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是因为内心不强大,到哪儿都处于弱势
因“不好意思”表达想法,随时面临被淘汰
“鹌鹑妹”是众多热衷于沉默的上班族中的一员。在公司里十天半个月也听不到她说句话,低调低到尘埃里,存在感极弱,进入公司半年,竟然有很多同事还叫不出她的名字。
“鹌鹑妹”看上去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开会大家一起讨论策划方案、讨论项目的可操作性时,“鹌鹑妹”除了表示赞同或摇头外,几乎没有其他想法。她从不主动建言,也从不积极找领导和同事沟通,属于那种长期平平无奇、迟早要被淹没,甚至淘汰的员工。
老板和同事们在内心给了她一个定位——缺少学识和思想的女人,难堪重任。所以,“鹌鹑妹”尽管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工作业绩也不算太差,至少工作态度上强于大多数员工,但从来没有得到过领导的赏识和器重,甚至被老板列入了待清洗的黑名单。
因为“鹌鹑妹”是个高学历的人才,最初公司领导是对她抱有很高期望的,但是没想到她的性格是如此沉闷、消极。公司从不以学历取人,但是高学历起码代表了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执行力,这些都是公司HR(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的部分。但是为什么进入公司后,她的表现却与大家的期待大相径庭呢?部门领导本着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希望在她被公司清洗以前,帮她找到导致她目前这种状态的深层原因,做最后的挽救。
一天下班后,部门经理吴总去找她。吴总看到她正在聚精会神地写当天的工作日志,便轻轻地敲了一下她的桌子,问她是否可以去其办公室聊聊。这时她好像受宠若惊的样子,匆忙地站起来就要跟吴总走。这个反应,吴总并不意外。从她之前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理上偏弱势的女子,通常这种情况下,较为强势或更有原则性的人会问一句:“您有着急的事吗?我可以先写完手上的总结再去吗?”因为工作日志通常就是一天的工作内容的简述,最多五分钟就可以搞定。
她来到吴总的办公室。这时吴总故意随手拿起一本书,翻阅了一下,想看看她是否会主动跟自己说话,结果冷场大概两分钟,她都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两手在膝盖上搓着。这是个代表心理紧张的动作,心理偏弱势的人会不自觉地这样做。吴总觉着自己有必要先让她缓和一下紧张的情绪。
“还记得你上次跟我说话是什么时候吗?”
她脸红地一笑,说:“好像还是入职面试的时候。”
“来公司半年了,你对我有什么评价?”
这个问题出乎她的意料。大概是不了解吴总的用意,她笑得很不自然,说话的声音也显得很没底气,说:“没什么评价啊!”
“是不是我平常太严肃了,很不招大家喜欢,你们在下面没少说我坏话吧?”
她赶忙说:“哪有啊,他们都说你是个很照顾下属的领导。”
“他们都说?你不这样觉得吧,看来你对我还有点儿意见吧?否则怎么从来没有理过我呢?还是我把你招进公司的呢!”
“鹌鹑妹”捂着嘴笑了起来,又忙说:“没有,没有……”
……
在吴总塑造的轻松的谈话气氛中,“鹌鹑妹”终于敞开心扉。
在谈话的过程中,吴总仍能感受到鹌鹑妹作为一个有高学历的知性女青年的知识广度,且她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鹌鹑妹”简直就是两个人。
于是,吴总问道,为什么我们集体开会需要大家发言时,从来没有听到过你阐述自己的想法呢?她说,不好意思说,害怕说错了。
那天他们聊了将近3个钟头,“鹌鹑妹”的“病症”,吴总差不多也诊断了出来,并且为其开了一份“药方”。
“鹌鹑妹”虽然在读书期间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并最终获得了高学历,但在学校,尤其是在中国的某些学校,对一个人能力的考察与塑造仍是比较狭隘的。“鹌鹑妹”通过埋头苦读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可以获得高学历,但这种方式拿来放在社会上并不一定行得通。
何况,“鹌鹑妹”的内心一直是自卑的。因为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好,从小就是靠救助金上学念书,这让“鹌鹑妹”一直在同学们中间有点儿抬不起头。升入高中、大学,进入城市生活后,“鹌鹑妹”更显得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其他同学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鹌鹑妹”除了看书还是看书。结果同学们在背后都叫其“书呆子”。这个外号传到“鹌鹑妹”的耳中,她就更加自卑了,想想自己什么都不会,只会死读书,不是书呆子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想,“鹌鹑妹”的内心就更加封闭了,越封闭,就越自卑,人就越表现得弱势。其具体表现就是,总是不敢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容易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屈从别人,缺少主见并且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容易动摇,等等。
自卑懦弱心理是“不好意思”的根源
最近,有本畅销书叫《做内心强大的女人》,受到职场女性们的疯狂追捧。书里讲了什么成功秘籍吗?没有。只是教女人如何变得内心强大。
为什么这样一本书可以受到广大女性追捧呢?
