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巴菲特的基本投资策略

第一节 集中投资

集中投资,对投资对象分析更透彻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的一大好处,就是迫使你更详细、更认真地去考察你的投资对象。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就是建立在对股票进行详细考察基础之上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该股票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就贸然投入,而且还是集中投资,这种行为无疑是风险巨大的孤注一掷。而巴菲特自己考察上市公司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独特但不神秘,是建立在普通常识基础之上的。

由于巴菲特实行的是长期投资策略,所以如果从将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来分析公司发展前景,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巴菲特采用的方法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一整套方案。运用这一整套方案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考察,有助于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股票投资价值。

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管理层聪明而又精明,经营业绩稳定,经营方式长期不变,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会慢慢体现出来。所以,他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考察公司潜在经济状况上,而不是股价波动、股市本身的发展上。

他曾经对零售业和电视行业做过一个对比分析。众所周知,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必须时时刻刻发挥聪明才智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可即使这样,赢利率还是很低。在巴菲特的个人投资生涯中,他看到过许多零售商一度拥有令人吃惊的成长率、超乎寻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可是到最后突然就不行了,不得不宣告破产。他发现,这种现象在零售业内屡见不鲜。

相对于需要“聪明一世”的零售业来说,电视行业则被巴菲特称为只需要“聪明一时”就行了。他举例说,如果你很早以前就买下一家地方电视台,即使你用人不当,也会经营得很好。例如,你把它交给你的一位懒惰而又差劲的侄子来经营,这项事业仍然可以经营好几十年。更不用说,如果你把它交给资本城公司主席托马斯·墨菲来管理,那你个人完全可以退居幕后、不闻不问,同样可以得到非常高的回报率。

巴菲特认为“聪明一世”和“聪明一时”的区别就在于:零售业经营需要时时刻刻比竞争对手更聪明、能干,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很不容易;即使你非常聪明、能干,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很快就复制出一套你的做法来对付你,然后超越你。不但如此,还会有一大批新加入的零售商,虎视眈眈地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分流你的客户。在这种内外夹攻下,一旦你的经营业绩下滑,就可能面临倒闭危险;一旦用人不当,那就等于你已经拿到了一张经营倒闭的入场券,真的是吃力不赚钱。而电视行业的要求就没这么严格,此行业相比零售业来说,即是赚钱不吃力了。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也要根据“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的原则,在详细考察公司的基础上,尽量寻找和挖掘“赚钱不吃力”的行业和公司。当这种股票出现时,要紧紧抓住机会,集中投资。

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详细考察,然后好中选优,把主要资金集中投资于能够创造较高回报的少数几只股票上,这是巴菲特集中投资理念的核心所在。巴菲特说:“我们继续将投资集中在很少几家我们能够完全了解的公司上。只有很少的公司是我们非常确信值得长期投资的。因此,当我们发现找到这样的公司时,我们就想持有相当大的份额。我们同意梅伊·韦斯特的观点,好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

巴菲特说,在对股票进行了这样的详细考察后,你就可以放心地集中投资了。有了这种详细考察,投资者自然没有什么必要担心投资回报的问题了。

集中投资,投资者思考会更加理性

巴菲特认为,一方面,集中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集中资金搞盲目投资,这样的投资风险太大;另一方面,集中投资又会有助于投资者理性思考,因为你要集中投资,就必须冷静面对投资风险。

巴菲特说过:“请记住,如果你用概率权重来衡量你的收益,而用比较权重来衡量你的亏损,并由此相信你的收益大大超过你的亏损,那么你可能刻意地进行了一桩风险投资。”可以说,依据主观概率来进行投资,每一位投资者都会,可是要通过理性思维来真正把握成功概率的大小,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就有一定难度。然而巴菲特认为,只要你认真读过这家公司的财务年报,了解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熟悉这家公司的业务,做到这一点就不难。

1990年初,美国西海岸的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的局面。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银行由于贷款资金被住宅抵押所占用,经营十分困难。而在这些银行中,拥有最多商业不动产的银行是威尔斯法哥银行。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票走势最为脆弱。

果不其然,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价从86美元急剧下跌,并且出现了恐慌性抛盘。而这时候却乐坏了巴菲特,因为巴菲特对这只股票的判断与上述观点完全不同。

巴菲特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呢?原来,他对银行业务十分了解,这一点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比拟的。所以,他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判断能力,也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望其项背的。

早在1969年至1979年间,巴菲特就拥有大量的伊利诺伊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股票。正是在这个时期,这家银行的总裁让巴菲特学到了这样一条经验:一家银行只要经营得好,就不但会使它的收益有所增长,而且还能得到可观的资产回报;而银行要经营得好,主要依赖于公司管理层——优秀的银行管理层不会去发放有风险的贷款,而且会不断降低运营成本;糟糕的银行管理层则相反,不但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且还会经常贷错款、造成坏账损失。

巴菲特了解到,威尔斯法哥银行自从现任总裁卡尔·理查特1983年上台以来,经营业绩一直非常不错。不但收益增长率、资产回报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运营效率在整个美国是最高的,放款业务非常结实,毫无风险。

巴菲特由此得出结论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银行业发生“大地震”和金融恐慌性风险确实存在,可是发生在威尔斯法哥银行身上的风险微乎其微。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担心这家银行商业不动产的比例最高呢?这难道也没有风险?确实,威尔斯法哥银行的商业不动产比例最高,可是巴菲特认为,由此造成的风险只会发生在经营管理不善的银行身上,不会对经营管理良好的这家银行造成太大冲击。

巴菲特算了这样一笔账:威尔斯法哥银行当时的税前年收益,即使扣除贷款损失3亿美元,余额仍然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即使又重新遭遇重创,也即使该银行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商业不动产,而且还包括所有贷款(480亿美元)在内,并且损失达到10%,结果又怎么样呢?所有这些情况都按最坏的估计,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前期利息损失在内,平均损失量相当于本金的30%,这时候这家银行仍然能做到不亏损!

关于这一点,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如果银行放贷业务遭受10%的损失,那就等于这家银行受到了严重的经济萎缩,而出现这种情形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几乎不可能!

正是基于上述理性分析,巴菲特得出了与其他人截然相反的判断结果。

当威尔斯法哥银行的股价被市场强行打压了50%之后,1990年10月,巴菲特大举购买该股票,一下子投资购买了500万股。这样,伯克希尔公司就拥有了威尔斯法哥银行10%的股份;同时,也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股东。

这一举措让其他投资机构议论纷纷,直呼“看不懂”。可是巴菲特却胸有成竹:“把资金集中于少数几只股票上,就会有足够的精力来研究这些股票。在对这些股票非常了解、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无论别人是否‘看得懂’,都是正确的。”他认为胜算的概率极大,至少应该是2∶1。结果,事实最终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集中投资,股票的回报率更高

众所周知,集中投资和多元化投资理念是相背离的。多元化投资理念认为,分散投资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殊不知,投资者分散投资将会买到自己不了解的股票,至少也会买到投资信心不足的股票。毫无疑问,这和高概率事件要下大赌注的投资原则是南辕北辙的。所以巴菲特说,集中投资就意味着高回报。因为集中投资的前提是你对这只股票很了解,至少也是“略知一二”,否则你也不敢这样集中投资。

在对投资对象十分了解的基础上,你再把自己的资金主要投向于这些股票,虽然股票只数减少了,可是投资回报率却必然会提高。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有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他在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上的投资业绩,就完全能证明这一点。伯克希尔公司在最初大笔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其净值大约是34亿美元,但是,到1991年光是持有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市值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巴菲特的这一投资策略受菲利普·费雪的影响不小,费雪是现代投资理论的开路先锋之一,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教父级的投资大师,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崇的投资专家之一。巴菲特和费雪都认为,股票投资数量应该限制在10只以内,尤其要把主要资金集中于三四只股票上。而对于广大散户来说,集中投资于两三只股票就足够了。费雪是从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后开始从事投资咨询业的,他的主要操作手法就是集中投资。

