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本土化的管理是最合适的管理
-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 申明 宛一平
- 1103字
- 2015-08-18 01:20:58
企业管理这门科学,近几十年内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念如今已是“古今交错,东西贯穿”,尤其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更是“中外合流,洋为中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管理学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已回归东方,中国式的管理已经蔚然成风,流行于整个世界。
很多人推崇中国式管理,很多人重视中国式管理,却也有一些人,至今仍然否认中国式管理的存在。他们认为,管理学完全是由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学者们探索、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不存在中国式管理。
其实,所谓的中国式管理,是指把西方现代科学融入中国管理哲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与西方式管理依靠各种规章制度来使员工达到经营需要的要求相比,中国式的管理主要中心放在人事和人情管理上,以“情”和“爱”来教育和感化员工,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共鸣,进而达到管理经营的目的。也就是说,中国式管理更注重“人”,更强调人的智谋、顿悟和胆识,而且数千年来,管理智慧或思想的基本内容没变,可以说是真正地倡导“以人为本”。这就决定了中国式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对管理的对象——“人”有一个充分而透彻的了解和掌握。
依照分析心理学的观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不仅有祖先遗传下来的各种生物学基因,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基因,也就是所谓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说,只要是这个民族的个体,遇到同样的事情都会这样做。
因而,今天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价值判断乃至生活情趣都是由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所左右的。而数千年文明的不间断的传承、发展和积累让中国人成为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群体,再加上千年的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使得他们变得难以管理。
而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和感知。管理中国人,就是要“知己知彼”,因地、因人而异地实施符合中国人个性心理特点的决策和管理行为,真正掌握他们的心理节奏,了解他们的个性,从而贴近他们的心,搔到他们的“痒处”,方能动其心而顺己意,达到《孙子兵法》中“和衷共济”、“上下同欲者胜”的管理境界。
本书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并且根据每一个特点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中国式管理方式,这种中国式管理方式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编者