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戈铁马
- 爱国(中华家风丛书)
- 张颐武
- 14383字
- 2016-07-19 16:16:00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处宅第,让霍去病去看一看,霍去病回答道:“匈奴还没有被消灭,要家也没有什么用。”三国时的文学家曹植评价他:“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一心为国操心,忘记自己的小家,为了平息国难,可以献出生命,这是忠臣应有的志向。后来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一心为国的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金戈铁马,彰显家国情怀。
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两员名将,他们放弃优裕的生活条件,深入苦寒之地,数次率兵击退匈奴,保障了国家的平安与人民的幸福,这也使他们作为爱国名将被后人敬仰爱戴。
汉朝名将卫青出身并不好,父亲是平阳侯的家臣。卫青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少年时才回到父亲的身边。曾经有个人对卫青说:“你面相奇特,以后必然能够大富大贵。”卫青心想:“我不追求大富大贵,现在国家外患严重,我能够为国尽忠就满足了。”少年卫青在母亲和姐姐的影响下,很早就树立了为国杀敌的志向。
长大之后,卫青也成为平阳侯的家臣,但是在某次事件中,受到姐姐卫子夫的连累,被抓了起来。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向汉武帝说情,武帝见到卫青之后,发现这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不仅有着远大的志向,而且有着不凡的军事才能,不仅免除了他的罪名,还把他提拔进皇宫,成为太中大夫,每天与他谈论军国大事。正是这些交谈与讨论,使武帝进一步认识到卫青的爱国情怀与非凡能力,决定让他出击匈奴,保家卫国。
汉武帝元光六年,汉朝开始筹划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封卫青为车骑将军,出击上谷;封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击云中;封公孙敖为骑将军,出击代郡;封李广为骁骑车将军,出击雁门。结果,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损失了七千多骑,李广被匈奴所抓,虽然后来逃了出来,按照律法,也应该被杀头。只有卫青领军杀敌近千人,赢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这次战役让卫青名声大振,汉武帝因此封他为关内侯。
从元朔元年秋天到元朔六年春,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和边疆人民的安宁,卫青主动请缨,数次深入蛮荒之地,冒着极大的风险主动出击,成功取得了数次战役的胜利,杀敌数万。因为这些战功,汉武帝不仅要封他为万户侯,还要给他的三个儿子爵位。听到这个消息后,卫青坚决推辞,他对武帝说:“我出战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国家平安。我接受皇上的册封,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只要为国尽忠,国家也不会亏待他。但是我的三个儿子还都是小孩子,还没有为国家做一点贡献,如果接受了册封,对前线的其他将士不公平。希望皇上把这些奖励奖给前线的官兵吧。”武帝听了之后,深受感动。
这一年,卫青成为大将军,他的两个手下苏建、赵信因为贪功冒进,被匈奴包围,全军覆没,只身逃出战场,按照律法,应该处死。卫青问明情况后说:“苏建、赵信虽然全军覆没,但是以三千兵力抵抗数万匈奴兵的攻击,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如果处死他们的话,会让后来的人不敢死战,这对国家和民族不利,还是免除死罪吧。”由此可见,卫青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是否对国家有利,他的爱国情怀即使在成为大将军后也没有减弱。
汉武帝时的另一位名将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从小就以卫青为榜样,不仅学习他的爱国情怀与军事技能,也学习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卫青虽然官至大将军,但他的手下都是凭借真才实学而受到重用,他从不结党,也不供养门客。霍去病成为大将军之后,别人劝说他“豢养”名士,以求得好名声,霍去病却说:“我的舅舅卫青说过,作为臣子,只要一心为国、奉公守法就行了,不应该一心追求名声和利益。”
霍去病不仅不追求名利,为了国家的利益,他甚至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皇上册立太子,一直被认为是私事,别人不能插手,也不敢插手,因为很容易引来杀身之祸。汉武帝时期,因为皇上迟迟不立太子,导致他的每个儿子都蠢蠢欲动,朝野上下也人心浮动,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有极大的坏处,但是没有人敢在这种事情上多说一句话。霍去病当时正在西北打仗,得知这个消息后,忧心忡忡,冒着生命危险给汉武帝写信,希望他能早日确立太子。汉武帝接到信之后,体会到了霍去病的良苦用心,不仅没有怪霍去病多事,反而很快就确定了太子。
