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向内看

把心收拢起来

出家人修行,大多要寻一处安静的场所,即使没有高山深林隔绝人世喧嚷,至少也要在闹市里觅一方清静空间。之所以需要外在环境的安宁,是因为依托于这样一种环境的力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收摄自心,全神贯注,潜心修法。

环境很重要,耳边时刻有噪音打扰,静心就会变得很难。深陷于现代生活的繁杂资讯当中,手机、网络、电视、报纸、杂志,无时无刻不在侵扰心神,这样怎么能够让自己沉淀下来呢。大家平日里学习、做事,都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要是身边时刻围着一大堆人,那恐怕什么事也干不成。现在有很多佛子来佛学院学习,也是为了借环境之力,促成自身的进步。

那么,是不是有了隔绝外界喧闹的环境,就一定能够潜下心去?当然不是。你可以把手机关掉,远离网络和各种资讯,身处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里,没有任何打扰,可是你坐在那里,却有可能满心纷乱,想完这件事,又联想到那件事,回忆完过去,又遥想将来,各种念头纷拥而至,片刻不停,根本没办法静下来。心里头的牵挂太多,贪求太深,思虑太杂,即使你的眼睛看不到五色,耳朵听不到五音,心里也总想着外面的声色之乐,名利之求,这样一来,再安静的环境也失去了作用。

没有调伏好内心的妄念、杂念,躲到哪里都没用。心灵的静定除了需要外来的助力之外,还需要内在的努力。有人就会问了,怎么努力呢,心里的想法根本不受控制啊,越想要平息它,它越是到处乱跑。确实是这样,人在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往往是无知无觉的,他没有意识到内在的空灵和安宁,一旦知觉到了这种状态,想法、念头就会纷至沓来。尤其是在刻意追寻的安静环境里,当你想着要静心的时候,心就已经乱了。心若是散乱的,没有收拢起来,人就很容易追着念头跑,念头被串起来,思虑和情绪的波动就没有尽头了。

把心收拢,就是说任何时候都要专心、用心。这里的专心、用心,不是说做事一心一意,废寝忘食,而是内心不要有挂虑。说得再明白一些,我们做事情,不要有功利心和贪心。一件事还没开始做,就有诸多担忧,做事的过程中又为些许得失心生苦恼,做完了,还要在乎成败、名利,这样肯定不好。心总是向外攀求,为了尚未得到的东西满心追逐,为了得不到的东西徒生烦恼,人就显得浮躁,很难沉淀下来。不沉下心来,就干不成事。

有学僧问师父:“我多久可以开悟?”师父告诉他:“十年。”学僧一听,怎么需要这么久?于是又问:“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需要多久开悟呢?”这回师父说:“二十年。”学僧不明白了,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师父说:“永无开悟之日。”

越努力就离目标越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位学僧只在意修行的结果,不去关注自己,这样怎么能开悟呢?这就好比吃饭的时候,眼睛只看着锅里的饭,而不去关注碗里的饭,要是碗里一粒米都没有,那不就等于做了一场无用功嘛。

总盯着外面的世界,功利心太重,做事就容易有障碍。举例来讲,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时候功利心很重,总是根据职业贵贱、收入多少去选,结果选了一个不适合自己,不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职业;工作的过程中功利心重,苦一点、累一点的活都不愿意干,这样的话,职业上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功利心重,归根结底是心太散了,想这个想那个,求这个求那个,对自己的心念不加控制。所以和尚常对佛学院的学子说,不要散漫、放逸,要把心收拢起来,往一处用力。不要以为你们来学佛,进了佛学院,就是佛子中的佼佼者,要是抱着这种心态去学习,时刻想着怎么开悟,怎么成佛,妄念就多了,妄念一多,做事情就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只求功利,不问意义,只看成果,不管过程。

实际上,事无高下,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你们看释迦牟尼,他做哪一件事不是在修行?任何一件“佛事”,若依轻慢心视之,那么就成了“俗事”;任何一件“俗事”若依悲智心觉照,那么就是“佛事”。一切都在乎我们的心,真正用了心去做事,即使再小、再普通的事,都能产生很大的意义。

所以我劝大家多去关注自己的心,多向内要求,不要总去追求形式上的成功和表面的风光。把自己做好了,把自己的心掌控住了,其他的事不要刻意去求,付出的辛苦是不是值得,这件事情能够为我带来多大的名声利益,身边的人是不是认同了我——这些都不要去想,做到了这一点,一心不乱,当下就能有收获。

