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冈田式静坐法
此法系冈田虎次郎生前创始的一种心身修养法。想要学习此静坐的人,首先必须知道两件事:一是姿势要调正;二是呼吸要调好。这是练静坐的两大法门。
第一节 姿势和时间
冈田式静坐法主要采用日本跪坐式练功,上身要求正直,腰臀下沉,入力小腹。跪坐中,脚麻痛,可活动活动,换换脚,坚持静坐数日后即可克服。跪坐时,臆想自己像个不倒翁,入力小腹,上虚下实。但肘骨最下部分要放松,要含胸,这样才能小腹充实。含胸,和立正时的胸的姿势正相反。
静坐时,两手放的位置和握法不拘,但要放松,不可用力握手。头正直,眼轻闭,闭口,要鼻吸鼻呼。
静坐的时间愈长愈好,但起码每次要坐三十分钟,每天坚持,必有显效。练功可在早晚或其他方便时间内进行,但最便于入力小腹的时间是在饭后(关于日本跪坐,还有不少细则要求,这里从略,其余部分均全译——译者注)。
晚睡前,哪怕进行短时间的静坐,然后入睡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在早晨起床后静坐为主,晚间睡觉前静坐为辅,每天坚持进行两次练功,则更有效。
静坐时胸、腹、臀的姿势,在日常行、住、坐时也要保持不变,时刻注意。
平时要心平气和,意念集中,这样身体方能松沉,血液循环才能旺盛,静坐也才会最舒适。否则,意念散漫,身体姿势自然不整,从而血液循环也必然不畅,感觉不适。
第二节 呼吸方法
姿势和呼吸,对静坐来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如果不健全,亦即呼吸未调好,不可能体会到静坐真正的妙趣。冈田式静坐法的呼吸,与大多数日本人的习惯正相反,所以首先要练好呼吸。
冈田式呼吸法,在呼气时,小腹凸出,坚实,有力,而胸部是虚的,亦即要虚胸实腹,使气呼得缓慢匀调。在吸气时,要扩胸收腹,亦即胸膨胀,小腹微内收。但扩胸时,小腹也并未虚,重心仍在小腹,仍要不断充实小腹。冈田式呼吸法,吸气时间短。整个呼吸如做得正确,异常平静,别人不易觉察出来。
日本大多数人的呼吸与此相反,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所以练静坐首先必须改变呼吸习惯(把顺腹式呼吸改为逆腹式呼吸——译者注)。
静坐的呼吸与深呼吸完全不同,它不像深呼吸那样要求多吸气,故意使胸部伸缩(相反,对扩胸是不加意进行的)。
吸气要领:吸气要短促,但鼻息不可出声,吸气时扩胸并适当收腹,收腹要自然,不可人为地加意进行。吸气时不必力着肋骨最下部,也不可用力勉强扩胸。
呼气要领:呼气要细长匀静。至于多长为好,并无一定,只要求量力而行。呼气细长得使人觉察不出来为上策功夫。呼气时,脐下一寸五分(约五厘米——编者注)处是全身力量的集中点,并随着呼气的进行,向此处用力的强度也要逐步加大,同时推进。
静坐反应:一旦姿势摆好进入静坐,就不要想任何问题,就不要有任何期求。例如想治好病、想增进健康的想法以及其他一切杂念,都应摒弃,只专心致意于入静,无思无念。
静坐日久,体内可能发生一种动力,使身体自然地动摇起来,动摇的样子,因人而异。人们常常误解,认为动起来就算进了静坐之门。所以不少人就习惯地动起来,但腹力减弱了。因此,即使发生动摇,还是尽量把它抑制下去为好。
静坐虽久,但也有人丝毫不动的。对此不必介意,更不可追求,不可把动看成是静坐的目的之一。
大多数人证明,静坐有下列效果:心平气和,精神爽快,顾虑减少,烦闷消除,毛发光泽度增加,皮肤润泽,凝肩解除,大便通畅,睡眠良好,头痛、喘息、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等病都治好了,肠胃健全,分娩较易或胎儿壮实,等等。
第二章 藤田式息心调和法
此法是藤田灵斋所创始,以调和精神和肉体(身心合一)为目的。也就是说,按照此法练功修养,想养成胆力的人就可成为刚强大胆的人,想要无病长寿的人就可以成为身体强健的人,想要进入宗教大堂的人就可以体会到教义的真谛。
练此法前,必须先定下一定的“公案”(禅宗为修行者所课的试题为公案。这里指练功前要先定下一定的目标——译者注),漫无目的地练功是不行的。例如,想要身体健壮或提高胆力时,就可以用最简明的语言把这希望和目的表达出来,这语言就叫公案。