从军之前,霍去病家境贫困,生活拮据,但他从来不在意这些,只是将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由于战功显赫,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府第,并且让他去看一看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霍去病直接回答:“皇上,现在匈奴肆虐,如果我有了这么好的房子,在前线肯定会不舍得冒死战斗,也一定会影响前线杀敌。现在匈奴还没有被击破,我要家也没有用,所以就不去看了。”汉武帝听了,对他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大加赞赏。
因为高尚的品格和赫赫战功,霍去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显赫的名声,汉武帝甚至因为他的贡献为他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位——骠骑大将军。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个名将,他们一个是舅舅,一个是外甥,在当时就因为爱国尽忠与军功赫赫被传为佳话。一家之内出现一对耀眼的“双子星”绝非偶然,而是与家教、家风紧密相连的,他们甥舅的故事也激励着后人永远为国尽忠,奋发向上。
点评
卫青一生总共七次出击匈奴,杀敌五万余人,被封为万户侯,三个儿子全部被封为侯,更重要的是,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李广、张骞、公孙贺、李蔡等,使得汉武帝时期不缺带兵打仗的将军,国家也越来越强大。霍去病总共六次出击匈奴,比卫青少一次,但是杀敌十一万余人,也被封为万户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是,通过卫青与霍去病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从来没有把追求名利放在第一位,而是始终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卫青虽然受封为大将军,但他主动放弃皇帝对家人的册封,虽然可以在京城享受安逸的生活,但他多次主动请缨深入苦寒之地,抗击匈奴;霍去病甚至直接拒绝了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大宅,把家安在了军营里,一心杀敌报国。这种国而忘家的精神反而能使人创造出更大的成绩,这也是我们今天仍须大力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风警语
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汉·马援《后汉书·马援列传》
直捣黄龙
古语说:“直捣黄龙。”“捣”的意思是撞击;“黄龙”是指黄龙府,是金朝的都城,大概在现在的吉林省农安县一带。直捣黄龙的意思是一直打到黄龙府,击破金朝的都城,用来比喻直捣敌人的老巢。《宋史·岳飞传》中有:“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这个典故就出自这里。然而,自古以来,拥有“直捣黄龙”式的爱国情怀的英雄数不胜数,比岳飞早一些时期的杨业也是其中一个。他们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收复失地,抛头颅,洒热血,常年征战沙场,为国家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杨业与岳飞都是宋朝的名将。杨业活跃于宋太宗年间,当时宋朝的国力比较强盛;岳飞活跃的年代在两宋之间,他出生于北宋末期,活跃于南宋初期,当时,南宋刚刚建立,根基并不稳。他们都是著名的爱国将领。
杨业,人称杨无敌,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他的英雄事迹被后人编进话本、唱词里,广为传颂,让爱国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北宋雍熙年间,宋太宗趁辽国统治集团内部充满矛盾的时机,决定出兵北伐,收复被辽国侵占的北方十六州,史称“雍熙北伐”。这一年,宋太宗下令分东、中、西三路兵马出发进军辽国。起初形势一片大好。担任西路军副将的杨业屡立战功,出兵仅仅两个多月,就收复了大片失地。可是后来,由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吃了败仗,使得战局出现了逆转,宋太宗不得不下令放弃刚收复的土地,并撤入内地。此时,辽军看到宋军撤退了,便迅速集结十万精兵,企图乘胜追击。由于宋军出现了一系列军事上的失误,辽军彻底扭转了战争的局势,形势对宋军极为不利。杨业根据当时的情况,建议主将潘美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扰乱敌人的阵脚,并主动出击,为宋军撤退赢得时间。然而,潘美等人却忌妒杨业的才能和功绩,他们完全不去想怎样才能扭转局势,反而想着利用这次机会搞垮杨业。于是在形势不利于宋军的情况下,潘美命令杨业出兵雁门关,收复失地。面对上级的命令,明知道前面凶多吉少,杨业还是带领人马奔向了雁门关。临行前,杨业和潘美、王侁约定,让潘美在石竭谷口预先埋好伏兵,等他把敌军引入谷内,前后夹击,给敌军以歼灭性的打击。
