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二段共有四身。皆云假名差别者但有自相同相差别。假名分别。实无我人。余亦假名偏语此四者。业因尚假。苦果可知。圣人尚假况于凡类。又三乘圣人方能知假。佛德超绝不得云假。
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
五知佛身自有十相。余之九身既是佛身。一一有此则已成百。若更相作则重重无尽。菩提身者示成正觉故。二愿生兜率故。三所有佛应化故。拣异猨猴鹿马等化。故云应化。即王宫生身。四自身。舍利住持故。上四于三身中皆化身摄。五所有实报身。无边相海等拣。三十二相等故云实报。即三中报身。六所有光明摄伏众生故云威势。即通报化。七意生身者。论云所有同异。世出世间心得自在解脱故者谓意俱生。即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也。此通变化及他受用。八福德身者所有不共二乘之福。能作广大因故。故种少善根必得佛果。九法身者所有如来无漏界故。斯即所证法体。界是藏义生义。含无边德。生世出世诸乐事故。十智身者所有无障碍智。谓大圆镜智已出障垢。证平等性故。次云此智能作一切事者即成所作智。彼事差别皆悉能知者即妙观察智。此通四身。但两重十身一一圆融。故异诸教。
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实决择相。果行所摄相。世间出世间差别相。三乘差别相。共相。不共相。出离相。非出离相。学相。无学相。
六智身有十一相。摄为三类。初二约体分别。初通闻思。二即修慧。俱通理教。次果行相。即因果分别。行即是因。通于三慧。果唯证入。相离前三。余有八智皆约位分别。于中初一是总。世间俗智名之为世。三乘圣智名为出世。又道前名世。见道已去名为出世。五三乘者于出世中大小分别。小乘十智等。中乘七十七智等。大乘权实无量。六七二相于大乘中麤妙分别。甚深般若不共。二乘相似般若是则名共。八九二相通就三乘缚解分别。于新熏性习未习故。后二通于三乘修成分别。
知法身平等相不坏相随时随俗假名差别相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佛法圣僧法差别相。
七知法身。前能知智。此所知法。并通一切。智法不同。前佛法智唯局如来。文有五相。一平等相。即是理法。论云无量法门明等一法身故者。谓法门虽殊同诠平等法身。生佛无二故。二不坏相。即是行法。论云如闻取故。谓称理起行名如闻取。行符乎理则冥之菩提。名不可坏。三即教法。随所化众生根性相应时说差别故。理本无言假言显理。若权若实皆是随俗假名。四即重显理法所徧之境。此通染净平等。法身徧情非情故。五即果法。唯约于净故。论云第一相差别。三乘同证第一义故。三宝最胜故。随智有异。三种不同。
知虗空身无量相周徧相无形相无异相无边相显现色身相。
八知虗空身。文有六相。一无量相。芥子中空亦无分量故。二徧至一切色非色处故。三不可见故。今世人见者但见空显色。想心谓见。故涅盘经中广破见空。此又含无为空。故亦不可见。四无异相者无障碍故。谓不同色法彼此相异。有障碍故。五无边相。谓无始终起尽之边故。六能通受色相。持所持故。故下经云譬如虗空宽广非色。而能显现一切诸色。既因色分别彼是虗空。则知因空显彼为色。
上净佛国土分竟。
下第五自在分。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身智已。
大文第五自在分中分二。初牒前为因。修行三种世间自在行。故得十自在。此但约智通说。若依摄论。以六度为因。如下别明。
得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二显自在果。命自在者不可说不可说命住持故。心则无量阿僧只三昧智入故。财谓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示现故。上三自在以施为因。如次以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施故。业则以现生后世业报住持示现故。生则一切世界生示现故。上二自在以戒为因。戒调身语成胜业故。复由戒净随欲生故。愿则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现成就三菩提故。此则由进策勤无懈废故。解则一切世界中徧满示现故。论经名信解。用忍为因。以修忍时随众生意。故得一切皆随心转。谓变地为金等。如意则一切佛国中。如意作变事示现故。以定为因。智则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相法则无中边法门明示现故。上二同以般若为因。内照所知得智自在。应根宣说得法自在。于此十中。若智若通皆无壅滞。故云自在。约因而论。此地方得。约果而论。圆满在佛。此约行布。下离世间上贤首品皆有此十。而约普贤位通贯始终。
上自在分竟。
下大胜分。
得此十自在故。则为不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大智者无能坏智者。