例如,想要身体健壮时,公案可定为“无病健康”、“身体强壮”或“头脑健全”等;想要提高胆力时,公案可定为“元气归丹田”等一类的语言。意即元气、精力要向气海丹田充实,气贯丹田。
这种公案不仅在调身、调息时要有,而且即使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时刻记住,不可忘怀,在达到目的之前不可中途而废。
第一节 调身法
调身法包括姿势和态度二法。姿势就叫作坐相,态度就叫作身相。
坐相,即坐的方法,有单盘膝、跪坐和椅坐三种。
单盘膝坐,是参禅时结跏趺坐的简式。左脚放在右大腿上,开始时坐二十至三十分钟即感疼痛,习惯后是个最好的坐法。
跪坐,是日本人的普通坐法,两脚相叠,不要放在臀下,而要两脚张开,坐在肛门上。
椅坐时,腰要直,两腿自然下垂。
上述三种坐法,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用。
身相:是关于姿势的功夫。亦即三种坐法中,无论哪一种,都要腰直,脊柱要尽量保持伸直,头要和脊柱保持垂直,正身端坐。
预备功:身相调好后,身体向前后左右缓慢转动四五次,然后坐定,张大口用力呼气四五次,使腹中滞留的气都吐出来,然后轻闭眼和口,两手放在膝上,从小腹到腰感到元气充实。
第二节 调息法
此法用来调节呼吸。调息法要使呼吸和意念一致(心息相依),所以此法不仅是为了增强身体,而且是为练调心法做准备的。
努力呼吸:先从鼻子吱吱呼气(粗呼气),然后吸气四五次,接着用鼻尽量深吸一口气,小腹凸出,尽量把气力贯到小腹、腰部和两大腿,然后收腹从鼻把气全部呼出。这叫作努力呼吸,可做十五至二十分钟,感到疲劳,可进入下一个丹田呼吸。
丹田呼吸:姿势和态度与努力呼吸时完全一样,首先全身不大用力,只小腹力要贯足。接着用鼻徐徐深吸一大口气,使之在丹田稍停片刻,然后立即从鼻徐徐呼出,一点不留。
丹田呼吸比一般的深呼吸或腹式呼吸稍深,但比努力呼吸浅得多,此法呼气和吸气都要求缓静匀调,好像蚕子徐徐吐丝一样,这样可练十五至二十分钟。
体呼吸:丹田呼吸结束后,即转入体呼吸。体呼吸本身并没有什么别的呼吸方法,只是把呼吸做到极细极缓,气息从鼻腔出入达到极细微、极绵长、极匀调的程度,他人觉察不出。这时的精神状态是一切妄念、欲念都没有了,平平淡淡如水,好像一轮秋月,一点乌云也没有,这就是心身调和达到极点的境界,也是藤田修养法赖以实现公案目标的信心所在。
第三节 调心法
调心法是调和精神的方法,是为了给藤田修养法达到最终确立信心的方法。
默念(腹读):这是默念根据自己的愿望所定的公案(语言),使之成为一种观念的方法。在练努力呼吸时,无论是气贯脐下丹田或呼吸,都要始终默念自己所定的公案。这样坚持默念,在进行丹田呼吸时公案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一种观念。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默念,奇怪得很,主要是要求不用脑筋地在肚子里念,亦即不用脑筋地默念。
观念:对公案所定的内容,印象极明确,极深刻,专心致志于实现这些内容,这叫作形成了观念。这时,任何欲望,任何污秽的想法也没有了。
确信:观念日益加深,就是确信。达到确信程度时,任何妄念都一扫而光,达到了所谓神人合一、与宇宙同化的境界。这样不久,公案可能成为一种力量,发出去可穿透金石。参禅把这境界叫作无念无想。
第四节 练功注意事项
练功时,两手放在膝上,身体徐徐摇动七八次,然后开口呼气,站立起来。离坐后,慢步走三两圈。
藤田修养法在初练的头三四周,每天在早起漱洗后、白天和晚间睡觉前共练三次,至少要练两次。以后,每天可练一两次,长年坚持,效果显著。
每次可练四五分钟到一小时。如果在练功中感觉倦怠,可暂歇一下,然后再练。
饭后不可立即练功,最好是空腹或饭后一小时后进行。
早起漱洗后可立即到新鲜的空气中站立,两手叉腰,张大口呼气六至七次,然后用鼻吸气,同时后仰;再用鼻呼气,同时前俯。如此呼吸十四至十五次,最后转入练功。
晚睡时,仰卧床上,两腿徐徐伸展,两手从胸到腰部抚摩四至五次,然后放在腋下部。接着张口呼气四至五次,再用鼻吸一口气,同时把气力贯到小腹和两臂两腿。
接着用鼻徐徐呼气,同时贯到丹田,两臂和两腿的气力逐渐松弛。气全呼净后,就暂且缓缓休息一下,然后再练,共练六至七次到十二至十三次。此功练后可使血液逐渐下降,头脑冷静,最后轻轻进行丹田呼吸,同时在丹田中想着公案,入睡。