让内在的声音引导你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金刚经》上面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无来也无去,如《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法就是这个道理。佛永远在这里,在每一个人面前,我们看不见它,是因为被外在的欲求迷得太深,只要一念悟了,佛就来了,立现眼前,所以称“如来”。

佛经是从古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的,这个翻译的方式里边,包含了古代高僧大德对佛法的领悟。古德写的一首禅诗,说的也是“如来”的道理:“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求佛不必向远处求,因为灵山就在你的心头。每个人自身都有一个灵山塔,你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

大珠慧海禅师曾向马祖求佛法。马祖却说:“我这里一点东西也没有,还有什么佛法可求?自家的宝贝都不顾惜,跑出来乱求什么!”大珠问:“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贝?”马祖说:“你现在问我的东西,就是你的宝贝。本来一切都有,什么也不欠缺,还向外寻求什么?”大珠慧海由此顿悟。

我在开示信众时也说:“此法从来未曾失,不须向外更求禅。”为的就是让大家领会这其中的道理,佛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去心外求法,便是多绕了冤枉路。

宋代成都府有个姓范的女子,一心向佛,听闻圆悟克勤禅师在成都昭觉寺,就去向他请益佛法。圆悟禅师教她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女子就回去专心参究,可是看来看去不明白,于是哭着求师父教她个方便法门。圆悟禅师便教她只看“是个什么”。女子回去后,在日常起居,举手投足间,一心一意地去看“是个什么”,如此日以继夜,终于有所领悟:“原来这么近啊。”所以佛法喜洋洋地,没有离开我们,我们背道而驰,日走日远,若能返照回光,不离立地即是。

在每一个当下,起心动念间,都问一问“是个什么”,那就已经触着了佛法,无须再向外去求。说了半天,是为了告诉大家,佛法的道理其实就是人生的道理。我们看人的这一生当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从内在去解决,可是人的毛病就是常常向外去追求,埋头于感情、工作、事业,忙碌于交际、钻营,奔波于生计和名利,真正需要注重的内心状态却不去在意。

假若内心不够安定,缺乏力量,那你在向外追求的时候,怎样才能在外界千变万化的遭际面前保持淡定,找准方向?首先你内在的坐标都不稳,那么遇到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能也会让你生出诸般烦恼。

很多人以为烦恼是外界的挫败和伤害造成的,事实上呢,烦恼是由心而生的,是你的心里有计较,放不下,外界的挫败和伤害才会影响到你。有的人心里一烦恼,就放纵自己玩乐,通过忙碌或者一些不负责任的方式来逃避烦恼,这样做,当然就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一旦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烦恼又会卷土重来。

内心的毛病,依靠外面的力量来治疗,这没有用。我知道许多人喜欢找人算卦,去庙里拜神佛,或者花钱请人作法,靠着这样一种外在的仪式来安住内心,这么做并没有错,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花点心思在源头处,时时回到内心,直面、审视、对治内心的病变。

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家庭、人际上出了问题时,一定不要向远处寻找缘由和解决之道,要先管自己,再管他人;先反省己身,再追问错误;先改变自己,再改变环境。外在的干预只是一时,没有人能抱着神佛过日子,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事。

你有善处一切因缘的智慧,有安定自我的力量,有面对所有境遇的内在能量,这都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能够给你这些,你也没办法用这些智慧和能量去解决别人的问题,对不对?所以大家都要去追求自我、内在的完善,把自己做好了,人生就有了正向的力量,外在的境遇自然就能够平顺。

总看别人,会丢了自己

某日,广济寺。有居士来问:她的属下们在工作中形成了亲密关系,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用她的话讲“不能看着他们往火坑里跳”,要救他们于水火,很着急但不知怎么办。和尚告诉她:“管自己,不管别人,他非我不非,自非却成左。只要他们把本分工作做好了,其它的个人生活与你没关系,那是个人的自由。至于他做的好事自然有好报,坏事自然有恶报,自己做的自己受,与别人没有关系。随缘帮助,佛不度无缘之人。”

乍一听很无情,道理却很实在。人我之间,各自的悲喜顺逆,固然可以分享、分担,但是没有人能够真正代替对方去感受和体验。你感觉快乐的事,别人却感觉悲伤;你以为如处水火的境遇,别人却乐在其中,何必为人瞎操心。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的无常、苦痛,时刻窥伺在旁,多的是挫折磨难,别人的事情,别人的生活,有些我们能够照顾到,有些却是望尘莫及,只能先管好自己。

这么说不是让大家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求,不管他人死活,而是劝大家多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先把自己顾好,才有余力去顾及他人和整个社会。我们每天睁着眼睛,总在看着别人的问题,别人的错误,每天张开嘴巴说话,也都在讲别人的事情,别人的毛病,有多少时间是用来看自己呢?