大文第六得此已下明大胜分。于中三。初智大。智解殊胜故。二业大。行业宽广故。三彼二所住功德大。智业所成故。今初文有五句。初句牒前为因。则为下正显。显有四智。初一为总。谓不住世间涅盘寂用难测名不思议。此不思议有三。一修行尽至不思议。谓证涅盘无分量故。二所知不思议。广照世境故。三除障不思议。谓令真如出所知障天魔外道不能坏故。
此菩萨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
二业大。有三。初三句牒前为因。一入自在。二成就智。次得毕竟下正显业大。三佛子下总结多门。
得毕竟无过失身业无过失语业无过失意业。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般若波罗蜜增上大悲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别。善起大愿。佛力所护。常勤修习利众生智。普住无边差别世界。
次正显中有十二句。初三明三业净。当相辨业。后九约修辨业。摄为四相。初一句明起。论云能起。能起同时。谓身语意是所起。智慧为能起。此三业起必与能起同时。故经云随行智为导首故。二般若下四句智摄。不染作利众生行等。谓由般若摄彼大悲故不染爱见。能起方便利众生行。三善起下二句因摄。谓内由大愿而为自行他行之因。又外蒙佛摄。得成二因。四后二句作业所持。初句利益众生。后句净佛国土。
佛子。举要言之。菩萨住此不动地。身语意业诸有所作皆能积集一切佛法。
后总结可知。
佛子。菩萨住此地。
第三。彼二所住功德大。中三。初一句标所住分齐。次得善下显所住德。三此菩萨下结成功德。
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烦恼不行故。得善住胜心力不离于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舍利益众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护一切世间故。得善住陀罗尼力不忘于法故。得善住辨才力善观察分别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无边世界故。得善住大愿力不舍一切菩萨所作故。得善住波罗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来护念力一切种一切智智现前故。
二中十句。依七种功德谓初四为一善住道功德。此是功德体。以二利行为菩萨道故。初二自利。先契理离障名为深心。后对治坚固名为胜心。后二慈悲利他。后六各一。约修辨德。初三三轮化益。修上利他。后三愿行相符。外招佛护。修上自利。
此菩萨得如是智力。能现一切诸作事。于诸事中无有过咎。
三结成中。近结此段。远结前三。得如是智结前智大。以智证理得无憎爱故。次能现下结作业大。平等作故。后于诸下结所住功德大。得七功德无过咎故。
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无能沮坏故。名为不转地智慧无退故。名为难得地一切世间无能测故。名为童真地离一切过失故。名为生地随乐自在故。名为成地更无所作故。名为究竟地智慧决定故。名为变化地随愿成就故。名为力持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功用地先已成就故。
大文第七释名分。亦摄相回向。释如不动等故。释名分二。一地释名。即约法名位。二智者释名。即约人彰德。今初。谓此诸名对前经立。初二从净忍分受名。得无生忍入不动故。此句为总。此智现前故无退坏。次二约得胜行受名。一得为深行菩萨不可知故。二离一切相等诸过失故。次三约净土受名。生地谓器世间自在随乐生故。成地众生世间随物成身自无作故。究竟地者正觉世间决二谛故。次一约自在分。随愿成就方名自在。次一约大胜分。得深心等十种力持力。后无功用通该始终。上约名位。
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
二智者释名中三。初牒前为因。由得智地故。二入佛下正就人显。三于无量下总结所住。
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顺佛威仪佛境现前。
二就人显中。以何义故菩萨名为不动地。有二义故。一一向不动。谓行修上顺故。二一体不动。谓与诸菩萨行体同故。文中二。先总明。后常为下别显。今初。文有四句。皆含一向一体二义。论云佛性随顺因故。佛性即初句。以梵云驮都译通界性致译。论经云得入佛性即是法身果性故。论云佛性者界满足胜故。究竟见性故云满足。此即分齐境界。菩萨由得地智能上入之。随顺因者即下三句。由三为因故能随顺佛境。一摄功德。佛功德照者善清净义故。谓以无垢慧善照佛德。即是摄义。二者行。谓正行威仪顺同佛故。三者近。即佛境现前近如可覩故。
常为如来之所护念。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随侍卫。恒不舍离诸大三昧。能现无量诸身差别。于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三昧自在。随有可化众生之处示成正觉。