因为内心强大,是祛除自卑心理最关键的因素。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点儿自卑心理,只不过刺激每个人自卑的因素不同。有人因为相貌,有人因为家庭,有人因为儿时的创伤,有人因为“智商是硬伤”。在上述例子中,“鹌鹑妹”的自卑,多数来源于家庭长期的贫苦和同学的眼光。其实同样遭遇过“鹌鹑妹”这种状况的人很多,但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意气风发、信心饱满、态度强势,最终获得了人生和事业的成功,而有的人则表现得唯唯诺诺、羞羞答答、“不好意思”,最终在社会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呢?
成功者必定是经历了艰苦的自我改造、内心建设,将其受到的嘲讽、调侃、讥笑、冷眼统统熔为一炉,经过耐心地、痛苦地冶炼,打造出钢筋混凝土一般强大的内心。于是他们跨越了庸俗的地平线,一步步坚实地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而我们常见的loser(失败的人)则是被软弱的内心打败的人,经常受到打击和不敢于面对打击的态度,使其内心越发软弱、越发自卑,最终越来越胆小懦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声张自己的权利,不敢拒绝不合理的请求……不仅处于弱势的人生,还会带来数不胜数的烦恼。你还准备继续这样下去吗?
如何击败自卑懦弱的心理
足球场上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次,某个球员替补上场后表现很好,不断地在场上突破过人,精准地传球,帮助队友破门或是自己单骑闯关。
赛后,记者采访他,问他今天替补上场后为何表现得如此抢眼,是否是教练做了什么针对性的布置?
球员答道:“教练告诉我,对方右路的防守队员已经没有体力了,上去你就过他,你比他强,你技术比他好、速度比他快、体力也比他好,要坚持从他把守的右路打开突破口。”
“上场后,我就不断地在脑子里重复教练的话:他已经没体力了,他技术不如我,我要坚决突破他,让他防守的信心全无。可喜的是,我做到了。”
“对方真的体力不支了吗?”
“NO!NO!NO!完全不是这样,事实上这个家伙能跑得很,体力和耐力是联赛中数一数二的,而且比赛经验也非常丰富,跟他对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可你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教练布置的任务。”
“因为,我心中一直重复着教练的那句话,去过他,你比他强!”
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这位替补球员展现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技巧。
心理暗示就好比给自己贴标签,你给自己贴强者的标签,你就会按强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给自己贴弱者的标签,渐渐地你也就习惯了去当一名弱者。当你从心理上接受了弱势的身份与地位的话,你就很难再扳回来了。
我们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努力,让自己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暗示,摒弃弱者的心理暗示。
三张牌原则
将这三句话记在卡片上,随时带在身上:
1.人人都有缺陷,你的缺陷不能成为自卑的借口。
2.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目光,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人都顾不上去评价你,是你自己想多了而已。
3.你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否则你不比任何人差。当你需要参与重要聚会、面试、考试前,你要告诉自己,我现在应该先打一张心理牌,然后你就拿出与场面相对应的牌看看。
告别仪式
定期给自己举行一个告别旧的自己的仪式。每周,你要做一个自我个性评估,分别列出自己在这一周内个性上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将你做得不好的部分列一个清单,然后郑重地对这个充满消极情绪的清单进行告别,将其烧掉或撕碎。这代表的是那个消极的、自卑的你。这一刻以后,你身体里剩下的只是积极的、自信的你,是相信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你。经常给自己这样的鼓励,自己就会变得更好。
每天至少夸自己三句
学会自己肯定自己,每天至少找三个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夸赞一下。别人可能看不到你身上微小的进步,不会轻易地去夸奖你。这时你应该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进步,哪怕只是积极地向领导提一个建议,或是勇敢地向同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都值得鼓励。积少成多,只要你从心理上将自信、积极当作一种人生习惯,渐渐地,那个自卑懦弱的你,就会不翼而飞。