具体地说:他只愿意投资于很少几只自己非常了解的股票,而决不投资于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股票。即使自己非常了解的股票,也是好中选优,并不是每只股票都买一点。因此,费雪的投资策略是股票数量限制在10只以内,其中25%的比例只投资于3~4只股票上。他在书中写到,许多投资者包括那些为投资者提供咨询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购买自己不了解的股票可能会比没有充分多元化要危险得多。

他的意思就是说,那些非常优秀的股票数量是很少的,也是很难寻找得到的。只有真正买到它们,才能获得最好的投资回报。他的一句名言是:“我知道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就越好。”

费雪的儿子也是一位出色的资金管理家,他在总结父亲的投资理念时说:“我父亲的投资方略是基于一个独特却又有远见的思想——少意味着多。”费雪的投资理念对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大。巴菲特曾经说,自己在股票投资风格方面85%像格雷厄姆,15%像费雪。他甚至把费雪看做是自己的“精神父亲”。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把自己的资金集中投入到你所了解的那些非常值得投资的股票上去。这种集中投资,就意味着集中回报。只要这只股票的质地非常好,就不用担心这种集中投资会有什么风险。举例来讲,如果2009年你控告可口可乐公司,同时法院也判决你胜诉了,可口可乐公司需要赔偿你2200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当年的全部净利润,即使如此,可口可乐的股价也并没有下跌很多。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放心地集中投资于这只股票了。要知道,股价不下跌,就表明该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独占性地位没有受到撼动。

事实上,这笔巨大的损失并不会影响到该公司下一年的赢利水平,如果说有影响,那也是微乎其微。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支付2200万美元的赔偿金,完全可以看做是提前发给股东的一笔红利。只不过,这笔资金不是发给每一位股东的,而是支付给某一位特定人的,如此而已。下一年里,可口可乐公司在它的赢利中轻而易举地就赚回了这笔巨额赔偿款,可以说此事对其经营没有丝毫的影响。

试想,投资者与其把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于其他回报率低的股票,还不如集中投向于这样的明星企业股。这样的集中投资,不正意味着获得更多投资回报吗?

集中投资,资金周转率自然降低

众所周知,股票投资不得不考虑资金周转。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在企业经营中,千方百计提高资金周转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措施;可是在股票投资中却恰恰相反,只有降低资金周转率才能提高投资回报率。

道理很简单。因为降低资金周转率,就意味着投资期限较长,不经常买进卖出股票,从而至少能降低交易费用。

巴菲特说:“投资人绝对应该好好守住几种看好的股票,而不应该朝秦暮楚,在一群体质欠佳的股票里抢进抢出。”他认为,从短期来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股价变化。可是从长期来看,决定股价变化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收益——总有一天,股价会趋向于公司内在价值的。而环顾集中投资,它和长期投资一样,都会培养投资者的持股耐心,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根据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研究结果,股市投资中的资金周转率在10%~20%之间时获利最高。以资金周转率10%计算,表明持股时间为10年;如果周转率为20%,就意味着持股时间为5年。

集中投资有助于降低资金周转率的观点,最容易从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上体现出来。

例如,如果在巴菲特1969年收购濒临破产的纺织公司伯克希尔时,你就把你的所有资金投入这家公司,而且一直持有不卖,从表面上看你的投资几乎没有任何资金周转,可是投资回报却非常丰厚。要知道,该公司的净资产目前在美国排名第五,仅仅位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维亚康姆公司之后。

如果你非常有远见,当时就投资了1万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并且一直持有到2007年末,按照2007年该股票的收盘价13.78万美元计算,在扣除了各种税款之后,当年的1万美元已经增值到了4.96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已经消耗在当初的合伙公司里。如果不扣除这笔税款和费用,当年的1万美元已经增值到5亿美元!

难怪乎有人要说,伯克希尔股票是“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了。懂得了这一点,投资者就再也没有必要热衷于忙进忙出,只要看准几种看好的股票,长期投资就行了。

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是,美国特威迪—布朗基金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克里斯·布朗,他的父亲早期担任过巴菲特的投资顾问,所以有机会投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遗憾的是,1970年9月,他父亲把价值1000美元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克里斯·布朗的弟弟。而喜欢讲排场、摆阔气的弟弟,为了筹集度蜜月的资金,把这些股票全部卖掉了(当时的股价约40美元)。如果这些股票一直持有到2007年末,价值至少在275万美元以上。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真是一次代价昂贵的蜜月旅游。

2010年对我国投资者的一份调查表明,在人数上亿的股民队伍中,只有10%的人对股市“十分了解”,50%的人自称对股市“略知一二”。70%的人希望能学习有关投资理念和金融知识。更有意思的是,绝大部分股民把炒股所得看做是“意外收获”(不是“投资获利”),这就在有意无意中暴露出他们把股票投资当成一种投机行为。

如果投资者把炒股当做一种投机行为,那么就会为了获利而频繁地买入卖出,这样其资金周转率必然就高。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之一就是,看准质地优良的股票,买进后持有个5年、10年,一定会比追涨杀跌的回报高得多。当然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这只股票本身是一只好股票;二是长期持股不动。

集中投资能够降低资金周转率,而降低资金周转率更能提高投资回报,这个道理许多投资者不能理解的原因,巴菲特认为,关键在于这些人错误地把投资风险理解为股票价格的波动,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电脑软件,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股票的买卖——当股价达到多少时,程序会自动向你发出买入或者卖出的指令。而巴菲特从来就不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不会受此干扰。

集中投资,在赢得概率最高时下大赌注

巴菲特通过各种基本方法对公司进行详细考察,然后挑选其中的佼佼者集中投资,实际上是把赌注押在了这些公司身上。高概率事件当然要下大赌注,这是符合逻辑的。巴菲特的助手查理·芒格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集中投资就是“当成功概率最高时下大赌注”。

不过可以放心的是,由于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公司质地优良,所以集中投资在这些公司上面,投资获利回报高就是一种高概率事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对公司没有进行详细了解时,不能轻举妄动;而一旦碰到可遇不可求的投资好机会,就应当全力以赴地大举投入。他说,投资者对自己所做的每一笔投资,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净资产10%以上的资金投入这只股票。

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地算一算就知道:每只股票上的资金投入都超过10%,那就意味着投资股票的数量怎么也不会超过10只。

哪怕是对于伯克希尔公司这样的超级基金来说,也是如此。这就是巴菲特经常说理想的股票投资者不应该超过10只股票的依据所在。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巴菲特在这里所说的不超过10只股票,在投资金额上并不是平均用力的。纵观他的投资经历,从来都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他最擅长把主要资金集中投资于高概率事件股票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1987年他在首都/美国广播公司1只股票上的投资,就达到伯克希尔公司股票总投资额的一半。这样的投资策略在其他基金公司中很少见,难怪有些投资家认为巴菲特和赌徒“并没有多大区别”了。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投资确实也有一些“赌”的成分在内,不过即使“赌”也应该赌得合情合理——在所有赌博中,每当局势对自身有绝对优势时,加大赌注正是一种常用技巧。

在科学原理中也经常用到这一点。例如,与概率论并行的另一个数学理论凯利优选模式(Kelly Optimization Model),就是通过概率原理来计算出最优化数学模型的。对于股票投资来说,可以据此得出最佳投资比例。当然,这种最佳投资比例一般不可能是平均用力的。

从总体来看,伯克希尔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4大块。分析一下它的业务类型,有助于我们从巴菲特的角度认识他眼里的高概率事件究竟分布在哪里:

(1)保险业。1967年3月,伯克希尔公司以860万美元的票价,买下了全国保险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国民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经过40年经营,该公司2006年末浮存金达509亿美元。

(2)制造、服务及零售业。截至2006年,这部分业务的有形资产净资产年平均报酬率为25%。

(3)政府管制的公用事业。

(4)财务及金融商品。

巴菲特说:“既然你知道某只股票的回报率高,而且这又是一种高概率事件,那么你面对的就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投资机会。”可以说,毫不手软地集中投资,是理性投资的表现。