杨业率领他的部队从拂晓上阵,与辽军杀得难解难分,终因寡不敌众,陷入敌军重重包围之中。然而后方的潘美和王侁看到杨业被围,大势已去,竟然双双率军撤离了石竭谷口。而杨业率军从早晨战到傍晚,终于把敌军引入设伏地点,这才发现潘美等人早已逃之夭夭了。此时,杨业知道大势已去,悲壮万分。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虽然又累又饿,但为了国家,他仍然振奋人心,率领帐下的士兵回身继续杀敌。到最后,宋军战到只剩下一百多个人了。这时,杨业对他们说:“你们都还年轻,上有高堂,下有妻儿,不必跟我一起牺牲,不如伺机突围,把这场战役的真情实况呈报给皇上,也可以告慰战死的兄弟了。”士兵们听到老将军这样说,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大家都不愿意离他而去,决心随他战死沙场,以报效国家。后来,终因敌我力量悬殊太大,又加上杨业的坐骑重伤而不能前进,而被辽军俘获。杨业被擒后感慨道:“主上期望我能够杀敌报国,没想到由于受到奸臣逼迫,而使得王师败绩,我还有何面目再活在这个世上?”于是绝食而死。
杨业死后,他的英勇事迹传遍神州大地,为后世称颂。不但宋人称赞他,就是辽人也被他坚贞不屈的气节所打动。在杨业死后近一百年时,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出古北口(今北京怀柔东北),作《过杨无敌庙》诗:“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说明杨业是宋、辽两国人民敬仰的英雄。
南宋也有一位爱国名将,他的爱国事迹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他就是岳飞。岳飞,字鹏举,出身贫困的农民家庭。自幼熟读《春秋》《左传》《孙子兵法》等,并且曾经拜名师学习枪法与弓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中国大地多灾多难,征战连年,此时,金兵灭亡了辽国,并且战火一直蔓延到宋朝的都城汴梁,连宋朝的皇帝和太上皇都被俘虏了。国难当头,岳飞义不容辞,毅然投军。临走时,岳飞的母亲在他背上用钢针刺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对他说:“男儿要为国尽忠,不要顾念家里。”
从军后,岳飞英勇善战,立下许多战功。南宋建立后,岳飞以下级军官身份,上书反对宋高宗南迁,主张北伐。然而这触怒了主和派的大臣们,他们以“越职言事”为由,革除了他的军职。此时,岳飞一腔爱国热情,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打击。然而虽然壮志难酬,但岳飞却毫不气馁。他所记挂的不是个人的荣辱,而是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存亡。后来,他相继投在张所、宗泽的麾下,并且屡建奇功。然而,懦弱无能的南宋政权却坚持妥协投降的政策,步步后退。这使得金兵乘机南进,他们跨过黄河,一直打到江南。这时,战局的混乱隔断了岳飞及其部队与南宋朝廷的联系,岳飞的部队成了孤军。然而,岳飞及其部队毫不畏惧,仍旧采取主动出击的政策,先后在广德取得了六战六捷的大好局面,打出了“岳家军”的名号。后来,岳家军又在常州连克金兵,相继收复了建康和襄阳等地。由于岳家军的英勇战绩,朝廷特赐岳飞一面军旗,上面赫然绣着“尽忠岳飞”四个大字。
虽然一路下来,岳飞取得了许多战绩,并得到朝廷的嘉奖。但是岳飞丝毫没有忘记从军时母亲对他的嘱咐,“尽忠报国”不仅刻在了他的背上,更是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1140年左右,岳家军挥师北上,准备与金兵大战一场,伺机收复失地。这一天,岳飞亲自带领一队人马驻守在郾城。此时,连吃败仗的金兵也临近穷途末路的境地,但金将兀术仍旧不甘心,他集结了数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郾城杀来,企图歼灭驻守在这里的岳家军,并夺回郾城。面对强敌的进逼,岳飞沉着应对,毫无惧色。在冷静观察战局之后,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岳云为先锋,带领一股军队出其不意地直接杀入敌军阵地,这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使得敌军方寸大乱。随后岳飞又派出主力步兵和骑兵一起配合出击,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著名的郾城大捷,他打出了宋朝的气势,打出了岳家军的声威。由于战机可能稍纵即逝,激战之后的岳家军并未休整,而是乘胜追击,并于朱仙镇再次大破敌军,使得金军里从此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就在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一次次骄人战绩的时候,秦桧等奸人却向朝廷进献谗言,诬陷岳飞有不臣之心,使得朝廷在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命令他即刻退兵,不得有误。后来宋高宗与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
点评
杨家将之所以被人们传颂,正是由于杨家祖孙三代抗击契丹对中原人民的掠夺,他们通过浴血奋战,建立不朽的功勋。而杨业,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功绩,民间开始流传杨家将的故事,也正是由于他的贡献,杨家将才能作为忠臣的代表在一代代人民心中留下印迹。比杨家将晚一些的岳飞更是名满天下,不仅是他出色的战绩,也由于其略带悲剧性的命运。他战功赫赫,却被皇帝和奸臣联手置于死地。不过公道自在人心,当时的掌权者,无论是奸臣秦桧,还是皇帝高宗,都已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为国杀敌的岳飞,却浩气长存。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时的名誉、得失并不重要,只要守住心中的正气,坚持爱国爱人民,就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如果以这样的家庭价值观教育下一代,自然能培养出一代代中国的脊梁。
