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话语对中国形象的构建

张明月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5硕士研究生)

【摘要】外媒对于中国的报道,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一般均具有隐形框架。而具体到每篇报道中,外媒是如何应用话语技巧,来巧妙地达到其叙事目的的呢?文章通过对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华尔街日报》三家大报对中国近期颁布的“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尝试对其运用的具体话语技巧进行解析,并探寻其构建的中国形象。

关键字话语分析;框架理论;中国形象;“全面二孩”

在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还未凸显的今天,外媒对于中国新闻事件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诸多研究表明,外媒对于中国新闻事件的报道,大多倾向于采取负面的态度。而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又要将客观性作为首要条件,那么外媒是如何运用话语技巧及叙事技巧进行事实构建,以达到其叙事目的的呢?

本文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放开”这一政策性新闻事件为例,选取美国三家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及《华尔街日报》自政策出台后至今对于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共57篇报道,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尝试对美国媒体在报道中使用的话语技巧进行解读。

一、研究价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后,我国正式宣布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自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这一话题在国内外始终热度不减。在国内方面,由于这一政策关系国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这一政策每每出现变动,总能够在国内各大媒体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至于国际方面,由于涉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人权问题,所以外国媒体也始终密切关注并跟进报道。

(一)研究的可能性

事件本身具有研究的可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在中、外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度。“全面二孩政策”一出台就吸引了外国媒体的关注,且成为其对中国形象呈现的一个重要窗口,报道篇幅在外媒近期对中国事件报道的总篇幅中也占据很大一部分。此事件作为近期代表性的政治新闻事件,对其作出解读,可以展现外媒对中国政策性事件基本的话语、框架的构建方法。

(二)研究的必要性

首先,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分析。“全面二胎政策”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所以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对这一政策的进一步理解,并对其可能衍生出的问题进行预警、防范。对于外媒报道的研究,有助于弥补盲点,更加全面地了解二胎政策。

其次,对外媒相关报道进行具体的话语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外媒体报道的框架差异,得出外媒报道中国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方法。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存在不同的倾向,尤其是对于政策相关事件,更加能够体现不同国家媒体报道框架的差异。通过对外国媒体报道“全面二孩政策”的新闻的具体文本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外报道的区别,也有利于我国在之后相关事件的国际传播中及时作出回应;

最后,可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参考价值。中国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大国,对外文化传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解读“十三五”政策为例,我国就发布了“十三五之歌”等进行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但效果一直不够显著。通过对外媒报道的研究,可以得出在外国媒体及民众眼中我国的形象,以及外国媒体报道中国事务的基本态度。虽然其中可能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但此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对我国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外传播。

二、文本分析

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三家媒体对于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均集中在该政策出台后,共57篇,分别为《纽约时报》15篇、《华盛顿邮报》16篇、《华尔街日报》16篇。在三家媒体的报道中,叙事文本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一)标题:词语具有态度

在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中,曾提到了新闻话语建构的名词化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13.,即通过将其他词类变成名词的形式,赋予其隐含意义,这也是西方媒体常使用在标题中的手法。但分析外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报道的标题,可以发现,大多数文章标题并不隐藏其态度,而是通过形容词、动词等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确定文章的基调。如《纽约时报》中《中国女性仍无尊严》(Still No Dignity for Chinese Women)、《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阴影》(The Long Shadow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等文,用Still(仍然)、Shadow(阴影)系列词语,直接体现对中国新政策的态度。由于各种因素限制,本文选取的素材均为传统媒体电子版、网络版。笔者认为,此类现象与新兴媒体平台逐渐勃兴后,传统纸媒倾向于迎合人们通过快速浏览标题选择自己偏好的事实、态度来进行阅读的习惯有关。

(二)体裁:虚实并行

在新闻的表现形式方面,三家媒体均以报道居多,其中包括通讯、消息等。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几篇评论及一篇人物专访。体裁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体裁构成