集中投资,投资风险最小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的风险最小,道理很简单:因为既然你集中投资于少数几只股票,你就会用更多的精力了解透彻每一只股票;毫无疑问,你对所投资的每一只股票了解得越透彻,投资风险就越小。他说:“我们的策略是集中投资。我们尽量避免当我们只是对企业或其股价略有兴趣时这种股票买一点、那种股票买一点的分散投资做法。当我们确信这家公司的股票具有投资吸引力时,我们同时也相信这只股票值得大规模投资。”

这十分像计划生育的做法:宁可生得少些,也要养得好些。巴菲特喜欢引用美国百老汇主持人比利·罗斯的话说:“如果你有40个妻子,那么你对她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了解清楚。”他说,伯克希尔公司所投资的那些股票,集中在少数几家财务稳健、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并且由能力非凡、诚实可信的管理层管理的公司上。只要买入价格合理,投资这样的股票几乎没有任何风险。

从伯克希尔公司数十年来的股票投资经历看,如果扣除对通用保险与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投资进行分析,股票投资获利与亏损的比例大约为100∶1。在伯克希尔公司1993年的年报中,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对此是这样阐释的:许多人认为分散投资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可是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一定会使得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前特别注意考察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对上市公司经济特征满意度的标准,所以,这时候的投资风险一定会达到最小程度。他说,许多人把投资风险理解为投资组合的相对波动性,并且用每只股票市场价格的历史相对波动性β值来加以精确比较,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根据伯克希尔公司1977~2003年年报统计,该公司主要股票的持有数量年平均只有8.41只,这些股票市值占投资组合的比重年平均高达62.3%,这是巴菲特集中投资理念的最好注释。他认为,所谓投资风险是“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不是因为股价变动,而是因为公司价值变动造成的。

公司价值变动了,例如投资者投资某只股票后,将来出售股票得到的总的税后收入,如果还够不上与原来投资相当的购买力以及原始投资的适当利息,就表现为亏损,即产生投资损失了。相反,每只股票的价格在股市上波动,这是必然的,无论如何波动都只会给投资者买卖股票提供合适的机会。

巴菲特说:“我越来越相信,正确的投资方式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你了解而且对其经营深具信心的企业。有人把资金分散在一些他们所知有限、又缺乏任何买点的投资上,以为可以以此降低风险,这样的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对于“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和“把所有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巴菲特是赞成前一种做法的,因为它既符合生活逻辑,也能从实践中得到证实。

集中投资,不受股价突然异动的影响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表明,集中投资由于把所有资金都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虽然随着这少数几只股票价格的波动心理也会产生颠簸,但只要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就能忍受得住这种颠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丰厚回报。

巴菲特认为,如果是分散投资,由于每只股票价格此起彼伏,很容易造成投资效益平均化。这时候,你买入的股票只数越多,随着每只股票价格的上涨、下跌所带来的心理就越复杂,将来就越是只能取得平均回报率。他说,集中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像开出的一只航空母舰。毫无疑问,与分散投资的小船相比,航空母舰更能劈波斩浪,抵挡住股价波动,尤其是那些不正常的股价波动。等到股价回归到与其内在价值相符时,你的收获季节就到了。

那么,投资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巴菲特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关注的目光集中于公司内在价值上,看股票的质地是否发生了变化,而不是去关心短期股价的波动。而不看股价波动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股市。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是检验一个投资者是否愚蠢、是否会做出愚蠢决策的地方。远离股市,实际上就能避开短线炒作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菲特作为合伙人服务于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有限投资合伙公司,这个合伙企业使他可以在获利机会上升时,将资金的大部分投入进去。到1963年,机会终于来了。由于提诺·德·安吉列牌色拉油丑闻,美国运通公司的股价从65美元直落到35美元。当时人们认为运通公司对成百万伪造仓储发票负有责任。巴菲特将公司净资产的40%共计1300万美元投在了这支股票上,占当时运通股份的5%,在此后两年时间里,运通股票连翻三番,巴菲特所在的合伙公司也因此赚走了巨额的利润。

巴菲特认为,在股市中要想获取高额收益有两条捷径:一是忍受得住股价剧烈颠簸;二是集中投资,长期持股,不看股市。显然,做到后者比前者要容易得多。

20世纪60年代,巴菲特的助手芒格也经营着一家合伙证券公司。他说,他是参照复利表来进行投资的,针对普通股的表现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然后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所在。结果怎么样呢?他得出结论说,如果你能顶住股价波动,那么你只要买进3只股票就足够了。

纵观那些在股市上取得成功的投资大师们,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比较善于精心选股、集中投资,不去关注股价的突然异动,这一点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极为重要。因此,巴菲特将集中投资的精髓简要地概括为:“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为此,巴菲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用于跟踪股价。

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们,集中投资寻求的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不管从学术研究上还是从实际案例史料分析上,大量证据表明,集中投资的追求是成功的。毫无疑问,从长期的角度看,所持股票公司的经济效益定会补偿任何短期的价格波动。

集中投资,收益概率大于亏损概率

股票投资中经常要用到概率。不仅仅是股票投资,其实所有投资决策都是概率知识的运用。巴菲特平时酷爱打桥牌,他特别喜欢读一本名叫《你为什么会在打桥牌时输》的书。他在解释股票投资战略时说,股票投资和解决桥牌问题的方法一样,都是为了估算出真正的概率。

巴菲特认为,在集中投资下,收益概率会高于亏损概率,也就是说,集中投资的获利回报会有更大把握。他说:“用亏损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数量,再用收益概率乘以可能收益的数量,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方法……这个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

巴菲特的主要投资获利来自风险套购,而这也是金融领域最主要的投资做法。可是要知道,风险套购时用得最多的就是概率。他说,他的职责就是分析这些已经宣布并购的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大小,然后计算出损益比来。

巴菲特平时非常喜欢用主观概率的方法来说明他的投资决策过程。例如,有只股票当天的开盘价为18美元,开盘一小时后该公司发布消息说,可能会在6个月内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家公司。消息发布后,这只股票的价位马上就上涨到27美元,并且一直稳定在这个价位。

面对这样的情况,投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消息真伪。如果消息属实,将来这只股票能否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家公司当然谁也说不定,好事多磨、拒绝合并的可能随时存在;如果是假消息,那就不去管它了。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是如何判断的:他主观判断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90%,不发生的可能性是10%。而一旦发生合并事件,它的股价还有上扬3美元的空间,上涨到30美元;而不发生合并事件股价会下跌9美元,重新回到18美元。经过这样一番推算,他认为这笔投资还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能够从中得到的预期收益是:3×90%-9×10%=1.8美元。

接下来的问题是,投资者不知道合并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有多长,而时间跨度长短和投资效益是密切相关的。这时候怎么来运用概率呢?

