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高政策”催生行动力

华为的“三高政策”是企业保持高绩效的重要支撑。“三高”具体指高工资、高压力、高效率。

高工资带来高效率,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效率得到保障,而高效率带来的是高绩效和高回报。

在华为,任正非一贯坚持三高政策,尤其是高工资政策,在他看来,高工资的背后是高效率和高压力。他认为“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重赏之下才有勇夫”。

高工资催生高效率

华为的高工资政策令在外企工作的员工都羡慕不已,华为在海外的招聘,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也不亚于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如果遇到高端人才,华为给出的报价更是高得“离谱”。

华为2010年年报显示,2009年公司在员工工资费用的支出是306亿元,以华为11万名员工计算,员工的平均年薪近28万元。如此高的薪酬,足以令华为人开足马力工作。

华为在高工资政策方面十分大方。以新员工入职为例,应届毕业生报到时的路费和行李托运费等可以享受实报实销,并在报到的当月随工资发放。新员工正式上岗前的培训期间,工资、福利正常发放。

这种高工资政策看似投入很大的成本,实际上可以把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培养成可以在市场、研发上独当一面的成熟员工,其为公司创造的价值也远不止当初投入的费用。我们再来看一位华为工程师的工资。


华为的一位工程师于1997年年底,得到了8万股(每股1元)配股。华为在1997年10月1日开始配股,凡是10月1日以后报到的员工,要到第二年的10月1日才能分配内部股。

这位工程师在华为工作4年,但在1997年10月1日以后才正式报到,比其他同事的收入少了近30万元。当他2002年1月辞职的时候,华为的配股已经变成期权了,当办理完辞职手续,接过那一大袋沉甸甸的现金,他才意识到这次辞职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华为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配股,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这位工程师一次得到了8万股,能在年终分红。在2002年离职时,华为的股票价格(内部股)早已不是这个价格,因而他获得了更高的报酬。

另一位华为人说:“华为对技术开发人员非常重视,我1995年刚进公司时,公司就开出了6500元的月薪……”6500元在1995年绝对是高工资。

1996年,华为曾以10万美元年薪,聘请了一批“海归派”来搞技术研发工作。一位从事芯片研发工作的工程师,华为刚开始为其开出了4万元的年薪,结果这位工程师到位之后,华为发现他的价值远大于当初的价格,立刻将其年薪涨到了50万元。华为如此豪放的高工资政策让外资企业都望而生畏。一位摩托罗拉的员工称:“摩托罗拉要挖华为的人很难,可华为要挖我们的人就容易多了。”

华为高工资政策的背后,是一批尖端人才的聚集,是员工的艰苦奋斗,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突破。

高工资带来高压力

伴随着高工资的是高压力,任正非认为高压力可以获得等同的高工资的回报,因而高压力下的高工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华为为员工支付高工资,是为了让企业获得更高的绩效。因而华为为其设定的绩效目标也非常高,对员工来说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企业满足员工的期望,而员工也通过满足企业的期望来获得回报。事实上,高工资与高压力是一个双赢的策略。

一位在华为就职的员工坦言:“一进入公司就要艰苦奋斗,这样才能‘出人头地’。”这从侧面反映了华为内部高压力的氛围,但其背后是高额的工资和诱人的股票分红。

华为每年的工资支出就有数百亿之多,如果加上其他费用将会更多,这给华为带来了很大的现金流压力,也让华为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担负着更重的业绩压力。

任正非在2002年公司内部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中指出:


“现在一投标,西方公司的价格与我们差不多,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们没有优势。我们以前说我们的优势是质量高、价格低,现在价格低不敢说了,再说价格低就亏得更厉害了。我们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在消失和衰退。但是我们还是有比较好的方法和手段。只要多(接上)几口气,我们就活过来了。‘家有粮,心不慌’,在深圳,口袋里有钱,心就不慌。在最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一定要重视现金流对公司的支持。在销售方法和销售模式上,要改变以前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我宁肯卖得低一些,一定要拿到现金。这个冬天过去,没有足够现金流支撑的公司,在春天就不存在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竞争环境就会有大幅度的改善。西方公司巨大的财务泡沫对他们已产生了打击性的影响,他们自己已经乱了阵脚。他们乱了阵脚我们做什么呢?乘胜追击,争取更多的市场,更多的机会,我们就能活到春天,活到春天,我们存的粮食吃光了,再种。”

“我认为大家要帮助安圣(华为于2001年将安圣电气卖给美国艾默生)的工作。我认为以后这种市场分析会,应该通知安圣每个办事处都来一个主任参加。我们现在账上还有几十亿元的现金存着,是谁送给我们的?是安圣,人家给我们送来棉袄够我们穿两年的啊!我们如何能在穿着棉衣暖和的时候,忘了做棉衣的人,这怎么行啊!”