家风警语
国耻不可忘,邻盗不可轻,幸安之谋不可恃,导谀之言不可听,至公之论不可忽。
——宋·真德秀《宋史·列传·儒林七》
捐躯报国
古语说:“捐躯报国。”意思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来报效祖国,有时也说“捐躯殉国”。北魏散文家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写道:“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金朝章宗时期,元帅高琪推荐王戢任副统军之职,令其驻守涿鹿关,以阻挡蒙古的铁骑。后来,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军攻到涿鹿关,双方激战三天,王戢兵败被俘。面对威严的成吉思汗,王戢昂然说自己深受金主恩惠,发誓捐躯报国,为主殉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成吉思汗听后觉得他是个忠于国家的人,就放了他。
两宋交替时期,社会巨变,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捐躯报国的英雄人物,名将宗泽与词人辛弃疾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北宋名将宗泽幼时家境贫寒,但宗家素来有耕读传家的家风,他的父亲宗舜卿虽贫苦务农,却也饱读诗书,算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隐士。农闲的时候,宗舜卿总会指导宗泽习字念书。宗泽天资聪颖,学习很好,很小的时候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稍大些时,宗泽开始外出游学,十余年间,他在十多处地方求学,不仅学习文化,还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寻求治国之道,正是在这十余年间,他成长为一个博学多识、文武兼备的青年。
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后,宗泽开始步入仕途。他从知县做起,一路宦海沉浮,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宗泽此时已是磁州知府,他连忙上奏朝廷说:“邢、洛、磁、越、相五州各屯精兵二万人,敌进攻一郡,则其余四郡应援,这样一郡的兵力经常保有十万人。”皇帝听到非常赞同宗泽的策略,于是任命他为河北义兵都总官,统领这五郡的兵马。金兵来到磁州后,开始攻城,宗泽披甲登城,命士兵们用神臂弓射退金兵,又开城门追击,杀敌数百,击退了金兵。这时,金军一面与宋朝议和,一面迅速南进,包围了开封。宋钦宗从围城中派人持蜡书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要他们立即入援,宗泽率领大军首先赶到,但无奈大势已去。靖康二年,金军劫掳了徽宗和钦宗二帝北上。
宰相李纲十分器重宗泽,认为繁荣旧都非宗泽不可,时年六十九岁的宗泽随即被改任开封知府,全面负责东京的防务。经过金兵的洗劫,旧日繁荣的都城早已疮痍满目。城内盗贼横行,物价飞涨,而且此时金兵还驻扎在距京城以北不足二百里的地方,城内人心惶惶。宗泽到任后,立刻着手整顿社会秩序,修筑城防设施,开封城很快就稳定下来。同时,他先后上疏二十余次,强烈要求宋高宗回銮开封,收复失地。宋高宗表面上答应会择日回京,其实压根也没打算抗金。眼看收复故土无望,宗泽忧愤成疾。这年七月,他在病中仍旧鼓励众将说:“尔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虽死无恨。”弥留之际,他还“连呼过河者三,遗表状赞上还京”。宗泽死后,整个城的老百姓都为之痛哭流涕,朝廷上下不分官阶大小竞相凭吊,千余人写文章悼念他。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坎坷,却心系天下。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构成了他的词的基本内容。辛弃疾出生在金国,成长于金人的统治之下。因此,从小他就目睹了在金人所实行的种族歧视政策下,老百姓过着被奴役的生活,这给辛弃疾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刺激。他的祖父曾做过金国的小官,但却一直不忘故国。在辛弃疾小的时候,祖父就常常教育他要立志成才,不要忘本,将来能为祖国的统一做出贡献。
