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负责任的光环

在欣赏完那些巨幅照片之后,龙冰华兄妹二人被领进了一间教室。教室里济济一堂,不下300人,大多是应邀前来考察的投资者。

放了一段录像资料后,专职讲解员开始口若悬河地给大家上起了课。焦英霞和英霞公司的形象,开始在龙冰华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在各种报刊杂志之中,焦英霞一度是哈尔滨的一个传奇,充满励志色彩。

广为人知的是,2010年58岁的焦英霞,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焦富龄,在中医界小有名气;丈夫邓兰亭,胃病医生,所研制的“胃三灵”据称医好了多名胃病患者;兄弟姐妹,也都从事医学工作。

但是,焦英霞却放弃了这个人脉深厚颇有前途的医护职业,转身投向商海。

1970年,19岁的焦英霞成为哈尔滨市第七医院的一名护士。尽管那里地处偏远,贫穷落后,生活上多有不便;尽管没能当成医生,心有不甘,但她仍然认真负责地对待工作,相继被提拔为护士长、工会主席,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为了圆大学梦、医生梦,焦英霞曾经一个多月没有脱衣睡觉,夜以继日地学习,终于考取了黑龙江省中医学院(后更名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为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后来的后来,每每想起或者提起这一段人生历程,焦英霞的自豪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并溢于言表。

上大学后,结识了更多朋友,视野更加开阔。1997年大学毕业时,她毅然决定,弃医从商。

后来,在邀请媒体采访时,焦英霞这样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大学毕业时,她还有个选择是去从政,家人也极力反对她下海,但是发自内心的痛苦最终主导了她的决定。

“在诊疗室、手术室、病房里,当我看到那些化学农药残毒和污染物的残毒导致病人体内长出各种肿瘤和疾病时,看到残障痴障婴儿呱呱坠地时,我无法面对。”她告诉媒体说,治病要治本,趁自己还有创业激情,应该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和营养品,让人们从源头上远离化学污染、农药毒害。

英霞公司的经营范围,正是有机绿色种植基地、生产营养保健品。其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

但是,英霞公司的合作伙伴,那些将要划进基地的农民们,却对此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因为他们获悉,焦英霞从来没有在农村呆过,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楚。

2000年3月的一天,焦英霞冒着刺骨的寒风,连夜赶到双城市某镇政府礼堂门前时,几百位守候在那里的农民看到她连棉衣都没有穿,很是失望,有的还投来了白眼:“你这身打扮,不像干事的人,我们信不着。”

对此情景,焦英霞说道:“农民兄弟们,我是真心实意来搞科技投入的。如果你们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不仅地力会下降,收成会减少,而且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搞特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才是好的出路。”

焦英霞继续向记者描述道,这番话打动了农民,当时就有不少人签约。英霞公司先后跟三个省6个县市的18个乡镇、约4000家农户签约,种植绿色谷子、大豆2万余亩。

“先后跟英霞公司签订订单农业的地区,并没有它自己宣传的那么多,主要是哈尔滨市辖的双城市、呼兰区、巴彦县、宾县几个地方,但是由于英霞公司只拿出了一些所谓的有机种子,并没有什么货真价实的科技含量,后来就只剩下了呼兰区的几个镇。”一位知情人士后来告诉记者。

尽管宣传的如此热闹,英霞公司也先后推出过诸如龙古金米及其系列加工产品、有机玉米及其系列加工产品、功能性大米及其加工产品、仙人掌系列产品、吉祥果(蕨麻)系类产品、大豆蛋白奶和大豆酸奶之类产品,但是,由于这些产品跟市场上其它公司正在销售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价钱却高出了一倍乃至数倍,所以,并没有什么竞争力。

事实上,英霞公司从来都没有为此建设正规有效的销售渠道,它们也自始至终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在市场上销售过,自然谈不上产生大量现金流和利润。

然而,这并不妨碍英霞公司被奇迹般地迅速吹大。它以基建建筑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仙人掌系列产品实物注资的方式,于2003年3月将成立时的200万注册资本增加为3711.1万元,2004年12月又增加为8500万元。

到2006年,英霞公司在海内外注册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达到共计17家左右。

“焦氏集团年生产大豆奶14万吨、仙人掌600万瓶……投资9亿元,年产值28亿,实现利税10亿。”黑龙江某报的如是报道尽管事后被证明纯属虚构,但在当时却产生了极大的正面效应。

英霞公司官方网站和各种宣传报道中,还把面相平和的焦英霞评价为慈善家:她信仰佛教,并在慈善领域出手阔绰;不仅多次大规模组织投资者到宾县明犀园、万佛寺等地参观旅游,集体放生,还多次向社会福利院、孤寡老人、失学儿童、贫困大学生和失业人员捐款捐物,汶川大地震时更是通过红十字会捐出了巨资。

事实上,1997年,焦氏家族在宾县新店镇建设希望小学捐款为12万元。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英霞公司在北方剧场组织了一台节目外,交给红十字会的捐款只有20来万元。此外,1997年以前,捐助失学儿童,总共也不到10万元,而所谓的集体放生,也另有大猫腻,此处暂且不表。

焦英霞本人头上的光环,也真实地接踵而至。

中国2004创业之星、2004中华十大财智年度人物、黑龙江省经济风云人物、中国百行百业女性创业精英、中国公益事业十大慈善大使、中国管理创新杰出人物、第三届“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农业部颁发的“大地之子”十大人物等等,总共不下60顶帽子,一顶比一顶耀眼,其中又以2007CCTV年度“三农人物”为其鼎盛。

2007年12月27日,在中央电视台的聚光灯下,焦英霞应邀走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坛,向这个知名学府的近万名高考状元,宣讲她那经过粉饰的亦真亦幻的人生。

自此,声名显赫东三省的“焦氏中医家族”逐渐变成了“焦氏绿色开发家族”。

焦英霞也活跃为各级政府的座上宾。政府要员除了给英霞公司颁发了各种证书和奖章,并以政府信誉为其充当活广告外,还多次大笔一挥,给英霞公司无偿拨出巨款。

根据焦英霞被捕后向公安机关的交代,有关部门至少向英霞公司拨出了600万元巨款。其中,南岗区财政局2004年拨了200万元,市农委2005年拨了100万元,其它部门其后还相继拨了50万元与30万元。

但众多投资者事后都告诉记者,政府对英霞公司的无偿拨款远远不止这些。

根据英霞公司2005年9月2日印发的大豆生物奶资金使用情况说明,市农业开发办还下拨过330万元,市绿色食品办则为130万元。

而哈尔滨日报2004年10月18日刊发的本报记者采写的文章,更是让投资者们当时心动,如今心痛。

这篇名为《民营科技捧“巨星”》的报道称,哈尔滨市通过实施民营科技“巨星”规划,2004年已帮助17个民营科技项目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总投资额近13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76%。

其中,哈尔滨英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MT生物有机菌肥及MT植物转化仙人掌系列制品、黑龙江中惠科技有限公司电热膜供暖系统、黑龙江紫杉科技股份公司无性繁育东北红豆杉项目的投资额均过亿元,分别为1.78亿元、1.08亿元和1.07亿元。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004)2106号文件,国家无偿地补贴给了英霞公司1000万元,同时补贴给中龙公司700万元。后者的法人为焦英霞的弟弟焦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