发展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数字图书;纸质图书;发展与改革
一、数字图书
所谓数字化图书,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将传统的书籍出版发行方式以数字化形式实现,这个过程要用计算机辅助完成。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全新的阅读方式,它并非纸质书的单纯数字化,还有许多复杂的加工处理。简单地说,数字图书就是把平面的内容数字化,并将其放到网络等另一个平台上供人们阅读。它的内容广泛,不仅仅包括电子书,而是集文本、视频、图形、声乐为一体的多媒体图书,光盘、有声读物等其实都可归为数字化图书的行列。
(一)数字图书的优势
1.形式丰富多彩,方便实用
数字图书在形式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它具有较低的定价和较低的成本,不需要印刷,节约了大量纸张、油墨和水资源,不用仓储、运输,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加快了出版周期,增强了图书的时效性和生命力。数字图书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纸质图书数字化,而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入了声音、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
2.绿色环保的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不会产生印刷出版垃圾,数字图书可以直接进行电子垃圾的处理。
3.具有交互功能
纸质书籍在交流上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读者和作者无法快速和顺畅地交流,这种结果可能会导致一本好书被埋没。而数字图书的出现令读者与作者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不仅能使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了作者的想法,而且还可以让读者找到和自己有共同感受的其他读者。
4.携带方便
无论身处何处,数字图书拿出来可以随时阅读;其次是轻巧,带着这样的数字图书出门你永远不会感到是种负担。以目前流行的储存方式来看,2G的储存卡可以储存成千上万本的数字图书,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
(二)数字图书的劣势
1.版权问题亟须解决
版权问题大概是数字图书最受人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数字图书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图书,纸质图书有复杂的程序来保护版权等作者的权利,而数字图书通过网上简单地复制和拷贝就能得到。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措施对数字图书的版权进行保护,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大。
2.内容上过于混乱庞杂
有关数字图书,人们在方便阅读的时候也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网络上会出现各种低俗的内容,使得人们不再迷恋科学和学术,造成了精神文化上的退步。至于如何解决这种内容低俗的数字图书的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3.盈利模式不成熟,还未形成一条独立的文化产业链
数字图书现在处于单环节赚钱的形势下,没有集体的完备的产业链。在这样的情况下,数字图书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限制。没有完全的产业链,产品经营变成了产品直销。这就使得在产品也就是图书在生产与销售中降低了盈利能力。
4.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数字图书的购买与阅读存在暴露个人信息的可能,增加了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现在有不少网络黑客利用网络平台的交互和共享对个人信息进行盗取,导致读者的财产受到巨大损失。
5.阅读习惯难以改变
许多读者有这样一种感受,数字图书始终难及纸质图书。无论是其手感、还是读感上都与传统的纸质图书有差距。因为数字阅读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纸质图书在这里显示出了其巨大优势。
6.缺少系统的管理,产业链价值低
数字图书固然内容庞大、种类繁多,但却缺少系统的管理平台。就拿纸质图书作对比,有类纸质图书的法律、法规都已经比较完善,而相比之下数字图书就随意的盗版比较猖獗。数字的图书随意复制、随意发行和随意流传相对容易,法律法规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同时,随意复制获取利益的行为破坏了经营上的产业链管理模式。
二、纸质图书
纸质图书已存在了几千年,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近些年纸质书消亡在即的声音此起彼伏,似乎那个一本书、一杯茶、一个下午的时代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可纵使纸质图书有种种弊端,却也无法让我们轻易舍弃。下面列举了四点纸质书的优势,这也许就是对“纸质图书完全消亡论”最好的辩驳。
(一)纸质图书的优势
1.阅读的舒适性
纸质图书在阅读上的舒适性不言而喻。纸质图书本身没有辐射和有害光线的干扰,对人们视力的影响不大。当人们手捧一本纸质图书的时候,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那还带着油墨香味的纸张营造出了读书的良好氛围。
2.易于保存
纸质图书最大的安全威胁在于粉尘和环境湿度,通过人为努力来改善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纸质图书可以保存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即使在环境更恶劣的情况下也可以保存几十年。而数字图书相较之下则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害,如网络黑客。这样看来,纸质图书相较于数字图书更易于保存。