在辛弃疾青年时期,金国大举入侵南宋,造成金国内部空虚,这给了中原地区的英雄豪杰们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趁机纷纷起来反抗,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年,以耿京为首的一批义士,在山东举起抗金大旗,一路势如破竹,连克莱芜、泰安等重镇,辛弃疾听闻后,非常激动,当即组织起千余人奔赴山东,加入了耿京的义军。听说辛弃疾也加入了义军,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一时间,义军人数增至数万人。但是由于多为农民,缺少训练,再加上常常孤军奋战,所以打起仗来无法与金人的铁骑相比。于是,辛弃疾就建议耿京归顺南宋朝廷,和宋朝的军队一同对抗金军。耿京听辛弃疾说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连夜派辛弃疾去南宋联络朝廷。然而在辛弃疾不辱使命从南宋归来的途中,却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国安杀害的消息。原来,辛弃疾走后,金人对义军进行诱降,张国安等人抵制不住诱惑,就杀了耿京后率领军队归降了金朝。此时辛弃疾悲痛万分,他日思夜想的以义军和南宋军队里应外合一举收复失地的计划眼看就要实现了,却因为张国安等人的私利而泡汤。愤怒的火焰涌上了辛弃疾的心头,他决定为国家除掉这个祸害。于是,他带领五十几名随从奔向张国安的大营,他们悄悄摸进张国安的营帐,发现里面灯火通明、酒气熏天。原来,张国安正在宴请金朝使者,辛弃疾看到张国安的这张嘴脸,恨得咬牙切齿。然而,他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命令随行的人躲在暗处,不许打草惊蛇。过了许久,看到酒席上的人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了,他们从四面八方冲进来,还没等到张国安等人反应过来,就已经把他擒住,并斩杀了金使。擒住张国安后,辛弃疾站在大帐前,向营中义军兄弟喊话,他尽数了张国安杀死耿京、卖国求荣的罪行,希望大家不要被他蒙蔽,不要上金人的当,更不能当卖国贼。张国安的部下大多是义军出身,他们的心还是想回南宋的,听了辛弃疾一席话后,很多人当场表示愿意跟随辛弃疾一起返宋。于是,辛弃疾押着张国安,率领愿意跟随他的义军掉头南下,经历重重阻隔,终于回到了南宋。
回到南宋,虽然举国上下対辛弃疾的爱国精神非常感动,但无奈朝廷只希望能偏安于南方,并未打算挥师北进、收复失地。这使得辛弃疾有心杀敌,却报国无门。于是,悲愤中的辛弃疾只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融进他的一首首词中,在后来的许多年里,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诗词,表达了他立志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点评
宗泽与辛弃疾以及他们那个时代的无数英雄虽然没有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国家大一统的宏愿,但他们在抗金的最前线,面对严酷的环境,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对敌斗争中,他们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主动联合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符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事实证明,他们的精神通过家风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家风警语
生为忠义臣,死为忠义鬼。
草间虽可活,吾不忍为尔。
——宋·林空斋《宋史·列传·忠义七》
临危不惧
古语说:“临危不惧。”意思是,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北齐人刘昼在他的《刘子》一书中写道:“临危难而不惧,履冰火而如归,非轻死而乐伤,仁恩驱之也。”意思是在危险艰难面前一点也不害怕,踩着冰雪和火焰像是回家一样轻松,能够做到这些,并不是因为把死看得很轻,或者把受伤当作快乐的事,而是因为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下,人们会忘掉恐惧,从而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于谦和戚继光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朝爱国人士。他们一文一武、一先一后,但在家国遭遇危难时,都主动出击,临危不惧,为后世敬仰和传颂。
于谦,字延益,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爱国思想浓厚的官宦家庭,祖父于文曾做过兵部主事,是一个忧国爱民的清官。在于谦小的时候,祖父常常给他讲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故事,教导于谦为人要谦逊,行为做事要处处想着国家、想着百姓。祖父的家训深深地影响了于谦的一生。
明英宗时期,北方的瓦剌部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军队向南越过边境进入明朝境内进行骚扰,烧杀抢掠,严重危害了边疆居民的生活。而由于朝野上下的腐败,明朝并未对此进行有效的反击,这导致了瓦剌军队的变本加厉。1449年,瓦剌军队竟然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直接攻打明朝北方的要塞大同,这一下给了未做准备的明朝一个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英宗亲率五十万大军驰援大同,然而,当军队行军至土木堡时遇上瓦剌军队,由于指挥不当造成重大失误,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军俘虏了。