巴菲特是这样判断的:如果现在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买入这只股票,你能得到的潜在预期收益是每股1.8美元,折合成年收益率是1.8÷27=6.67%。

这表明:如果合并事件能够在6个月内如期发生,那么潜在预期年收益率就能提高到6.67%÷(6÷12)=13.3%。同样的计算方法,如果合并事件能够提前在4个月内完成,潜在预期年收益率就会提高到6.67%÷(4÷12)=20.01%。这时候,把这收益率与其他投资所能得到的预期收益率相比,就很容易看出是否值得投资了。

这种概率方法不仅仅用在风险套购上,也同样可以用在平常的股票买卖中。

例如,巴菲特特别看好的可口可乐公司,这只股票由于有100多年投资业绩数据可查,在巴菲特眼里几乎没有任何投资风险,所以巴菲特把它的可能性看做是100%。1988年,巴菲特经过测算认为,可口可乐股票价格比实际内在价值要低50%~70%,于是开始大量买入这只股票。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间,巴菲特一共投资可口可乐股票10亿美元,超过伯克希尔公司证券投资总额的30%。

结果怎么样呢?到1998年末,这笔投资价值就已经达到130亿美元了。巴菲特利用概率知识投资股票,从中尝到了巨大甜头。尤其是他对赢利概率大的投资项目加大赌注,更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惊人的投资回报提供了有效保证。

集中投资,投资成功率更高

众所周知,巴菲特倡导集中投资,并身体力行地执行着这一理念。他形容说,投资者必须在设想他一生中的决策卡片仅能打20个孔的前提下行动。每当他做出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时,他一生中能做的决策就少了一个。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投资者就会耐心等待机会集中投资,从而大大提高成功率了。

巴菲特是从投资保险业起家的。他认为,SAFECO公司是美国最好的保险公司,所以毫不犹豫地集中资金收购该公司股票。1978年,他一下子在该公司身上投入2380万美元资金。

另外,巴菲特认为,广告、新闻、出版业都是有利可图的行业,所以他愿意把资金集中投入到这些方面。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伯克希尔公司1973年集中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一次就投入1060万美元;到1977年,投入又增加到3000万美元。之后的1986年,又大规模收购首都/美国广播公司。

1988年,巴菲特首先在可口可乐股票上投资1400万美元,然后不断追加。1989年,他又增加了915万股折股权,从而使得在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上的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当然,这样的集中资金、集中投入,使得巴菲特获得了巨大回报。仅仅在可口可乐公司身上,一年后的1989年末,未实现收益就高达7.8亿美元。

1987年,伯克希尔公司持股总值首次超过20亿美元。让许多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这20亿美元竟然全部集中在3只股票身上,即首都/美国广播公司10亿美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7.5亿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3.23亿美元,这种集中投资的手法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人。

巴菲特认为,既然要集中投资,就不得不精心挑选质地优良的股票。他在选择股票时就讲求价廉物美,平时特别注重精选质地优良的低价股。只要他发现这样的股票出现了,就会毫不犹豫地大量收购,完全不看当时股票市场行情如何。

也许很多投资者要问,这样的集中投资“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一起”,是不是风险太大、难度太大呢?巴菲特认为,从财务角度看,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更容易。

他举例说,如果我们做一个每年成长1倍的1美元投资。假如累进税率为34%,那么在第一个年度结算时出售可得净收益0.66美元。反复继续这样的操作,每年都把收益转化为投资,然后出售和纳税,20年后一共可以获利2.52万美元,一共纳税1.3万美元。可是,如果仍然是这1美元,在20年里一直持股不动,20年后全部卖出,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这时一共可以获利69.2万美元,纳税35.6万美元。两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请想一想,这还只是1美元的投资,如果把你的所有资金都集中投在这上面,收益如何可想而知。

巴菲特告诉我们,集中资金买入几只特别看好的股票,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高额回报。如果投资过于分散,盈亏相抵后通常只能得到接近平均数的市场回报率。

第二节 长期持有

长期持有,稳定分享企业成果

在投资市场,长期持有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投资者从不断增长的主业发展中,轻而易举地就分享到其发展成果。巴菲特说:“投资明星企业不可能今天投下钱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3年之后,或5年、10年之后,你再回头看看当初,也许你会发现原来钱是那么轻易赚来的。”他认为,每家上市公司都有主营业务,而且主营业务可能还不止一个。就股票投资而言,要注重考察该公司的主业是否长期稳定、可靠,这是股票长期投资的前提条件。

巴菲特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所以特别看重公司未来的长期经营能否让他有安全感。分析他所投资的股票,他特别喜欢像可口可乐这样经营业绩长期稳定的公司,而不是那种一会儿一鸣惊人,一会儿又一命呜呼的公司,也不是那些成长性很好的高科技公司,它们的投资风险都太大。

巴菲特研究发现,赢利能力最强的公司,往往是那些5年来甚至10年来经营方式一直没有改变的企业。由于经营方式一直不变,企业管理层才有机会不断改善服务,改进产品线,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相反,如果公司经营总是发生重大变化,就很可能会随之经常出现重大失误。

例如在1977年至1986年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里,只有25家公司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连续10年保持在20%以上,并且从来没有低于15%。纵观这些公司,都是股票市场的超级明星——在这25家公司中,有24家股价上涨幅度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

进一步研究这些明星企业会发现两大特点:一是其中只有一家是高科技企业,很少的几家制药企业,绝大多数经营业务都非常普通、平凡;二是其中的一些大型企业往往只用相对于利息支付能力来说很小的借款。

也就是说,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销售产品都和10年前基本相同。虽然销售量可能更大、销售价格也可能更高了,但基本上不销售引人注目的新型产品。这再次印证了巴菲特关于主业长期稳定的企业是好公司的论断。巴菲特认为,主营业务长期稳定的公司,会给人一种“注定必然如此”的感觉。因为谁都可以从它过去的经营方式、经营业绩中,轻易地推测其未来业务规模和成就。

例如可口可乐公司和吉列公司,你很容易算出它们在未来的10年或20年内,将会生产、销售多少软饮料和剃须刀。虽然每个人的测算结果会有不同,但都非常有助于自己清晰地把握公司发展轨迹。即使是它们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承认,它们未来仍然能在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而且其领导地位可能还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巩固。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注定必然如此”,投资者就可以不用关心它们在生产、销售、包装、产品创新等领域内所继续从事的工作了。

例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西尔斯百货公司等,它们都曾经享受过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内的领导地位,企业管理层也非常优秀,可是公司发展仍然经历了剧烈震荡。而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做到这一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更何况,当你找到一家“注定必然如此”的公司时,往往会碰到10多家差不多的冒牌货。它们看起来也好像处于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可是只要一遭到同行的竞争性攻击,马上就会一败涂地。

让巴菲特感到遗憾的是,他和芒格即使在寻觅了一生之后,也只是掌握了某种法宝,能够用来鉴别哪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会“注定必然如此”。因为这单纯从一个企业领导层的管理能力上,是得不出什么必然结果的。所有这些都表明,一家股票要做到主业长期稳定是多么不容易!而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表明它确实是一家明星企业,因为它过去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巴菲特认为,股票长期投资对象,首选那些主营业务简单、业绩增长稳定的公司,以便于在长期持股中慢慢分享其发展成果。长期持有能分享企业稳定发展的红利,日积月累,所得回报会比短线炒作更加可观。

巴菲特说,就他和芒格而言,他们两人眼里“注定必然如此”的明星公司很少,数量远远不及“蓝筹股50家”排行榜和“璀璨明星20颗”那么多。正因为如此,在他们的股票投资组合中,品种并不多。而在他们投资品种并不多的组合中,除了“注定必然如此”的明星企业外,还包含着一些“可能性高”的次明星企业在内。

长期持有,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和投机是两个经济概念,很不容易分辨,却又迥然不同。这主要看两点:一是投资行为看重长期的稳定回报,而投机行为着眼于短期内技术性套利;二是投资行为追求双赢的发展路径,而投机行为只能增加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巴菲特始终坚持投资而不是投机的原则,坚持长期投资,远离短线炒作。毋庸置疑,巴菲特的成功,不是通过在股市上频繁地高抛低吸、快进快出实现的。所以如果有投资者幻想通过快进快出、短线炒作,每年赚50%甚至更多,那一定不会“痛并快乐着”,而只能导致“累并痛苦着”。

巴菲特说:“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美国有位基金经理久仰巴菲特大名,专门去拜访巴菲特。可是在他和巴菲特详细交谈后失望地说,巴菲特只不过是一个“业余投资者”。他的意思是说,巴菲特的主要精力并没有集中在股市上,而是在股市外。

平心而论,这位基金经理说巴菲特是业余投资者,是很可笑的。可是他说巴菲特的主要精力不在股市上而在股市外,倒是非常准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巴菲特的“业余”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这才是需要好好总结和学习的。

巴菲特的投资行为,确实和我们所说的股市散户不同,他是通过收购满意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来变相实业投资的。例如,他通过控股多家保险公司从而拥有充足的现金,然后运用他的投资天才,把这些巨额现金转为巨额收益,从而创造了一连串的巴菲特神话。

巴菲特始终坚持长期投资而不搞投机,可以从下面这个案例中看出来。

2005年5月24日,伯克希尔公司所属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将以94亿美元的代价,从苏格兰电力公司手中收购美国西北部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太平洋公司。这项决策是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后的最大一项投资,为此,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要掏出51亿美元现金,其余的43亿美元作为净负债和优先股处理。然后,苏格兰电力公司要向股东派发45亿美元红利。

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上的种种议论,许多人连呼巴菲特开始“投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国际油价在一路飙升,2005年4月,美国能源价格上涨,为24个月以来的最大月涨幅。所以,这项决策给人的感觉是,巴菲特在能源危机一触即发之际想趁机跟风炒作,这难道还不是投机吗?!