《六祖坛经》里讲“他非我不非”,别人有是非长短,我不管,不去理会和计较,我自己没有是非,这样就很好了。这世间有很多的纷争,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我们总在挑剔别人,不肯承认自己的缺失。他说我错了,我认为他错了,各不相让,这才有了争吵。任何时候,人都先去看自己有什么缺陷和问题,看自己心头有什么妄想,而不是去看别人鼻子长,眼睛大,这样人我之间就能减去许多纷争。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虽然不去挑别人的毛病,却习惯去羡慕别人。羡慕别人的能力,财富,地位,生活状态,总觉得别人的日子过得比自己好,别人拥有的东西更有价值,结果羡慕来羡慕去,倒把自己的价值给忘了,把自己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

佛陀的精舍里,有一次来了一位卖伞的老人,他向佛陀诉说自己生活的辛苦和不快乐。佛陀听了,就问老人:“那你觉得谁最快乐?”老人说:“当然是国王,他有平民供奉,有百官差遣,要什么就有什么。”佛陀说:“希望你能如愿,你回家等着吧,一切皆有因缘。”老人回到家,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身在王宫,百官宫女簇拥着他。他还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被人催促着处理政事。可是他不懂朝政,也不懂国家大事,结果一通忙乱,累得头晕脑涨,腰酸背痛。

过了几天,老人开始怀念原来的日子,他想着,以前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也不至于这么劳累;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但做的总算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么想着想着,老人在王位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仍在佛陀精舍。佛陀正在他面前,慈悲地看着他。老人回想梦中景象,再看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服,忽然有了领悟。他拜别佛陀,回家继续卖他的伞,从此再也没有抱怨日子不快乐。

佛陀用一场梦让老人家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欢喜与自在,不用羡慕别人,只需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们平时过日子,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活法,不用总看别人,总去挑剔别人的毛病、缺陷,计较别人的言语、态度,艳羡别人的光鲜亮丽,嫉恨别人拥有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忘记了去看自己的毛病,要求自己的言行,忘记自己拥有的一切,最后把自我的价值都否定掉。

大家以为这个世界很复杂,人心很险恶,很难认清,可是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不是认清世间人心,而是认清自己。你连自己都没看明白,用什么来支撑起整个人生。挑剔别人、羡慕别人再多,也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面貌。你得完全依靠从自己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去驾驭人生,否则永远都是随波逐流的一份子。

心定了就是禅

寺庙里常有专门组织的茶汤会,用来招待施主和香客,这种活动被称为“普茶”,就是让大家都来喝茶的意思。当然了,大家专程来寺庙里饮茶,不是因为寺庙的茶特别好喝,而是为了借庙里边的清静环境,借饮茶一事,让自己清心、静心,领会禅的真意。

归根结底,吃茶是启发我们参悟禅境的一种机缘。宋代的圆悟克勤禅师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茶禅一味”。品茶与参禅这两件事,滋味、意味很接近哪。你们看,一个“茶”字,上面是“草”,中间是“人”,下面是“木”,既包含了大自然的“草木”之灵气,也包含了“人”对它的认识和品鉴。从色、形、味到观、闻、品,从用水的讲究到茶具的选择,从茶艺到茶礼,再到茶道、茶文化,“茶”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了所有,就像禅的境界一样。

在2000年正月初一的一次普茶会上,和尚曾借吃茶一事向众人开示参禅之道:“我们今天以这种机缘在这里吃茶、吃饼,会得这意思不呢?会得就好!会不得,就得参这吃茶的是谁?吃饼的是谁?就这样参下去。”