英宗被俘后,瓦剌大军更加猖狂。军中主将们此时都怀着这样一种想法:“连皇帝都被我们俘获了,我们何不直接打到北京城,自己去做皇帝。”于是他们整顿大军,一路向北京城奔来。这时,明朝军队被打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朝廷一片混乱,人心惶惶。负责监国的英宗的弟弟朱祁钰赶紧召集大臣商议,然而面对瓦剌大军压境,朝中大臣们也束手无策,他们纷纷建言都城南迁。在国家危在旦夕之际,于谦挺身而出,极力反对迁都,他举宋朝南迁后的局面为例,认为京城是国之根本,若放弃北京而南迁,则军队只会一溃再溃,不仅无法收复失地,反而会走向灭亡。于谦的恳切言辞说服了朱祁钰,他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北京城。
于谦当上兵部尚书后,立即积极部署京城的防御工作。他首先紧急从南方各地调集军队,同时招募许多壮丁,又命人打造许多兵器铠甲,并对新招募的士兵日夜操练,这样,等瓦剌大军攻打到北京城下时,于谦已经组织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不久,瓦剌主帅也先率领大军,挟持着英宗浩浩荡荡地向北京杀来。面对兵临城下,于谦沉着冷静,他先命令手下把北京的九个城门全部关闭,随后自己亲率二十二万大军在九门外列阵,以逸待劳,从正面阻击敌军。这一天,瓦剌大军来势汹汹,攻到西直门外,于谦命令属下高礼和毛福寿率军迎敌,双方激战一整天,高礼等人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北京城的军民。后来,得知敌人要派大军攻打德胜门,熟悉北京地形的于谦急忙命令属下石亨率军埋伏在城门外的空房中,自己率领大军从正面迎敌,当敌军到达城边时,他们前后夹击,顿时使得瓦剌大军乱了阵脚,首尾难顾,仓皇逃窜。经过这几次战斗,瓦剌大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落。瓦剌主帅也先便佯装求和,向明朝提出了谈判,希望在他谈判中抓住于谦和石亨。也先在城门下对明军大喊:“我把你们的皇帝送来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派人来迎接啊?只要你们派人来讲和,我就把皇帝还给你们。”此时,刚刚登基的明景帝朱祁钰信以为真,打算与也先议和。然而于谦却识破也先的阴谋,他对明景帝说:“瓦剌大军一路从大同打到北京城,其亡我大明的目的路人皆知,现在我们除了坚决抵抗以外,没有别的办法,而且自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在大敌当前,我们绝不能上了也先的当。”于是明景帝就打消了议和的念头。
后来,又经过数天的战斗,瓦剌大军伤亡惨重。也先看到自己大势已去,于是率领残余狼狈逃窜。至此,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是明朝的民族英雄。他生于将门之家,先祖戚祥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后来世代为官,他的父亲戚景是明朝军中的一位高级将领,文武双全,治军严明。受到家庭的影响,戚继光从小就明白男儿应该上马杀敌、报效国家的道理。
十七岁时,戚继光的父亲病死。按照当时传统,戚继光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从此,戚继光开始了他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当时,我国东南沿海常常遭受一些来自日本的海盗、浪人、商人的骚扰,人们把这些人称作倭寇。他们杀人放火,抢夺财物,无恶不作,严重危害了边境的安全。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深受朝廷的信任,他们提拔戚继光为参将,并把他调至倭寇最为猖獗的浙江,让他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和台州三郡。来到浙江后,戚继光未敢稍有懈怠,立即投入到了军队的训练之中,看到明朝水军力量比较薄弱,他还招募一批年轻力壮的渔民,组建一支水军。这一天,正当戚继光忙着训练这些新招募的水军时,有人来报说大批倭寇乘坐百余艘战船往台州地区驶来。戚继光听后,急忙部署迎战。他首先在台州部署好防守的兵力,然后亲自率领一股精兵主动出击,连夜奔赴宁海袭击盘踞在这里的倭寇主力,当戚继光率领军队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倭寇的面前时,倭寇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在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对手是谁时,已经被全部消灭了。海宁战役结束后,戚继光的部队来不及休整,马上赶回台州,与台州守军前后夹击,全歼了来犯的另一股倭寇。在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戚继光率领军队与倭寇进行了大小十余次的战斗,逢战必胜,消灭了大量倭寇,挽救了许许多多被俘老百姓的生命,缴获大量倭寇的武器。从此,戚继光的威名就传开了,人们把戚继光率领的军队叫作戚家军。
慑于戚家军的威名,倭寇们再也不敢来浙江沿海一带进行骚扰了。可是没过多久,有人上报朝廷,发现福建沿海一带有大批倭寇聚集。原来,由于在浙江被戚家军打得溃不成军,倭寇们再也不敢大举进犯浙江了,于是就转而来到福建,准备伺机报复,这次倭寇倾巢而出,声势远比以前更浩大,以至于当地的军官无力招架,连连吃败仗。在紧急关头,朝廷升戚继光为指挥使,命令他率领戚家军连夜赶赴福建抗击倭寇。在福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倭寇开展了大小数十次的激烈战斗,捣毁了横屿、林墩和牛田三个倭寇老巢。当时,牛田是倭寇在福建最大的一个巢穴,倭寇数量最多,危害最大。戚继光多方考虑后,决定先消灭牛田的倭寇。戚家军率军来到牛田后,戚继光命人到处散布消息说:“戚家军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大家初次来到福建,又不服水土,多数士兵出现身体不适,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倭寇得知消息后,信以为真,便放松了警惕。然而当天夜里,在倭寇酣睡的时候,戚家军犹如神兵天将,将其团团围住,许多倭寇还在熟睡中,就已经命丧黄泉。