从这段话中可以分析出华为承受的压力“这个冬天过去,没有足够现金流支撑的公司,在春天就不存在了。”随着价格优势的消失,与对手竞争的重要资本也不复存在,这使得华为的市场开拓更为困难。文中提到“乘胜追击,争取更多的市场,更多的机会”任正非、华为人的豪言壮语,但在背后却是华为人艰难而辛酸的海外扩展历程。


在刚果(金),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地方没有公路。由于项目交付都是在野外安装、调测基站,华为的工程人员经常连续驾车三四天赶往野外站点施工。周围荒无人烟,他们只能自己带上几桶水和一些干粮解渴、充饥,吃住都在车上。

“很多时候只能吃面包。如果幸好有热水能够煮一包方便面加一点辣酱,就是大餐了。”刘康说。

代表处的服务工程师高学新多次往返于各站点调测基站,过度劳累,三个月时间里连续四次患上疟疾,但他仍然工作在最前线……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无数优秀的华为儿女离别故土,挥泪告别亲人,奔赴海外。奔波于疾病肆虐的非洲、硝烟未散的中东、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冰天雪地的北极等。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的国际化,伴随着汗水、泪水、艰辛、坎坷和牺牲。

面对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华为人仍积极辗转征战于海外。这其中,除了有华为精神的感召之外,还有公司的慷慨。

以华为海外员工为例,华为员工可以携带家属前往工作地;奖金方面设立安全系数。例如,实际奖金为10000美元,在美国安全系数为1,那么该员工应得的奖金为10000美元×1,即10000美元;在伊拉克安全系数为5,那么他的奖金为10000美元×5,即50000美元。

这种高工资政策背后是残酷竞争,甚至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华为的末位淘汰制就是一个例子,绩效考评不达标者通常会被辞退或下岗,即使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当一个人的付出远低于给予他的报酬时,他对企业而言已经不再具有价值了。

高压力激发高效率

压力可以让人激发出高的执行效率(动力)。美国学者威廉逊的研究表明,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呈倒U形曲线。压力管理曲线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压力管理曲线示意图


【乏力区】当压力处于该区时,员工的行为表现为不知为什么而努力,因此也没什么动力,显现出本能的惰性,处于一种茫然、无助的乏力状态。

【舒适区】此时员工稍有压力,一般没有太大改变的欲望,因此行动仅仅是用来维持“舒适”之用,用不着太多的付出与努力。

【发展区】此时压力明显存在,员工为了解除压力、维持“舒适”而不断付出努力,动力得到快速提升。绝大多数的激励措施均在这一压力区域中见效。

【潜力区】当压力持续增大时,一般性现实能量无法应付,员工需要调动潜在能量。潜能一旦被激发,员工就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巨大动力。

【破坏区】超过焦虑曲线的顶峰值而处于破坏区时,员工会感到绝望,无力支撑,于是,他的意识与潜意识会同时选择放弃,动力剧减,直至为零。


通过压力曲线可以看出,在压力状态下,员工会激发出巨大的动力。在华为许多刚参加完培训的新人就要承担项目开发任务,没有任何缓冲,而且工作结果直接与其绩效挂钩,这对华为的新人来说压力极大,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屈服。市场拓展过程中,随时会发生意外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客户要求提前完工或增加额外的任务。


2006年,华为在刚果(金)的客户临时改变了工程计划,将核心网设备建设原本30天的工期压缩为4天。对于当时华为在刚果(金)的项目组来说,这简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可是,一旦放弃这个项目,华为就会在非洲市场上遭遇严重的损失。

为了不让公司失去非洲这块市场,华为当地项目组迅速协调了十多名工程师到现场施工、检测。这些人每天都吃住在工程现场,基本上没有休息时间。经过几天的奋战,他们在离截止时间还有整整6个小时的时候就顺利完成了核心网设备的建设任务。


即使面对这种极端的情况“原本30天的工期压缩为4天”,华为人也没有退缩,毅然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任正非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面对公司内部个别干部、员工沉迷于安逸的状态,他发起了竞聘上岗的“运动”。


1995年,华为在C&C08交换机上的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于是产品向市场大面积渗透。华为的年度销售额也达到了15亿元,华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创业期涌现的一批个人英雄的职位越升越高,他们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于是,一部分高层管理者开始丧失了创业时的激情,开始松懈下来,极大地影响了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华为继续发展遇到了瓶颈。此时,任正非做出决定:让大家全部“归零”,并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有能力的人继续上,没能力的、跟不上形势需要的人,转换岗位或下岗。


华为不论资排辈,只重实际能力,这让所有员工都看到了希望,激发了员工的事业心,也让那些居功自傲的人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形成内部竞争与选择机制,这更增加了员工的压力感,加强了员工的自我竞争意识。

1996年2月,任正非又以一篇题为《目前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万言报告,拉开了市场部整训工作会议的序幕。


任正非专门做了动员讲话:“为了明天,我们必须修正今天。你们的集体辞职,表现了大无畏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你们将光照华为的历史!” 随后,由分管市场的华为副总裁孙亚芳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两份报告——一份是1995年的工作述职报告,另一份是辞职报告。孙亚芳还做了集体辞职的激情演说。当市场部代表宣读完辞职报告的时候,许多人眼含泪水走向主席台,台下则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前进,华为!前进,华为!”此时,气氛达到了高潮。

华为整训工作会议历时整整一个月,接着就是竞聘上岗答辩,公司根据个人实际表现、发展潜力及公司发展需要进行选拔。包括市场部代总裁毛生江在内的30%的干部被调整下来。


任正非通过强大的危机意识,将压力传递下去,使华为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永远保持灵敏和活跃。他坚信唯有这样,华为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迅速成熟并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