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李雁南:
IT架构转型带来的蝴蝶效应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金融占据了大众的注意力,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的确,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业务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想要了解金融领域业务与新技术结合的全貌,就离不开对传统金融的探究。

InfoQ特别策划“科技创新为传统金融带来哪些变革新契机?”选题,以深度访谈、案例展示、评论分析等多种形式,揭示传统金融行业采用哪些科技创新手段实现业务发展和变革,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传统金融科技创新的真正实力,如实展现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全貌。

为此,我们采访到了工行银行测试部高级经理-李雁南,就工行在性能测试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以及采用了哪些解决方案为主线索,来了解工行在架构转型和构建性能监控体系的上的收获。

性能测试体系的遗留问题

从事长时间的性能测试工作,肯定会有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可以分享出来。对此,李雁南说,感触较多的是IT架构转型对于性能测试既有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的改变。过去两年间,工行也在持续有序的推动内部IT架构转型,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分布式架构的应用开始出现,部分传统的竖井式应用向着分布式迁移;

• 软件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大量开源产品和技术被应用;

• 应用系统对于性能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牵一发而动全身,上述变化也给性能测试工作本身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具体可以分为三点:

1.在性能测试案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针对应用架构预估的性能瓶颈设计测试场景和案例,这就对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有很高的要求。而面对分布式架构这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慢慢的去积累经验,从理论基础到技术方法都需要重新学习和实践。

2.新的架构和软件产品的使用,迫使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架构和软件本身的性能容量,原有性能测试工作的范围扩大了,测试方法和工具也需要不断改变。

3.测试与生产的资源差异越来越大,测试环境资源有限,尤其针对分布式架构问题时,我们只能利用较小的测试集群规模去评估投产后表现,对于性能容量的评估难度逐渐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