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1],听之不闻名曰希[2],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诘[4],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5],其下不昧[6],绳绳[7]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8]。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9]。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0]。以知古始[11],是谓道纪[12]。

【注释】

[1]夷:无色。

[2]希:无声。

[3]微:无形。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4]致诘:思议。诘,追问、究问、反问。

[5]皦(jiǎo):清晰,光明。

[6]昧:阴暗。

[7]绳绳:纷芸不绝。

[8]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9]惚恍:闪烁不定,若有若无。

[10]有:指具体事物。

[11]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12]纪:纲纪,规律。

【译文】

看它不见,无色无形的,叫做“夷”;听它不到,寂静无声的,叫做“希”;摸它不到,无质无实的,叫做“微”。这三者,无法刨根问底细致分辨,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外显的部分并不明亮,它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它无开端,无尽头,延绵不绝,无法明确地表述,就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的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如无的惚恍。迎接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随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认识宇宙的本始,这就叫做大道的规律。

【解读】

在本章中,老子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描述了“道”的性质及其运用规律。此处,“一”就是指“道”。它包含了“道”的相互联系的两种内涵,即物质世界的实体和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在老子看来,“道”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找到了具体事物的根本。

老子所描述的超脱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本质的不同。“道”没有特定的形状,无边无际地、无始无终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

“道”并非普通意义的物,而是形体不可见的物。老子先是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道”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可见“道”何其深微奥秘。“道”的普遍规律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就先要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了“道”。

“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老子说它没有形象,看不见它,便称之为“夷”;听不到它,便称之为“希”;摸不着它,便称之为“微”。正因为“道”无相、无声、无形,所以它才深不可测。

夷、希、微、惚恍与无头无尾,无不是在强调大道的模糊性、混成性、抽象性、本质性、无限性与非具象性,以及灵动性、活性、非僵硬性、终极性、至上性、普泛性,甚至还有实用性。联想丰富一点的人,可能还会想到星云、恒星爆炸、黑洞、空间与时间的无穷大等等。

另外,这一段落的意思还能让你细心体察、深入感悟,活跃想象力、思辨力、感受能力,调动精神的敏锐、专注与恭谨小心,进入境界、交通大道,同时不要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过于实用主义。

应该说,老子的道论与物理学没多大关系,他在论述中所举的一些例子,如水、风、草木等,都没有太多的科学含量。老子的长处在于其思辨能力,在于其远见,以及其执著于大道的激情和冷峻。

在寻找终极眷注、终极追寻方面,老子找到的不是人格神或神格人,不是玉皇大帝或灶王爷,不是牝也不是火的图腾,而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成、无往而不利的大道。

老子强调大道的无形、无声、无痕、无迹、无物,极有可能是在突出其本质性、概括性、灵动性、至上性,避免其庸俗化、偏执化、简易化与具体化。

因为,大道一旦具体化,就难免变成仁爱、谦逊、聪明、礼貌等庸俗化的东西,极易流于作伪或至少是形式主义,流为计谋与处世奇术,反而丧失了大道的恢弘与渊博品质。

河上公:三者,谓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夫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当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得之也。

王弼: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朱元璋:视之不见,言道;听之不闻,言理;搏之不得,言气。曰夷曰希曰微,言平淡无见也。有象而无象,有形而无形,盖谓人心与道心,至幽至微,非君子难守,故惚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