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仁者爱人,用爱播撒气场影响力(2)

3.独爱己则气场萎缩

气量的大小关系着人格的修养,它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也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气量更是一种心灵的信仰,它不仅不会让人失去尊严,反而还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

气量大的人总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而气量小的人往往过于看重自己,把自己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还强烈地希望别人尊重他。在气场中,同样有一种情况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是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更不能将自身的魅力展现出来。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为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这种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是极为不利的,不但会严重影响自身的形象,会被人厌恶、瞧不起,只顾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与意义不大的个人得失上,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更不用说是气场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一定的才能之外,还要尊重别人,不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首先要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恭和让一直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修养。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所以说,人有的时候不能以我为中心,没有敬人之心。只有看重对方比自己强的地方,而不是看着比自己弱的地方,只有这样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气场。

现实生活中,只有能够充分地认识自我为中心的不现实性,不合理性及危害性,才能学会自我控制,做到把关心多分给他人,少留点给自己。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自身的修养得到了提升,那么自身的气场也才能得到提升。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但如此,汉武帝还时常出巡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以表示治国之决心。有一次,汉武帝乘坐马车将要出巡,刚走到宫门口时看到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站在门口十分认真地检查着进进出出的宫门之人。

汉武帝让车夫把马车停在老人面前,掀开帘子问老人:“先生,你是否早就在此任郎官之职了?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做郎官?”

老人问答:“我姓颜名驷,江都人,从文帝时起,经三朝就一直担任此职。”

汉武帝又问道:“你历经三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升官的机会?”

颜驷答:“那是因为当年的汉文帝喜好文学,选择人才的时候也是以文才为主,而我则喜好武功,所以没有被选中;后来到了汉景帝,他喜好老成持重的人,选人才的时候是以年纪老有学文,办事稳重的人为主,而我当时年轻又喜欢活动,所以也没有被选中;如今您做了皇帝,喜欢的是年轻英俊有为之人,当然选人才也是以年轻有为的少年为主,而我现在则是年迈无为了,而您也不会重用于我了。因此,我虽然历经了三朝皇帝,却一直没有升官”。

颜驷几十年来一直都没有升职,总是为自己找各式各样的理由,颜驷没有升职,真的没有自己的原因吗?他历仕三朝,经过了三种用人风格的皇帝,都没有的升迁机会,是自己的时运不济,还是命运不眷顾于他呢。人们往往把一些事情推给他人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事实上,很多人看起来与世无争,其实是在掩盖他真实的意图。

“不是我不努力,是对手太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这些都是为不思进取寻找借口时,通常会用到的,正是把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花在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好的借口上,以借其掩饰自己的过错与失败。所以,这就是自己不愿意努力的表现,正是因为这样,气场才会逐渐随着自己的种种潜意识而减弱。

气场就是人与人传达的感觉,别人可以通过气场来感知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状态。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在制造平等并享受平等,爱人者才能爱己,在关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善待生命,善待他人。

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一直很强大,看不清楚自己,误解了自己的真实气场,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更不会有强大的气场。不愿奉献的人,对人冷淡的人,都不可能得到别人的支持。爱人是善良之本,有的人说,人不能太善良,善良就要被人欺负就要吃亏。其实不然,真正愿意付出爱心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仁爱是儒家的根本,仁爱不但是爱自己,同样也是爱别人,修炼内心是提升一个人气场的基础。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都不会有强大的气场,只有自明者,才能明人。也只有自明,才能真正修养内心,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有的时候,人,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切忌不要妄自尊大,否则气场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自以为是其实是一种“自我设限”,关键是在于自己,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只有积极地突破自我,点燃积淀在内心深处的能量,建立强大的气场,才能焕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只有找到自己的坐标,气场才能得以发挥作用,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事实上,每个人的气场都是不同的,与其自寻烦恼,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一些,找对气场的坐标,它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有道德的人,总是有谦恭的态度,自守其德、修养自身。气场可以顺应自己的天性,是否找准了自己的气场,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找不到自我,就会在失败中变得失意和沉沦。只有找到了自我,才能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是因为身体会散发出一种充满感染力的正面能量,气场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强大的吸引力是得到他人尊重的源泉。

当然,气场不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土里冒出来。气场需要平日里修养才能积累出来,是通过人的仪态、气势、语言和动作等表达出来的,是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具体体现。气场不是虚拟的,无法伪造,也无法模仿,但是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气场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所以,从修心开始,让自己的气场升值,才是迈向成功的正确途径。

气场修炼的儒家智慧

“真实的我”并非十全十美,但它却自有强大的魅力在其中,只有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自信,才能为自己形成积极、强大的气场。自守其德、修养自身,除了自我修炼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接触气场健康向上的人,从他们那里吸取正向能量,源源不断地为自己注入高能量。

儒家的理论是正直的、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孔圣人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也正是孔圣人本身的强大气场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所以,正直、乐观、积极的心态就是人们提高气场的关键所在。