3.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纸质图书经过了上千年的磨砺,无论是生产、出版,还是发行,其后备力量都是相当坚实的,从而确保了纸质图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其相当的权威性。
(二)纸质图书的劣势
1.出版过程繁琐,更新慢
一部图书的出版要经历筛选、打样等多个繁琐步骤,一部书的最终出版需要多个人、多个部门合作才能完成。这同时也注定了纸质图书更新知识内容比较滞后,当下流行的事,经历了一本书的一系列出版流程之后可能已经失去了时效性,这也往往会令读者失去了新鲜感。
2.互动性单一
纸质图书只能靠读者与作者之间单一的交流作为互动,而数字图书则不然,可能依靠网络找到了许多其他读者或者与其有共同兴趣的人。纸质图书单一的文字表现形式也会让许多读者对它失去兴趣。
3.费用相对较高,利用率低
纸质图书的制作环节决定了它定价高,这会让许多读者望而止步。而且对于有些读者来说,读完之后可能就难以再捡起来,很难再有较高的利用率,这大概也是读者们会选择数字图书的原因。
三、数字图书和纸质图书的发展与改革
关于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发展与改革,在这里笔者用三个词语来讨论:冲击、机遇和共赢。在这个经历洪流激撞的大时代下,无论是数字图书,还是纸质图书,都要重新审视自身。
(一)冲击
所谓冲击,是指双方的。数字图书的出现确实给纸质图书造成了巨大冲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数字图书的“硬伤”也限制了其发展前途。这种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出版商与电商的合作。这场令传统书业感到恐慌的合作,却令我们意外发现,冲击带给我们的不是数字图书或是纸质图书的萎缩,反而是使二者一起携手进入了一个共存共荣的大好机遇期。
(二)机遇
1.浅阅读,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共发展
数字图书的出现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浅阅读的娱乐消遣功能,因为其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也为纸质图书带来了更高的收益。换句话说,它弥补了纸质图书传播力上、交互性上、共享性上的缺陷,成为了纸质图书“试用装”。有了这种方便使用产品的存在,反而促进了纸质图书的销售。
2.深阅读,纸质图书弥补全媒体时代的精神空缺
数字图书发布了海量信息,但由于缺少管理,致使其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纸质图书经过了三审三校的严格出版流程,其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使它在读者心目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浅、轻、碎的阅读方式迎合了人们浮躁的心理和减压的需要,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催生物。相对于浅阅读,更具阅读价值的深阅读能够促进人们不断探索、思考,能够滋养心灵、催生智慧,是全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传统时代向全媒体的过渡期,纸质图书理所当然地承担起更多传承文明的任务,以弥补信息时代的浅薄。
(三)共赢
比起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的博弈,笔者更愿意相信“和平”才是共赢的前提。那么,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是如何做到共赢呢?
1.愿意尝试
数字图书与纸质图书的营销者应该敞开心怀,接纳新事物。无论是有多么稳固根基的事物,如果不愿意接纳时代的潮流,都注定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
2.形态内容产品精神的深度融合
单纯地把纸质图书推上数字化道路绝不可能实现两者的高盈利,只有深入品牌精神的融合,包括内容、读者和作者,甚至后续的反馈都实现一体化,才可能将两者成功地推出市场,最终达到高收益、高回报。
3.建设健康完整的产业链
数字图书还需要努力加入图书出版的成熟的产业链中,作为其中的一员才会做大自己、做强自己。而纸质图书需要做的就是将完备成熟的产业链不断更新升级,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四)解决办法
纸质图书与数字图书营销商应达成一致,可以在纸质图书出版商合作的网站上提供免费试读一部分内容,如果读者通过试读感觉对此书十分感兴趣,只要通过点击数字图书的数据库进行预订购,就可以将纸质图书以折扣形式出售。但如果没有经过网络订购,则难以享受这种折扣(当然也可以附加赠送作者亲笔签名或者小礼品等)。同时,书籍的配送可以采用实体书店与快递直接发出的双向选择,去实体自己直接取书的,可以享受其他优惠,这样也保证了实体和网络都有相对平衡的消费群体。当然,纸质图书出版商也要适当支付数字图书营销上的网络维护和营销费用,使两者双赢。读者收到纸质图书后,可以根据实现设计好的条形码或验证码将数字图书不可免费试读部分解锁,这样既满足了出行方便携带的要求,也满足了想要进行深度阅读的要求。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代表了我们不希望数字图书受到局限,同时对于纸质图书的迷恋。希望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带给我们的是图书精神文化的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王子尧.浅析数字化图书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J].新闻传播,2014(1):150-151.
[2]王宇沛.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对比之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21):66.
[3]葛秋菊.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论电纸书与纸质图书的关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125-127.
[4]赖晓华.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探讨[J].编辑之友,2014(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