这确实不是投机。这样说的理由是,伯克希尔公司通过投资、经营能源基础性产业增加能源供给;而不是趁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机会反复进出,以获取巨额利润。也就是说,它是通过对基本面而不是消息面的分析来寻找投资机会的,当然就不能算是投机而只能是投资了。

这一做法非常符合巴菲特长期投资的一贯原则:在确认没有任何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才进行投资;如果投资对象存在着投资风险,他会因此一票否决这项投资决策。

真正的长期投资是根据基本面而不是消息面决策的,寄希望于所投资的公司并与它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公司内在价值快速而稳定的增长中分享发展成果。认清这一点,非常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理念,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看待“长期持股”。

看看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投资者在“长期投资”,只不过他们不是主动、而是被动地“长期投资”——当初就是盲目购买的股票,后来一直无法解套,甚至股指已经上涨了几千个点,股价还耷拉着脑袋无法解套,投资者只好苦笑自己是“长期投资者”了。

长期持有,投资回报率稳定

巴菲特对股票长期投资回报率研究得非常深入,他始终追求的是怎样才能取得稳定的投资回报率,这是他选择长期投资的基本依据。他曾说过:“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尽管非常简单但却经常被遗忘的‘投资’定义:投资就是为了明天收回更多的资金而于今天投入一笔资金。”

1999年,当美国股市上网络股股价飞涨时,巴菲特11月22日在美国《财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醒投资者不要被股市暴涨冲昏了头,认为美国股市整体价格水平偏离内在价值已经太远了。他说,未来的20年间,美国投资者从股市中能够得到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7%左右,扣除手续费、佣金等“摩擦成本”后,净获利应该在6%左右。

巴菲特过去一直很少公开发表对股市的看法,这次公开发表文章实在是他感到有太多的投资者把握不住股票长期投资趋势,所以需要亲自出面来提醒一下了。果不出他所料,这篇文章发表后不久,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将近50%,美国股市的网络股泡沫就破灭了。

两年后的2001年,就在广大投资者对股市发展感到绝望时,11月10日,巴菲特再次在《财富》杂志上发表对股市的看法,提请大家没有必要感到悲观:因为从长期投资角度看,股市的年平均回报率一定会与美国经济整体成长性相关的。他以1899~1998年100年间美国股市的各种详细数据,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巴菲特的这一观点,也能从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J.希格尔那里找到答案。他通过对1802年以来的美国股市发展进行详细研究,出版了一本《股票:长线法宝》的著作。

他的研究表明,在1802年到1997年近200年中,美国股票投资收益率很多时候都会偏离长期平均水平,可是就长期平均水平而言,长期投资年平均收益率一直稳定在7%,大大超过债券收益率。这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就一定会取得比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更大的收益回报。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在1802年投资1美元股票,到1997年末就能获得750万美元投资回报。如果当年投资100万美元股票,到1997年末将能获得7.5万亿美元回报,超过当年美国股市总值的一半!

这就是长期投资的好处:收益率高,而且特别稳定。可是,如果投资者从事短线炒作,运气可就不会那么好了。因为从短期来看,股市波动非常剧烈,从1802年到1997年间,其中有90%的时间段,美国股市的投资回报率在-22%~33%之间。

相反,如果从事长期投资,却能获得稳定的投资获利回报。研究表明,从1802年到1870年间,美国股市年平均回报率为7.0%;从1871年到1925年,年平均回报率为6.6%;从1926年到1997年,年平均回报率为7.2%。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发生了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股市中得到的年平均回报率仍然高达7.5%。

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股票长期投资都是非常值得的、有价值的。虽然这种股票投资收益率为什么能长期保持稳定,目前还无法解释真正的原因,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特征不但在美国有,而且在全球其他主要国家的股市发展中都是如此。这种稳定的获利回报,能够有效抵消股市短期波动对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种权威观点认为,在长达两个世纪的跨度里,股票收益率能保持长期稳定,这只能说明市场体系的活力能够有效克服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股价偏离长期发展趋势,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在长期投资中获得稳定的获利回报。

巴菲特曾不只一次地在各种场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而巴菲特的所有投资策略中,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是:愿意永久性地持有那些优秀企业的股票。他认为: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星期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而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之后,你就会很容易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长期持有,以静制动

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的一大好处是落得“清闲”——你要长期投资,就必须有长期打算,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投资对象;只有当你对投资对象了解得非常透彻,觉得这家公司的这个价位值得投资时,才会进一步采取投资行动。

巴菲特说:“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的赚钱能力上。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10年的收益,如果我们认为它的价格跟赚钱能力比很值,我们就买,能够这样赚钱的公司是我们关注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不投资。我们不是说对每一种股票都持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知道,那么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巴菲特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是“至少能获得10%以上的税前收益率”,否则宁可坐在一边观望,也不会轻易买入那些股票。因为即使有10%以上的税前收益率,在交纳了企业所得税后也只能得到大约7%的税后收益率。如果连这一点收益都达不到,这样的股票投资就干脆不进行。

巴菲特是一位狂热的棒球迷,他和芒格都非常赞同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泰德·威廉姆斯宁的这句话:“我的观点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到一个好球才去击打。”

巴菲特用打棒球来形容投资时说:“股票投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职业,因为你永远不会被强迫挥棒击球——对面一个个球滚过来:通用汽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对你来说不去击打并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所谓损失无非就是错过一次投资机会而已。你可以花一整天时间等待着你想要的投球,当接球手打盹时,你跳起来猛地一下,就击中了。”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致力于长期投资策略,就是认为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重新配置资源,股市资金最终会通过各种交易流向耐心的长期投资者。

他说,他的投资模式有点像树獭一样懒散。他在1990年时说,当年他们拥有6只主要股票,其中有5只股票全年没有买入1股也没有卖出1股。唯一的1只有交易的股票是富国银行,这家公司因为拥有超一流的管理、很高的回报率,所以持股比例被提高到了美国联邦委员会允许的最高持股比例——将近10%,其中1/6是1989年买入的,其余都是1990年买入的。

1995年时巴菲特又同样阐释说,1994年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最多的6只股票,其中有5只股票没有任何变动,唯一有变动的股票是美国运通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了10%左右。

巴菲特为什么要这样“懒”呢?他的解释是,这主要归因于他选择股票本身的谨慎和理解。他们原来持有的股票质地就非常优良,不但对这些股票能理解,而且这些股票本身也能持续取得卓越的业绩。如果要放弃这样优秀的公司而换成其他股票,这才是“一件大蠢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把自己的有限公司解散后,因为感到当时的股价太高了,几乎没有值得自己投资的股票,所以他把绝大多数资金都用于购买债券。巴菲特说,他当时的心情“就像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一个荒岛,我无股可买”。

巴菲特说,1988年末他手上有超过150亿美元的现金。由于没有更好的股票用来投资,所以伯克希尔公司常常会有巨额现金闲置在那里。有这么多的现金闲置在那里当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但问题是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大规模企业并购机会。他说:“既然这样,我们宁愿让这些现金闲置,把伯克希尔公司的钱袋磨得破了洞,也不愿意让它们舒舒服服地待在别人的钱袋里。”所以他的经验是,股票投资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休息时就休息,以此来等待安全边际投资区域的出现。

巴菲特认为:“把这种频繁交易的机构称为投资者,就如同把经常体验一夜情的人称为浪漫主义者一样荒谬。”因此,非凡的投资业绩绝不会是通过频繁地股票交易获得的。

长期持有,重复龟兔赛跑

我们大家都知道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次龟兔赛跑的故事。

兔子觉得自己输了比赛后,非常不服,要进行第二次比赛。

乌龟说:“好,这次咱来个更远的比赛,跑个马拉松。”

兔子说:“行,牛拉松我也不怕!”

