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委婉语使用的原动力和目的
“人类的认识总是从观察结果到追溯原因,从直观的具体到思辨的抽象,从简单的、外在的现象到复杂的、内在的本质。”(王海明,2001:11)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在研究分析委婉语的时候,力图揭示其形成的动因。本章主要由语言与灵物崇拜、委婉语使用的原动力、委婉语使用的目的三部分构成。
3.1 语言与灵物崇拜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声音形象和其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但约定俗成到一定程度,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以至于人们将能指和所指看成了同一个事物,只要一提到某一事物的名称,人们脑海中马上就激起了这一事物。如当出现“太阳”这一音响形象时,天空中发光、发热的天体就会在听者的大脑中被激活,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太阳”这一音响形象看成太阳本身。“……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太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陈原,2000:343)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将那些可怕的事物的名字或名称看作这些事物本身,和其所指事物一样,也成了人们害怕和敬畏的对象。名字的禁忌是因为古人认为人的灵魂是附着在名字上的,即所谓名如其人:降灾祸于这个名字就能将灾祸引到该人身上。如此一来,人名也成了被保护的对象,不能随便地提及,更不能侮辱,此即为“名字禁忌”或者说“名讳”。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以及其特定的奴仆如职业占卜师、占星师、巫师等,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文字的使用,他们在恐惧、膜拜和祝愿的同时,也逐渐有意识地利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性和抽象性,更加强烈地赋予它一种神力,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陈原,2000:344-345)
同样,人们将那些令人不快、感到不雅的事物和它们的名称联系起来,不分彼此,提及它们就像面对它们或身处其中一样。因此,除了怪、力、乱、神、名字等禁忌之外,人们还对不雅、不洁的事物实行禁忌。被禁忌事物的名称或相关说明是直陈语,属于禁忌对象,因此被称为禁忌语;在非说不可时,人们要换种说法表述,结果就是委婉语。直陈语和委婉语都是能指,与委婉语的婉指对象相对应。委婉语和直陈语的所指是相同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委婉语和直陈语属于同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