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史
  • 朱长文
  • 132字
  • 2021-03-23 15:21:27

大禹

█〔宋〕马麟 大禹

大禹悼鲧〔1〕绩之不成,而哀尧民之垫危〔2〕,于是乘四载〔3〕,历九州,过家不入,以平水土。观洪水襄陵泛丘〔4〕,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也,名曰《禹操》,或曰《襄陵操》。及嗣舜之业,当作《大夏》,夏,大也,言治水之功为大也。

【注释】

〔1〕鲧:大禹的父亲,《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后来鲧被舜帝杀死在羽山。随后舜又起用鲧的儿子禹治水。

〔2〕垫危:受洪水危害。垫,陷沉,淹没。

〔3〕四载: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史载略有不同。《史记·夏本纪》:“水行乘舟,陆行乘车,泥行乘橇,山行乘欙。”《尚书·孔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山乘欙。”

〔4〕襄陵泛丘:洪水危害严重。襄,冲上。泛,水漫流。

【译文】

大禹哀伤父亲鲧治水功败垂成而命丧羽山,又忧虑尧地百姓深受洪水危害,于是乘坐四种交通工具,行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都是为了治水平土。大禹亲眼目睹洪水漫上丘陵,便操琴作曲,曲声清澈如流水溢出、如泉水潺潺,借此表达一定能治理洪水的决心,此曲名为《禹操》,也有人称为《襄陵操》。后来大禹继承舜的帝位,于是作乐舞《大夏》,夏,是大的意思,赞美大禹治水功高。

█〔南宋〕马远 水图卷之黄河逆流

【延伸阅读】

禹,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鲧之子,夏朝开国君王,亦被称为夏禹。传说大禹忙于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治水有功,舜年老后将帝位传给了大禹。大禹铸造了九鼎,九鼎分别象征九州,借此显示天下归于一统。

【名家杂论】

《禹操》是大禹在治水时,见河水泛滥,心有所感而作,桓谭《新论》上亦载:“《禹操》者,昔夏之时,洪水襄陵沈山,禹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

《大夏》是以古代人民歌颂大禹治水为内容的乐舞,共分为“九成”,即九章音乐,以形状像笛的管乐器“龠”伴奏,又称为“夏竹九成”,竹则是排箫的前身。

《大禹陵志》一书中曾收录一首创作于1947年的《大禹纪念歌》,歌词中既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胼手胝足八年治水的感人经历,又有后人仰慕先贤的崇敬之情。


大禹纪念歌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

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三过其门而不入,八年于外不辞苦,岂不怀归,念此象庶,嗷嗷待哺,大哉圣哉禹!

我思古人,伊彼大禹,洪水滔天,神州无净土!

薄衣食,卑宫宇,排淮泗,决汉汝,生民相庆免为鱼,禾黍既登修贡赋,亿万斯年,诸夏子孙,弦歌拜舞,大哉圣哉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