吃茶时参禅,就是去品味、领悟茶里的乾坤,在喝茶的当下去品,启发自己念念在心地上用功夫,时时刻刻用心参究。我们平日里修行就是这样,不只是在念佛的时候参念佛的是谁,走路时也可以参走路的是谁;吃饼时可以参吃饼的是谁;吃茶时可以参吃茶的是谁等等。念念在道上,时时刻刻处处都是话头,都可以参。这就是举办普茶会的本意。

和尚讲的这些话有点绕,大家可能没办法立刻理解。其实参禅是什么呢,不妨把它想得简单一点,只要这一刹那静下来了,心定了,那么在这一刹那,就已经无限接近了禅道。

平时在广济寺,每有居士来访,急匆匆地要向我倾诉烦恼或请求开示,我都请他们先坐下喝茶。常常是,坐下来端起茶杯以后,大家的言谈语气就会和缓许多,原本在他们心里像天一样大的烦恼,这个时候再讲出来,也不会显得那样严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自我,追求安宁,佛告诉你一切在心,心定了就是禅。

2007年正月初二,和尚在洗心禅寺丈室,有一个长沙居士来问:“念佛有妄想怎么办?”和尚就反问他:“妄想从哪里来?”居士回答:“念头中来。”和尚又问:“念头从哪里来?”居士答:“从心里来。”和尚继续问:“心在哪里?”居士顿时不知所措。

心在哪里,你当下去观照,心就存在于观照的这一刻;当下制服了心念,心就能够安定。昔日禅宗二祖慧可为了表示自己求佛的诚心,挥刀断臂,拜达摩为师。他对达摩祖师说道:“请老师为我安心。”达摩当即说:“把心拿来。”慧可说:“弟子无法找到。”达摩说:“如能找到了,那就不是你的心了!我已经帮你安好心了,你看到了吗?”慧可这才恍然大悟。

“心”并非拿在手上的实物,无法“拿来”、“找到”。“安心”也并非是安住胸中的这颗“心”,而是安住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念头。我说的“心定”,其实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大家可以借任何事情、在任何时机下获得身心的安定,只要能够把时刻向外追求的眼光真正收回来,用心去创造、感受内在的和平。

具体来讲,心如何安定?

首先,不轻易动心起念。心念虽难受控制,但并非不能控制,只要大家收束住这颗急功近利的心,在任何事情面前,退一步,放缓思考,少欲少求,念头就不至于满天飞。

然后,和尚教你一种观想法。所谓观想,就是找一个物体,比方说一个小小的佛像,将它放在眼前观看,然后将脑中的想法集中在眼前的佛像上,控制自己不去想其他的事。经常训练观想,让心灵入定,就能有效驱除杂念。

还有一点,要学会平衡情绪。过分的快乐喜悦,过分的痛苦烦恼,这都会影响心灵的安定,所以说要平衡好,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别太过头。

内在的状态调理好了,生活自然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要是心是乱的,那么很多事情就做不好,因为你没有把握好自己,不能够明确自己在世间所处的位置,而且你也没有处理好身心内外的关系,这样一来,越是努力向外追求,失败就越多。而一个时时心安气闲的人,他一定能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环境和遭遇的变化不能动摇他,自身的得失成败也无法左右他,因为他的内在有安定的力量。

若能言下契斯旨,何必添泉月入瓶

佛是觉悟。参禅就是为了能够觉悟,那么禅悟会是什么样子呢?恐怕很难讲得清楚。很多佛偈都提及觉悟之境,但是我们读过这些佛偈之后,往往感觉自己仍然没有理解禅悟的境界究竟如何。

我写过一首佛偈:“佛因无心悟,心因有佛迷;佛心清静处,云外野猿啼。”什么意思呢,有时候,你的心思不在这里,却无心而悟;有时候分明用足了心思,却迷失在佛法的汪洋大海之中。一颗清静的佛心是什么呢,就像遥远的云山之外传来一声野猿的鸣啼。

大家听我这么一解释,可能更糊涂了。野猿的鸣啼与禅悟有什么关系呢?实则禅悟不是一种可以描述的现实状态,它是一种只可意会的心灵境界,所以讲到这种境界时,只能用看似毫不相干的情境来类比说明。

