鹗,或称鱼鹰,为最具特色的大型食肉鸟之一。它完全是一种食鱼的特化种,不同于其他任何昼行性的猛禽,故通常单独列为一科。

鹗捕鱼的过程堪称鸟类世界中最壮观的景象之一。从15 60米的空中俯扑下来,足置于最前面,翅膀半合。然后常常是完全扎入水中,最后擒着猎物浮出水面(擒获的鱼最重可达1.2千克)。

适于潜水

形态与功能

鹗腿长,脚很大,足底覆有角质刺,脚尖具长而后弯的锐利爪子。这些爪子是鹗潜水时理想的开路先锋,当然也是在水下捕鱼的利器,鱼身再滑溜,也难逃其爪。外趾很大,并且像猫头鹰的外趾一样可以往后转动,从而扩大了可攫住的范围。由此,鹗的脚爪攫紧的力度非常强,甚至曾有报道说鹗逮住大型的鱼不放,结果自己一直被鱼拖着走。鹗的头窄,潜水时阻力较小。它们没有大部分鹰所常见的眉脊。鼻孔具瓣膜,入水时闭合,防止水进入。具有典型的食鱼类长肠,保证鱼吞入后得到充分的消化。鹗的翅形也相当独特,狭长,有点像鸥的翅膀,可以确保鹗在空中长时间觅食飞行的效率。

1.鹗在世界上很多沿海地区和河流附近都可以经常看到;2.这种食鱼特种依靠敏锐的视力来锁定潜在的目标;3.粗糙的表面和弯曲的爪子使鹗的脚非常适于从水面下擒住表面光滑的鱼。

见于全球

分布模式

鹗在世界范围内繁殖,除了南美洲南部的陆地和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它们具有高度的迁徙性,冬季全部从北温带和温带撤离。不过,一些不迁徙的鹗会在澳大利亚及周围岛屿上繁殖(从新喀里多尼亚岛北部至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欧洲的鹗往非洲迁徙,剩少量的留鸟于地中海和红海附近;北美的鹗往中南美洲迁徙,剩留鸟于佛罗里达和加勒比海地区。因此,鹗的过冬迁徙范围总体上与其他大型食鱼类猛禽(如海雕)相吻合,只有在澳大利亚的情况例外,这或许是鹗在南半球繁殖分布反常的体现。在一些地区,鹗主要分布在沿海,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它们出现在湖泊和河流附近。这种差异可能与来自其他食鱼类猛禽和猫头鹰的竞争有关。

鹗能够捕食多种相当大的鱼,具体取决于当地有什么样的鱼,通常大小在150300克左右。如果以60% 70%的捕鱼成功率来计算,它们一般在2 3小时内就可以捕获一天所需的鱼。而它们的营巢地、栖息地和觅食地之间的距离往往在10千米以上。

扎水捕鱼

食物与觅食

鹗觅食时在水面上空作振翅飞翔或滑翔,需要查看猎物时会作短暂的盘旋,有时便直接扎入水中追逐猎物。它们的斑纹不同寻常,上体深色,下体浅色,使它们从下面看很难被发现,这种隐蔽性类似于战斗机的伪装。在即将触水时,鹗向前伸出爪子来捕鱼,有时从水面上直接逮到鱼,但更多的是完全沉入水中。在成功捕获猎物后,鹗浮出水面,展开双翅,奋力拍动,飞入空中,同时振落羽毛上的水。接下来它会调整鱼的方向,使之头向前,从而将空气阻力减至最小,最后飞到某根适于进食的栖木上或回到巢中。在鹗的很多分布区内,大型的留鸟鱼雕会抓住一切机会来抢夺鹗的猎物。

知识档案

隼形目

鹗科

分布 世界性。

栖息地 主要在沿海,也栖息于湖泊和河流。

体型 体长至62厘米,体重1.2~1.9千克。

体羽 上体深褐色,下体白色;头白色,眼黄色,周围有一圈黑罩。

鸣声 节奏快,音高,似笛声。

一个巨大的树枝堆,通常筑于树顶、电线杆、高压线铁塔或岩顶。

窝卵数2~4枚;底色为白色,带有红色、褐色和巧克力色斑。孵化期为35~43天,雏鸟留巢期约为50天。

食物 鱼。

高处营巢

繁殖生物学

在繁殖前,雄鹗会带着鱼或巢材进行一次蔚为壮观的空中炫耀:边鸣叫边大力振翅翱翔至300米以上的空中,盘旋片刻,尾羽成扇形展开,翅膀轻轻摆动,主要目标是炫耀捕获的鱼,然后双翅收合向下俯冲。这一表演会反复数分钟,旨在吸引或挽留雌鸟,因此通常发生在营巢期开始和结束时,那正是求偶和配对最集中的时期。

鹗一般营巢于树顶或岩顶,不过在没有哺乳类天敌的岛屿上,它们也会将巢营于地面。每对配偶会尽量使自己的巢远离其他的巢,维护一大块领域。但在有些地方,它们会形成松散的繁殖群(可包含300对配偶),巢与巢之间也会靠得很近。每个巢由一大堆树枝筑成,往往可用许多年。

产下的窝卵数为2 4枚,孵化期和雏鸟留巢期分别为35 43天和50天左右。按产卵的顺序依次将卵孵化,间隔为1 7天。雄鸟不仅给雏鸟运送食物,也给孵卵育雏的雌鸟运送食物直到它可以离巢和它一起为雏鸟提供食物。雏鸟长至三四岁才开始繁殖。在极少数情况下,鹗能够活15 20年,然而,会飞的雏鸟中仅有30%左右有望活到繁殖年龄。

一只年轻的鹗准备降落巢中

它展开尾羽,同时悬垂翅膀的后缘以减速。但为防止失速,它又张开小翼羽翅膀前缘的一簇小型羽毛,使通过翅膀表面的气流呈多层次,从而保持其不摔落。

照片故事 鹗——食鱼猛禽

1在清晨和临近傍晚时,鹗会在它领域内的大片水域区上空巡逻数次。一旦发现猎物(通常为在距水面1米以内游泳的鱼),它便在水面上盘旋,等待合适的机会。当鹗冲向水面时,翅膀展开得非常高,爪子置于前端。

2鹗掠过水面,将鱼一把攫住。

3另一种捕食方法是从空中扎入水中,潜水数秒钟后浮出水面,爪子紧紧擒住猎物。在这种情况下,鹗会将过多的水从羽毛上抖落,鹗的羽毛尤其是脚上的羽毛不仅浓密,而且质地非常好,可以防止它变成一只落汤鸡。鹗的爪非常善于抓紧东西,有时甚至因为抓得太牢而被某条强劲的大鱼在水下拖着走,最终溺亡。

4 在捕获猎物后,鹗用双足(除非是小鱼)将它带走,并调整好猎物在爪子中的位置——使其头朝前,这样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

5鹗出击捕鱼的成功率为八成,它将捕到的猎物带到某根进食用的栖木上,用一只脚牢牢地扣住,用嘴将鱼撕碎。在繁殖期,鹗会将鱼带回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