爱当好人:别误认为想要好人缘就得当个烂好人
无论你是多好的好人,总有一半人讨厌你
几乎每家公司里,都有一位公认的“烂好人”——他不好意思对一切事情说不。他极具牺牲精神,但这精神并不适合随时随地拿来用。
通常来说,“烂好人”之所以成为“烂好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心软,心眼儿好;一种是为博取好人缘而故意讨好别人。我们在社交生活中所遇到的“烂好人”,通常是集这两个因素于一身的。
小羊是公司的网站编辑,大学毕业3年了。大概是看了一些混社会混职场的书,喜欢在人际关系上玩弄一些“小花招”,但这些“小花招”使得过于生硬,在社会和职场的汪洋深海中,还显得过于稚嫩。
小羊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拉拢人脉。可惜她用错了方法,结果南辕北辙。
职场上不成文的规矩是,在大公司有人脉才有空间,有人脉才有小道消息,才有“贵人相助”。知道老板、总监们跟谁关系好,这就是有价值的消息,这当然需要人脉来传播。
所以,当同事们看到小羊时,她总是一副热情亲切、笑容满面的模样,说话、处世也极其客气、礼貌。一起乘电梯,电梯开门时,她必定是礼让再三,最后一个出电梯门;如果工作期间别人找她帮什么忙,她一定宁愿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儿也要先帮别人;在办公室里,她试图讨好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服务。办公室的同事经常说,她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而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那种走路遇到虫子,也会小心翼翼地躲开的人。暂且不去考证小羊此话的真假,但她的口碑在公司里形成了。小羊是个好人,大家都这么说。而小羊也为维护自己的这一形象不遗余力地付出。
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吧!
一天下班后,我把她喊到办公室,她保持着一贯的满面春风的热情形象,说实话,在这种热情的冲击下,有时候真的让人不忍心去责怪她什么。但我还是要告诉她一些事实:首先是这三个月的工作业绩,尽管完成了一些文章的上传、商品描述文案等表面工作,但是公司产品的点击转化率非常低,平均100次点击才有一次购买,比半年前下降了20%,这个下降幅度是惊人的。在产品质量和市场供求都比之前更好的情况下,这说明她的工作出现了很大的失误。其次,我告诉她,根据这一份成绩单她需要付出的代价——扣除20%的工资。最后我告诉她,她应该将心思更多地放在如何做好工作上,而不是其他方面。
可能我这句话让她产生了误会,我本意是希望她能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工作,而非如何讨好人、拉人脉。但她却以为我是指责她近期频繁网购、聊天,进而她猜测可能有办公室同事向我告密。然后她泪眼汪汪地向我哭诉,她是冤枉的,并不像某些人说得那样。她说自己一向为人很友好,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要在背后搞鬼。事实上确实有人向我告密,但为了保持办公室的单纯关系,我并不想公开这个人。于是我告诉她我最后一句话的本意,并希望她能正确理解。听完她还是不太相信,眼里散发着恼恨和怨愤,还有着一丝“想不通”的神情。这是一个“烂好人”常见的心理反应,在他们极端友善的那一面未得到回报时,他们的心理会短暂地走向另一个代表着仇恨的端口。
我想是时候要让她明白一些事情了。
“不是每一次善意,都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也不是每一个好人,都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当好人没错,但社会首先尊重的是一个强者。强者本身是发光体,会吸引很多人主动靠拢。弱者才需要靠拉拢关系获得人缘。”
“人与人的相处,并不是都像一块块裁好的大理石,可以随时拿来,无缝连接。每个人都是没有经过打磨和加工的大理石,还都保持着各自的棱角和温度。无论你多光滑,都很难和其他任何一块大理石完美地拼凑在一起,形成融洽的关系。”
“我想让你明白,无论你有多好,在一个群体里,都至少有一半人在暗中讨厌你。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犯错,等着看你的笑话。除非你是那种完全无法给别人造成压力的人。”
“别当一个盲目的烂好人,那不会让你达成你的目的。要知道,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你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你的价值更重一些。为什么不注重自己的选择和利益,而要牺牲这些去成全别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