4.博爱众人则气场膨胀

气场大小,就是指这个人的能量能传递给周围的人多大的影响力,强大的气场是一种吸引人的东西。有人说,心灵是有品级的,所以有的人是千古流芳的圣人,有的是心胸狭窄的小人,有的则是懂得宽容的君子,心灵的升华,内心就会强大,所以人们要通过爱与感恩提升自己的心灵品级。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博爱之心,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不会再有争吵,人与人之间都能和平相处。博爱,是品德高尚的人具备的良好品质之一,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气场,更是包容他人的体现。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儒家以身作则,用爱心行动带动他人,这种爱就是气场,这种爱是无私的,广大的,这种爱并不是滥爱,乃是“仁者之爱”!儒家提出“仁者爱人”,实际上孔圣人理论的前提是一个“礼”,也就是制度,等级制度。所以爱是分等级的,博爱是要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人人平等”,用一颗热忱的心,对待身边的一切,那么就是对自身的一种修养,气场之所以强大,正是修心的结果。

白求恩、周恩来、焦裕禄等人拥有一颗博爱之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才会心系天下,乐于奉献,由此可见,一个气场强大的人,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也是一个拥有博爱之心的人。所以,修心也是培养自己的博爱之心,也是提升自身气场的一个前提,学会关心、帮助别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让自己的气场力强大起来,从而影响或改变周围其他事物的气场,使一切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大雪封山的季节到了,山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度。有个药材商愿意出高价收购灵芝,灵芝数量本就少之又少,而且还长在大山的里面,想要采得灵芝需要足够的胆量和勇气,父子三人为了凑够过冬的生活用品,也为了能过个充裕的新年。于是就决定冒险一搏,上山采摘灵芝。

可是山上的恶劣环境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三个人一无所获,在下山的路上年迈的父亲抵抗不了寒冷的侵袭,被严重冻伤,倒在了冰冷的雪地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再走下去了。父亲看着两个年少的儿子,流着眼泪说:“我不行了,你们赶快把我的衣服穿上,下山去吧。”两个儿子流着眼泪,握着父亲的手,舍不得离开生养他们的父亲,这时候,大儿子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父亲套上,二儿子则是背着父亲继续前进。他们三人艰难的在大雪中走着,可是,父亲因为年纪大了,终是抵抗不了寒冷的侵袭。

不一会儿,父亲就没了气息,大儿子也因为衣着单薄冻得再也迈不开步子。大儿子断断续续地对弟弟说:“看样子我是回不去了,你还是穿上我的衣服下山去吧,妈妈和奶奶还等着呢!”弟弟哭着摸摸父亲僵硬的身子,又拉着哥哥还有一丝温热的手,随后坚决的脱下了自己身上的衣服,套在了哥哥的身上。

到了第二天,当村里的人找到他们的时候,只见父亲身上套着大儿子的衣服,大儿子身上套着小儿子的衣服,小儿子身上只有一件薄薄的单衣。村里人流着泪说:“什么是骨肉相连,他们父子三人就是!”

可有的人说:“他们之中应该有两个人或许可以存活下来,但他们都放弃了。”据说,一年之后,他们的妈妈和奶奶因经受不起如此惨痛的打击,也都郁郁而终了。

如果当年舍得一个人的性命,就能保住四个人的性命,但他们在亲情面前失去了必要的理智,其实,有时候,舍得爱反而是一种博爱。

博爱的气场是奉献,要战胜自私,也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范围向自然界扩展,博爱同时也是一种耐力和毅力。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就是对情的珍视,这些无不需要博爱的精神,博爱也会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姿。

博爱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在内心就是纯净无染,而表现于外的就是真实不虚,率真自然,真诚是人格的魅力,也是完善的人格,待人要心诚一点,守信一点,那么就会获得他人的信赖和理解,同时,自身的气场也会通过博爱彰显出来。博爱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学问,博爱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尊重,赢得真情与信任。

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儒家有“仁者爱人”的说法,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博爱也是一种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智慧品德,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感恩生活,因为生活会赐予你阳光;感恩生活,因为生活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恩生活,因为生活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恩生活,因为生活增长了你的智慧。所以说,感恩不仅是培养道德的良知,还是增强人格魅力、提升气场最好的催化剂。

感恩是一种心态,修炼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坦然面对一切,有了感恩的心,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更加和谐、亲密。

博爱也是一种宽容,有些人把“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宽容使人胸襟博大、成事顺达、心宽志广,人生处世最高深、最艰难的修炼就是宽容。宽容不仅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气场,只有坦然面对,包容一些人和事,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宽容是一门艺术,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美德,因为宽容需要人们拥有积极向上的胸襟,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

儒家所说的“慎独”也是对人自律自省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博爱是不需要克制自己的,是一种持久的真情、理性和道德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人们的气场才能得到升华。只要拥有强大的气场,再暴躁的人也会在仁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似水,百炼精钢都能化为绕指柔,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所以说博爱乃仁者之爱!

人们一直在选择,选择博爱,就是充实人生;实现志向,就是升华人生,用一颗博爱的心对待生活,会发现人生异样的精彩,博爱犹如清新剂,净化人们的灵魂,使人自律、自尊、自爱,让周围的人时刻感受它的存在。

气场修炼的儒家智慧

儒家的精神一直是每一个人所追寻的目标,所以说良好的修养有助于我们达到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以自己的博爱之心,去宽容别人的过失,以豁达的心胸面对一切,宽容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为人的品格,更是自身的修养,气场使人散发出一种众星拱月的气势,所以,人们需要气场,只有让气场变得强大,人生才会变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