禅宗不立文字,释迦牟尼佛当年亦以拈花微笑的举动,将话语难以言传的精到佛理传之于心有灵犀之人,只因文字语言所能表达的真理,不过万中之一。要说开悟的样子,恐怕还真没法子说,因为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皆不立,常御白牛车”,“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土起两般,说甚无与有”,“人心似灯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堪比伦,来朝日出东”,这些话,不懂吗?好像有点明白;懂吗?又好像不明白。就像有人问夹山善会禅师如何是夹山境,夹山禅师回答“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能想象其境,却不能真实地了解其境。

平日里我们也经常体会到这一点,比方说,当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情时,通常会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而且这个时候不管我们说什么,都很难把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无法把自己的心情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他人。

很多时候,语言文字就是这么苍白无力,真要理解和抵达禅悟的境界,只能通过最直接的方式,即心灵的体验。可是通常我们都习惯于把心灵的直接体验放在一旁,执著于过去的是非成见,妄想分别,不肯去面对当下的本真现实。就好像那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一样,他去买鞋,不肯相信自己眼前脚的尺寸,而非要回家去找量出来的尺码,真是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我们读这则寓言,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实际上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毛病。举例来讲,我们做一件事情时,遇到了瓶颈,很难解决,这个时候权威告诉我们要这样做,可是内心的直觉或经验却告诉我们要那样做,那么我们会听命于谁?很多人都会舍弃自己的判断,把选择权交给外界的权威。

迷信权威,轻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至于迷失自我,我见过许多这样的事例。有一位外地的居士与我往来颇多,他常常向我请益佛法,我从来都尽心指点。时间长了,他苦着脸与我倾诉,说他越是努力念佛,心中的烦恼越多,问我怎么办。我问他:“为何努力念佛?”他说:“为了不辜负师父的教益。”我再问他:“如何努力念佛?”他说:“遵循师父所授。”我厉声道:“我从来不曾教你任何念佛的法门!”居士悚然,随即醒悟。

为清心、净心而念佛,无可厚非,但是倘若一头钻进了念佛的牛角尖,为师父而念,为出成果而念,这就是绕了远路,甚至是走了岔路。佛的道理,觉悟的道理就在眼下,不在未来,你此刻内心清净,就已经触到了佛法,不必把眼光投向外在的好坏成败,也不必有太多关于未来的企求。因为当你有所求时,就已经被束缚了;如果你不相信当下内心的直觉体验,那么你就已经错过了抵达觉悟的最佳捷径。

人通常更依赖外界的事实、数据、现象,相信他人口中的说法、判断、经验,却不愿试着去了解和依靠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难免随波逐流,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越来越远。假若能够将压在心上的诸多功利欲求,以及蒙蔽心灵的是非成见挪减一些,让心如一面镜湖,不动不摇,清晰明白,生活也就能少一些烦恼纠结。古人早就说过:“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生有时需要把执著心放空了去活,也要把方向认准了去活,否则任你有千般才华、万般时运,也无非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内心通达,噩梦就会少一点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一旦有了执著心,内心就有了挂碍,没办法获得自在。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很难,尤其在现代社会,人的牵挂和负担很重哪,工作、家庭、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抑,都让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归根结底,心里的负担重,牵挂重,是因为我们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业成功,生意兴旺;希望父母、伴侣、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梦想财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整天计算着这些,当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间。更何况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东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这般,该上哪儿去找自在?

一个人白天工作时心神不宁,吃饭味同嚼蜡,晚上睡不好觉,噩梦连连,人际上也处得很紧张,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很多的思虑,很多的欲望,这样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开,不能通达,身心也难以安住。反过来,内心通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张,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会念念不忘,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动摇他,束缚他。

这样的境界就好比《心经》里另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头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不会用“颠倒”的观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时候都活得坦然、自在。当年四祖禅师到南京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气与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里。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懒融的禅师。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门。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饭,因为有天人给他送饭。

两个人见了面,就互相参禅,参到很晚。四祖睡觉时打鼾。懒融禅师听到呼噜声,睡不着。他醒着时,发现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后,他对四祖说:“咳,什么祖师,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闲岔。”四祖道:“打闲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断了腿,叫了一夜,还打我的闲岔呢!”