后来,戚继光又辗转来到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会师,共同消灭了流窜在广东一带的倭寇残余。至此,“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经历十几年艰苦的抗倭战斗,辗转浙江、福建和广东几个省,终于在神州大地上把倭寇消灭殆尽。
点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这首《石灰吟》是典型的以物喻人的诗。被从山中开采出来之后,旋即遭受烈火的焚烧,虽然已经粉身碎骨了,但却留下了清白的名声。看似每一句都是在写石灰,实则却是在写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立志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从于谦保卫北京城时的表现来看,他做到了留清白于人间,流正气于后世。戚继光虽然以将名流传于世,但他也是一位地道的文人,平时也爱写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怀,其中最著名的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示升官发财并不是我的志愿,只是希望能够赶走倭寇,天下太平。戚继光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确实是这样行事的。他们都用临危不惧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情怀,他们的言论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的家训中。
家风警语
一以国家为己任,勿谓身家之私谋。
——明·于谦
《古穰集卷二·少保兼兵部尚书于谦复奏》
枕戈待旦
古语说:“枕戈待旦。”是枕着兵器躺着,等待天明,一般形容爱国尽忠,杀敌心切,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明代史可法在《史忠正公集》中写道:“我即卑官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意思是即使我放下官架子,不舍得吃穿,卧薪尝胆,聚集才气智慧,枕着兵器等待天亮,把全州的物力聚起来,破釜沉舟,恐怕也于事无补。明知道于事无补而仍旧一如既往地冲锋陷阵,史可法的这种刚毅的爱国精神为我们谱写了最美的爱国篇章。
史可法抗清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是,他的爱国精神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可以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寻到痕迹的。
明代名臣史可法出身寒微,从小刻苦读书,最爱在安静的寺庙中秉烛达旦地读书。有一天,东林党的领袖左光斗出门赏雪,看到天寒地冻的寺庙中居然有人如此勤学,当即就将他收为门生。在与左光斗交往的过程中,史可法深受影响,待人处世清正不阿。考中进士后,他主动请缨,去镇守辽东抚宁。当时的辽东还是偏远的地区,条件很艰苦,放弃北京的安逸生活,主动到艰苦的地方去,是需要做出巨大牺牲的,但史可法毫不犹豫地去了。自此,也开始了他长期抵抗清军的生涯。
虽然有史可法这样的忠臣良将,但当时的明朝腐败不堪,在清兵的军事压力与国内的农民起义的双重压力下,崇祯皇帝被迫吊死煤山。当时的明朝有两个都城——北京和南京,北京城破之后,南京城中的官员与百姓们也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在短暂的手足无措之后,南京城中的官员很快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北京的崇祯皇帝虽然死了,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应当立即拥立一位新的皇帝。
当时的凤阳总督马士英掌握着南京方面的军权,他为了独揽大权,拥立了跟自己关系最好也最容易控制的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新的南明王朝,年号弘光,朱由崧被后人称为弘光帝。当时史可法正在南京担任兵部尚书,马士英为了控制朝政,争取史可法的支持,对史可法百般奉承。史可法虽然很厌恶他的这种行为,但当时并没有更好的人选,又要依靠马士英支撑南明朝廷,只好与马士英虚与委蛇。
朱由崧称帝后,并未想着国仇家恨,也未吸取崇祯丧国的教训,竟过起了沉湎酒色的生活。他不仅不考虑收复失地,反而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建造华丽的宫殿,同时派大臣到江南为其广搜美女以满足自己的淫欲。而马士英却趁皇帝寻欢作乐的时候,在朝中结党营私,为非作歹。当时朝中有另外一个奸臣,叫阮大铖,是兵部尚书,他与马士英狼狈为奸。马士英还公开卖官鬻爵,收受不义之财,聚敛了大量财富。百姓们对马士英等敢怒不敢言,就编出许多歌谣来讽刺时政:“都督满街走,职方贱如狗。相公只爱钱,皇帝但吃酒。”
史可法对当时的现状非常担忧,他进谏弘光帝,劝他不要沉迷于酒色,应该励精图治以图恢复山河。朱由崧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对史可法的提议不置可否。看到皇帝如此消极,史可法感到自己在南京无法发挥才能,就主动请缨,希望朝廷把他派到抗清前线去统率军队,杀敌报国。