这次兔子再也不敢睡觉了,它不停地一跳一跳地往前跑。但是兔子有个毛病,他喜欢东跳跳,西跳跳,结果尽管它跑的速度很快,但由于不断变换方向,它前进的距离有限。而乌龟认准前进的正确方向,一直不停地往前爬,最终又一次率先到达了终点。而此时的兔子,正不知在森林里的什么地方跳来跳去找不到方向呢。

童话中的乌龟战胜了兔子。其实,在股市上,每天都在进行着龟兔赛跑。那么,现实中龟兔赛跑的结果又如何呢?在股市上,同样是乌龟战胜了兔子。短线频繁买卖的投机者就是一个东跑西跑却迷失目标的兔子,而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就是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前进并最终成功的乌龟。

巴菲特就是最成功的投资乌龟。他认为,股票长期投资理念中实际上就包含着这种思想:“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股票投资的复利作用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当然,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没有什么能比时间在长期投资中所起的作用更大。所以,他所投资的股票,只要质地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一般来说都会长期持有,考虑的就是这种复利作用。

1994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哥大学演讲时说,复利就像从山上滚下来的雪球。刚开始时雪球很小,可是只要往下面滚的时间足够长,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他用自己的投资经历打比方说,从他买入第一只股票开始,截止到1994年,他的雪球已经在山坡上滚了53年之久。

事实上,从1965年巴菲特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到2003年末,经过39年的复利作用,伯克希尔公司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2%。这就意味着,当初的每1万美元都已经增值到了2594万美元。难怪伯克希尔公司副董事长芒格要这样说了:“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获得复利的艰难,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情的精髓。”

由此可见,股票投资要想取得丰厚回报,关键要投资于具有长期、持续竞争优势的明星企业,然后就是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股价上涨。

巴菲特在1962年巴菲特有限公司年报中做了这样一项有趣推测:据不完全统计,当年西班牙女王支持哥伦布航海用的财政资金大约为3万美元,这是确保探险成功的最低财政资助。如果她没有把这笔资金用于支持航海,而是投资于某个具体项目,这个项目能够带来每年4%的复利,那么到1962年这笔资金将会增值到2万亿美元!

实事求是地说,4%的年复利率并不算高。可即使这样,按照这种回报率继续计算下去,到20世纪末的1999年,当初的3万美元就会继续增值到8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不是美国,而一定是西班牙了。

复利的神奇作用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要选择质地优良的股票,因为只有它能保持持久的高回报率;二是长期持有股票,让时间证明一切: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策略,很好地运用了龟兔赛跑原理,所以他才能笑得最好。

从伯克希尔公司1977年到2003年间的投资业绩看,这27年间持股年限超过10年的股票就有8只,它们个个都取得了非凡的投资业绩。

巴菲特1976年投资4571万美元买进GEICO保险公司,持有20年,赢利23亿美元,增值50倍。

1989年他投资6亿美元买入吉列刀片公司的股票,到2007年年初持有15年,赚了45亿美元,投资收益率7.5倍。

巴菲特在1989年投资13亿美元买入可口可乐的股票,至2006年年底,持有19年,赢利83亿美元,涨幅达6.4倍。

1973年巴菲特用1062万美元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2006年年底增值为12.88亿美元,持有33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27倍。这是他投资收益率最高,也是持股期限最长的一只股票。

巴菲特的7只重仓股票都是买入后,一直持有,持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股也不动。他持有的时间,要比很多人婚姻持续的时间都要长得多,他长期持有的收益率,也要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

巴菲特解释他投资成功的原因——长期投资之道称为飞翔的乌龟:寻找业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的卓越公司,然后长期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一动不动。

虽然像个乌龟,却是一个坐在价值创造飞机上的飞翔的乌龟。

人无翅膀,坐上飞机,照样会飞。

同样,你不必是商业天才,也不必是亿万富翁,只要选对好公司,以合理价格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就如同坐上财富的飞机,业绩照样会飞得很高。相反,像兔子一样,天天东奔西跑,频繁买进卖出,尽管跳得很欢,速度很快,但前进距离有限,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是飞不高的。

长期持有,易发现不需要追加投资的股票

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一定要注重这项投资是否有确定性,因为只有有确定性的投资才是稳健的、适合长期投资的。他说:“我们喜欢那些我们觉得有确定性的生意。如果一项生意我们感觉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估出一个数字,我们就不去搏它的回报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选择那些不需要追加投资的公司。

巴菲特的这一策略,是和集中投资策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好股票多多益善”。所以,每当遇到一家明星公司时,他总会千方百计扩大持股比例,甚至想把整个公司买下来。他认为,值得买下整个企业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这家公司不需要追加投资

巴菲特认为,许多公司虽然很赚钱,可是赚到的钱需要不断投入设备更新改造,到头来这种赢利聊胜于无。就好像把钱存在银行里,虽然每年的利息在不断增加,可是如果利息永远都不能取出来,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有鉴于此,他在控股上市公司时特别注重不需要追加投资的那种公司。

这条经验是巴菲特在收购白沙纺织厂时总结出来的,由于是第一次,当时还缺乏经验,结果在收购这家公司之后,每年的赢利都要投入到设备中去,几乎没有什么赢利。面对这样的企业,还有更糟糕的,那就是一旦企业竞争力下降,则之前多年的赢利都会化为乌有;即使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投资者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率也不会太高,更不可能因此获得“暴利”。

2.公司性质一般属于私营企业

因为是私营企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家族企业,所以它们经常会遇到因为产权纠纷需要分家析产的事。

一般情况下,只要这家公司的质地足够好,这时候巴菲特就会挺身而出,全盘买下这家公司的股票。但这也有前提条件,就是原来的企业管理层愿意继续留用,愿意帮助他打理企业,否则他就有可能会放弃这种全盘收购策略。

实际上,这时候的巴菲特图谋一目了然:他更看重的不是企业资产,而是一直以来为公司保持良好业绩的管理人才。在家族企业中,经营得如此好、规模又很大的公司非常少,所以他不得不在上市公司中仔细研究、寻找,然后等待收购时机。

不过,在上市公司中收购股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你在收购,别人也在收购,会一下子出现很多竞争者,这样,不知不觉间就把股票价格抬上去了。这时候即使你收购股票的计划成功了,投资成本也会居高不下,甚至根本不合算。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巴菲特说,最好的办法不是你去主动收购股票,而是等待股市主动“把股票交给你”——他的一贯策略是,悄悄地以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身份逢低建仓,不露声色,这时候买入的股价最低。

巴菲特的这一策略虽然缺乏新意,容易被许多投资者所忽视,但是,这种策略往往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要考虑投资股票就是为了获利,而且这种获利必须是看得见的,不仅仅是纸上富贵。因此,我们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一定要避免那种需要持续追加投资的公司。

长期持有,集中资金做稳健型投资

长期投资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集中资金做稳健型投资。巴菲特的理性投资是出了名的,而理性投资的最主要表现是稳健。巴菲特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受了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影响。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一书中提出,企业的中心价值应当满足以下3个标准的数学评价公式:(1)个股价格相当于历史最高价的一半;(2)10倍以下的市盈率;(3)股价不高于每股净资产。

很容易看出,如果按照上述3个条件来选股,这种投资一定是非常稳健的。仅仅以第一个条件为例,实际上这就意味着现在的股价还不到历史最高价的一半。谁都知道,以这样的价格买入,要亏也亏不到哪里去。

