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焊接学会秘书长 王麟书

自我国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以后,“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核心技术”等词语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刚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幕的“2011年第十六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我们欣喜地看到,自动化焊接设备成为展会的主角,人们在注重于焊接品质的同时、更加看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其中,焊接机器人成为本届博览会最为亮眼的一道风景,世界各国知名品牌的机器人厂商瞄准中国市场,把最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进行推介和展示,机器人数量多、技术新,使焊接设备的柔性化、模块化、智能化、省人化等概念成为衡量其技术水平的新标准。更为可喜的是,部分国产机器人的亮相为本次展览会增色许多,预示着国产机器人制造时代即将到来!

机器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集成和交融的产物。比尔·盖茨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PC机崛起的道路,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在我国,机器人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应用领域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机器人制造技术及机器人总量方面,与欧美和日本存在明显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机器人技术教育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器人学科体系和研发体系,机器人操作技能人员也显得十分匮乏,截至目前,机器人操作人员大多是通过企业自行组织的售后短训班,以学习操作说明书为主,而可供职业技术教育使用的机器人教材几乎是空白,难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机器人技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和主要技术手段,在提高企业的产能、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焊接机器人以其应用行业广、工艺灵活多样、重复精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清洁、易于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焊接方法。

结合我国焊接作业的现状,人们对手工焊接岗位的从业意愿降低,焊工难招已成为事实,而金属制造业的产品在产能、产品质量上亟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成为制造业发展中的瓶颈。纵观发达国家的焊接技术发展史,由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能型人才是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满足企业日益发展对机器人操作人才的需要,《焊接机器人基本操作及应用》一书,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较好地诠释了焊接机器人在编程操作和焊接工艺这两个应用课题,在基础知识方面,以最新型的松下机器人为范本,配有大量的产品图片及实际案例,语言叙述简练,由浅入深、图文并茂、侧重实用性和通用性,对不同品牌和不同功能的机器人也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在内容的编排上,从点到面、依次展开,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重在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理念,适合于作为焊接及相关专业的技能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工作岗位的在职人员和机器人爱好者学习、参考。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它将筑起21世纪人类新的长城。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力开展我国的机器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必将推动我国机器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