到了前线,史可法发现战局比他想象得要复杂严酷得多。当时的前线就长江北岸一带,明朝在这里驻扎着四支军队,被称作四镇。四镇的将领飞扬跋扈,各自割据一方,相互谁也不服谁,不仅不齐心协力,有时还自相残杀,纵容士兵劫掠百姓。史可法到扬州之后,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以大局为重,要为国分忧。这些将领慑于史可法的威名,决定服从他的号令,此时,史可法算是稳住了江北的局面。
史可法坐镇扬州指挥,治军严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受将士们的爱戴,大家称他为史督师。这年的大年夜,将士们都去休息了,只有他还一个人留在官衙里批阅公文。到了深夜,他让厨师拿酒菜来,厨师对他说:“督师,照您的吩咐,厨房的肉都分给将士去过节了,下酒菜也一点不剩。”“那就拿点盐和酱油下酒吧。”史可法说。
第二天天亮之后,文武官员来到督师衙门,只见大门紧闭。大家很纳闷,督师平时都起得很早,今天怎么还没睡醒。当史可法的亲兵说清原委后,文武百官难过地说:“督师平日那么操劳,昨夜睡得好,实在难得。大家别去惊动他,让他再好好休息一会儿。”又把更夫找来,要他重复打四更的鼓,意思是天还没亮。
一觉醒来,史可法发觉天已大亮,而更夫还在打四更鼓,便立刻把士兵叫进来,厉声责问:“谁违反我的军令乱打更鼓?”亲兵将情况说明后,史可法沉默不语,接着接见官员,处理公务。
史可法的酒量本来很大,到扬州后就把酒戒掉了。昨天大年夜太疲乏了,想提提精神,才破例喝了一点。边喝边为国事的艰难、朝廷的腐败而痛苦得落泪,不禁多喝了几盅,随后睡着了。为这件事,史可法下决心彻底戒了酒。
后来,清军在打败了李自成之后,派多铎带领大军大举南下。面对强敌,史可法毫无惧色,他指挥四镇将领进行顽强抗击,取得不少胜仗。但就在这关键时刻,南明政权内部却发生了内乱。驻守长江中下游的明军将领左良玉不满马士英、阮大铖的专横跋扈,以清君侧之名发兵进攻南京。弘光帝急忙下诏给史可法,命他率军回撤,对付左良玉,救援南京。史可法只好带兵回南京,刚过长江,得知左良玉已经兵败而死,而清军已经逼近扬州,于是便又急忙赶回江北。
到扬州后,史可法立即下令各镇将领火速前来增援,集中兵力,抵抗清军。但四镇将领中,只有总兵刘肇基率兵前来救援。面对十万清军,史可法只有一万兵力,形势万分险恶。他给在南京的母亲和妻子写了遗书,决心与扬州城共存亡。
清军这边,主帅多铎一连派了五个人拿着劝降书来劝降,史可法看都不看,统统扔进了护城河里。多铎恼羞成怒,下令清军严密包围扬州城。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一些胆小的将领吓坏了,第二天,就有一个总兵和一个监军借助夜色,带着本部人马溜出了城,投降了清军。
没多久,清军就开始轮番攻城。城里的军民在史可法爱国精神的鼓舞下,誓死抵抗,打退了清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三天过去了,扬州城岿然不动。多铎恨得咬牙切齿,调来西洋大炮轰城,而且把炮口对准了史可法亲自防守的西门,一颗颗炮弹呼啸着落到西北角,终于将城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潮水般的清军冲进城来,史可法看到城破,悲愤万分,拔出佩剑就要自杀,随即被随从的部将夺了下来。部将们连拉带劝,打算将史可法从小东门护送出去。可城里大街小巷早已布满了清兵,快速往小东门行进时,与一队清兵相遇。清兵见他们穿着明朝官员的装饰,便大声吆喝着问他们是谁,史可法生怕连累部下,大声说道:“我就是史可法。”
多铎听说抓住了史可法,非常高兴,他非常仰慕史可法的气节,便亲自前来劝降。讲了三天,口干舌燥,但史可法毫不动摇。多铎到底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却又假惺惺地说:“你既然是忠臣,我就杀了你,成全你的名节吧。”史可法微微一笑,大义凛然地回答:“与扬州城共存亡,是我早已决定好的事。哪怕碎尸万段,我也心甘情愿。但是扬州百万生灵,你们不能杀戮。”可是,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伤亡严重,竟惨无人道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作为报复。大屠杀整整持续了十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惨案——“扬州十日”。
扬州失守后不久,清军轻而易举攻占了南京。弘光政权宣告灭亡。
点评
清朝名臣张廷玉曾经评价史可法:“身材虽然短小,面孔也黑,但是目光炯炯放光。清廉而有信用,跟士兵和百姓同甘共苦。军队行进时,士兵不先吃饱他就不吃饭,士兵不先穿暖他就不先穿棉衣,所以大家都很爱戴他。”史可法守护扬州,用智慧收服了四镇官兵,使四地互相配合,一心想复兴明朝,但是南明朝廷腐败不堪,个个想的是自身利益,没有人愿意为国尽忠,在外的将领也不听指挥,致使扬州孤城不保,终于身死国灭。虽然史可法忠诚爱国,但南明只有他一个人,也不够用。从张廷玉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人人都爱国,人人都愿意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培养爱国情操,从家庭教育着手最为方便有效,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家风。史可法枕戈待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中的宝贵财富。
家风警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