格雷厄姆稳健投资理论的核心是“安全边际”。他认为,买入股票的价格应该低于企业实质价值(包括资产、赢利、股利等项目),这低于的部分就是安全边际;两者之间的差额越大,安全边际就越大。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巴菲特和他的同行在1968年前的美国股市中找到了一批又一批“便宜货”。

不过巴菲特也认为,对于成长性股票来说,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买入价格是否合理,将来能够获得多大的回报,因为每个人的心理预期总会受莫名其妙的乐观情绪的影响。一旦投资者对成长性企业过于乐观,就会以比实际价值更高的价格买入股票。每个投资者都这样做,就会推动股价脱离内在价值,投资风险就呈现出来了。

巴菲特认为,无论投资于什么样的经济形态,是新经济还是旧经济,是高科技还是低科技,没有投资风险,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赢利,这是第一位的。

在巴菲特的所有投资名言中,很著名的一句是:“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他坚信,只要是投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的。

巴菲特不冒风险的习惯在生活上也有表现,下面的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有一次他和朋友外出,在曼哈顿的一家餐馆吃午饭。巴菲特觉得这里有一种火腿加乳酪的三明治味道很好,于是额外多吃了一个。几天后,巴菲特又要和这位朋友一起吃午饭了,他提议说还是去这家餐馆。朋友说:“我们前几天不是刚刚在那里吃过了吗?”巴菲特说:“是啊,正因为已经在那里吃过一顿,我们才了解它的味道,又何必还要冒险到其他地方去呢?”巴菲特在2007年2月28日写给全体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2006年净值增加169亿美元,A股和B股的净值都比上年增长。2006年末,伯克希尔公司总资产2484亿美元,仍然保持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公司。现任管理层接手以来的42年间,公司股票每股净值由19美元增长到目前的70281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1.4%。

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拥有73个实体,21.7万名员工,年营业收入近100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实体仍然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令人感慨的是,这家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投资公司,公司总部管理人员只有2人,除了巴菲特外,另一位就是他的合作伙伴芒格。巴菲特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芒格担任副董事长,人称“一对老头”——2010年,巴菲特80岁,芒格84岁。

除此以外,公司总部其他所有员工加起来也只有13.8人(一名会计每星期只上4天班,折算成0.8人),包括1位行政助理、1位接待员、1位勤杂主任、4.8位会计、1位预算控制主任、1位税务主任、1位金融资产主任、1位首席财务官、1位保险经理、1位贸易商。

稳健型投资策略,促使伯克希尔公司有一个世界上最精干的董事会。董事会原来一直只有7个人,由于人数少,并且所有董事会成员都来自公司内部,以家庭为中心,没有常务委员会,无法起到制约董事长的作用,所以曾经被《今日美国》杂志评为“最糟糕”的董事会。在这7名董事会成员中,除了董事长巴菲特、副董事长芒格以外,还有巴菲特的妻子、儿子,这样的组成结构确实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为了回应公司治理监管机构的批评,从2001年开始,巴菲特提议陆续增加董事会成员。截至2007年末,最新的董事会成员有11人,名单分别是:董事长巴菲特、副董事长芒格、巴菲特的儿子霍华德·巴菲特、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前总经理查洛蒂·盖曼、雅虎公司财务长苏珊·戴克、股东马可姆·盖曼、第一曼哈顿公司投资顾问大卫·葛斯曼、大都会ABC公司前主席托马斯·墨菲、Munger'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纳德·奥尔森、三达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沃尔特·斯科特。

这样的投资业绩、这样的精干机构,靠的是什么?关键是稳健投资的投资理念。不过需要承认的是,过于谨慎的投资策略也使巴菲特失去了很多大好投资机会,最典型的就是科技股投资(或称之为投机)。

例如最典型的是“美国在线”股票,它在不到9年时间里,股价最高时上涨万倍。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投入1万美元,股价最高时抛出可以获利3.47亿美元,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确实有投资者在其中赚了钱,可是巴菲特从来不碰这种高科技股,所以与这样的暴富神话完全是绝缘的。

巴菲特认为,既然是长期投资,就别想追求一夜暴富,而应该把目光放在长远利益的考虑上,做稳健型投资。这种稳健型投资的最低要求是保住本金,避免任何投资风险。正是这种稳健投资、不冒风险的策略形成了巴菲特的一大个人特色,伯克希尔公司才有今天这般巨大成就。

巴菲特告诉投资者,想要获得高回报,一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只有做稳健型投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长期持有,能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

长期投资是巴菲特的一大投资秘诀,原因就在于它能取得马拉松式的长期回报。巴菲特说:“我们深感不活跃是理智、聪明的投资行为。即使预测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小幅调整贴现率,或是华尔街那些专家完全改变了他们对股市前景的看法,我们和大多数企业经理人都不会幻想仅仅因为这些原因就把旗下赢利能力很高的子公司买来卖去。那么,为什么我们非得对我们在优秀企业中的少数股票进行完全不同的处置?”

美国股市200年来的发展历史表明,股市投资的长期回报率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巴菲特从来不会因为股市短期市场波动而追涨、杀跌,一旦投资股票后基本上都会长期持有。

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市,有家全国最大的家庭用品商店——内布拉斯加家具店。1937年,罗斯·布兰肯女士投资500美元创办了这家家具店,然后坚持“价格便宜、实话实说”的经营策略,生意蒸蒸日上。巴菲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认为这样的经营策略正符合自己长期投资理念,于是决定集中投资于这只股票。

1983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该家具店80%的股票,其余20%留给布兰肯家族。这时候的罗斯·布兰肯女士虽然已有90高龄,可是仍然坚持每天上班,没有休息日,公司总裁由她儿子担任。要知道,这家商店虽然营业面积仅仅20平方米,年销售额却高达1亿美元!仅仅10年后,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年销售额就增长到了2.09亿美元,每年为伯克希尔公司创造税后利润2154万美元。

巴菲特说,他从来不关心股票市场的短期波动。虽然大多数投资者对股市下跌都会感到难受,可是他却仍然像过去那样镇定自若,因为他自信比市场更有能力判断一个公司的是内在价值。正是出于这种自信,促使他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如果从某个年度看,他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并不怎么出众,甚至还有许多投资者不把它放在眼里。可是从长期看,年均能获得超过20%的投资收益率,这样的复利作用就不得不令人惊叹了。

而这正是巴菲特希望的。相反,如果某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奇高,巴菲特反而会感到不安。从历史上看,巴菲特年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是1968年,投资回报率高达58.9%。可是我们也不要忘了,这正是巴菲特认为股市泡沫太多而感到内心极度不安,从而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的直接原因。

数据表明,从1965年到2003年的39年间,美国股市有10年出现下跌乃至大幅度下跌,可是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年出现净资产值下跌(2001年下跌了6.2%),其余38年都实现了持续增长。从投资绩效看,其中有34年超过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增长幅度,只有4年落后于该指数的增长幅度。

如果从巴菲特职业投资生涯开始,即1956年巴菲特有限公司买入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开始算起,当时投入1万美元,到2002年会增值到2.7亿美元(税后)。如果从巴菲特掌控伯克希尔公司的1965年开始算起,当时投入1万美元,到2003年会增值到2594万美元(税后)。

巴菲特的成功告诉广大的投资者,长期持有所带来的马拉松式的回报是巨大的。

长期持有,可把股市行情置之身后

巴菲特认为,对于长期投资来说,没必要担心将来经济形势如何发展变化,只要关注这只股票的质地是否良好就足够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远离股市,不去关心每天的股市行情发展变化。

他说,一般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总会想象某种经济上的假设作为起点,然后想象着经济形势会朝着他所设想的轨迹前行。巴菲特认为,这种近乎完美的“设计”,同时希望股票买卖也能迎合这种“设计”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当投资者准备买卖的股票在某种经济环境下发生变动,他就很可能会因此改变原先决策,变得投机和不理智起来。这种投机和不理智心态,会大大增加投资风险,因为未来的股票市场是不可预知的。