在体裁方面,看似以报道体裁存在的占据绝大多数,但其中多为夹叙夹议,鲜少有单纯的事实报道。大部分报道均仅在开篇介绍部分政策背景、事实信息,紧接着便转向对中国现象、政策效果的分析方面。

(三)文本:暗藏深意

在报道中,通过对句子句式的设置,也暗含了其立场并传达出对中国形象不利的信息。

如在《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阴影》(The Long Shadow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Chinese officials still seem impervious to the needless human suffering the policy has inflicted.”(中国官员看起来仍然对人民由于政策影响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无动于衷。)这一句话可被拆分为两句,即“中国官员无动于衷”和“人民由于政策影响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从句式来看,前一句为精神型,表现官员的想法,后一句为状态型,表明人民的生活状态。并且官员为主动,人民为被动。这句话除去中国人民在遭受痛苦这一表面的负面事实,其实还隐含着在中国官员与人民为两个阶层且过着不同的生活这一含义。

在报道中,还存在通过对叙事视角的利用,营造出虚假的客观。《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导致我被收养——我过上了更优越的生活》(China's one-child policy led to my adoption—and a more privileged life)一文中,由一位中国二孩,讲述了自己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而被迫被美国家庭收养的经历,并在其中穿插了对独生子女政策的批判及其对美国生活的喜爱。看似客观,但话语权的拥有者,即这位被收养的孩子,仅为特例并不能代表全部。

此类现象在报道中广泛存在,通过语言技巧,隐晦地向人们传达了一系列负面信息。

三、叙事视角

(一)虚假的客观

在叙事视角方面,外媒的报道呈现出虚假的客观,以下分别从信源和态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信源方面

表2 信源分析表

表2为美国三家媒体57篇报道的信源表。每篇报道可能存在多种信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外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信源,涉及外国官方及媒体信源的文章仅有三篇,且立场均为负面。

在相关报道中,信源主要集中在中国方面,以中国官方及专家民众为主,看似客观,但根据文本分析,来自于中国方面的意见多为负面的。通过使用来自中国的信源,使外媒报道表面上更为公正,但其最终目的仍为借中国官员、专家及民众之口来传达其立场与态度。

2.态度方面

表3 媒体态度表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报道中,负面态度占据60%,下面是具体的态度表现。

(1)正面态度

在《纽约时报》15篇文章的正面态度中,只有调整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力三种,在文章中所占篇幅比重较小,涉及的大部分为客观事实的呈现。

《华盛顿邮报》正面态度的报道仅有一篇,名为《中国放宽生育限制对夫妇、企业来说均为福利》(China's easing of birth limit a boon to couples,companies),该文主要集中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权两个态度,提到政策利于中国减小因老龄化造成的经济压力并促进婴儿用品相关公司的发展,且对于诸多夫妇来说不失为多一个选择。

《华尔街日报》相关报道只有一个正面态度,即为促进经济增长,有7篇文章涉及了这一态度,如《政府称:二孩政策将使GDP增长0.5%》(Two-Child Policy Will Boost China's GDP Growth by 0.5%,Government Says),该文引用了中国政府预测,称最近由于取消了执行了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将在经济增长的“长期”中产生0.5个百分点。但原文中“over the long term”使用了双引号进行强调,所以其态度可说非完全正面。另外,对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华尔街日报》相关报道从婴儿用品市场、房地产市场均进行了分析,如《投资者涌入婴儿食品相关股票市场》(Investors Pile Into Baby-Formula Stocks)、《二孩政策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What Will the Two-Child Policy Mean for China's Property Market?)。

(2)中立态度

由于中立态度基本为政策的基本解读,一般作为新闻报道中的基本事实,一般每篇文章均有涉及但占幅不多。

一些文章也会用图表或评论的形式对“全面二孩政策”进行现象分析,《华盛顿邮报》中的相关文章最多,如《如果美国与中国同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将会怎样?》(What if the U.S.had adopted a one-child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as China?)就采用了四个图表进行了分析。