后别明中。先明一向不动。论经十句。今经阙一。总显佛加。解参玄极。上德被己故。既常为佛加。故名一向不动。余句别显五种功德。以显不动。一供养功德。即梵释四王。论经王下有奉迎之言。二守护功德。谓金刚等现形卫故。三依止功德。恒不舍三昧故。四国土清净功德。即能现诸身差别。若器若众生皆能随现。故云无量。五于一一下加化众生功德。此复五种。前三自分。后二胜进。一愿取诸有多为主导。故云有大势力。二根心使智力。即报得神通。穷三际中众生根欲等故。三无量法力。三昧自在转法轮故。四受力。彼经云能受无量记故。今经阙此。五说力。即随有可化示成正觉真能说故。论经此后更有一句结云是菩萨如是通达。论云一向不动故。
佛子。菩萨如是入大乘会。获大神通。放大光明。入无碍法界。知世界差别。示现一切诸大功德随意自在。善能通达前际后际。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来所行境界。
二明一体不动。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云大乘会者。谓入同类大乘众数者。入数者不破坏义。和合一故。别有九种。具此九种堪入众数。一智不坏。获法智通故。二说不坏。谓放教智光故。三解脱不坏。谓不住行。证入空有等无碍法界。业用无碍故。四佛国清净不坏。知世界自在故。五入大乘不坏。智能示现大功德故。六神通不坏。随意自在故。七善能下能解释义不坏。称三际说故。八普伏下坐道场不坏。万行及菩提下伏魔邪故。九正觉不坏。入如来境同佛觉故。
于无量国土修菩萨行。以能获得不退转法。是故说名住不动地。
第三总结所住中行无障碍。不断不转。念不退故。大文第一明地相竟。
下第二明地果。
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现见无量诸佛。恒不舍离承事供养。此菩萨于一一劫一一世界。见无量百佛无量千佛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养。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于诸佛所得于如来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别等无量法明。若有问难世界差别。如是等事无能屈者。如是经于无量百劫无量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增明净。
大文第二位果中。先调柔行。法说中受世界差别等无量法明者。等取众生智正觉故。论名彼因相故者。以所受法为自在因故。
譬如真金治作宝冠置阎浮提主圣王顶上。一切臣民诸庄严具无与等者。
喻中真金作阎浮提主冠者。喻得清净地身心胜故。以此地中报行纯熟三世间自在故。特加于王无与等者喻善根光明转更明净。
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萨所有善根无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灭众生烦恼黑闇。善能开阐智慧门故。
此菩萨下三合。
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运慈心。普放光明满千世界。此地菩萨亦复如是。能放光明照百万佛刹微尘数世界。令诸众生灭烦恼火而得清凉。
二教智净。梵王普放光明者胜前日光。胜有三义。一多故。二净故。三广故。
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
三别地行相。
是名略说诸菩萨摩诃萨第八不动地。若广说者经无量劫不可穷尽。
四结说地名。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胜自在。善说诸义。能与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波罗蜜道。若有问难世界差别无能退屈。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
第二摄报果分二。初上胜身。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以发起大精进力。于一念顷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
二次胜果。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三愿智果。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七地修治方便慧
善集助道大愿力 复得人身所摄持
为求胜智登八住 功德成就恒慈愍
智慧广大等虗空。
大文第三重颂中二十二偈。分三。初十八偈半颂位行。次二偈半颂位果。经一结说分齐。今初颂上七分。即为七段。初一偈半颂集作地分。
闻法能生决定力
是则寂灭无生忍
知法无生无起相
无成无坏无尽转
离有平等绝分别
超诸心行如空住
二一偈半颂净忍分。
成就是忍超戏论
甚深不动恒寂灭
一切世间无能知
心相取着悉皆离
住于此地不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