(2)经济发展确实有其规律性,可是谁也没有本事能准确、完美地预测经济走势;同样,谁也没有本事预测未来股市走势。

这两种情形都和巴菲特的一贯投资理念相违背。

巴菲特认为,虽然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会影响每一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但是从整体上看,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只要你选择并拥有的上市公司能够在任何经济环境下都保证获利,就不用去过分担心将来如何变化。

相反,如果你过分关心经济形势变化,说明你对自己拥有的这只股票不是缺乏了解就是不够自信。在这种背景下,你的投资就只能属于短期投资,或者干脆就是投机。很显然,不能做到长期持有股票、只能短期持有股票的投机行为,只能在你完全正确地预测经济走势时才能获利。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却不多见,因为要预测正确是很困难的。

所以,巴菲特在评估一个具体投资项目时,很少根据宏观因素做决定。

比如,他要收购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就不会去考虑美国的GDP数据,而只看这家公司本身的质地如何、将来如何发展、管理模式怎样、员工合作精神状态等方面就足够了。他说:“你如果买一个农场,你会想,我买这个是觉得它一公顷能产120浦式耳,而不是当天在电视里看到或者听到邻居说了些什么。买股票也一样。举例说你想180亿美元买下GM,拿出便签纸,写下为什么。如果你不能写出很好的论据,你就是买一股也是不符合商业原则的。”

有意思的是,在巴菲特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许多公司本身并不清楚它们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它们自己有很好的管理团队、很好的服务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不得不根据每家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设定具体评估项目。例如,巴菲特在出售中石油H股时,是这样对它进行评估的:

在国际市场上,评估石油企业价值的最重要指标是油气储量。截至2006年末,中石油的油气储量为205.3亿桶,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位列全球第二位。不过,中石油的这个数据只是探明储量,受地质条件限制以及一部分油气资源因为成本高昂不具备开采价值,真正能开采出来的数量远远达不到这么多。

根据中石油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该公司的采收比为34%。也就是说,真正能够作为中石油股票内在价值依据测算的油气储量,应该是205.3×34%=69.80亿桶。按照中石油股票的总股本1830亿股计算,每股股票对应的油气储量为0.03814桶。

按照这种方法测算中石油A股的内在价值,当国际原油价格为每桶90美元时,中石油A股的理论股价应该为3.4326美元,以1美元折合人民币7.2元计算,中石油A股的理论价格应该为24.7元。

巴菲特认为,市场先生是不会犯错误的。我们通过中石油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表现,就能很清楚地证明这一点——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A股的开盘价为48.60元(市盈率66倍),然后,市场先生就一步步把它拉回到理性轨道上来,走上一条自我修正之路,慢慢向它的内在价值(每股24.7元)回归,最终回到了十几元。

所以,如果回过头来看一看那些原来嘲笑巴菲特思想“保守”,过早抛售中石油H股少赚了多少亿港币的人们,相比之下则会发现巴菲特的先见之明。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一点用在股价与经济形势变动的关系上也是很恰当的。要记住,关心股票质地是否改变比关心宏观经济如何变化更重要。巴菲特认为,既然是长期投资,就不用去过分关心经济形势如何发展变化。“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才是理性投资的应有之道。

第三节 逆向思维: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在投资过程中,巴菲特的诸多行为总是让人们感到惊讶,更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最终的结果往往证明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独到,他的判断是如此的精准。很多人都不禁要问,他是否被赋予了什么特殊功能。对此,巴菲特笑着说:“我只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也许正是这种超人的逆向思维造就了他无与伦比的成就。

在投资市场上必须要有逆向思维,因为赚钱的人总是少数,而亏钱的人总是多数。要想成为赚钱的少数人,就要像巴菲特一样,采取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行动。巴菲特认为,价格之所以下跌是因为投资者总是对股票市场或是某个企业持有怀疑态度,事实证明这样的态度有时似乎看起来有些多虑,但是我们却因此获得了众多获利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态度的直接后果是,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价格。

巴菲特认为,在股市里大部分投资者都是不太懂得真正的投资的,他们往往听从所谓的市场分析家的建议或盲目追随市场的动向,结果就像北极的动物——旅鼠那样因为盲目而躁动不安,跳进大海游泳,最后疲劳而死。

所以,巴菲特从来不会像大多数投资者那样去预测市场的走势,他总是冷静地观察周围发生的一切,当牛市来临,大多数人争先恐后地涌入股市时,他会提高警惕,择机退出;但是,当熊市来临,大多数人像潮水般退却时,他所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抓住良机大举买入。

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碰到大牛市,他的选择是退出股市。尽管当时美国股市的气氛近乎疯狂,日均交易量高达1300万股,比1967年的最高纪录还要高出30%,但是巴菲特却敏感地意识到了潜伏的危机,他认为这种丧失理智的股价攀爬绝不可能持久,一定会重重地摔落下去。最后他拿定了主意,解散他的合伙人公司,以便规避风险,避免所得的赢利付诸东流。在牛市的高潮中,他发布了退出宣言:“我无法适应这种市场环境,同时我也不希望试图去参加一种我不理解的游戏,而使自己像样的业绩遭到损害。”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70年,股市大跌,人们纷纷逃散,闻“股”色变,但这时,巴菲特却又进场了,因为他看到了可以让他接受的价格,看到了那些暂受伤害的优秀股票。

到了1972年,巴菲特碰到的第二次大牛市,他做出的决定是卖出大部分股票。他见好就收,抢在价格波动之前,保住已得利益,能够如此果断,又一次证明了他所讲的投资秘诀是百试不爽。当时,所有的投资基金都集中到一群市值规模大和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像宝丽来、柯达和雅芳等,它们的平均市盈率上涨到了惊人的80倍。巴菲特的苦恼在于股价太高,他难以买到价格合理的股票。因此,他大量抛售,只保留了16%的资金投放在股票市场,其余的84%都去投资债券。他的判断如此精确,1973年,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不断回落,整个市场都摇摇欲坠。在别人贪心时,巴菲特再一次用自己的“恐惧”战胜了市场。

随后的1974年是罕见的股市低迷期,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跌到了500多点,几乎每一只股票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人们都在纷纷抛售,想尽一切办法逃离,没有人愿意继续持有股票。在市场的悲观声中,人们听到的却是巴菲特的高声欢呼,他再次进场,当别人“恐惧”时,他用他的“贪心”表达了对股票上扬趋势的信任。他对福布斯的记者说:“我感觉我就像一个好色的小伙子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机会来了!”这是理性的欢呼!结果,这一次巴菲特又做对了。

巴菲特用自己的行动告诫人们,在投资中要战胜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弱点,敢于“人弃时我取,人取时我弃”,这种逆势而为的投资策略能够保证自己长期站到冷静理性的极少数的那一阵营中。巴菲特认为,当人们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的时候,时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股票。但是某些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不是每天的市场行情,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很早就能不被股市情绪的力量所左右。在他看来,因为市场是由投资人组成的,通常情况下,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由于投资人的惧怕和贪婪使股价在企业的实质价值附近振荡起伏。

巴菲特提醒他的股东,投资成功的要点是必须具有良好的企业判断力,和保护自己不受市场先生所掀起的狂风所害。他就从不会因市场价格情况的改变,而停止收购的行为。虽然偏高的市场价格可能使得诱人的交易减少许多,但他还是能够发现吸引他的公司,然后收购它的股票。巴菲特认为,在大多人在股市大幅下跌而恐惧离开时,许多优秀企业的股票价格都低于其内在价值,这个时候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当股票市场一片繁荣的时候,要想在那里大赚一笔几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高昂的价格总有一天会将你的利润抵消。

在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不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可以成为巴菲特式的人物,自然是有人赔有人赚,在股市跌宕的过程中也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学习巴菲特,不一定让每个投资者都成为巴菲特。但是,研究巴菲特,至少可以使每一个投资者明白财富和投资成功的奥妙,少走弯路,受益终身。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巴菲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投资哲学:“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