(3)负面态度

在《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中,其负面态度为主要态度,且集中在效果有限、未完全放开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变种,以及由二孩政策引申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其中,关于引申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这一方面较多,多提及计划生育政策具有诸多后遗症,将长期影响中国,并涉及一系列由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社会问题。如在《独生子女政策终结:中国计生委何去何从?》(After the One-Child Policy:What Happens to China's Family-Planning Bureaucracy?)中,引用了对一位中国律师的采访,称“计生委”“收集了200亿元人民币(35亿美元)的罚款,但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充分说明这笔钱是怎么花的。”

《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负面态度主要体现在效果有限以及由“二孩政策”引申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两个方面。

《华尔街日报》报道的负面态度主要表现为效果有限。如在《为何计划生育终结后,中国可能也看不到婴儿潮》(Why China Probably Won't See a Baby Boom After the One-Child Policy)、《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并未化解中国的人口隐患》(One-Child's End Won't Defuse China's Population Bomb)、《中国婴儿潮的五大障碍》(Five Hurdles to a China Baby Boom)三篇文章中,分别从多角度出发,阐述中国并不会因此政策而迅速增加人口,以及不能快速缓解社会老龄化现象等一系列问题。

经对比分析,发现在态度方面,美国媒体报道中的正面态度多为经济增长,负面多为效果有限,以及由二孩政策引发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三家报纸涉及由二孩政策引申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这一类态度的文章,大多是引申到计划生育政策并对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如针对人权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批判。并且通过报道态度数量分布也可看出,负面态度占据大多数,总体上并不客观。

(二)巧妙的引申

在上文对态度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出,在报道中占据多数的报道并非为政策解读,而是集中在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独生子女政策的引申。

1.关注点的转移

将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转移到经济方面,多见于《华尔街日报》。由于其报刊定位为财经类报纸且目标受众多为中、高端人士,所以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报道也多为这一政策对婴用品、房地产市场及相关股票的影响。

这一现象也体现出了我国在外的形象多为经济大国,对于全球金融、股票市场均存在很大的影响。

2.社会规范错位

外媒对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部分报道,是通过焦点转移的方法,将报道重点转向独生子女政策,新坛老酒、旧事重提。在文本中,存在利用语境差异、社会规范不同而蓄意产生误解的情况。尤其体现在对独生子女政策的回顾上。基本在所有引申到独生子女话题的新闻报道中,均提到“a-bortion”(堕胎)一词,相较于中国,国外语境下,堕胎涉及一个生命权和选择权的争论,是较为严肃及严重的一件事。在新闻报道中,对这一现象的反复提及并伴之对中国人权的批评,会让受众对中国产生不良印象。

如《华盛顿邮报》中《对于大多数母亲来说,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束太迟了》(For many moms,the end of China's one-child rule came too late)一文,开篇对一位为了保住工作准备进行堕胎手术的中国中年女人进行了描写,采访了她在得知二孩政策出台后的心情,“When I heard the announcement about the new two-child policy,I cried.”she said.(她说:“当我听到新的二孩政策宣布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以上两点,均为对二孩政策的引申,而非事实报道。

四、形象构建

外媒对于中国新闻事件的报道框架,多以负面为主,这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中外报道预判框架不同可能也为原因之一,在霍尔提出的文化维度中,美国属于将来导向型语境,外国对于事件发生后的预判框架以负面为主,而中国报道一直以来都坚持以正面为主的方针。

通过本文对于外媒报道中国新闻事件中话语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中,具有许多隐含的导向,受众有时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掉入语言陷阱。而外媒对中国事件的报道,也存在着诸多隐含的负面信息,中国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化解,才能逐步建立起我国的正面形象。

参考文献

[1]曾庆香,黄春平,肖赞军.谁在新闻中说话——论新闻的话语主体[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2-7.

[2]曾庆香.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8(5):25-31.

[3]曲妍妮.《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