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优化情绪管理(5)
-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
- 郝长虹
- 3322字
- 2016-10-11 17:03:10
(5)调整认知角度。认知对情绪、行为有决定作用。若认知过程发生错误,就可能导致错误观念,继而产生不适当的行为和情绪。若变换认知角度,就可以发现积极的一面,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有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位老婆婆,家中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晒盐。老婆婆晴天的时候,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到了雨天,又担心小儿子不能晒盐。所以,老婆婆成天愁眉苦脸。后来,一位智者告诉她,天晴时你的小儿子可以晒盐,下雨时你的大儿子可以卖伞,应该每天都高兴才对。这位老太太受到启发,此后每天都很快乐地面对生活。这个寓言启示我们注意转变看问题的角度,不要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对于心智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学生来讲,通过调整认知角度,客观、合理地分析和评价引起情绪变化的主客观原因,不失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好方法。
4.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人不仅具有改变不良情绪的能力,还具备创造快乐情绪的能力。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大家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1)树立合理目标。知足常乐的秘诀在于把理想和目标定得切合实际,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对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对自己严格要求,为自己设立一定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是力求上进的表现,但当目标过高,对自己要求过严甚至苛刻时,就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2)广泛结交朋友。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多交朋友具有减缓痛苦增加快乐的功能。
(3)善用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不幸而痛苦时,善于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的榜样、生活的哲理来安慰自己,使自己产生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4)养成风趣性格。幽默风趣是一种引发喜悦、愉快的娱人方式和生活态度。幽默风趣的人,更容易赢得朋友,更容易享受生活的欢乐。富于幽默风趣的人,往往注意从困境中寻求转机,从别人看来没有希望的地方捕捉希望。一个急于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来到一家报社,对经理说:“你们需要一个好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这个大学生从包里拿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经理笑了,并立刻给老板打了电话。随后,这个大学生成了报社广告发行部的雇员。
(5)培养兴趣爱好。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爱好,人的生活难免会单调、空虚,令人感到生活的乏味、身心的疲惫。广泛的兴趣、健康的爱好,能放松身心、开阔视野、充实生活,从而优化心态,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三)培养高级情感
高级情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相整合的结果。只有被个体和社会都接受的需求,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1)认识自己和社会。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是培养高级情感的第一步。只有对自己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发现自己需要什么;只有认识社会,才能在个体需求和社会规范之间、建立和谐的联系。
(2)丰富知识和经验。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往往是与个体对客观事物所知多少及已有的经验分不开的。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用科学和合理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智能活动中、社会生活中和科学实践中的问题。而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是以丰富的生活内容为基础的。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乐于参加各种活动,整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单调日子,就会感到生活单调、无聊,甚至精神空虚,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必然得不到良好的、健康的发展。
(3)优化个性品质。发展和培养情感离不开个体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状况。一个具有热情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个性品质的人,与一个个性孤僻、心胸狭窄、内心忧郁的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性深刻地影响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关系。在个性品质中,意志品质将对培养高级情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意志薄弱者永远只配做自己不良情绪的俘虏,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个性品质,特别是意志品质是培养高级情感的重要途径。
【想一想】
王蒙享受安详
王蒙说:“人老了,就是要享受——享受生活也享受思想,享受经验也享受观察,享受温暖爱恋也享受清冷甚至适度的孤独,享受回忆也享受希望,享受友谊趣味也享受自在自由,更重要的享受哲学。”
1.学会寻找自己的乐趣
当年王蒙接任文化部长时,唯一的条件就是只做三年。三年之后,他没有丝毫留恋,继续写自己的小说。向他打听“为官之道”,他说,在一个领域里做出成绩以后走向管理岗位,这在中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有些人适合做管理,有些人则适合钻研业务。比较可悲的是,有些人本来有一专之长,有了职务后就完全放下自己的专长,甚至也不喜欢旁人说到自己的专长,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领导人,而把自己混入专业人员。这种心态在他看来害人害己。
王蒙看到过这样一位老同志,曾经是个大官,退休后每天一大早就开始点一支香烟,不等第一支香烟吸完就接上第二支,一天吸几包烟,只用一根火柴,这样吸了一年多就得了肺癌,走了。
王蒙给老年人的建议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专长,至少有特定的兴趣,有固定的精神走向,有读书和学习的目标,这样就不至于一离开岗位就失魂落魄。
2.有爱好比什么都强
王蒙把爱好分为很多类,有的需要仔细认真地学习,比如读书、集邮、收藏、听歌剧、看电影等等,这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通过学习研究进入这个领域的过程,其中的乐趣与知识是无穷的。有的爱好可以强身健体,比如各种球类、登山、游泳、跳舞,各种拳类活动。王蒙从小身体比较差,但他一直喜欢锻炼身体,长大后尤其喜欢游泳。他自称人生的最高享受就是夏日在海滨,上午写作,下午游泳。现在,每年夏天,他会在北戴河作协创作之家待一个多月,这期间他每天都游泳。现在七十多岁了,仍然在大海里一游就是一公里。
还有的爱好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文革”期间,王蒙在新疆过着困窘的生活,他仍然时不时改变一下房间的布置,学着烧几样小菜,换换窗帘门帘,给自己一点新的新鲜感。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生活,生活是奇异和有趣的,是包含了许多可能性的。
在王蒙看来,那些甚至不算健康的爱好,也多半比没有好。比如找朋友一起喝几杯小酒、打牌、聊天。他说:“愈是在不愉快的时候,愈要有办法愉悦自己,不能使自己快乐、也要想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哪怕只忘掉那最不愉快的事15分钟。有了15分钟的忘却,就有可能再平静一个小时,而再平静一个小时的结果也许就能绝处逢生,也许就能从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说得夸张一点,也许这就是改变你的世界观的开始,是你命运转折的开始。
3.很向往的一种状态
王蒙自称胆儿比较小,不敢开夜车。年轻时他身体太差,所以现在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尤其喜欢睡眠,一天睡九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晚上9点半入睡,最晚到10点,早上6点多起床。我很‘护觉’,你吵我睡觉,我会记住你的。”他这样正告记者,“吓”得记者打消了中午联系他的念头。
王蒙走到哪里都一样“护觉”。在济南做节目期间,很多媒体争相邀约,都想近距离采访这位大作家,但总要和他的助理提前排半天时间,因为上午他要准备上电视的发言稿,中午觉一睡就睡到3点,只能在午睡以后、晚饭之前找个时间。他自称现在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听力下降,不过,什么都听不见就更容易入睡了。
中国的读书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王蒙每年跑的地方非常多。近一两年,他先后跑了江苏、山东、新疆、黑龙江、吉林,还去了美国和新加坡。新算在北京,他也尽量争取一个星期活动两次。到现在为止,他还愿意外出,散步、爬山,也爱玩儿,爱打保龄球,最高曾经打过198分。王蒙也像常人一样自求多福长寿,先前他烟抽得很多,自从1978年与烟彻底决裂后,至今未再染指。
别人都说王蒙乐观,其实,他也有因为一件小事而勃然大怒的时候。他说,这辈子,因为一件事情想不开的最高纪录是72小时。但现在如果生气,很少会超过24小时。他说:“读书受到老到、深远精神的感染,即使勃然大怒、情绪低落,都会及时地把自己调整过来。”
(摘自《中国老年》2011年第10期,日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