第三章 健康不老废止朝食论
自叙
饮食之义大矣哉。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若胎生,若卵生,若泾生,若化生。凡有生命之物,无不赖食以维持其生活。故物出生以后,其第一本能,即在求食。食物有尽,而求者无尽,于是乎有争夺。争夺之不已,至于相杀。始也,人与禽兽争,优胜劣败,而禽兽逃匿。继也,人与人争,亦循优胜劣败之例。而优之中复有优者,其争夺之烈,违相寻不已。而范围亦愈大,由个人之争,集合而为种族之争;由种族之争,集合而为国家之争。旷观古今,大至于今日欧洲之战争,小至于细菌寄生于宿主,殆无一而非相争相杀。其原因虽至繁赜,而一一解剖之,以得其分子乃至易至简。易简者何,即求食是已。
噫嘻!食之为祸之烈,乃至于此。然则若有法焉,使生物能不借食以生,其争夺相杀,或可以已乎。若有道焉,使物返乎不生不灭,而世界无有生物,即无须乎食。其争夺相杀乃可永不起乎。闻者必诧为理想之玄谈。虽然,由前之说科学家多悉力研究之特未获最善之法,古先圣哲亦有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又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盖又未尝不凛凛垂戒焉。由后之说则,即佛家之了生死、契真如,使众生皆入无余涅槃,永不再入轮回之谓,固非吾之臆造也。
今且不与世人言不食不生,而即与言求食、言悦生。人因食而得生,此恒人之所知也。因食而致死,此恒人之所不知也。持粱黍,饫肥甘,以为可多得营养物,而足以悦生。不知吾之胃肠诸官,且不胜其肥满之任,必耗其贵重之生活力,以排泄之。其排泄不尽者,日停滞于肠内,而发生毒质,以输入于血液,于是百病丛生,曾未能多获营养物。而生命之根本,乃为之破坏。破坏至极,而萎然物化矣。人之胃肠,譬则灶突也。食物之消化,譬则薪炭之燃烧也。消化所得之营养物,譬则炊熟之饭也。汲汲于饭之成熟,而多其薪炭。塞其突门,火之不能尽燃,郁而为烟,徒耗薪炭。而饭卒为食,食之不能甘。汲汲于多取营养物,而努力加餐,使胃肠不能容,耗其生活力,积为排泄不尽之残废物,营养之愿终不得达,而反有大害。是与拙者之炊饭何异。虽然,拙于炊饭,人之所知也。拙于养生,人人日蹈其中而不察也。悦生而反以速死,不亦哀哉。
余自幼及壮,亦蹈多食之弊,既知其祸,乃从事节食,亦既有年矣。今读美岛近一郎所著《朝食废止论》而善之。即知即行,既历半载,所获之效,一如书中所言,乃敢辑述之,以告当世。读者或有闻而实行者乎,则不特于一生有大益。而于国家社会,亦必有大益,非虚语也。
或曰:子之理想主于不食不生,以止争夺,今即废朝食,固不能不食,且以废朝食故。俾人健康不老,不尤与不生之旨大悖乎。曰:唯不食今未有善法,故以节食救之,唯健康不老历世久者。斯能积其修养以生智慧,而契无生之真理。真理至奥赜,夫岂夭札之子,所得而闻乎。
夫又奚悖乎,夫人间杀机,欲求根本之解决,永永消弭之,以驯至于大同之世,盖必自此求食问题始矣。
绪论 健康不老之基础
健康不老之基础,在调和均衡。调和均衡者,谓就心身之全部,及其各部之发达,并势力活动等。调和之,均衡之使无失于偏之谓也。其在物,小至时钟之机械,若各部均衡,即可永久活动,倘一部缺损,活动即忽焉停止;大而至于工厂之机械,虽极坚固,若一部发生缺损,失其均调,其运动亦即忽焉停止。彼有生命之动植物,莫不皆然。其能维持生活,必其各器官之能均衡发达也。若一部缺损,则生命之持续难矣。故欲保生物之生命,必使其各器官之发达及调和均衡,且使恒久不失此状态焉。期望健康长寿者,亦若是则已矣。
生物之体,只需调和均衡,则健康长寿,不难致矣。故各部器官,各自异常发达,绝非生命之本。各器官之均调,乃为生命之本也。无论何种生物,其各部若能均调,即能生存。若有缺陷,即就死灭。此不可逃之公例也。
人类之生命亦然,当以调和均衡为本。然人类之异于物者,乃在精神之发达。故宜从精神、身体两方面察之。苟精神常调和平静,其身体各器官之发达活动,亦复如是,则其人已具有长命之资。具此资者,又能恒久留意此状态,而从事修养,则必为健康不老之人无疑。盖调和均衡,为人类生命之本。而其最切要者,精神作用之均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