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精英的人格都是重口味的

有没有可能存在“好的”精神病特质呢?

当然,这里的精神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前者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发疯,是较轻度的精神障碍。而后者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情感和信念彻底崩溃,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也无法履行任何社会角色,属于严重的精神障碍,通常被人们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本书中的人物多为前者,他们有轻度的精神障碍,但他们并没有彻底地发疯。

将包拯、普京、朴槿惠、左宗棠、可可·香奈儿、海瑞、迈克尔·杰克逊、凡·高、爱因斯坦、乔布斯放在一起,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不过,对于这些古今中外不同领域的精英们,作者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以及历史资料发现,他们的人格中竟然都有着重口味的一面,都面临着精神障碍,而且他们的生活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完美。

不仅仅是他们,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怪癖,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名人排行榜前100位中,一半的人有过精神障碍。精神病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博士[1]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近代300位名人后得出了以下结论:46%的作家、37%的画家、31%的作曲家、26%的哲学家、18%的科学家、17%的政治家,有明显的精神病特征。具有这种特征的名人中甚至不乏精神病学家,如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

这样的人物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有人要怀疑:莫非我们的文明就是由那些精神有“毛病”的人物创建并推动向前的?

事实大概就是如此,但也不尽然。这些人物的主要影响仍是正面的,他们的地位取决于他们做出的功绩和贡献。至于那些精神障碍,只不过让他们更成功、更特别。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历史上充斥着神经官能症患者、偏执狂和精神病患者的名字,他们迅速地爬上权力的顶峰,对时代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或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恰恰就是因为他们性格中的病态特点,导致某些欲望不正常地、强烈地、无保留地献身于一种唯一的目标,使他们具有力量,拖着其他人跟在他们后面,并战胜世界的抵抗。”

这就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精神病特质是否也有“好的”一面。

本书将24位精英名人,以现代的眼光分布到不同的领域,并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对他们做了一次精神剖析,分析他们的人格障碍或神经症对特定行为的影响,或是由他们引起的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动机,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你会看到,这些心理障碍和人生困境,不但没有成为他们的绊脚石,反而成为他们最独特的一部分,让他们发挥了一流的领导力或创造力,最终在人类社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乔布斯的一生中有着想要克服、最终却无法如愿的遗憾。如果没有这些缺失,他会生活得更快乐、更平和些,但可能就没有那么伟大了。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些疯狂的、特别的人,他们不怕做出艰难的决定,敢于带来变革,推动人类前进。

这就是本书最大的特点,试图用正面、全面,甚至欣赏的观点,来解读这些精英的病态人格和负面心理,窥探他们的精神病特质如何发挥好的一面,让他们成功。

既然是负面的,如何能带来正面的结果呢?

首先说明,人格的健康和道德品质没有直接关系,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疯子与恶魔之间有质的区别。精神障碍没有道德的好坏之分,好坏的结果取决于操控方向的人。

加拿大著名生理学家汉斯·塞利提出过“积极的压力”这一说法。普通的烦恼来自于没有意义和不完整的生活,而积极的烦恼来自于个人面对有意义的活动时产生的压力,能够促进人的进步。如此看来,既然压力和烦恼有积极的一面,那么人格缺陷也可以有积极的作用。这些内心的创伤,就像一个能量包,如果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就会成为积极动力,助人成功;如果错误地坚持,就会成为消极因素,推动一个人走向痛苦甚至毁灭。

正确与错误,更多的来自于个人选择的力量。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和我们的反应之间存在着空间,在那个空间里我们有选择如何反应的自由和能力,人的成长和幸福全在自己的反应里。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不仅仅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论情况有多糟糕,我们都有选择的可能,也有改变的能力,可以选择成为好人,也可以选择成为坏人。如果我们推卸责任,就会失去自我。这也就解释了,同样经历苦难的人生,为什么有的人形成了悲天悯人的同情心,而有些人则愤世嫉俗、对社会充满敌意。

这些精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找到了释放压力的更积极的途径,即通过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来克服、利用或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缺陷,让精神病特质发挥好的一面,并最终变废为宝,取得成就。比如历经苦难、有着抑郁症的林肯,最终没有变成希特勒或其他独裁者,因为他让良知和品德指引自己。这验证了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我们对内在修养的追求将会改变外在现实。”

关心他们其实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有谁敢说自己没困惑过呢?你是否感觉不幸的事情正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人生失去了控制,而你却无能为力?你是否感觉到现实的不公,而理想在逐渐远去?你是否羡慕别人的能言会道,而自卑于自己的内向与无能……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人人的心理都有重口味的一面。

面对人生失意,要正视自己的缺陷,敢于接受不一样,因为你的缺陷正是你的特别。让良知、品格、奉献和爱,以及一切正能量充分发挥作用,助你做出积极的选择,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许多。性格内向敏感的能够成为优秀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具有表演性人格缺陷的可以去当演员,自大的可以成为英雄,离经叛道的能够领导新思潮,虚荣的还可以嫁个有钱人……当缺点变成优点,即便不能像那些精英人物般攀爬巅峰,也可像他们那样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并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你的短板也许正是人生的长板。

本书中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一家之言。也许并不全面,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如果仅有微小的部分触动人心,也不枉成书了!

[1]英国《精神病理学》杂志,发表了菲利克斯·波斯特近十年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