呼噜响着,还听到虱子叫,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这种“功夫”,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精深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里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存在,然后生活、情绪、人际才会出现问题。如果内心干干净净,不留一物,那么任何事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现在有很多人,心里头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惧,害怕权力不能长久,金钱不能长留,生命无法永恒。其实,这些“怕”都怕得没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谁又能永远地留住权力、金钱和生命?谁都留不住。既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明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永恒,偏要死死攥在手心里,不肯放手,这不是自寻苦恼么。可是偏有许多人被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够明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至于时刻在恐怖和颠倒之中,活得沉重,烦恼多多。

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白天有很多的贪欲、追求不得实现,心里头累积了很多的害怕、恐惧,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做噩梦。我不会解梦,但是偶尔听人提及自己的梦境,多少也能从梦中的情形推断出这个人当时的心境。比如,一个人总是梦见自己身陷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这很可能就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迷惘和无路可走;若有人经常梦见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灾难,这就意味着在他的意识里,隐藏着很多不好的念头,他的内心不够净化。

假如说,我们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对待一切人事,不苛责,不抱怨,不贪求,让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负人,不负己,少些计较,欢喜度日,那我们心念深处的噩梦就会消失不见,生活也就能少一点焦躁恐惧。

既然皆己心,何用他人说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满面愁容。问他们为什么烦恼,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为前途,为名利,为更好的生活,总而言之,都是因为无法活得更光鲜、更精彩而烦恼痛苦。每见到这样自寻苦恼的人,和尚便免不了要生出一番叹息。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什么样的日子才算是好日子,若光以物质多少、名声大小来衡量,那恐怕大多数人都活不起这一场人生。你们说,拥有多少物质、多大的名声才算成功,才能说过上了好日子?没有固定的标准,因为金钱名位是追求不尽的,拥有再多也不可能得到满足。既然如此,多寻烦恼,多找别扭,就是自讨苦吃了。

说到底,自寻苦恼的人除了贪欲太盛之外,虚荣心也太盛了。只顾着去活别人眼里的精彩,结果倒把自己实实在在的日子给丢了。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工作、和谐的家庭,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生活表层的光鲜亮丽,最终惹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把日子过给别人看,累得很。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称羡,选择一份自己并不热爱的热门职业;为了在别人面前赢得面子,勉强自己应承、许诺很多难以做到的事;害怕别人的嘲笑或议论,所以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很多时候,别人的一个眼色、一句评价都让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样的日子过得有多累,当事人最清楚。

既然这么辛苦,为何又丢不了、抛不开、放不下呢?和尚看,根本的缘由就在于人的内心缺乏能量,缺乏稳住自己的心力,以至于无法自主人生,活出清醒来。

因为没有自信,所以在做选择时,总习惯去问他人的意见,如果这个人说选一,那个人说选二,他们就会一下子失去方向,没办法做出决定;因为没有活出真实的自我,所以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在做事的时候,就很容易将别人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把别人的否定当作停止前行的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和尚会劝人:“既然皆己心,何用他人说。”你活你的,别人说别人的。你只需尽人事,功过是非留给别人去评价就好,因为人生是你自己的,所有的事都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给别人看的。和尚也常与僧众言,用功也罢,不用功也罢,都事关自身,无关他人。修行是自己的事,不要被他人的言行所左右,甚至也不要被佛的言行所缚。佛从来不要求我们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而是教世人“自度”。

禅宗有一句话:“踏破毗卢顶上行”,连佛的境界都要一脚踏开,才能真正成佛。所以古代的禅宗大德常有一些喝祖骂佛的举动,德山、临济的棒喝公案,在禅宗历史上也很有名气。

临济上堂时亦说:“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经典,是给人擦拭污浊的旧纸,佛是虚幻之身,祖师达摩是老比丘。你是娘生娘养的不是?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不如无事。如果说佛是终极真理,为什么他八十岁还死在拘尸那枷的双村林间,佛如今在哪里?显然他跟我们一样有生也有死。”

这当然不是对佛“大逆不道”,而是一种活泼泼的智慧。寻常人过好自己的人生,也当有这样的魄力,把他人口中的是非对错,把他人的眼光、评价、好恶,把己心里头的贪求、欲望、虚荣都一脚踏开,用心去倾听内心的诉求,过一场不让自己饮恨后悔的人生。

天生我材必有用。若是这种自信都没有,动不动就自轻自贱,那真是白费了这具好不容易得来的人身,白费了此生此世的生命。佛说世间一切皆空,但他讲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肯定生命的价值,肯定自我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看清自己,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任何时候都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然后才能坦然面对现实的波折,不为他人的意见轻易动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